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歡迎參奏
大唐齊王對外族太殘暴了 作者:不胖的大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平日裏,這孔聖後人最喜歡引經據典地勸諫,今日的參奏他也積極參與其中,可如今這態度轉變之快,實在令人咋舌。
大臣們交頭接耳,有的麵露驚訝之色,有的則若有所思,對孔穎達這突如其來的轉變議論紛紛。
“還要我說什麽嗎?” 李承乾掃視一圈朝堂。
“諸位都不說話了,看來這場辯論是齊王贏了!那商人限令看來諸位是無意見了?”
李承乾見眾人沉默不語,再次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
“啟奏陛下!臣有一言!”
“許國公,你剛從蜀地迴來,有些事可要慎言!”
看到高士廉出來,李二陛下微微皺眉,特意提醒了一句。
自從貞觀元年高士廉被貶去蜀地,他在那裏可著實做了不少好事。
蜀地民俗輕薄,百姓懼怕鬼怪,極度厭惡病人,家中若有父母病重,子女竟以棍棒挑著食物遠遠遞送,毫無孝道可言。
高士廉到任後,洞察民情,因勢利導,讓當地風俗大大改觀。
他還不辭辛勞,帶領百姓修繕水渠,同時鼓勵文風,使蜀地文風漸濃,這些都是他的政績。
這次調他迴來,可是準備委以重任的。
可別因為這朝堂上的紛爭,得罪了齊王這難纏的主兒,那可就麻煩了。
高士廉何等聰慧,自然聽出了陛下話語中的深意。
若沒有方才那一番激烈的辯論,他必定會跟風參奏,畢竟那場奢華至極的拍賣會,確實讓他心生不滿,受到了不小的刺激。
可如今,形勢已然不同。
“陛下,臣覺得太子殿下對商道一事頗有見解,” 高士廉微微躬身,恭敬地說道,“是想問問如何應對那些商人確實存在的問題。”
“許國公的意思本殿下明白,老師我可以講嗎?” 李承乾看向王夜,請示道。
“準!”
“是!” 李承乾應了一聲,接著挺直腰杆:“老師組建了渭河商會,就是用來解決商人弊病的。”
“渭河商會的主要職責,是立商人之德行,教化他們如何成為國家需要的商人。”
“對於商人明確了詳盡的律法條款,法案包括所有商人最新的禁令。”
“如經營食品安全、質量監督、物權、知識產權、合同、破產、稅務、甚至以後還會完善出海關、海捕、海運、海商等詳細法案。”
李承乾一口氣將諸多法案內容道出,每說一項,便有大臣微微皺眉,露出驚訝之色。
“這麽多法都是管商人的?” 一位大臣忍不住出聲問道,臉上滿是疑惑與震驚。
“當然,” 李承乾目光堅定地看向眾人:“禁令解除隻是為了促進商業,完善律法是為了健康發展!”
此時大殿中的很多人感覺自己被耍了,臉色瞬間變得漆黑如墨。
有的大臣緊咬下唇,雙手握拳,心中滿是懊惱;有的則是無奈地搖頭,暗自歎息。
“這參奏個屁,這麽多律法哪是解除限令?這是要管死商人呐?”
“太子殿下,這麽多的律法條文可做出來了?”
時任大理寺少卿的孫伏伽,這位武德年間的第一位狀元,神色凝重地出言說道。
他微微躬身,雙手持笏板,眼神中透著謹慎與求知欲。
“大部分都已經做好,” 李承乾微微點頭:“當然也需要不斷地完善!”
“孫伏伽!” 李二陛下坐在龍椅上,突然開口,聲音威嚴。
“臣在!”
“王府推行的商業法案,朕覺著諸位愛卿也需要去見識見識。”
李二陛下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著一絲讚賞。
通過李承乾,他已經了解不少修訂好的商業法案,深感這些法案很有見地,或許貞觀律也該參考一番。
“陛下所言甚是,下了朝臣就去王府拜訪,” 孫伏伽連忙說道,“還請齊王殿下不吝賜教!”
“找承乾,別找我!” 王夜擺了擺手,神色淡然,那語氣仿佛在說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
李二陛下左邊眉頭挑起,心下微微抽搐,暗自腹誹:這臭小子,事推得是真幹淨!
