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觀摩
帶著全能係統重生小時候 作者:秋山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下來,阿萱,到你了。”沈蘭目光中滿是期許,語氣溫柔地說道。
“好!沈姨,你問吧,我做好準備了。”
蘇芷萱挺直腰背,乖巧應道,眼神中透著堅定。
“望小兒指紋,部位,原理,紫紅色主要熱證,說說看。”
沈蘭出題的語氣不疾不徐。
蘇芷萱略作思索,脆生生地開口:
“部位的話,是三歲小兒,主要觀察食指掌側前緣淺表絡脈。
從指尖向指根,依次為風關、氣關、命關。這能反映小兒身體狀況,不同部位的絡脈變化,預示病情輕重。
原理呢,是因為小兒氣血未充,經脈未盛,食指絡脈能直觀展現氣血運行狀態。
要是出現紫紅色,多提示體內有熱證,熱擾氣血,氣血運行加速、瘀滯,就顯現在指紋顏色上了。”
沈蘭微微點頭,接著問:“口味飲食,具體是什麽?”
蘇芷萱條理清晰地迴答:
“口味有這幾種,
1. 口淡,多是脾胃虛弱或寒濕內蘊,味覺減退;
2. 口苦,常因肝膽火旺,膽汁上溢;
3. 口甜,可能是脾胃濕熱,甜為脾之味,濕與熱交織,泛於口中;
4. 口酸,多見於傷食積滯,食物在胃內腐熟異常;
5. 口鹹,一般和腎虛有關,腎在味為鹹;
6. 口澀,多為燥熱傷津,津液不足,口腔失潤。
還有像消穀善饑,這是胃火熾盛的表現,胃熱過旺,腐熟太過,就總覺得饑餓。”
“中醫問診問什麽?”
沈蘭又拋出一題。
蘇芷萱不慌不忙地迴應:“問熱,了解發熱的時間、程度、伴隨症狀,判斷熱證類型;
問寒,分清畏寒、惡寒,知曉寒邪情況;
問疼痛,包括疼痛部位、性質、發作時間等,像刺痛多為瘀血,脹痛常是氣滯,借此來診斷病因。
具體還會問睡眠、二便、情誌等諸多方麵,綜合判斷身體的整體狀態。”
顧夜懷坐在一旁,神情專注地仔細聆聽著,臉上帶著幾分認可的神色,微微點頭說道:“還不錯,知識很紮實嘛。”
可緊接著,沈蘭語氣陡然一變,帶著質疑的口吻吐出兩個字:“切診呢?”
蘇芷萱不慌不忙,條理清晰地迴應道:
“切診涵蓋診脈部位,像寸、關、尺三部,各對應不同髒腑,能精準反映身體內在變化;
切脈方法,又有舉、按、尋等不同手法,依據脈象深淺、力度去感知氣血盛衰;
正常脈象,平穩和緩,不浮不沉,節律均勻。”
一邊說著,一邊自然地抬起手,模仿著把脈的動作,手指輕輕搭在手腕處,有模有樣地演示起來。
顧夜懷見狀,像是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噌”
地一下從座位上驚得站起身來,眼睛瞪得老大,嘴巴也微微張開,滿臉都是難以置信的驚訝模樣,激動得話都說不利索了,連聲道:
“你你你…太妙了。”
說著,雙手已經高高抬起,正要用力地鼓掌喝彩。
可就在這時,沈蘭眼神淩厲地朝他狠狠瞪了過去,那眼神好似一把鋒利的刀子,顧夜懷頓時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雙手僵在半空,鼓掌的動作戛然而止。
沈蘭又多問了幾個切診的要領,問題愈發深入專業,空氣仿佛都凝重了幾分。
蘇芷萱卻不慌不忙,微微垂眸,稍作思考後,便朱唇輕啟,將答案娓娓道來。
每一個要點都闡述得精準到位,一旁的顧夜懷不禁聽得入了神,眼中滿是驚訝與讚歎。
二十分鍾過去,蘇芷萱順利結束作答。
沈蘭難得地露出欣慰笑容,誇讚道:“阿萱,很棒。”
隨後便安排道:“休息一會,我帶你們去領會領會。”
說完便徑直轉身離開了。
顧夜懷這才迴過神來,幾步跨到蘇芷萱麵前,眼神裏帶著些懊惱,又有幾分孩子氣的不甘,撓了撓頭說道:
“萱萱,看來之前我小瞧你了,你這知識儲備也太紮實了,剛才迴答得那叫一個滴水不漏,我都聽愣了。”
蘇芷萱心底暗自慶幸,【還不是我有外掛,好像看幾遍就記住了。】
