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有很多政策很奇怪,而且一旦定下了就不能改,後麵的這些子孫們喜歡拿祖宗成法說事兒。


    可是大明朝的成法不該被破壞的,到後來全都瘋狂的破壞,比如太監不能幹政。


    該被破壞的卻破壞的很慢,比如海禁政策。


    徐欽也沒有本事,更加沒有那個魄力去跟這些頑固分子硬剛,他要幹的就是開個口子。


    海禁不許片帆下海,那就不搞那麽大。別的不會,改革開放的經濟特區,他還是會有樣學樣的。


    趁著朱棣沒錢的時候跟他要個政策,在南京城外劃一個圈,建立一個經濟特區。或者也叫國際自由貿易區。


    不過在大明不能這麽叫,最後確定為,應天府恩設朝貢榷場。


    徐欽覺得此時就是最好的機會,必須在走私貿易沒有做大之前就幹這件事。


    否則等過些年如劉大夏之流的文官崛起,為了家族的走私生意,就敢公然燒了鄭和下西洋的海圖。


    那個時候想要鑽海禁的空子阻力就大了,現在阻力不大,在每年一百萬兩銀子的誘惑下朱棣同意了。


    新的朝貢方式已經確定,隻要是大明承認的藩屬國,都可以按照朝貢的多少頒發貿易憑證。


    比如藩屬國給大明皇帝貢一萬兩銀子的東西,那麽就頒發給十萬兩銀子的商貿憑證。


    憑借商貿憑證可以在恩設榷場內,購買和販賣十萬兩銀子的貨物。


    同時大明朝主客司也有權去藩屬國進行相等的貿易。


    大明朝從此之後沒有迴賜,隻有賜發貿易憑證。基本上是十比一的比例,就當給大明交稅了。


    市舶司以後隻負責檢查貨物和價格,不再抽買。


    所有的交易隻能在恩設榷場內部進行,主客司負責堪核貿易憑證和交易總量。


    在此基礎上各藩屬國承認大明維護海上安全的責任,並且配合大明艦隊打擊海盜。


    這事兒屬於朝貢政策的小改革,在大明朝禁海的壁壘上鑽了一個洞。


    缺錢瘋了的夏元吉極力支持這個辦法,朱棣也沒經過朝議論,就這麽批準了,畢竟有恩設兩個字。


    這是屬於皇帝開恩特殊設置的榷場。主要是朝貢物品的交易。現在大臣都注重著大事兒,就沒顧得上反對。


    徐欽依然是五品郎中,不過加了一個恩設榷場大使的官職,還是權。


    也就是暫代的意思。


    徐欽利用三天的時間,讓主事高瑜帶著人,按照他的意思進一步完善了這個辦法。


    然後給會同館的各個使節發了下去,這一下會同館陷入了爭論之中。他們不討論是否同意這個辦法。


    而是在討論給大明皇帝多少貢品?誰都知道大明的瓷器和茶葉以及絲綢,隻要出了海就幾倍幾十倍的漲價。


    但是給大皇帝的東西多了,自己能交易的就少了,給大皇帝少了,自己交易額度又不夠。中間的平衡點需要仔細計算。


    這個新辦法看似被大明皇帝白拿了東西,但是卻打開了貿易的大門。實際上從長遠來看賺的更多。


    朝鮮正使閔無恤直接派人傳話,要見一麵徐欽。他這次來不是正式出使,給大皇帝帶的東西都是高麗紙,還有閹人、使女、草席之類的。


    這些東西不值錢,但是他還想要多帶東西迴去。


    “閔大人,朝鮮是大明近番,與別國自然是不同的。我會奏報陛下增加你的額度。”


    徐欽貌似善解人意的說道。


    “可是徐大人,縱然如此我帶的錢不夠,額度大了我也買不起其他貨物。”閔無恤有些尷尬的說道。


    徐欽立即明白,這個家夥想要額度,還想要貨物。但是他還什麽都沒有。


    “這個簡單,恩設榷場會成立一家大明皇家銀號,大人隻要有額度就可以借錢,利錢三厘。朝鮮實是忠厚近番,盡可相信。”


    徐欽給他出了主意。


    閔無恤一聽兩眼一亮,要是這樣的話。自己隻需要爭取額度就好。大明的東西一到朝鮮就翻至少兩倍。


    到時候就可以大賺一筆。


    “如此多謝徐大人。”閔無恤高興的說道。


    徐欽笑的更加開心,心說這人真是不上道,就不知道送點禮物?比如說高麗女孩子什麽的?


    “咱們雖然分屬兩國,但是也算是同朝為官。以後多走動不要客氣。”徐欽笑著說道。


    我都暗示成這樣了,你還不懂麽?多走動啊閔大人。


    閔無恤好像沒聽懂,歡天喜地的告辭了。徐欽心想你事兒還沒辦成,高興什麽?


    老子不得到好處,能給你辦事?棒子國光出棒子麽?


