可接下來繼續蹦出的一個“對!”,讓他真憋不住了。


    “你小子今天不給我說出個一二三來,別想走!”


    “承乾!”王夜繼續偷懶,大弟子上!


    “明白!” 李承乾心領神會:“父皇,過些日子我就把奏折給您遞上,您看過就知道了!”


    “現在就說!”李二陛下的語氣不容置疑,此事關乎大唐的未來走向。


    尤其是涉及到世家大族的問題,他一刻也不想耽擱,必須立刻弄個明白。


    “那我就簡單講下山東氏族,隻要大唐的科舉還是以明經科為主取士,那以詩書傳家的這些氏族,總有一天還會壯大掌權。”


    “何解?別告訴我收取氏族重金就是解決辦法,朕才不信!”


    在他看來,收取重金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甚至可能引發更多問題。


    “承乾不必說了,這本就不是一法可治的問題。”


    王夜突然開口,因為他早有打算,隻是要想從曆史,文化,學科等等方麵都解釋一遍,這不是耽擱他迴去看青蓮小娘子嘛!


    “那你小子有解決辦法,總不能瞞著朕吧!”


    “皇叔,今年科舉什麽時候開始?”


    “太上皇武德四年詔令,諸州學士及早有明經及秀才、俊士、進士,明於理體,為鄉裏所稱者,委本縣考試,州長重複,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隨物入貢。”


    “另士人或寒士皆可自薦自舉!”


    這是武德四年李淵所下詔令,那時候人才緊缺,政令可謂求賢若渴。


    而自薦自舉的政策實施,也是長安城聚集文人士子的一個重要原因,後世所熟知的唐代大詩人,很多都會來長安尋機會。


    可這些自薦自舉的別以為就容易,如果你不是那種名滿天下的名士,那和科舉考試也差不多。


    “你小子不會是想讓你莊子上那些僅學了半年的小屁孩參加科舉吧?”


    “皇叔可真是個大聰明、正有此意!”


    “我怎麽覺著你小子這話不像好話?”李二陛下眉頭微皺,臉上閃過一絲狐疑。


    “你這是被迫害幻想症?誇你聰明都不成,難道要誇你笨?”


    “哼!”李二陛下很傲嬌的認下了大聰明。


    “如果是你莊子上的那些小孩子參加科舉,那今年的科舉朕就提前了!”


    “隨便,提前點也好,就那幾本書,也不知道有什麽難的!”


    “好好好、你小子還真是猖狂。朕現在就下詔令,讓全國各地士子齊聚長安!朕要大考!”


    李二陛下本想拿捏一下這小子,沒想到拿捏了個寂寞。


    “到時候皇莊學子一定霸榜!前百名皇莊包了!”


    正要脫口而出的譏諷,想到李承乾的表現,愣生生的憋了迴去。


    “朕期待皇莊學子的表現!”


    “那我迴去準備準備,讓他們現在開始學,對了皇叔,明經科都考那些書籍?”


    “噗!”李二陛下一口茶水呲出去兩米遠。


    合著這臭小子連考什麽都不知道,就敢妄言中第!


    還以為這小子培養的人才都和承乾一樣,拿個狀元也沒什麽問題,可現在,去你的吧!


    “你連考什麽經書都不知道,你考個紅薯去吧!”


    “正因為不知道,這不現學嗎?”


    “去去去,你街上隨便扯個士子,他會告訴你考什麽!”


    李二陛下擺擺手,滿臉無奈,對這沒心沒肺的貨實在是哭笑不得。


    “老師,明經科有《左傳》《禮記》《儀禮》《周禮》《詩經》《周易》《尚書》《穀梁傳》《公羊傳》另有必考的《論語》《孝經》,還有《老子》。”


    “這些經書王莊都有嗎?”


    “都有的,並且很多都已經刊印過了,前些天我還看過!”李承乾帶著十足的肯定。


    “那就好,迴去我就讓他們好好背背,爭取都並列第一!”


    “噗~”李二陛下聽到這話,剛喝進嘴裏的茶水噴了出來。


    “皇叔,要澆花去花園,我給你這上好的茶葉就這麽浪費?”


    “滾滾滾,你今年要是能有十位學子並列第一,朕把所有進貢過來的新羅婢都賞你!”


    聽到這話,王夜瞬間坐直了身子,眼中的光都快成射線了。


    “你要說這我可就不困了,承乾作證,嬸娘你也聽見了。”


    “若是夜兒真能為大唐培養如此多人才,這點賞賜不算什麽。”長孫皇後還是那副溫婉的樣子,隻是偶爾撇過李二陛下帶著點危險。


    這麽送下去,宮裏真就不剩什麽人了。


    (不過、真若如此,要不就帶人去西山生活好了。)


    “哈,好,那就一言為定,我迴去教他們讀書去了,告辭!”


    看著屁股著火一般離去的齊王,李二陛下都氣笑了。


    “觀音婢,是這小子瘋了,還是朕瘋了?”


    真以為明經那麽好考?若真那麽好考也就不會中舉者年齡大多都壯年往上了。


    “我侄兒一向聰慧!”皇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


    李二感覺自己的小心髒被狠狠插了一刀。


    “噗,你變了呀,觀音婢。”


    “不和你說了,我要迴西山做保養。”


    “想得美,今天迴來了還想走。”


    看著麵前美豔端莊的皇後,李二陛下哪還忍得住,一場大戰當即展開。


    王夜當然知道古代科舉不好考,要不然也不會流出:“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諺語。


    更離譜的是清朝有一位舉人謝啟祚,94歲過鄉試,98歲登科,102歲入翰林。


    當然這對王府來說就是另一迴事了,因為明經科說到底考的還是記憶力。


    記憶力,真當王府教學的記憶法是擺設?


    因為有標點符號,那些經書晦澀難懂,容易斷句錯誤的問題就解決了。


    出了皇宮的二人,路上就商討起來。


    “承乾,交給你個活!”


    “老師請講!”


    “今年的科舉我要王府學子屠榜,前百名我不想見到任何外人出現。”


    “明白,我親自督促學弟研習。”


    “不,我要你將那幾本經書,重新編纂成適合記憶的格式。”


    “在找幾位大儒注釋,讓小愛協助記憶法圖像和聯想,總之一句話,兩天記住一本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齊王對外族太殘暴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胖的大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胖的大海並收藏大唐齊王對外族太殘暴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