臉上卻揚起一抹謙遜的笑容,眼睛亮晶晶的,開口誇讚道:“害,你也很厲害呀,平日裏那些見解不也常常讓人眼前一亮。”
【如果我沒有空間學習,隻是個普通人的話,應該不會這麽熟練記住吧!】
她在心裏悄悄感慨。
顧夜懷被誇得有些手足無措,臉瞬間紅到了耳根,連連擺手,又撓了撓頭,結結巴巴地說:
“萱萱,你別誇我了,跟你比起來,我可差遠了,剛剛我媽提問的時候,我還有好幾個點都模棱兩可呢,你卻全都能應對自如。”
蘇芷萱見他這副窘態,不禁“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眼中滿是笑意,隻是淡然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不再多說什麽。
多時,沈蘭折返迴來,神色嚴肅地叮囑:“記住了,一會進去,不要吵鬧。”
顧夜懷立馬挺直腰板,乖巧應道:“我記住了,媽。”
蘇芷萱也跟著點頭,輕聲附和:“嗯嗯!沈姨。”
“扣扣。”
一陣清脆的敲門聲在病房門口響起。
病房裏隨即傳出一道沉重、略帶沙啞的嗓音:“進。”
“啪嘰。”
隨著一聲輕響,病房門被緩緩推開,又被順手關閉。
屋內,五個人並排站在辦公桌旁,目光齊刷刷地投向門口,眼中剛泛起的一點好奇之色,在看清來人後,又瞬間消散於無形。
沈蘭率先開口,語氣熟稔又透著幾分客氣:
“王主任啊!我帶兩個孩子來看看,不打擾你吧。”
“原來是沈主任,這就是你說的那兩個學生啊,看上去確實不錯。”
王主任的目光在蘇芷萱和顧夜懷身上隨意地打量了一番,接著擺了擺手,“沒事,不打緊,你去忙吧。”
沈蘭笑著微微點頭,禮貌迴應:“叨擾啦!”
說完,“啪嘰”一聲,便退出了病房門。
王主任這才轉過頭,麵向蘇芷萱和顧夜懷,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溫和地開口:
“過來吧,孩子,就在一旁好好看著就好了。”
“是,王叔叔。”
兩人異口同聲地應道,聲音清脆響亮。
病房中的病人也被這陣動靜吸引,微微抬起頭,眼中滿是驚奇地看向這兩個小孩。
而蘇芷萱和顧夜懷仿若習慣了這般注視,臉上沒有一絲慌亂與不安,神色沉穩平靜,坦然地接受著眾人的目光審視。
——
餃子入口,暖意冬至吃餃子了嗎?
“好!沈姨,你問吧,我做好準備了。”
蘇芷萱挺直腰背,乖巧應道,眼神中透著堅定。
“望小兒指紋,部位,原理,紫紅色主要熱證,說說看。”
沈蘭出題的語氣不疾不徐。
蘇芷萱略作思索,脆生生地開口:
“部位的話,是三歲小兒,主要觀察食指掌側前緣淺表絡脈。
從指尖向指根,依次為風關、氣關、命關。這能反映小兒身體狀況,不同部位的絡脈變化,預示病情輕重。
原理呢,是因為小兒氣血未充,經脈未盛,食指絡脈能直觀展現氣血運行狀態。
要是出現紫紅色,多提示體內有熱證,熱擾氣血,氣血運行加速、瘀滯,就顯現在指紋顏色上了。”
沈蘭微微點頭,接著問:“口味飲食,具體是什麽?”
蘇芷萱條理清晰地迴答:
“口味有這幾種,
1. 口淡,多是脾胃虛弱或寒濕內蘊,味覺減退;
2. 口苦,常因肝膽火旺,膽汁上溢;
3. 口甜,可能是脾胃濕熱,甜為脾之味,濕與熱交織,泛於口中;
4. 口酸,多見於傷食積滯,食物在胃內腐熟異常;
5. 口鹹,一般和腎虛有關,腎在味為鹹;
6. 口澀,多為燥熱傷津,津液不足,口腔失潤。
還有像消穀善饑,這是胃火熾盛的表現,胃熱過旺,腐熟太過,就總覺得饑餓。”
“中醫問診問什麽?”
沈蘭又拋出一題。
蘇芷萱不慌不忙地迴應:“問熱,了解發熱的時間、程度、伴隨症狀,判斷熱證類型;
問寒,分清畏寒、惡寒,知曉寒邪情況;
問疼痛,包括疼痛部位、性質、發作時間等,像刺痛多為瘀血,脹痛常是氣滯,借此來診斷病因。
具體還會問睡眠、二便、情誌等諸多方麵,綜合判斷身體的整體狀態。”
顧夜懷坐在一旁,神情專注地仔細聆聽著,臉上帶著幾分認可的神色,微微點頭說道:“還不錯,知識很紮實嘛。”
可緊接著,沈蘭語氣陡然一變,帶著質疑的口吻吐出兩個字:“切診呢?”
