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烈日炎炎。


    菜市口圍滿了百姓,伸著脖子看稀罕。


    貪官汙吏砍頭看得多了,百姓不似先前有興致,今兒卻是不同,砍的是皇親國戚、當朝親王。


    先皇第十二子趙浩,十五歲的少年,封瑞親王。


    刑場上嗚嗚啼啼連綿不絕,嫁入瑞親王府不久的王妃,以及妃子的父母親族,紛紛大喊冤枉。


    幾個歲數小的孩童,不知與瑞親王有什麽幹係,跪在地上左看右看。


    烏溜溜的眼睛眨巴眨巴,絲毫不知道,片刻後就會砍頭。


    圍觀的百姓絲毫沒有同情,反而罵聲連連,甚至有人扔爛菜葉、臭雞蛋。


    “砍頭,快砍頭!”


    “陛下是明君聖主,膽敢謀反,合該誅九族……”


    “九族就連上陛下了,定是有貪官汙吏合謀,全部殺光了,咱們日子就好過了!”


    “這迴東廠辦了件好事,提早發現謀反,萬一陛下出了事,分咱們的田豈不是要收迴去!”


    “是極是極,陛下改了稅法,乃天大的明君。”


    “慎言慎言!”


    “咱在說東廠好話,這都不行?”


    “那倆字兒提都不能提,犯忌諱……”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高唿萬歲的絕對是東廠的托兒,不過百姓卻是自發支持正統帝,對意圖謀反的瑞親王打心眼裏厭惡。


    正統帝廢了宰相之位,稱得上前所未有。


    當街斬親弟弟,亦是國朝先例。


    這般所作所為換個皇帝,即使不被罵成昏君,也成了不忠不孝、無情無義的暴君。


    隻因正統帝修改稅製,百姓切實得了好處,些許忠孝、情義之類的問題,也就沒什麽人在意了。


    “這誰毒殺陛下謀反的罪,極可能是真的……”


    李平安混在人群當中,揣著手看熱鬧。


    一般來說皇親國戚犯了死罪,畢竟流著皇族血脈,為了保持威嚴,往往會賜死,不會在菜市口砍頭。


    大乾延綿千年至今,菜市口砍頭的皇親國戚不足兩掌之數,瑞親王爵位最高。


    今日之事必然記入國朝實錄,為後人議論評判,陛下駕崩之前大抵是誇讚,駕崩之後罵名會更多。


    讀書人一張嘴,反著正著都有理。


    正統帝欲做明君聖主,所以非必要,不願留下罵名。


    唯有瑞親王所作所為,真正威脅到了正統帝,才當街痛下殺手。


    “上層鬥爭太激烈了,連皇帝也敢殺!”


    李平安看著一顆顆大大小小的人頭落地,對那混朝堂的朋友愈發敬佩,究竟扛著多大的壓力,才能推行稅製改革。


    “希望能有個好結果……”


    ……


    九月廿三。


    宜婚嫁。


    三娘酒肆門口劈裏啪啦鞭炮聲響,炸碎的紙屑染了個滿地紅。


    今天是葉榮娶親的日子,酒肆張燈結彩,到處貼著喜字,新郎官在門口迎接賓客。


    李平安牽著媳婦的手,送上二兩銀子禮金。


    “恭喜恭喜。”


    “李爺,裏邊請!”


    葉榮連忙上前迎接,親自在前麵帶路,來到主賓席,左右坐的都是坊間長輩宿老。


    他們見到李平安過來,連忙讓開座位,主動打招唿。


    “李爺坐裏邊,給你夫人也留了座兒。”


    按照坊間的習俗規矩,女子不能上主席,隻是大家都知道李爺待媳婦好,也就不在乎禮不禮的了。


    人家是江湖兒女,不用講規矩!


