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祖聽趙旋這麽說,心裏踏實了不少,他問道:“對了,趙龍圖所來何意呢?”趙旋道:“我已經將金癩子和沐雲帆送到府衙來了,還請馬知府安排人仔細看管。”
馬光祖聞言吃了一驚,要知道皇城司的地位特殊,從來都是他們從別的衙門口提人,還真沒聽說過皇城司主動送人的事情呢。馬光祖疑惑的看向趙旋,問道:“趙龍圖什麽時候和皇城司混的那麽熟悉了?竟然能借用他們的金腰牌拿人,還能從皇城司的大牢之中提人?”
趙旋此時也不好再隱瞞下去,於是如實的說道:“馬知府,是這麽一迴事。不久前周提舉主動邀請我加入皇城司,我現在已經是裏麵的提點了,那塊金腰牌也是我的。”馬光祖吃驚的望向趙旋,問道:“提點皇城司?你具體負責哪個部門?”
別人如果這麽問,就不是唐突那麽簡單了。可是馬光祖身為戶部尚書掌管著大宋的民政、土地、稅賦、軍需等重要的事項,還是首都臨安府的父母官,就連周忠在他麵前也要恭恭敬敬的稱一聲“大人”,此刻他問出了這話,倒是顯得理所當然了。
趙旋如實的答道:“我主要掌管探事司,高適就是我的手下。”馬光祖立即就明白了一切,他歎道:“這樣也好,探事司掌握在趙龍圖的手中,總比掌握在那些唯恐天下不亂者之人的手中要強了百倍。”
趙旋卻是不想再談這個話題了,他從懷中掏出了沐雲帆的供詞,遞給了馬光祖,解釋道:“馬知府,這是巡檢司廂官沐雲帆的供詞,供詞之中他已經交代了勾結淩光明貪贓枉法的證據,這個案子,我就全部交給馬知府審理了。”
這時,有衙役來報,神勇軍同統製蔣虎求見。趙旋笑道:“馬知府,是我通知他來此的,今天我們神勇軍接到了樞密院的命令,要我們協助巡檢司維持地方治安。”
馬光祖點頭道:“你看我,都忙糊塗了。神勇軍入城這件事情,就是我和賈丞相去宮裏向官家申請的,蔣統製來的正好,我們一起商討一下這幾天神勇軍需要防範的重點區域吧。”
第二日清晨,大內垂拱殿中。
禦史中丞謝堂上前一步,對宋理宗道:“聖上,昨日臨安府巡檢司和神勇軍便衣在京城發生了衝突,影響甚大。不管事情的原因如何,軍警公開對峙也是不應該的,還望聖上予以嚴懲。”
左丞相吳潛也上前道:“蒙古兵剛剛撤軍,我大宋正待重整山河、恢複秩序是時候,發生此事實在是有礙瞻觀,還望聖上理清事實,嚴懲肇事者。”
馬光祖此時十分的難堪,他也上前一步道:“聖上,臣禦下不嚴,指使都巡檢淩光明貪贓枉法,唆使丐幫幫主金癩子企圖刺殺龍圖閣學士趙孟旋,雙方也是因此發生了衝突。趙龍圖處置果決,現在淩光明已經畏罪潛逃了。此事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臣請辭去臨安知府之職。”
參知政事朱熠上前一步道:“啟稟聖上,馬知府上任之時,淩光明就已是臨安都巡檢了。又趕上蒙古入侵,臨安城流民肆虐,百姓困頓,馬知府又兼任戶部尚書,諸事繁多,偶有視察也在所難免,還請聖上斟酌。”
宋理宗默默的看著朝堂之上的爭論,最後,他的目光落在了賈似道的身上。
賈似道見狀上前一步,沉聲道:“神勇軍統製趙旋,私自派遣神勇軍入城屬實。但是神勇軍的官兵皆身著便衣並沒有攜帶任何的軍械,如同普通百姓一般,並沒有違背我大宋的律法。而且他們配合皇城司,抓住了企圖刺殺宗室子弟的主犯,也算是有功了。但是趙龍圖此舉也的確造成了臨安府的混亂,臣以為可以責成殿前司,對神勇軍統製趙孟旋進行訓斥,請聖上裁決。”
殿前司指揮使江萬裏一聽隻給趙旋一個訓斥,已經是從輕發落了。而且趙旋畢竟年輕,不壓壓他的氣焰,也擔心他不知天高地厚了,於是也上前拱手道:“臣也認為有必要對神勇軍統製趙孟旋進行訓斥!”
