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
李平安背著巨大的包袱,裏麵是一年來買的家夥事兒,媳婦抱著兒子,似是一家三口農民工返鄉。
晌午時來到自家田畝,遠遠望見三間茅草屋。
門外還紮了圈欄杆,走進院子裏,還搭建了灶台雞窩豬圈。
李平安將生活用品放下,媳婦忙裏忙外的倒騰,鋪被褥、擺鍋碗,很快就有了幾分新家的氣息。
“唐先生終於搬來了!”
老農站在圍欄外,身後跟著幾個青壯漢子,扛著鋤頭鐵鍬。
“三爺快請進。”
李平安在蓋房期間,來看過幾迴,知道老農是陸家村族長,也是裏正。
裏正掌管村中戶口和納稅,無品無級,與衙門胥吏相似。
族長是宗族推薦出來的頭人,掌握著宗法族權,在這皇權不下鄉的年代,權力比裏正要大得多。
陸家村的婚喪嫁娶、祭祀典禮等等大小一切事物,陸三爺都能掌管。
甚至族中有人違法犯罪,陸三爺也能審判,譬如浸豬籠、點天燈、遊街之類,衙門一般都會尊重審判結果。
陸三爺吩咐漢子們去幹活,自個兒推門進來,手裏還拎著個酒壇。
“自家釀的土酒,恭賀唐先生喬遷之喜。”
“三爺客氣。”
李平安問道:“柱子兄弟怎麽不進來?”
“唐先生這地裏草太多,老漢讓他們幫著清一清。”
陸三爺說道:“蓋三間茅草房而已,他們竟然敢收二兩銀子,簡直是敗壞門風,傳出去人家會說姓陸的欺負人。”
李平安拱手道:“多謝三爺,晚上都叫來家裏吃。”
陸三爺見李平安說話、禮儀有板有眼,與村裏的糙漢子不同,笑著問道:“唐先生可是讀過書?”
李平安微微頷首:“老家念過幾年書,隻是天資尋常,連秀才都未考中。”
心底不自禁吐槽,陸三爺開口叫“先生”,顯然尋人打聽過底細,還得裝成不知道的模樣。
誰說農村人淳樸憨厚……
這時代動輒破家滅門,族群能活到現在,必須足夠聰慧謹慎。
“竟然是個先生!”
陸三爺一拍大腿,故作驚訝:“村裏正缺個私塾先生,唐先生別種田了,幫著娃娃們認字,俺們管您吃喝。”
李平安本想拒絕,畢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隻是看著老農滿是希冀的目光。
“我讀書不精,隻能教些簡單的文字、數學。”
陸三爺疑惑道:“什麽是數學?”
“大抵就是算賬。”
李平安不會教太深的東西,更不可能傳授革命之法,教會粗淺的認字、算數,就能去城裏尋個營生。
“算賬好,算賬好,學會了能做賬房!”
陸三爺笑容滿麵,臉上的褶皺都散開了,在他看來算賬比什麽四書五經有用多了。
村裏孩子哪敢奢求考秀才、舉人,那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來人間做老爺來了,泥腿子能做個賬房就不錯。
將來攢錢娶個媳婦,慢慢就成了城裏人。
再之後的事,那就是下一代考慮的了。
晚間。
李平安燉了一大鍋鹹魚,打開陸三爺送的農家酒,勉強算擺了個有酒有肉的席麵。
柱子等人鋤草翻土迴來,聽說李平安教讀書算賬,頓時變得熱情起來,湊上前噓寒問暖。
這個要送米麵,那個要送桌椅。
李平安從未受過這般熱情,先前名聲赫赫時,坊間百姓畏懼多過尊重。
“大家放心,我定會好生教導。”
柱子舉著碗敬酒,言語間有幾分祈求。
“先生,俺家那憨子又笨又強,還請您多多費心,若是他不聽話,盡管往死裏打,打傷打殘也沒事!”
