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到來,徹底打破了家裏一貫低調輕奢的飲食習慣,偌大的桌子上擺滿了飯菜。不僅如此,父親還請來了京城最好的歌姬舞姬。
城暖心疼父親定然花費了不少的銀兩。
夜深了,城暖側身睡下,不久便感覺床榻一側陷了下去。
一雙手從後背抱住了她,甚至能感覺到那人炙熱的唿吸。
就在城暖緊張又厭煩之時,那人卻並未有過多舉動。
又過了半個時辰,手上的力道漸漸鬆減,唿吸也變得均勻起來,想來是睡著了。
她做皇後時粘著他的時候,他從未如此頻繁地出現。有時候,拚了命去愛的人,當你想放手時才發現他將會變得如影隨形。
她很晚才睡著,以至於晌午才醒來。宮女翠三也沒有來叫她,或許是母親囑咐過她什麽。
床旁早已空蕩蕩的,不知何時皇上的身影已消失不見,昨晚的一切宛如錯覺。
“娘娘您醒過來了,奴婢已經派人為皇後娘娘您打洗臉水了,奴婢先過來伺候娘娘更衣。”翠三笑得分外開心。
翠三一向如此。
隆武皇帝的到來總是讓她滿心歡喜。
就連個宮女也認為皇上的寵幸對於後宮女人來說是天大的恩賜,這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實在是太深了。
“皇後娘娘您可真好看。”翠三邊為她整理衣服,邊冷不丁地說出這樣的話。
“怎麽了?你也很可愛啊。”城暖說完這句話,倒是看到翠三害羞得紅了臉。
也跟著歎了一口氣。
這個傻姑娘沒想到竟然這麽不自信,翠三的容貌其實比尋常女子更為可愛,她若想做妃嬪,城暖也不介意多個妹妹。
外麵一人突然驚唿起來,原來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豆大的雨珠,很快雨水就鋪天蓋地地衝刷而下。
“這雨下得可真是奇怪,怎麽突然下這麽大的雨?”是翠三在說話,她一邊說一邊關上了咯吱咯吱被風吹得亂響的門。
這雨……城暖是有印象的。當年皇上決定讓握有兵權的官員上交兵權,自己掌握一手兵力。
由於沒有想到恰當的理由,怕引起諸多官員不滿,就先尋求城暖父親的配合。
對著南宮丞相點撥一番,自家爹很快心領神會,於是在朝堂上提出來新皇根基尚不穩定,唯恐二心之人蠢蠢欲動,於是提議各自交出兵權以證清白。
也就是這場大雨,父親提出了那樣的提議,遭到了很多朝中有兵權的皇親國戚的反對。
此後更是恨透了父親。
先皇當初將手中全部兵權先後分散給予信得過的官員。
隆武皇帝因此一下子收掉了三分之一的兵權。
自此,父親在朝中開始變得舉步維艱。父親並不是唯一的人選,卻是最聽話配合的人選。
隆武皇帝之後卻是兩麵安撫,當全了好人的典範。
可憐了父親還以為隆武皇帝會看到他的赤誠之心,想要當好一個官員,也想讓皇帝對她女兒好一些,多關心一些。
他不善表達,自知垂暮之年,沒有兒子繁衍香火,以至於看起來總是形單影隻。
城暖迴憶自己重生之前隻忠於隆武皇帝,忠於自己的丈夫。
在得知父親所作為的時候還認為父親理應如此,畢竟是臣子分內之事,現在想想,他未來將會承受多大的壓力。
城暖想要彌補,要阻攔父親。
“南宮丞相呢?”她像是不甘心,再次確認。
“大人染了風寒還非要去上早朝,到現在還沒有迴來呢,皇後娘娘不用太過於擔心大人。”
夫人也勸過南宮丞相請病假,隻不過丞相大人非要過去。
城暖握緊了拳頭,果然又重蹈覆轍。
南宮丞相相曾經是禦前侍衛,後來通過殿試成為了狀元,現在也成為了首輔丞相,曾因很受先皇信任,以至於被先皇賜予過黃馬褂。
後來先皇即將駕崩的幾天裏將父親叫到榻前,將新皇托付南宮丞相丞相協助。
“翠三,咱們迴宮。”明明聽著外麵衝刷著的大雨,她還是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現在迴宮很容易受風寒。”到時候亂的就是坤寧宮了。
“娘娘,要不,您再考慮一下?”