蘇芷萱不慌不忙,條理清晰地迴應道:
“切診涵蓋診脈部位,像寸、關、尺三部,各對應不同髒腑,能精準反映身體內在變化;
切脈方法,又有舉、按、尋等不同手法,依據脈象深淺、力度去感知氣血盛衰;
正常脈象,平穩和緩,不浮不沉,節律均勻。”
一邊說著,一邊自然地抬起手,模仿著把脈的動作,手指輕輕搭在手腕處,有模有樣地演示起來。
顧夜懷見狀,像是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噌”
地一下從座位上驚得站起身來,眼睛瞪得老大,嘴巴也微微張開,滿臉都是難以置信的驚訝模樣,激動得話都說不利索了,連聲道:
“你你你…太妙了。”
說著,雙手已經高高抬起,正要用力地鼓掌喝彩。
可就在這時,沈蘭眼神淩厲地朝他狠狠瞪了過去,那眼神好似一把鋒利的刀子,顧夜懷頓時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雙手僵在半空,鼓掌的動作戛然而止。
沈蘭又多問了幾個切診的要領,問題愈發深入專業,空氣仿佛都凝重了幾分。
蘇芷萱卻不慌不忙,微微垂眸,稍作思考後,便朱唇輕啟,將答案娓娓道來。
每一個要點都闡述得精準到位,一旁的顧夜懷不禁聽得入了神,眼中滿是驚訝與讚歎。
二十分鍾過去,蘇芷萱順利結束作答。
沈蘭難得地露出欣慰笑容,誇讚道:“阿萱,很棒。”
隨後便安排道:“休息一會,我帶你們去領會領會。”
說完便徑直轉身離開了。
顧夜懷這才迴過神來,幾步跨到蘇芷萱麵前,眼神裏帶著些懊惱,又有幾分孩子氣的不甘,撓了撓頭說道:
“萱萱,看來之前我小瞧你了,你這知識儲備也太紮實了,剛才迴答得那叫一個滴水不漏,我都聽愣了。”
蘇芷萱心底暗自慶幸,【還不是我有外掛,好像看幾遍就記住了。】
臉上卻揚起一抹謙遜的笑容,眼睛亮晶晶的,開口誇讚道:“害,你也很厲害呀,平日裏那些見解不也常常讓人眼前一亮。”
【如果我沒有空間學習,隻是個普通人的話,應該不會這麽熟練記住吧!】
她在心裏悄悄感慨。
顧夜懷被誇得有些手足無措,臉瞬間紅到了耳根,連連擺手,又撓了撓頭,結結巴巴地說:
“萱萱,你別誇我了,跟你比起來,我可差遠了,剛剛我媽提問的時候,我還有好幾個點都模棱兩可呢,你卻全都能應對自如。”
蘇芷萱見他這副窘態,不禁“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眼中滿是笑意,隻是淡然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不再多說什麽。
多時,沈蘭折返迴來,神色嚴肅地叮囑:“記住了,一會進去,不要吵鬧。”
顧夜懷立馬挺直腰板,乖巧應道:“我記住了,媽。”
蘇芷萱也跟著點頭,輕聲附和:“嗯嗯!沈姨。”
“扣扣。”
一陣清脆的敲門聲在病房門口響起。
病房裏隨即傳出一道沉重、略帶沙啞的嗓音:“進。”
“啪嘰。”
隨著一聲輕響,病房門被緩緩推開,又被順手關閉。
屋內,五個人並排站在辦公桌旁,目光齊刷刷地投向門口,眼中剛泛起的一點好奇之色,在看清來人後,又瞬間消散於無形。
沈蘭率先開口,語氣熟稔又透著幾分客氣:
“王主任啊!我帶兩個孩子來看看,不打擾你吧。”
“原來是沈主任,這就是你說的那兩個學生啊,看上去確實不錯。”
王主任的目光在蘇芷萱和顧夜懷身上隨意地打量了一番,接著擺了擺手,“沒事,不打緊,你去忙吧。”
沈蘭笑著微微點頭,禮貌迴應:“叨擾啦!”
說完,“啪嘰”一聲,便退出了病房門。
王主任這才轉過頭,麵向蘇芷萱和顧夜懷,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溫和地開口:
“過來吧,孩子,就在一旁好好看著就好了。”
“是,王叔叔。”
兩人異口同聲地應道,聲音清脆響亮。
病房中的病人也被這陣動靜吸引,微微抬起頭,眼中滿是驚奇地看向這兩個小孩。
而蘇芷萱和顧夜懷仿若習慣了這般注視,臉上沒有一絲慌亂與不安,神色沉穩平靜,坦然地接受著眾人的目光審視。
——
餃子入口,暖意冬至吃餃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