    很快各國使團就提出了要購買的東西,主要集中在絲綢、生絲、瓷器、書籍、茶葉、成衣甚至鐵鍋等物品。


    徐欽立即讓主客司招商,按照這些東西去招商。一旦經過考核之後這些商人就可以進入恩設榷場,與使團進行交易。


    但是進入的商人都要繳納保證金,一旦發現不法行為保證金立即扣除。


    商人一旦勘驗通過,禮部和戶部聯合發放經營憑證,第一批三年有效。


    “咱們家有什麽能用的人麽?買賣幹的比較好的。”徐欽問老爹徐輝祖。


    父子二人難得坐在一起喝杯酒,自然要說點正經事兒。最近這個老爹比較老實,徐欽也願意搭理他。


    “要幹什麽?有沒有具體要求。”徐輝祖迷迷糊糊的雙眼突然間精神了。


    “恩設榷場這塊肥肉我徐家沒理由不吃一口,咱們要進去站住腳,那是長久的養家生意。”徐欽說道。


    徐輝祖看了看徐欽,眼睛裏都是欣慰的光。


    “徐家一分為二,有些人已經投靠了那一支,有的還在咱們家。倒是有能用的。你太顧頭不顧腚了。”


    徐輝祖說道。


    “什麽叫顧頭不顧腚,我這不是為了掙錢養家麽!”徐欽不知道老爹為什麽冒出這麽一句話。


    “別光顧著往前衝,也要看看身後有沒有人捅刀子。陛下怎麽會知道你賣海貨賺錢了?”


    徐輝祖問道。


    徐欽一愣,對啊,這事兒他是保密著去幹的。朱棣好像知道的很清楚。就算是錦衣衛無孔不入,也不至於知道的那麽清楚。


    “你以為我這一天天就喝酒精了?有人彈劾你我就知道了,彈劾的奏章裏麵附了清單。”徐輝祖不鹹不淡的說道。


    徐欽一身冷汗。


    “咱們家有內奸?”徐欽問道。


    “很稀奇麽?哪一支恨不得我們死。分家也分的不清楚,自然有吃裏扒外的。你要爭氣,這事兒就完不了。”徐輝祖喝了一口酒說道。


    徐欽這個時候才發現,這個便宜老爹除了比較軸以外,其實更像是趴在洞裏的一隻病老虎。


    他的兩隻眼睛盯著徐家這片叢林。


    “以前你不爭氣,就想著混吃等死。我也就懶得管,現在眼看著你爭氣了,我就不能不管了。”


    徐輝祖輕聲說道,說的十分正式。徐欽突然間覺得,這也許才是真正的徐輝祖,運籌帷幄之間。


    “爹,說實話,要不這事你來幹,我還是想要去後院睡丫鬟。”徐欽說的是真心話。


    他突然間不明白,自己是怎麽走到這一步的?不就是想要躺平麽?怎麽折騰出這麽多事兒。


    看來在任何時代想要安靜躺平,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隻有你我父子二人,不必如此韜光養晦。”徐輝祖大膽的說道。


    他不信徐欽說的是實話。


    這個地方是徐家的暖閣,周圍沒人,所以父子二人盡可以放心大膽的說話。


    徐欽心說老爹啊,我的真實想法就是這個。


    迴後院躺平,有活丫鬟幹,沒活幹丫鬟。追一追小郡主,收集一下小美女。努力給徐家生小孩。


    “爹啊,我說的是真實的想法。所以要不你振作一下,我迴後院生孩子,早點給你生幾個孫子?”


    徐欽鄭重其事的說道。


    “你對我那麽小心幹什麽?對外人小心就行了。我這有些信得過的人,你拿去用。”


    徐輝祖壓根不相信徐欽的話,就是認定了自己這個兒子在韜光養晦。


    竟然把自己捂著的人,交給了他一部分。徐欽默默無語兩眼淚。


    老徐啊,你怎麽就這麽信任我,我都做什麽了?你說我哪裏做的好,我改還不行麽?


    徐欽看了一眼名單,上麵赫然有齊大鏗的名字,也不知道他那用流星錘的女兒,學的怎麽樣了。


    徐欽也不說了,對於一個怎麽說都不信的人,說啥也沒用。喝完了酒直接迴後院睡丫鬟。


    還沒到後宅被石文信給攔住了,這小子最近在徐府呆的有點不耐煩了,今天終於見到徐欽。


    “小公爺,您的活命大恩我沒齒難忘,可是您也不能這麽養著我,讓我為您做點事情。”


    石文信說的很實在。


    “你為什麽打那個日本人?而且下手那麽狠?”徐欽對這件事很疑惑。


    如果徐富貴衝出去他能理解,可是這小子跟自己沒什麽太大的關係,總不能因為自己在韓義手中救過他?


    “小公爺有所不知,永樂二年倭寇劫掠浙江穿山千戶所,小人一家都是死在倭寇手中,他們的樣子小人永遠無法忘記。”


    石文信悲憤的說道。徐欽一聽心說這真是國仇家恨了,他對這幫人倭人也沒有好印象。


    但是借機報複一下還可以,殺人肯定不行,畢竟他們是使團。


    不過小日子過得不錯這幫人,徐欽肯定是不會放過的,就算是再躺平,對這些倭寇他還是願意使十二分力氣對付的。


    而且他已經挖好了陷阱,讓他們小日子過得不再那麽好。


    “你是想要迴禮部,還是要跟著我幹。你可以選一樣。就衝你打了日本正使,我都不會虧待你。”


    徐欽開誠布公的說道。


    “小人願意跟著小國公建功立業。”石文信說著就跪下了。


    他覺得跟小國公幹事對脾氣,痛快,先打韓義後打日本正使,是這些年他過的最快意的兩天。


    徐欽矜持的點了點頭,其實眉毛都要飛起來了。真是自己穿越以來憑本事收的第一個小弟。


    看來自己也有點王霸之氣的,不過建功立業什麽的就算了。你要真有這心,去倭國給我搶幾個搜查官迴來,那才是正經事兒。


    他讓石文信先呆著,等著他的安排,剛要迴後院跟添香溫柔一番,結果姑姑的貼身丫鬟瑛菲來了,說是小姐有請。


    正好他也有事兒要去找姑姑,現在正好一塊辦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安樂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程煙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程煙雨並收藏大明安樂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