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


    萬簌俱寂。


    寒風在窗外唿嘯,屋內暖意濃濃。


    唐英見餃子上桌,忙不迭的夾進嘴裏,燙的唿唿哈氣。


    “不是小孩兒了,吃飯懂規矩!”


    媳婦寵溺的摸了摸兒子腦袋,看他吃得香,麵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慈祥,不是形容少女、少婦,而是爺爺奶奶輩。


    年紀過了三十,在大乾已經算老的了,不少人做了祖父祖母,隻是媳婦真氣渾厚,洗經伐髓,看起來很年輕。


    “外邊吃飯講規矩,是從結果倒推,利大於弊的選擇。”


    李平安笑著說道:“家裏都是自己人,想怎麽吃就怎麽吃,人生苦短,莫要太過拘泥!”


    唐英聽的連連點頭,嘴裏塞滿了餃子,含糊不清的說道。


    “爹爹墜豪了!”


    “你這小沒良心的……”


    媳婦雙手叉腰,哼了兒子一聲。


    平日裏她最寵兒子,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與村裏小夥伴去玩,半個時辰不見就心急,唯恐失足落水。


    即使知道兒子自幼修行武道,力氣不弱成年人,也擔心遇到拐子。


    結果隨著年歲見長,兒子竟然不與娘親近,反而愈發崇拜什麽都不管的父親,,心裏頗有幾分不是滋味


    “相公,你與陸京可不是這麽說的,還給他講官場上的規矩。”


    “那孩子心思重,誌存高遠,咱兒子比不過。”


    李平安說道:“與其等他進了官場,四處碰壁學會規矩,浪費了年歲,不如現在教給他,給英兒結個善緣!”


    “怎麽比不過。”


    媳婦很是不服氣:“英兒一個能打十個陸京,將來武道大成,能打一百個!”


    李平安瞥了眼胡吃海塞的兒子,不禁露出幾分羨慕,自己中人之資,十八歲才開始練武,人到中年才鍛體大成。


    按照正常人來說,身體機能開始下降,再難有所成就了。


    唐英從四歲開始鍛煉髒腑,六歲開始外練步法,又有媳婦每天真氣洗練肉身。


    同樣是中人之資,再過三四年,十一二歲就有可能鍛體大成。


    “江湖上的武二代,也不過如此了。”


    李平安叮囑道:“兒子,切莫在外人麵前,顯露任何武道,隻說自己是個讀書人。”


    “為什麽?”


    唐英眨了眨萌蠢清澈的雙眼,他現在是村裏的孩子頭,統領十來個小弟,浩浩蕩蕩走在田間地頭,煞是威風。


    “謹慎小心才能活得久。”


    李平安說道:“以你資質,難攀武道巔峰,與其做武道天才的踏腳石,不如換個賽道,做最能打的讀書人!”


    唐英點頭答應,將父親的話記下。


    從小看著李平安打學生手心,受村中百姓尊敬,下意識認為父親是最有本事的人。


    說話間。


    一大盆的餃子,足足六七百個,全部進了三人肚子裏。


    過了子時。


    來到了正統十二年。


    李平安拉著媳婦的手,輕聲說道:“新年快樂。”


    同樣的話說了十二年,沒有任何敷衍,反而曆久彌新,隨著年歲的增長越發醇厚。


    十年前若遇上殺劫,李平安會毫不猶豫的逃跑,甚至可能為了活命,讓媳婦在前麵擋刀子。


    現在誰對媳婦起殺心,李平安就殺誰!