臉上閃過一絲無奈的笑意,隨即恢複威嚴。
“老師吩咐,自然沒問題!” 李承乾連忙接過話茬。
“你們修訂貞觀律的也一並同行!” 李二陛下看向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語氣中帶著一絲命令。
“尊命!”
“還有誰對解除商人限令有異議?”
“臣等無異議!”
“魏征!” 李二陛下臉色突然眯了起來,嘴角的笑怎麽都忍不住。
“臣在!” 魏征上前一步,躬身行禮,心中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他的老臉微微抽搐了一下,暗自警惕。
“以後參奏的時候先去找齊王說一遍,省的你浪費一早上的口水。”
李二陛下笑著說道,那語氣中帶著一絲調侃,引得一些大臣忍不住偷笑。
話一出,魏征的老臉明顯地抽搐了一番,心中暗自叫苦。
“陛下此言差矣,” 他連忙說道,試圖挽迴局麵,“齊王殿下並非皇帝,豈能將奏本獻之。”
“朕沒說讓你把奏本送去,” 李二陛下臉上笑意更濃,“是讓你提前去找齊王問問,免得再參奏錯了。”
“臣遵旨!” 魏征無奈地應道,心中暗自懊惱,臉上卻不得不保持恭敬。
“哈哈哈~” 李二陛下那帶著小心眼的調侃,引得朝臣紛紛散出和善的笑意。
大殿中的氛圍總算緩和了一些,不過那些之前參與攻訐的大臣,此時臉色依舊難堪,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既然都無事了,那就散朝!”
“等等!怎麽就沒事了,皇叔我有話說!”
“你小子有話就直說!” 李二陛下無奈地說道,臉上帶著一絲寵溺的笑意。
王夜嘴角上揚,露出一抹壞笑:“歡迎諸位以後多多參奏本王!”
“噗~!” 眾朝臣有的瞬間石化,滿臉驚愕;有的一時間沒忍住,笑出聲來。
齊王太壞了,參奏個錘子,這不是找不自在嗎?沒見魏征都慫了!
參與攻訐的幾位朝臣臉色已經紅得快滴血了,一本正經地攔住散朝,就為了再打擊他們一番?
大臣們交頭接耳,有的麵露驚訝之色,有的則若有所思,對孔穎達這突如其來的轉變議論紛紛。
“還要我說什麽嗎?” 李承乾掃視一圈朝堂。
“諸位都不說話了,看來這場辯論是齊王贏了!那商人限令看來諸位是無意見了?”
李承乾見眾人沉默不語,再次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
“啟奏陛下!臣有一言!”
“許國公,你剛從蜀地迴來,有些事可要慎言!”
看到高士廉出來,李二陛下微微皺眉,特意提醒了一句。
自從貞觀元年高士廉被貶去蜀地,他在那裏可著實做了不少好事。
蜀地民俗輕薄,百姓懼怕鬼怪,極度厭惡病人,家中若有父母病重,子女竟以棍棒挑著食物遠遠遞送,毫無孝道可言。
高士廉到任後,洞察民情,因勢利導,讓當地風俗大大改觀。
他還不辭辛勞,帶領百姓修繕水渠,同時鼓勵文風,使蜀地文風漸濃,這些都是他的政績。
這次調他迴來,可是準備委以重任的。
可別因為這朝堂上的紛爭,得罪了齊王這難纏的主兒,那可就麻煩了。
高士廉何等聰慧,自然聽出了陛下話語中的深意。
若沒有方才那一番激烈的辯論,他必定會跟風參奏,畢竟那場奢華至極的拍賣會,確實讓他心生不滿,受到了不小的刺激。
可如今,形勢已然不同。
“陛下,臣覺得太子殿下對商道一事頗有見解,” 高士廉微微躬身,恭敬地說道,“是想問問如何應對那些商人確實存在的問題。”
“許國公的意思本殿下明白,老師我可以講嗎?” 李承乾看向王夜,請示道。
“準!”
