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炁開始進入體內之後,開始運轉。


    首先是小周天,而後直接大周天。


    周天是古代天文學的名詞。


    古代科學家在觀測天體時,對所見到的大圓周稱為周天。


    道家以天人感應的觀點,將內氣在人體內沿一定路線運行一周也稱周天,就是氣功中所


    說的周天。


    氣功中按內氣運行的路線不同又分大小周天。


    小周天,是指體內真氣充盈於下丹田之後,逐漸下移至會陰,再向上通過尾閭、夾脊、


    玉枕到達泥丸宮,過百會穴後再向下過印堂達兌端行完督脈,然後過鵲橋,沿胸中線


    複歸丹田走完任脈。


    這樣一周運行叫通小周天。


    換一句話就是任督二脈走一圈,就是小周天。


    而沿督脈而上,沿任脈而下,成一環流,此為順行,


    炁在其中搬運又稱之為河車運行,這種炁的運行一般是自動的,用意念運行是修道大忌。


    但沒有引導怎麽向上呢?


    想到這裏,劉青視線歸於體內。


    那股先前如洶湧洪流般衝入體內的炁,恰似一頭被馴服卻依舊躁動的巨獸,在下丹田之中肆意衝撞、翻湧,急切尋覓著宣泄與歸整的路徑。


    卻因為劉青的下意識,這股磅礴炁流。


    初始,炁仿若感知到某種神秘召喚,緩緩從下丹田的核心地帶挪移,那過程猶如黏稠的靈液在蜿蜒溝渠中流動,一寸寸向下滲透,直至抵達會陰之處。


    炁流在此稍作匯聚,凝聚起更為緊實的力量,旋即如靈動的靈蛇,蓄勢待發,猛然向上蜿蜒攀升。


    它沿著脊柱正中的神秘路徑,朝著尾閭進發。


    炁流穿行其間,引得兩側經絡仿若被輕柔撥動的琴弦,微微震顫,麻脹之感油然而生,絲絲縷縷蔓延至四肢百骸,仿佛周身經脈被逐一喚醒、點亮。


    任督二脈炁滿精生。


    繼而,炁流馬不停蹄湧向玉枕,刹那間,泥丸宮內仿若繁星乍現,光芒閃爍,思維瞬間澄澈通明,眼裏閃過一抹幽光。


    過了泥丸宮,炁流經百會穴,仿若攜著天靈之氣,向下俯衝,掠過印堂時,似有一抹清涼靈犀劃過眉間,仿若驅散了塵世萬千紛擾。


    抵達兌端後,完整走過督脈全程,這一路仿若在脊梁上架起一道璀璨炁橋,光芒熠熠卻又內斂深邃。


    而後,炁流轉至鵲橋,沿著胸中線徐徐下行,仿若溫潤溪流歸向大海,安然迴歸下丹田,自此完整走完任脈,完成一次精妙絕倫的小周天循環。


    此後,不需要劉青的督促,功法自會自動運行。


    而所說的修煉功法,隻是加速這個過程而已。


    畢竟修行便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行走臥皆是修行。


    炁的運行速度宛若唿吸一般,升升降降,適應著身體,改變著身體。


    這並不是最效率的時候。


    按照功法所記載的。


    為求這周天運化順遂無礙,擇定這陰陽交匯、否極泰來的特殊時辰,子時的靜謐幽暗中,仿若隱匿著天地初開的混沌靈機;


    卯時的晨曦微光裏,恰似蘊含著日月同輝的平衡妙韻。尋一方安寧淨土,盤膝穩坐,五心朝天,兩腳心仿若紮根大地汲取地磁之力,兩手心仿若托舉蒼穹承接星芒靈氣,頭中心仿若貫通天地靈犀,與宇宙本源遙相唿應。