“放心,不會傷殘。”
李平安說道:“我還懂些治外傷的法子,打傷了治好,再繼續打,定能好好學習!”
“先生還是大夫?”
陸三爺滿臉驚喜,老師救人思想,大夫救人體魄,放在哪個村都受人尊敬。
“略懂略懂。”
李平安練了這麽多年武,也懂了些藥理,再加上前世手段,治療外傷不是什麽難事。
陸三爺愈發熱情,拉著李平安的手說話。
“唐先生,咱村裏也有空地界,要不你搬過去住?”
李平安微微搖頭,隨意尋了個理由拒絕,不著痕跡的打聽陸家村情況,很快有了個大概了解。
百餘戶,論富庶,在涼州排得上前列。
沿河而居,府城腳下,隻要不是災荒年景,不用擔心斷糧斷頓。
不挨餓,已經是富農了。
李平安又打聽種田訣竅,譬如何時澆水、漚肥、鋤草翻土等等,結合去年種藥的經驗,理論上學會了種田。
至於具體操作,最終長多少糧食,還要結合實際。
務農是個技術活,可不是灑下種子,秋天就能收的暴利行業。
聊著聊著,陸三爺忽然說道。
“先生不該選這塊地,待官契到了時候,還是換去那邊種田罷。”
李平安疑惑道:“莫非這水田有問題,不長糧食?”
“是不吉利!這塊地的原主叫王老實,祖上也是個外鄉人,沒個族人倚仗……”
“他家裏地臨著河,年年長得糧食多,讓城裏的官兒看上了,就要低價強買……”
“田是農人的命,他哪裏肯賣!”
陸三爺歎息道:“後來逼的沒辦法了,拉著老爹老娘媳婦孩子,一把火點著了麥垛,全家燒成了灰。”
逼的沒辦法了……
簡簡單單幾個字,中間發生了多少曲折,究竟有多絕望才會舉族自戕,外人根本想象不到。
柱子說道:“聽說王老實怨氣重,死了也不離開這地,有人見到鬼火,聽到鬼哭呢!”
旁的漢子連連點頭,附和著說出真的假的鬼怪傳聞。
李平安聽到不吉利三個字,其實已經猜的七七八八,基本就是個“冤案”。
聽三爺描述,果然如此。
隻是未曾想這般淒慘,縱使在殮屍房見多了冤案,情緒閾值不斷降低,聽完也忍不住罵了句。
“這狗日的世道!”
“先生罵的好。“
陸三爺說道:“幸好咱們陛下聖明,去年砍了那狗官腦袋,也算是為王老實一家主持了公道。”
“俺看著那狗官腦袋落地,特意花錢買了碗血,灑在了這田裏。”
“先生你猜怎麽著?”
陸三爺神神秘秘的說道:“自那之後,再沒人聽到過鬼哭,都說王老實一家投胎轉世去了……”
普通人做到這般地界,當真稱得上仗義。
手無寸鐵,軟肋在身,又不能如江湖大俠般主持公道。
李平安豎起大拇指讚歎,旋即搖頭歎息:“隻是有什麽用呢,砍一百個貪官,王老頭也活不過來了。”
遲來的正義算不算正義。
眾說紛紜,多數人認為是,畢竟有總比沒有好。
遲來的正義救不了受害者,卻可以震懾其他貪官汙吏,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法治,李平安則不以為然。
遲到的正義至多算個真相,有時候連真相都沒揭露。
譬如貪官斬首示眾,與王老實一家毫無關係,隻能冠以因果報應,以尋求丁點兒的心理安慰。
陸三爺微微一怔,也跟著歎氣。
“是啊,活不過來了!”