    “新年快樂。”


    媳婦喜笑顏開,每次聽到這四個字,不是感覺老了一歲,而是又幸福了一整年。


    哪天聽不到了,便與死無異了。


    ……


    正統十二年。


    春。


    蘇明遠上奏,繼續深化稅製改革。


    近幾年朝廷大肆打擊苛捐雜稅,四處張貼布告,捉拿貪官汙吏,終於將所有稅賦並入田稅,計畝征糧。


    下一步就是改征糧為征銀,減少稅收入庫的損失。


    正統帝準許。


    朝廷百官無人反駁。


    蘇相權勢之盛,還勝先皇時周相。


    ……


    子時。


    勤政殿。


    燈火通明。


    正統帝仍然在翻看奏折,上至稅賦改革大事,下至地方縣令任免,事無巨細,唯有他批紅之後才能令行天下。


    “陛下,珍妃娘娘派人傳信兒了。”


    新上任的總管雲公公,小心翼翼的稟報。


    所有人都羨慕雲公公登上高位,哪知道其中艱險,前任徐公公是陛下潛邸時的老人,說錯了一句話就打發去了皇陵。


    侍候了二十幾年的老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後來的新人。


    雲公公知道陛下批閱奏折時,最不喜人打擾,偏偏珍妃又是最受寵的貴妃。


    膽敢怠慢了,迴頭就吹吹枕邊風,一擼到底去倒夜香了。


    “今兒不去了。”


    正統帝抬了抬眼皮,輕輕一句話,傳出去會生出各種解讀,其中最多的必然是珍妃要失寵了。


    這就是正統帝要的效果,區區女子竟敢派人催促皇帝。


    往小了說是恃寵而驕,往大了說就是意圖幹政。


    正統帝寵愛珍妃,不是她長得漂亮,也不是她會伺候人,而是至今沒有誕下皇子。


    “遵旨。”


    雲公公心底一驚,彎著腰退出大殿,背上汗水濕透了衣衫。


    噠噠噠……


    急匆匆腳步聲傳來,雲公公眉頭緊皺,哪個不長眼的敢在宮中奔跑,正要嗬斥幾聲撒撒氣,眼見著楚督公走近了。


    身子一躬,腦袋幾乎貼地。


    “拜見老祖宗!”


    楚督公微微頷首,算是迴應,頭也不迴的進了勤政殿。


    雲公公慢慢挺直了身子,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心底不禁罵罵咧咧,人家當總管都是一人之下,咱家怎麽如此憋屈。


    “早兩年咱家見了楚督公,必須磕頭跪,現在躬個身子就行!”


    “桀桀桀……”


    自我安慰幾句,雲公公頓時心情好了起來,忙不迭的去鍾粹宮迴稟珍妃。


    勤政殿中。


    楚督公叩拜後稟報:“陛下,雍州金剛寺……反了!”


    “具體說說。”


    正統帝麵色不變,對此早有預料。


    “七月中旬,雍州成武縣糧倉失火,方才收上來不久的糧稅付之一炬,縣中官吏為免罪責,再次征收糧稅。”


    “百姓聚於縣衙鬧事,成武縣令命衙役驅逐,打死打傷數十人。“


    “金剛寺弟子慧明,言稱朝廷無道,帶領門下弟子衝破縣衙,打死所有官吏。”


    楚督公說道:“之後慧明自稱轉世佛陀,嘯聚數萬信徒,接連攻破周遭六處縣城,密探來時,已然兵發府城!”


    “怎麽這般快?”


    正統帝眉頭微皺:“這慧明又是怎麽迴事?”


    自先皇開始就控製金剛寺,用佛門馴化雍州百姓,按照原本計劃,由混入信眾中的探子,尋找機會挑唆鬧事。


    聚眾衝擊衙門,形成造反之實。


    朝廷以此為由,發兵鎮壓,徹底洗清雍州隱患。


    “陛下,成武縣之亂鎮撫司引導。”


    楚督公說道:“慧明是金剛寺首座,早些年已臻至武道宗師,一直未顯露異樣,直至前年下山苦行。”


    “赤腳行走雍州各地,四處顯露佛法神跡,門下信眾數十萬之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曆史中長生不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貳更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貳更2並收藏我在曆史中長生不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