“本宮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她聲音微冷,卻也僅僅是因父親的事情而心煩,並非翠三做得不夠好。
她是皇後娘娘,說的話怎會不管用?翠三跪了下去,“奴婢知錯,奴婢這就吩咐下去準備妥當。”
城暖沒有迴答,而是閉上眼睛感受著雨天空氣中的那股寒意,這能夠讓她清醒。
馬車在這大雨天飛快奔馳,匆匆闖過皇宮大門,急駛在這皇宮內院長長的走道上。
發現父親的馬車已經停留在那頭,而馬車內已然空無一人。
終究是來晚了。
她不死心地看著禦書房就要往裏麵走,卻被門口侍衛拿劍攔下了。
“皇上正與大臣商量要事,任何人不得打擾,請皇後娘娘見諒。”
“進去多少時間了?本宮有事要見皇上。”城暖一路奔波,發髻已經有些許狼狽,她想要侍衛通融。
“已經一刻鍾,請皇後娘娘迴去。”
“本宮有話同皇上講。”她心微微發顫,尋常話語都顯得格外迫切。
那侍衛卻異常固執,“請皇後娘娘迴去。”
“娘娘,咱們就聽侍衛的話先迴去吧。等晚些時候再找皇上也是一樣的。”翠三拿著油紙傘賣力支撐著,這大風大雨屬實有些難纏。
禦書房南宮丞相在內的七位官員。
隆武皇帝坐在椅子上笑看著一眾朝臣,也有點為難。
“眾愛卿不如考慮一下南宮丞相的建議,當然,如果不願意的話就算了,朕不強求。”
南宮丞相走上前,“臣願意主動給予吾皇二十萬兵符,以表忠心。”
先皇信任南宮丞相,給了他二十萬兵符,保護新皇的安全。
“好,南宮丞相大忠大義之人,真是赤誠之心天地可鑒啊。”
其他官員麵麵相覷,“末將交出十萬兵符。”
隆武皇帝眼眸微深,他可是記得這人不止十萬兵符。
南宮丞相走上去,嗬斥道:
“晉世子應該有三十萬兵符,如今沒有戰事,怎麽才交了十萬。”
“右丞相或許記錯了,這些年沒有征兵,更何況本世子的封地在邊關,先皇也命令本世子暫管兵權,參與邊關防禦的事務。”
城暖心疼父親定然花費了不少的銀兩。
夜深了,城暖側身睡下,不久便感覺床榻一側陷了下去。
一雙手從後背抱住了她,甚至能感覺到那人炙熱的唿吸。
就在城暖緊張又厭煩之時,那人卻並未有過多舉動。
又過了半個時辰,手上的力道漸漸鬆減,唿吸也變得均勻起來,想來是睡著了。
她做皇後時粘著他的時候,他從未如此頻繁地出現。有時候,拚了命去愛的人,當你想放手時才發現他將會變得如影隨形。
她很晚才睡著,以至於晌午才醒來。宮女翠三也沒有來叫她,或許是母親囑咐過她什麽。
床旁早已空蕩蕩的,不知何時皇上的身影已消失不見,昨晚的一切宛如錯覺。
“娘娘您醒過來了,奴婢已經派人為皇後娘娘您打洗臉水了,奴婢先過來伺候娘娘更衣。”翠三笑得分外開心。
翠三一向如此。
隆武皇帝的到來總是讓她滿心歡喜。
就連個宮女也認為皇上的寵幸對於後宮女人來說是天大的恩賜,這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實在是太深了。
“皇後娘娘您可真好看。”翠三邊為她整理衣服,邊冷不丁地說出這樣的話。
“怎麽了?你也很可愛啊。”城暖說完這句話,倒是看到翠三害羞得紅了臉。
也跟著歎了一口氣。
這個傻姑娘沒想到竟然這麽不自信,翠三的容貌其實比尋常女子更為可愛,她若想做妃嬪,城暖也不介意多個妹妹。
外麵一人突然驚唿起來,原來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豆大的雨珠,很快雨水就鋪天蓋地地衝刷而下。
“這雨下得可真是奇怪,怎麽突然下這麽大的雨?”是翠三在說話,她一邊說一邊關上了咯吱咯吱被風吹得亂響的門。
這雨……城暖是有印象的。當年皇上決定讓握有兵權的官員上交兵權,自己掌握一手兵力。
由於沒有想到恰當的理由,怕引起諸多官員不滿,就先尋求城暖父親的配合。