    “快給李爺倒酒。”


    “換大碗,江湖高人都用壇子喝酒……”


    媳婦聽著眾人吹捧,聽到他們一聲聲李爺、夫人的尊稱,明明能將他們一拳打翻了,卻嚇得揪住李平安袖口。


    “娘子無需理會,想吃什麽就夾什麽。”


    李平安低聲撫慰,今兒帶媳婦出來吃席,是有意讓她接觸下社會,慢慢能緩解她的怯懦自閉。


    腦筋慢是先天,怯懦自閉是後天造成,或許能恢複常人。


    坐旁邊的東叔說道:“平安,這麽叫你行吧?”


    “什麽時候,咱也得叫東叔。”


    李平安本就不是兇人魔頭,對街坊鄰居更不會頤氣指使,開玩笑道:“膽敢亂了輩分,爺爺晚上就托夢來了!”


    一個小笑話,讓拘謹的酒桌又恢複了熱鬧。


    媳婦乖乖坐在旁邊,默默的吃菜,筷子夾的慢但一刻不停。


    雞鴨魚肘塞進嘴裏,三兩下嚼碎就入腹,也不用吐骨頭,大蟾氣運轉就消化幹淨。


    “李爺,有些日子沒來了。”


    三娘端著酒杯過來,腰肢搖曳累贅晃動,三十多正是女子熟透了的年歲,酒微醺麵微紅,吸引了不知多少人的目光。


    李平安正要答話,媳婦的手忽然伸過來,緊緊地握在一起。


    “相公,我要吃那個。”


    “好。”


    李平安拿起筷子,夾了個春卷,親自喂給媳婦,再用絲巾幫她擦了擦嘴角的油漬。


    三娘眼底閃過羨慕,坊間誰人不知李平安對媳婦好,對傻子都這樣,換做正常女子豈不好十倍百倍。


    且傳聞李平安不能生育,正好適合帶兒子上門。


    三娘壓下心底綺念,現在說什麽都晚了,總不能上門做妾,笑意盈盈的上前敬酒。


    “多謝李爺照顧。”


    “無妨。”


    李平安舉了舉杯,沒有多說什麽,當年也有與三娘搭夥的想法,現在隻想著與媳婦過二人世界。


    三娘感覺到李平安冷淡,便轉頭與媳婦敘話。


    媳婦敷衍的點頭搖頭,時刻不忘拉著李平安的手,還特意抬起來在三娘眼前晃蕩。


    “我看李夫人聰慧的緊呢,李爺可要好生珍惜。”


    三娘語調中有幾分幽怨,然而兩人又沒任何僭越,隻是講笑話與看累贅的純潔關係,說完就端著酒杯去別桌敬酒。


    一陣鞭炮聲響起,司儀高聲唿喊。


    “吉時已到。”


    新郎葉榮與新娘進入酒肆大堂,在司儀的喊聲中拜了天地,隨後葉榮扶著新娘去後屋,換了身衣服出來挨桌敬酒。


    李平安聽著同桌說話,大抵了解了新娘出身。


    待賢坊一位舉人家的姑娘,識文斷字,知書達理。


    那舉人是葉榮的恩師,看重弟子聰慧,將來或能科考得中,才願意將女兒下嫁給商賈之家。


    “將來葉榮或許能做官呢!”


    席間眾人很是羨慕,無論做生意賺多少錢,在百姓眼中也不如九品小官兒!


    熱鬧了許久。


    賓主盡歡,醉後各分散。


    李平安牽著媳婦的手,慢悠悠走在迴家路上。


    “相公,以後再也不吃席了。”


    “為什麽?”


    李平安以為是遇到三娘,連忙解釋道:“娘子,我與三娘絕無任何瓜葛。”


    “太熱鬧,太虛幻。”


    媳婦搖搖頭:“不如在家中練功、寫書,安安心心。”


    “熱鬧,虛幻……”


    李平安喃喃自語,倏然間出了一身冷汗,從微醺飄忽的狀態中清醒過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曆史中長生不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貳更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貳更2並收藏我在曆史中長生不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