“王老實性子木訥,膽子不大,老老實實種了半輩子地,從不敢與人對罵打架,臨了臨了壯烈了一迴……”
李平安望了眼門外田畝,往事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塵歸塵,土歸土。
百年之後,誰也不記得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什麽慘案。
如同這田間的野草,換了一任又一任的管理者,鋤了一茬又一茬,永遠都清理不幹淨。
李平安背著巨大的包袱,裏麵是一年來買的家夥事兒,媳婦抱著兒子,似是一家三口農民工返鄉。
晌午時來到自家田畝,遠遠望見三間茅草屋。
門外還紮了圈欄杆,走進院子裏,還搭建了灶台雞窩豬圈。
李平安將生活用品放下,媳婦忙裏忙外的倒騰,鋪被褥、擺鍋碗,很快就有了幾分新家的氣息。
“唐先生終於搬來了!”
老農站在圍欄外,身後跟著幾個青壯漢子,扛著鋤頭鐵鍬。
“三爺快請進。”
李平安在蓋房期間,來看過幾迴,知道老農是陸家村族長,也是裏正。
裏正掌管村中戶口和納稅,無品無級,與衙門胥吏相似。
族長是宗族推薦出來的頭人,掌握著宗法族權,在這皇權不下鄉的年代,權力比裏正要大得多。
陸家村的婚喪嫁娶、祭祀典禮等等大小一切事物,陸三爺都能掌管。
甚至族中有人違法犯罪,陸三爺也能審判,譬如浸豬籠、點天燈、遊街之類,衙門一般都會尊重審判結果。
陸三爺吩咐漢子們去幹活,自個兒推門進來,手裏還拎著個酒壇。
“自家釀的土酒,恭賀唐先生喬遷之喜。”
“三爺客氣。”
李平安問道:“柱子兄弟怎麽不進來?”
“唐先生這地裏草太多,老漢讓他們幫著清一清。”
陸三爺說道:“蓋三間茅草房而已,他們竟然敢收二兩銀子,簡直是敗壞門風,傳出去人家會說姓陸的欺負人。”
李平安拱手道:“多謝三爺,晚上都叫來家裏吃。”
陸三爺見李平安說話、禮儀有板有眼,與村裏的糙漢子不同,笑著問道:“唐先生可是讀過書?”
李平安微微頷首:“老家念過幾年書,隻是天資尋常,連秀才都未考中。”
心底不自禁吐槽,陸三爺開口叫“先生”,顯然尋人打聽過底細,還得裝成不知道的模樣。
誰說農村人淳樸憨厚……
這時代動輒破家滅門,族群能活到現在,必須足夠聰慧謹慎。
“竟然是個先生!”
陸三爺一拍大腿,故作驚訝:“村裏正缺個私塾先生,唐先生別種田了,幫著娃娃們認字,俺們管您吃喝。”
李平安本想拒絕,畢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隻是看著老農滿是希冀的目光。
“我讀書不精,隻能教些簡單的文字、數學。”
陸三爺疑惑道:“什麽是數學?”
“大抵就是算賬。”
李平安不會教太深的東西,更不可能傳授革命之法,教會粗淺的認字、算數,就能去城裏尋個營生。
“算賬好,算賬好,學會了能做賬房!”
陸三爺笑容滿麵,臉上的褶皺都散開了,在他看來算賬比什麽四書五經有用多了。
村裏孩子哪敢奢求考秀才、舉人,那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來人間做老爺來了,泥腿子能做個賬房就不錯。
將來攢錢娶個媳婦,慢慢就成了城裏人。
再之後的事,那就是下一代考慮的了。
晚間。
李平安燉了一大鍋鹹魚,打開陸三爺送的農家酒,勉強算擺了個有酒有肉的席麵。
柱子等人鋤草翻土迴來,聽說李平安教讀書算賬,頓時變得熱情起來,湊上前噓寒問暖。
這個要送米麵,那個要送桌椅。
李平安從未受過這般熱情,先前名聲赫赫時,坊間百姓畏懼多過尊重。
“大家放心,我定會好生教導。”
柱子舉著碗敬酒,言語間有幾分祈求。
“先生,俺家那憨子又笨又強,還請您多多費心,若是他不聽話,盡管往死裏打,打傷打殘也沒事!”