宋理宗點了點頭,對下麵的群臣說道:“趙孟旋之事,皇城司周提舉昨日已經同朕講過了。原臨安府巡檢司都統製淩光明有一個弟弟,叫做淩光亮,在跟隨趙孟旋出征鄂州之時,因為擅自離開軍營,被蒙古探子所殺。皇城司認為就是這個原因,招惹了淩光明的記恨。”
說著,宋理宗看向了朝臣的後方。周忠連忙出列 ,拱手道:“正是如此。淩光亮在寧國府被蒙古探子所殺的事情,寧國府和寧國軍都有公文送入京城,眾位大人隨時可以查驗。至於此案的詳情,還在偵辦之中,請各位大人稍安勿躁。”
宋理宗點了點頭道:“便是一般之人,無辜受到襲殺,也要火冒三丈,更何況宗室子弟龍圖閣學士了。殿前司訓斥一番也就作罷吧。”朝中的大臣這才明白了緣由,而且宋理宗發話了,於是也就沒有了異議。
這時周忠又道:“聖上,我皇城司得到了確切的消息,忽必烈在開平府成為蒙古大汗後,已經決定派遣使臣趕赴我大宋了。”眾人的都被這句話所吸引,紛紛看向了周忠。賈似道急忙問道:“誰人出使,現在使者又到了哪裏?”
周忠答道:“蒙古國翰林院學士郝經為使臣,皇城司的察子得到消息的時候,郝經正準備出發。”賈似道沉默不語,陷入了思索之中。朝堂之上,眾臣也是議論紛紛。
片刻之後,宋理宗看向眾臣,說道:“忽必烈既然要遣使前來,大家一起討論一下應該如何應對吧。”工部尚書留夢炎上前道:“聖上,臣以為蒙古強大,如若忽必烈戰敗,必然南下攻宋。臣以為我們盡量答應蒙古人的一切條件,配合忽必烈專心北上了。”
留夢炎的話當即獲得了不少朝臣的認可。賈似道卻麵露慍色,他剛要說話,左丞相吳潛已經上前道:“臣以為留尚書說的十分有道理。想當年金國就是因為打不過蒙古,反而頻頻的南下騷擾我大宋的,此事我朝一定要慎重對待。”
賈似道再也忍不住了,他上前一步道:“聖上,萬萬不可!那忽必烈既然派出使臣求和,就是說明他對我大宋心懷忌憚。此時我大宋不落井下石就算是善待他們了,萬萬不可由他們隨心所欲、予取予求。”
馬光祖聞言吃了一驚,要知道皇城司的地位特殊,從來都是他們從別的衙門口提人,還真沒聽說過皇城司主動送人的事情呢。馬光祖疑惑的看向趙旋,問道:“趙龍圖什麽時候和皇城司混的那麽熟悉了?竟然能借用他們的金腰牌拿人,還能從皇城司的大牢之中提人?”
趙旋此時也不好再隱瞞下去,於是如實的說道:“馬知府,是這麽一迴事。不久前周提舉主動邀請我加入皇城司,我現在已經是裏麵的提點了,那塊金腰牌也是我的。”馬光祖吃驚的望向趙旋,問道:“提點皇城司?你具體負責哪個部門?”
別人如果這麽問,就不是唐突那麽簡單了。可是馬光祖身為戶部尚書掌管著大宋的民政、土地、稅賦、軍需等重要的事項,還是首都臨安府的父母官,就連周忠在他麵前也要恭恭敬敬的稱一聲“大人”,此刻他問出了這話,倒是顯得理所當然了。
趙旋如實的答道:“我主要掌管探事司,高適就是我的手下。”馬光祖立即就明白了一切,他歎道:“這樣也好,探事司掌握在趙龍圖的手中,總比掌握在那些唯恐天下不亂者之人的手中要強了百倍。”
趙旋卻是不想再談這個話題了,他從懷中掏出了沐雲帆的供詞,遞給了馬光祖,解釋道:“馬知府,這是巡檢司廂官沐雲帆的供詞,供詞之中他已經交代了勾結淩光明貪贓枉法的證據,這個案子,我就全部交給馬知府審理了。”
這時,有衙役來報,神勇軍同統製蔣虎求見。趙旋笑道:“馬知府,是我通知他來此的,今天我們神勇軍接到了樞密院的命令,要我們協助巡檢司維持地方治安。”
馬光祖點頭道:“你看我,都忙糊塗了。神勇軍入城這件事情,就是我和賈丞相去宮裏向官家申請的,蔣統製來的正好,我們一起商討一下這幾天神勇軍需要防範的重點區域吧。”
第二日清晨,大內垂拱殿中。