“是!” 李承乾應了一聲,接著挺直腰杆:“老師組建了渭河商會,就是用來解決商人弊病的。”
“渭河商會的主要職責,是立商人之德行,教化他們如何成為國家需要的商人。”
“對於商人明確了詳盡的律法條款,法案包括所有商人最新的禁令。”
“如經營食品安全、質量監督、物權、知識產權、合同、破產、稅務、甚至以後還會完善出海關、海捕、海運、海商等詳細法案。”
李承乾一口氣將諸多法案內容道出,每說一項,便有大臣微微皺眉,露出驚訝之色。
“這麽多法都是管商人的?” 一位大臣忍不住出聲問道,臉上滿是疑惑與震驚。
“當然,” 李承乾目光堅定地看向眾人:“禁令解除隻是為了促進商業,完善律法是為了健康發展!”
此時大殿中的很多人感覺自己被耍了,臉色瞬間變得漆黑如墨。
有的大臣緊咬下唇,雙手握拳,心中滿是懊惱;有的則是無奈地搖頭,暗自歎息。
“這參奏個屁,這麽多律法哪是解除限令?這是要管死商人呐?”
“太子殿下,這麽多的律法條文可做出來了?”
時任大理寺少卿的孫伏伽,這位武德年間的第一位狀元,神色凝重地出言說道。
他微微躬身,雙手持笏板,眼神中透著謹慎與求知欲。
“大部分都已經做好,” 李承乾微微點頭:“當然也需要不斷地完善!”
“孫伏伽!” 李二陛下坐在龍椅上,突然開口,聲音威嚴。
“臣在!”
“王府推行的商業法案,朕覺著諸位愛卿也需要去見識見識。”
李二陛下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著一絲讚賞。
通過李承乾,他已經了解不少修訂好的商業法案,深感這些法案很有見地,或許貞觀律也該參考一番。
“陛下所言甚是,下了朝臣就去王府拜訪,” 孫伏伽連忙說道,“還請齊王殿下不吝賜教!”
“找承乾,別找我!” 王夜擺了擺手,神色淡然,那語氣仿佛在說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
李二陛下左邊眉頭挑起,心下微微抽搐,暗自腹誹:這臭小子,事推得是真幹淨!
臉上閃過一絲無奈的笑意,隨即恢複威嚴。
“老師吩咐,自然沒問題!” 李承乾連忙接過話茬。
“你們修訂貞觀律的也一並同行!” 李二陛下看向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語氣中帶著一絲命令。
“尊命!”
“還有誰對解除商人限令有異議?”
“臣等無異議!”
“魏征!” 李二陛下臉色突然眯了起來,嘴角的笑怎麽都忍不住。
“臣在!” 魏征上前一步,躬身行禮,心中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他的老臉微微抽搐了一下,暗自警惕。
“以後參奏的時候先去找齊王說一遍,省的你浪費一早上的口水。”
李二陛下笑著說道,那語氣中帶著一絲調侃,引得一些大臣忍不住偷笑。
話一出,魏征的老臉明顯地抽搐了一番,心中暗自叫苦。
“陛下此言差矣,” 他連忙說道,試圖挽迴局麵,“齊王殿下並非皇帝,豈能將奏本獻之。”
“朕沒說讓你把奏本送去,” 李二陛下臉上笑意更濃,“是讓你提前去找齊王問問,免得再參奏錯了。”
“臣遵旨!” 魏征無奈地應道,心中暗自懊惱,臉上卻不得不保持恭敬。
“哈哈哈~” 李二陛下那帶著小心眼的調侃,引得朝臣紛紛散出和善的笑意。
大殿中的氛圍總算緩和了一些,不過那些之前參與攻訐的大臣,此時臉色依舊難堪,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既然都無事了,那就散朝!”
“等等!怎麽就沒事了,皇叔我有話說!”
“你小子有話就直說!” 李二陛下無奈地說道,臉上帶著一絲寵溺的笑意。
王夜嘴角上揚,露出一抹壞笑:“歡迎諸位以後多多參奏本王!”
“噗~!” 眾朝臣有的瞬間石化,滿臉驚愕;有的一時間沒忍住,笑出聲來。
齊王太壞了,參奏個錘子,這不是找不自在嗎?沒見魏征都慫了!
參與攻訐的幾位朝臣臉色已經紅得快滴血了,一本正經地攔住散朝,就為了再打擊他們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