“放心,不會傷殘。”
李平安說道:“我還懂些治外傷的法子,打傷了治好,再繼續打,定能好好學習!”
“先生還是大夫?”
陸三爺滿臉驚喜,老師救人思想,大夫救人體魄,放在哪個村都受人尊敬。
“略懂略懂。”
李平安練了這麽多年武,也懂了些藥理,再加上前世手段,治療外傷不是什麽難事。
陸三爺愈發熱情,拉著李平安的手說話。
“唐先生,咱村裏也有空地界,要不你搬過去住?”
李平安微微搖頭,隨意尋了個理由拒絕,不著痕跡的打聽陸家村情況,很快有了個大概了解。
百餘戶,論富庶,在涼州排得上前列。
沿河而居,府城腳下,隻要不是災荒年景,不用擔心斷糧斷頓。
不挨餓,已經是富農了。
李平安又打聽種田訣竅,譬如何時澆水、漚肥、鋤草翻土等等,結合去年種藥的經驗,理論上學會了種田。
至於具體操作,最終長多少糧食,還要結合實際。
務農是個技術活,可不是灑下種子,秋天就能收的暴利行業。
聊著聊著,陸三爺忽然說道。
“先生不該選這塊地,待官契到了時候,還是換去那邊種田罷。”
李平安疑惑道:“莫非這水田有問題,不長糧食?”
“是不吉利!這塊地的原主叫王老實,祖上也是個外鄉人,沒個族人倚仗……”
“他家裏地臨著河,年年長得糧食多,讓城裏的官兒看上了,就要低價強買……”
“田是農人的命,他哪裏肯賣!”
陸三爺歎息道:“後來逼的沒辦法了,拉著老爹老娘媳婦孩子,一把火點著了麥垛,全家燒成了灰。”
逼的沒辦法了……
簡簡單單幾個字,中間發生了多少曲折,究竟有多絕望才會舉族自戕,外人根本想象不到。
柱子說道:“聽說王老實怨氣重,死了也不離開這地,有人見到鬼火,聽到鬼哭呢!”
旁的漢子連連點頭,附和著說出真的假的鬼怪傳聞。
李平安聽到不吉利三個字,其實已經猜的七七八八,基本就是個“冤案”。
聽三爺描述,果然如此。
隻是未曾想這般淒慘,縱使在殮屍房見多了冤案,情緒閾值不斷降低,聽完也忍不住罵了句。
“這狗日的世道!”
“先生罵的好。“
陸三爺說道:“幸好咱們陛下聖明,去年砍了那狗官腦袋,也算是為王老實一家主持了公道。”
“俺看著那狗官腦袋落地,特意花錢買了碗血,灑在了這田裏。”
“先生你猜怎麽著?”
陸三爺神神秘秘的說道:“自那之後,再沒人聽到過鬼哭,都說王老實一家投胎轉世去了……”
普通人做到這般地界,當真稱得上仗義。
手無寸鐵,軟肋在身,又不能如江湖大俠般主持公道。
李平安豎起大拇指讚歎,旋即搖頭歎息:“隻是有什麽用呢,砍一百個貪官,王老頭也活不過來了。”
遲來的正義算不算正義。
眾說紛紜,多數人認為是,畢竟有總比沒有好。
遲來的正義救不了受害者,卻可以震懾其他貪官汙吏,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法治,李平安則不以為然。
遲到的正義至多算個真相,有時候連真相都沒揭露。
譬如貪官斬首示眾,與王老實一家毫無關係,隻能冠以因果報應,以尋求丁點兒的心理安慰。
陸三爺微微一怔,也跟著歎氣。
“是啊,活不過來了!”
“王老實性子木訥,膽子不大,老老實實種了半輩子地,從不敢與人對罵打架,臨了臨了壯烈了一迴……”
李平安望了眼門外田畝,往事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塵歸塵,土歸土。
百年之後,誰也不記得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什麽慘案。
如同這田間的野草,換了一任又一任的管理者,鋤了一茬又一茬,永遠都清理不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