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三十。


    正統四年最後一個早朝,明日開始休沐。


    按照往年的流程,今天上朝就是走個形式,百官點卯朝拜後早早散朝,以表陛下體恤臣子。


    所以百官多數沒吃早飯,打算下朝迴家吃團圓飯。


    晌午時分。


    正統帝仍未宣布散朝,吩咐戶部劉尚書。


    “鎮撫司擴充密探,所需八十萬兩銀子,劉愛卿年後就給了。”


    “遵旨。”


    劉尚書是本朝少數手握重權的世家子弟,掌握富得流油的戶部,看似很容易撈銀子,實則絲毫不敢伸手。


    改革派官員盯得緊,恨不得立刻將劉尚書拉下馬。


    同樣,戶部掌握田畝、賦稅,改革派做的事繞不開劉尚書。


    雙方水火不容,互相盯死了,這是正統帝有意維持的一種平衡。


    “魏愛卿,雲州民亂查的如何了?”


    “盧愛卿,明年春闈,早做準備,切不可出現舞弊……”


    “今年北疆嚴寒,為戍邊軍卒添件棉衣……”


    正統帝說著一件件小事,明明可以下道聖旨,非得在朝堂上與百官掰扯,甚至詢問工部製作棉衣的價格。


    工部宋尚書沉吟片刻,將價格報至最低:“陛下,軍中棉衣每件造價三兩七錢。”


    價錢再低,屬實做不出來。


    “宋愛卿,朕讓人去西市做了件棉衣。”


    正統帝揮手示意,徐公公取出棉衣給百官展示:“朕這件棉衣,特意加了厚,才花了一兩九錢銀子。”


    “為什麽價錢差這麽多?”


    “啟稟陛下……”


    宋尚書嚇得額頭沁汗,瞥了眼右側幾位王爺,可不敢說承接工部事務的作坊,背後東家都姓趙。


    “差距在於工部的用料啊,縫衣的手法啊,那還是有區別的。”


    “原來如此。”


    正統帝早查清了工部的貓膩兒,不過親王開設作坊,也是對外姓人的提防,由著趙家人控製冶鐵、棉花等重要行業。


    從徐公公手中接過棉衣,正統帝輕輕撫摸,懷念道。


    “朕命人縫製這件棉衣,是想起了母後。”


    “猶記得當年宮中嚴寒,朕凍得手腳生瘡,母後買來棉花,一針一線的縫成衣衫,手指紮了許多傷口……”


    說道情深處,正統帝淚眼朦朧。


    百官寂靜無聲,原本離宗室近的官員,默默的向左挪了半步。


    堂堂皇子竟然凍的手腳生瘡,這哪裏是懷念生母,分明是在罵先太後。


    禮部孫侍郎上前一步,抹了抹臉上淚痕,噗通跪倒在地,帶著哭腔說道:“先皇妃仁慈,陛下純孝,乃萬民之福啊!”


    正統帝感動道:“孫愛卿快快平身。”


    “陛下乃天下人表率,此等至純至孝之舉,應大肆宣揚。”


    孫侍郎叩首道:“臣鬥膽,請陛下追封先皇妃為太後,陵寢挪至皇陵,與先皇合葬!”


    大乾有專門埋葬妃子的陵寢,皇陵中合葬的妃子,至少要貴妃之位,正統帝生母死後才追封的嬪位。


    正統帝麵色悲慟,心底卻是很滿意。


    朝堂果然需要拍馬屁的官員,隻要給些好處,他們什麽話都敢說。


    百官嘩然,紛紛看向禮部尚書。


    死後追封太後本就罕見,再挪陵寢合葬,千年大乾都未有先例,更何況,已經下葬的先太後怎麽辦?


    莫非開館取屍,換個地方埋?


    平日裏閉目養神的幾位宗室王爺,紛紛站出來反對。


    禮製,不止是約束百姓,還是體現皇族高貴,萬萬不能挖來挖去丟人現眼。


    況且先太後人死了,遺留的交情還在,換個卑賤出身的女子,祭拜的時候怎麽磕得下去!


    “陛下,此舉不合禮製。”


    “亂了法理,日後若有人效仿,今日拜這個,明日再換個,皇族威嚴何在?”


