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管你是怎麽迷惑聖上的,我的兵輪不到你這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孩子來訓。造好你的火銃,我自然會給你請功。”


    進了神機營自然要先拜見副參將柳升。


    柳升說話的時候低頭用鋒利的匕首切著烤好的羊腿,根本沒看他。


    態度已經不能用輕蔑來形容了,根本就是厭煩。


    “多謝將軍提攜,下官謹遵教誨。”徐欽一句多餘的話都沒說。


    相看兩厭,那就不如不見。


    守備千戶在神機營也算是頂層官員了,徐欽到了之後領了自己的官印和腰牌。


    還有自己專屬辦公的房間,就在柳升主帥正堂的旁邊,是一個簡陋的小跨院。


    外間屋子是他辦公所在,後院是他生活區域。倒是夠三個人住的,不過就連徐鎬都覺得太清苦了。


    “哥,這比咱們家廁所都小。”徐鎬這個庶出都嫌棄。


    徐欽雙手插著袖子,聳著肩膀表示無奈。柳升不讓自己訓練軍隊,正好自己不願意動彈。


    隻是這環境實在是夠嗆,穿越以來享受的都是雕花大床,暖玉溫香,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再看看現在,一個天堂一個地獄。徐欽再次問候了一下朱元璋同誌。


    唯一能適應的就是張遠行了,根據白樸所說,這家夥的武功已經到了宗師的境界。


    張大宗師已經開始打掃衛生,就在這個時候,兩個十八九歲的士兵到來。


    他們是專門被分配過來,伺候守備千戶徐欽的。


    所以打掃的事情立即被兩個人給接手了,完全是封建時代造就的兩個老實人。


    一口一個大人,都不敢抬頭看人。


    一個叫張大牛,一個叫李二餅。徐鎬差點沒笑出來,大牛還可以理解,這二餅是什麽意思。


    一問才知道,他大哥叫大餅,他自然就就叫二餅了。


    “大牛哥,那你弟弟豈不是叫二牛?”徐鎬很快跟這兩個小兵打成一片問道。


    “小公子,我弟弟叫張燦是個讀書人。”張大牛有些自豪的說到。


    等他們收拾好之後,徐欽親自跟他們聊了一番。


    徐欽問出來一點正經事,神機營分為左哨、右哨、左掖、右掖、中軍五軍。


    其中中軍柳升獨自帶領,剩下就是四個千戶統領。他是來的第五個千戶。


    但是他手下沒有兵,因為他不負責打仗,隻是負責訓練和鑄造火器。


    另外這上邊還有一個提督內官王帖木兒。是個蒙古族太監。


    但是別管那個太監,能來這神機營做提督內官的,那就是被朱棣信任的太監。


    在五軍之中,每個軍下麵還設有監槍內臣,把司官、把總兩人。原則上這些人徐欽隻要是訓練都調得動。


    可是那是原則上,現在柳升這個態度他說話估計也沒人聽。


    而且要訓練調動軍隊,必須得柳升同意,否則沒人聽命的。


    “收拾收拾準備迴家。明天去兵仗局。”徐欽一想既然不喜歡自己,那就不要扯淡了。


    鑄造火銃那是兵杖局的事情,不如直接去兵仗局報道得了。


    如果不是朱棣非要自己來,如果不是答應了鄭和。在家摟著美人吃著火鍋喝著酒不好麽?


    這冰天雪地來這個破地方,還要熱臉貼個冷屁股。一個安遠伯很牛麽?


    “徐大人,您可算來了。再不來我就去府上請了。”一個身高足有一米八,但是大餅子臉,無須的人走進來。


    徐欽趕緊站起身來,眼前的人自來熟,可是他卻不認識。


    “哎呦,看我這記性,咱家王帖木兒。是這神機營的提督內官。”來人介紹。


    徐欽恍然,來人竟然是個太監。真的一點也看不出來,有蒙古人的長相,除了沒有胡子之外,一身幹練不輸柳升。


    “見過提督大人,應該是去拜見您,怎麽好意思讓您親自登門。”徐欽小客氣一下。


    “都是給陛下做事,不用這麽講究,萬事俱備就等徐大人了。”