禦史中丞謝堂上前一步,對宋理宗道:“聖上,昨日臨安府巡檢司和神勇軍便衣在京城發生了衝突,影響甚大。不管事情的原因如何,軍警公開對峙也是不應該的,還望聖上予以嚴懲。”
左丞相吳潛也上前道:“蒙古兵剛剛撤軍,我大宋正待重整山河、恢複秩序是時候,發生此事實在是有礙瞻觀,還望聖上理清事實,嚴懲肇事者。”
馬光祖此時十分的難堪,他也上前一步道:“聖上,臣禦下不嚴,指使都巡檢淩光明貪贓枉法,唆使丐幫幫主金癩子企圖刺殺龍圖閣學士趙孟旋,雙方也是因此發生了衝突。趙龍圖處置果決,現在淩光明已經畏罪潛逃了。此事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臣請辭去臨安知府之職。”
參知政事朱熠上前一步道:“啟稟聖上,馬知府上任之時,淩光明就已是臨安都巡檢了。又趕上蒙古入侵,臨安城流民肆虐,百姓困頓,馬知府又兼任戶部尚書,諸事繁多,偶有視察也在所難免,還請聖上斟酌。”
宋理宗默默的看著朝堂之上的爭論,最後,他的目光落在了賈似道的身上。
賈似道見狀上前一步,沉聲道:“神勇軍統製趙旋,私自派遣神勇軍入城屬實。但是神勇軍的官兵皆身著便衣並沒有攜帶任何的軍械,如同普通百姓一般,並沒有違背我大宋的律法。而且他們配合皇城司,抓住了企圖刺殺宗室子弟的主犯,也算是有功了。但是趙龍圖此舉也的確造成了臨安府的混亂,臣以為可以責成殿前司,對神勇軍統製趙孟旋進行訓斥,請聖上裁決。”
殿前司指揮使江萬裏一聽隻給趙旋一個訓斥,已經是從輕發落了。而且趙旋畢竟年輕,不壓壓他的氣焰,也擔心他不知天高地厚了,於是也上前拱手道:“臣也認為有必要對神勇軍統製趙孟旋進行訓斥!”
宋理宗點了點頭,對下麵的群臣說道:“趙孟旋之事,皇城司周提舉昨日已經同朕講過了。原臨安府巡檢司都統製淩光明有一個弟弟,叫做淩光亮,在跟隨趙孟旋出征鄂州之時,因為擅自離開軍營,被蒙古探子所殺。皇城司認為就是這個原因,招惹了淩光明的記恨。”
說著,宋理宗看向了朝臣的後方。周忠連忙出列 ,拱手道:“正是如此。淩光亮在寧國府被蒙古探子所殺的事情,寧國府和寧國軍都有公文送入京城,眾位大人隨時可以查驗。至於此案的詳情,還在偵辦之中,請各位大人稍安勿躁。”
宋理宗點了點頭道:“便是一般之人,無辜受到襲殺,也要火冒三丈,更何況宗室子弟龍圖閣學士了。殿前司訓斥一番也就作罷吧。”朝中的大臣這才明白了緣由,而且宋理宗發話了,於是也就沒有了異議。
這時周忠又道:“聖上,我皇城司得到了確切的消息,忽必烈在開平府成為蒙古大汗後,已經決定派遣使臣趕赴我大宋了。”眾人的都被這句話所吸引,紛紛看向了周忠。賈似道急忙問道:“誰人出使,現在使者又到了哪裏?”
周忠答道:“蒙古國翰林院學士郝經為使臣,皇城司的察子得到消息的時候,郝經正準備出發。”賈似道沉默不語,陷入了思索之中。朝堂之上,眾臣也是議論紛紛。
片刻之後,宋理宗看向眾臣,說道:“忽必烈既然要遣使前來,大家一起討論一下應該如何應對吧。”工部尚書留夢炎上前道:“聖上,臣以為蒙古強大,如若忽必烈戰敗,必然南下攻宋。臣以為我們盡量答應蒙古人的一切條件,配合忽必烈專心北上了。”
留夢炎的話當即獲得了不少朝臣的認可。賈似道卻麵露慍色,他剛要說話,左丞相吳潛已經上前道:“臣以為留尚書說的十分有道理。想當年金國就是因為打不過蒙古,反而頻頻的南下騷擾我大宋的,此事我朝一定要慎重對待。”
賈似道再也忍不住了,他上前一步道:“聖上,萬萬不可!那忽必烈既然派出使臣求和,就是說明他對我大宋心懷忌憚。此時我大宋不落井下石就算是善待他們了,萬萬不可由他們隨心所欲、予取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