    “皇陵不可動,孫侍郎當治罪……”


    幾位王爺倚仗輩分比正統帝大,紛紛出聲諫言,唯有成親王老神在在,不反對也不支持。


    正統帝說道:“諸位皇叔,莫要爭了。此事來年再議!”


    說完,竟然直接起身離開龍椅,不等百官參拜,徑自離去。


    徐公公愣了愣,先前沒說有這出啊,連忙扯著嗓子喊。


    “退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官對著空無一人的龍椅,三叩九拜高唿萬歲。


    走出勤政殿,魏衡湊到蘇明遠身旁,低聲說道。


    “怎麽是姓孫的提出來?”


    按照前些日與正統帝商議,陛下追思先皇妃後,親口提出追封為太後,也沒有挪陵寢的事。


    蘇明遠沉聲道:“魏大人,陛下覺得此事好用,便想著鬧大。”


    陛下親口提出追封,且不挪陵寢,反對的宗室隻是少數,不過也足夠拿來殺雞儆猴。


    現在提出建議的隻是個侍郎,宗室眼中的螻蟻,會有許多人跳出來反對。


    至於是否追封,是否挪陵寢,這些都不重要。


    陛下隻要借此分清楚,哪些個宗室聽話,哪些個不聽話,後麵的事就好做了。


    魏衡微微頷首,他並不同情宗室,什麽都不幹就吸朝廷的血,平日裏沒少為非作歹,死一批是好事。


    “蘇大人,你為何選了先皇妃?”


    分辨宗室的手段有很多,譬如尋個理由抓了六王爺,到時候請宗室來議一議,究竟誰是砍頭還是流放。


    “這就有我的幾分私心……”


    蘇明遠懷緬片刻,緩緩說道。


    “當年來京城趕考,幹糧吃光了,晚上沒睡的地方,正要遇見先皇妃家裏開粥棚,我就腆著臉在棚子裏吃住小半月。”


    “一飯之恩,自當報還!”


    ……


    正統五年。


    陛下欲追封生母,宗室齊齊反對。


    百官早有收到風聲,冷漠旁觀,巴不得宗室多死幾個。


    一月末。


    寶親王世子當街縱馬,踩死撞傷百姓十數人。


    百官彈劾。


    正統帝下旨,貶世子為民,削親王爵為國公,並收迴諸多領攝官職。


    ……


    陽春二月,草長鶯飛。


    這日。


    天色陰沉沉似要下雨。


    殮屍房。


    李平安優哉遊哉看書,媳婦在旁邊寫稿子。


    寫的不是文言文,而是平民百姓看得懂的白話,遇到記不清的地界,媳婦就詢問李平安後續如何。


    每天寫的不多,但是時間久了,已經有十幾個故事。


    咚咚咚!


    “居士,燕某迴來了。”


    李平安聽到聲音,噌的站起來去看門,看到燕赤霄完好無損方才鬆了口氣。


    “道長一去兩三個月,好生讓人擔憂。”


    期間李平安去亂葬崗埋過幾迴屍,四處轉悠尋摸,沒發現燕赤霄的蹤跡,心懸著落不下來。


    十一年間,隻二三個朋友,少了哪個都得難受許久。


    “居士,事情有些麻煩。”


    燕赤霄進門說道:“燕某在亂葬崗蹲守幾日,抓到了偷屍賊,順藤摸瓜尋到了世外桃源的分舵。”


    “隻這一處分舵,竟然偷了十來萬具屍骸!”


    京城百零八坊,每年死亡四五萬人,近半數會埋在亂葬崗,更何況還有附近縣城鄉村。


    德爺建武三十九年提高收屍價格,至今已經有十年時間。


    李平安駭然道:“世外桃源究竟想做什麽?”


    從未聽過什麽邪法,需要數以十萬計的屍骸,更何況隻是京城附近的分舵,大乾還有三十六州。


    “不清楚,那舵主自戕的太快,來不及搜魂。”


    燕赤霄說道:“搜魂其他嘍囉,知道世外桃源是個地名。”


    “那裏沒有朝廷壓迫,沒有貪官汙吏,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所有人都地位平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曆史中長生不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貳更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貳更2並收藏我在曆史中長生不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