    王帖木兒雷厲風行,不像平日太監那樣的陰柔和喜怒無常。拉著徐欽就走。


    等到了地方才知道,兵仗局竟然早就把東西搬過來了。就等著徐欽到來,就開始打造新型火銃了。


    這位提督內官絕對是事業型的太監,根本不給徐欽緩衝的機會,一揮手,唿啦一下工匠和幾個小太監上來就把他給圍住了。


    開始請教這新型火銃的問題,徐欽沒來得及客氣一下,就莫名其妙的開始了討論。


    甚至不知道什麽時候手裏多了一根火銃的管子。


    “其實前段時間我造的那些火銃,都是殘次品。諸位都是行家,想必看出來了,那個火銃的內膛,缺少鑽磨的過程,時間長了肯定炸膛。”


    徐欽拿著一根火銃,開始講解。


    這個時代的三眼銃是鑄造的,但是火繩槍不可以。這東西為了保證射程,槍管要夠長。


    但是這個時代的鑄鐵不合格,裏麵會有沙眼,一旦長了很可能炸膛。


    接著他著重講解了槍管的卷造法。這些工匠聽得兩眼放光。


    他自己就是個半吊子,真正實際操作學徒都比他行,不過他的設想給這些行家推開了一扇大門。


    他剛說完就有人已經開始去動手了,嚐試著去造了。


    其實最好的辦法是在軋鋼上直接鑽孔。不過這更費勁,這個時代沒有這樣的工具。


    不知不覺就天黑了,這幫人竟然挑燈夜戰。


    徐欽隻想罵娘,你大爺的,朱棣給你們多少錢?至於這麽拚命麽?


    但是看著一雙雙求知的眼睛,徐欽心說這是要把我掏空啊。可是自己也就知道前進的方向。


    專業的事情根本無法解決啊。


    等到他迴去的時候,已經月上中天,累的他倒頭就睡。


    第二天還沒吃完飯,王帖木兒就端著碗來了,直誇徐欽家裏帶來的醬菜好吃。


    吃完飯直接架走,徐欽都不知道自己跟他們聊了什麽,反正有什麽事兒都問他。


    他不懂技術,但是總能給出明確的指導。


    “我他媽的記得我是個文科生,怎麽會知道這些東西?”徐欽抓個空喝口水的時候間,才有機會想這個問題。


    徐鎬在他身後,把他說過的一切都記下來,然後整理成冊,這時候他才發現這個大哥簡直深不可測。


    “大哥什麽是文科生?”徐鎬很好奇的問道。


    “嗯,就是什麽都知道一點,但是什麽都不精通的一類人。”徐欽自嘲的一笑。


    “徐大人,您說的炒鋼法,跟我們用的不太一樣,大概是什麽樣子。還有您看我這個水利車床可對?”


    這個時候一個工匠走了過來,年過半百依然好學不倦。


    “我說過炒鋼法?什麽時候跟你提過車床這個東西?”徐欽都蒙了。


    你他媽的竟然連設計圖都拿出來了?問我水車我倒是能整明白,但是問我車床這不是扯淡麽。


    “嗯,大概沒錯,不過大齒輪轉一周,小齒輪會被帶動幾周,所以這個齒輪要大點,這個傳動齒輪要小點。”


    徐欽不自覺的指著圖紙說到。


    “哦,原來如此,徐大人果然學究天人。”工匠佩服的說到。


    這詞是誇獎我的麽?徐欽感覺很茫然。


    徐欽擁有超越這個時代幾百年的見識,很多司空見慣的東西,在這個時代都是了不起的開創。


    但是時代是有局限性的,別看隻是一把鳥銃,卻集合了這個時代的基礎工業。


    當然這個時代哪裏有什麽基礎工業,這個詞估計幾百年之後才能誕生。


    不過朱棣這老爺子的確是集合了最優秀的工匠,給了最大的方便。


    一晃十多天就過去了,徐欽都學會蹲在煉鋼的爐子邊,一手拿著饅頭,另一隻手拿著鹹菜跟一幫工匠吹牛。


    一抬頭,發現了鄭和正在笑眯眯的看著他,身邊還站著王帖木兒。


    “我跟你說,鄭大人你算是把我坑苦了,要不是為了你那些火銃,不至於忙成這樣。看看我這手粗的,都不能摸我家的丫鬟了。”


    徐欽舉著自己的手訴苦,還不忘了啃一口饅頭。一點禮貌也不講究了。


    “徐大人辛苦,我這次下西洋一定努力幫你搜集那些東西。不過還請大人更辛苦一點。”


    鄭和笑著說到。徐欽一看就知道沒好事,跟他主子一個表情。一笑準有坑。


    三千人的大坑。


    鄭和帶來了三千人,這三千人將用一個月的時間訓練新的火銃。


    訓練之後就會跟鄭和楊帆西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安樂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程煙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程煙雨並收藏大明安樂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