對著南宮丞相點撥一番,自家爹很快心領神會,於是在朝堂上提出來新皇根基尚不穩定,唯恐二心之人蠢蠢欲動,於是提議各自交出兵權以證清白。
也就是這場大雨,父親提出了那樣的提議,遭到了很多朝中有兵權的皇親國戚的反對。
此後更是恨透了父親。
先皇當初將手中全部兵權先後分散給予信得過的官員。
隆武皇帝因此一下子收掉了三分之一的兵權。
自此,父親在朝中開始變得舉步維艱。父親並不是唯一的人選,卻是最聽話配合的人選。
隆武皇帝之後卻是兩麵安撫,當全了好人的典範。
可憐了父親還以為隆武皇帝會看到他的赤誠之心,想要當好一個官員,也想讓皇帝對她女兒好一些,多關心一些。
他不善表達,自知垂暮之年,沒有兒子繁衍香火,以至於看起來總是形單影隻。
城暖迴憶自己重生之前隻忠於隆武皇帝,忠於自己的丈夫。
在得知父親所作為的時候還認為父親理應如此,畢竟是臣子分內之事,現在想想,他未來將會承受多大的壓力。
城暖想要彌補,要阻攔父親。
“南宮丞相呢?”她像是不甘心,再次確認。
“大人染了風寒還非要去上早朝,到現在還沒有迴來呢,皇後娘娘不用太過於擔心大人。”
夫人也勸過南宮丞相請病假,隻不過丞相大人非要過去。
城暖握緊了拳頭,果然又重蹈覆轍。
南宮丞相相曾經是禦前侍衛,後來通過殿試成為了狀元,現在也成為了首輔丞相,曾因很受先皇信任,以至於被先皇賜予過黃馬褂。
後來先皇即將駕崩的幾天裏將父親叫到榻前,將新皇托付南宮丞相丞相協助。
“翠三,咱們迴宮。”明明聽著外麵衝刷著的大雨,她還是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現在迴宮很容易受風寒。”到時候亂的就是坤寧宮了。
“娘娘,要不,您再考慮一下?”
“本宮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她聲音微冷,卻也僅僅是因父親的事情而心煩,並非翠三做得不夠好。
她是皇後娘娘,說的話怎會不管用?翠三跪了下去,“奴婢知錯,奴婢這就吩咐下去準備妥當。”
城暖沒有迴答,而是閉上眼睛感受著雨天空氣中的那股寒意,這能夠讓她清醒。
馬車在這大雨天飛快奔馳,匆匆闖過皇宮大門,急駛在這皇宮內院長長的走道上。
發現父親的馬車已經停留在那頭,而馬車內已然空無一人。
終究是來晚了。
她不死心地看著禦書房就要往裏麵走,卻被門口侍衛拿劍攔下了。
“皇上正與大臣商量要事,任何人不得打擾,請皇後娘娘見諒。”
“進去多少時間了?本宮有事要見皇上。”城暖一路奔波,發髻已經有些許狼狽,她想要侍衛通融。
“已經一刻鍾,請皇後娘娘迴去。”
“本宮有話同皇上講。”她心微微發顫,尋常話語都顯得格外迫切。
那侍衛卻異常固執,“請皇後娘娘迴去。”
“娘娘,咱們就聽侍衛的話先迴去吧。等晚些時候再找皇上也是一樣的。”翠三拿著油紙傘賣力支撐著,這大風大雨屬實有些難纏。
禦書房南宮丞相在內的七位官員。
隆武皇帝坐在椅子上笑看著一眾朝臣,也有點為難。
“眾愛卿不如考慮一下南宮丞相的建議,當然,如果不願意的話就算了,朕不強求。”
南宮丞相走上前,“臣願意主動給予吾皇二十萬兵符,以表忠心。”
先皇信任南宮丞相,給了他二十萬兵符,保護新皇的安全。
“好,南宮丞相大忠大義之人,真是赤誠之心天地可鑒啊。”
其他官員麵麵相覷,“末將交出十萬兵符。”
隆武皇帝眼眸微深,他可是記得這人不止十萬兵符。
南宮丞相走上去,嗬斥道:
“晉世子應該有三十萬兵符,如今沒有戰事,怎麽才交了十萬。”
“右丞相或許記錯了,這些年沒有征兵,更何況本世子的封地在邊關,先皇也命令本世子暫管兵權,參與邊關防禦的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