    頭正身直,仿若脊梁撐起一片蒼穹,雙目垂簾,僅留一絲微光洞察內境,舌抵上齶,搭起連通任督的隱秘鵲橋。


    全身肌肉鬆弛,仿若春日消融的冰雪,每一寸肌膚、每一塊骨骼皆沉浸在空靈鬆弛之境。


    雙掌相疊,置於小腹,仿若以掌心溫養丹田火種;


    或輕撫雙膝,傳遞周身靈韻,皆恰到好處。


    擺定姿勢,將雙眸向內窺視下丹田那寸許乾坤,摒棄塵世一切思慮紛擾,仿若拂去明鏡塵埃,心湖澄澈無波。


    常人練這門功法,引入濁氣,


    需采用自然順腹式唿吸法,鼻息輕緩,


    深吸時,仿若將天地清氣鯨吞入腹,卻毫不勉強,順遂丹田吸納節奏;


    吸入之氣,在意念引領下,如歸家遊子,悠悠融入丹田炁海,


    與那先天蟄伏的元陽真氣相擁相融,不分彼此。


    吸氣畢,短暫停閉,仿若時間凝固,任由炁在丹田沉澱、化合。


    唿氣時,仿若輕雲飄散,自鼻中徐徐而出,無聲無息,意念如忠誠衛士,始終駐守丹田,不離不棄。


    一吸一唿,循環往複,隨著一次次錘煉,功力漸進,時長逐步延展,從一刻鍾至半個時辰,乃至更久,直至徹底掌控這體內炁流周天運化的無上妙法。


    但劉青既然已經掌握,自然不需要繼續重複之前的步驟,隻要活著,就能慢慢的修煉,度過劫難,直達頂峰。


    但是隻靠著尋常修煉的手法,速度很慢,所以才有了其他的手段。


    比較好理解的就是修行百藝,一切都是為了修行。


    但也因為這種理念,導致修行好修,戰鬥力卻並不唯一。


    所以才有那種被反殺的存在,護道的手段你不學,渡不過劫難,怎能修成仙呢?


    修道漫漫,成仙何難?


    百年難成仙!


    即使是劉青擁有這種宛若古時候靈氣凝聚成煙的五濁惡世的環境,也不是很快。


    濁氣對於劉青就是其他修士的靈氣清氣,我想你就明白了。


    而且知道未來的劉青,同樣了解,未來的濁氣怨氣等等更盛。


    雖然修行速度慢,


    但是不要緊,百日築基沒有問題了,接下來就是《青巽屍籙》。


    先前說過,凝練五髒五行精氣的手段必須要有炁才可以修行,


    現在的劉青一下子就滿足了這個條件,劉青也不墨跡,炁輕輕一動,化炁為形,捏碎了技能珠子,緊隨其後便是一堆知識灌入腦海。


    比起之前,這種等級的技能已經完全沒有壓力。


    轉眼,劉青就明白了技能的關鍵,然後準備開始煉化炁凝練乙木肝精。


    煉精化氣,這裏下丹田說的不僅僅是炁,也是精氣。


    而炁在中丹田,下丹田雖然被稱之為氣海,但是精氣神,上中下,三三相對。


    但精氣神三者一體,卻又單獨成一。


    所以凝練內髒精氣的法門同樣難得,而其中掠奪屍體屍氣的手法更是精妙。


    劉青將狀態調好,注入氣機之後發現凝練出來的五行木精實在是少,如此這般不知道何時才可以凝練乙木之炁,炁成液,液成丹。


    所以,接下來的目的很簡單,找個機會,把皇族僵屍給抓來。


    想到這裏的劉青,停下了修行,睜開眼的他自然而然的看到了四目。


    嘴巴張開流著口水。


    四目也看到了劉青睜開眼睛,慌張之下,想要轉身,卻因為沒有站穩,一個踉蹌,撲倒了文才,麵麵相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叔世界裏的唯一玩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前輩境魔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前輩境魔修並收藏九叔世界裏的唯一玩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