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漪見蕭璟望來,她唇角莞爾,恰似柳搖花笑潤初妍。


    蕭璟丹鳳眼的瞳色深噬了幾個度,翻卷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繾綣。


    他喉間微燙,上下滾動著。


    崔華錦一直盯著蕭璟,自是發現了他的情緒變化,他眼裏竟卷裹了一絲溫柔。


    究竟是何人有這般天大的本事,能叫不可仰止的冰峰消融?


    她順著他的視線看去,明豔的臉龐冷了下去,心底盡是愕然。


    怎麽會是沈漪這個空有姿色的乏味木偶?


    沈漪唇瓣動了動。


    她說,阿璟,要平安歸來。


    蕭璟心底一躁,他眼底清晰地映著柔橈輕曼的沈漪。


    從鴉黑秀致的長發,至未施粉黛而姿色蘊藉的玉靨,最後落至盈盈纖直的婀娜小蠻,一寸,又一寸地侵蝕著。


    忽而他似想起了什麽,抿了抿氤氳緋粉的薄唇,隻克製地點了點頭。


    半晌,他線條修長漂亮的大手揚起馬鞭,聲音清冷,帶著微微的低啞:“啟程。”


    言畢,駿馬馳騁而去,玄色衣袂迎風抨擊長空,蕭蕭肅肅。


    神機營的禁衛軍緊跟其後,馬蹄聲整齊劃一,聲聲催急。


    城樓處的人潮目送著蕭璟與神機營禁衛軍遠去。


    朝著蕭璟扔絹花的女子心髒依舊怦然跳動著,她癡道:“太子殿下天人之姿,真真是叫人迷了眼。”


    同行的閨中密友撞了撞她的肩膀,揶揄道:“玉娘,你莫不是對太子殿下春心鸞動了?”


    扔絹花的女子臉色刷地一聲變得通紅,她雖是羞澀,但還是堅定勇敢道:“太子無雙風華,為他折服並不是稀奇事兒。”


    “更何況,太子殿下臨危受命,去綸城治理水患,待殿下治理好水患,再迴長安城之時,必定受千萬人敬仰,我不過是其中之一。”


    沈漪從摘星樓走下,正好將她們的對話盡收耳底。


    她心弦一動,款款朝著沈侯府的方向走去。


    是啊,阿璟本是天邊熠熠奪目的驕陽,不應從神壇跌落。


    此次治理水患,該是功成名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崔華錦留在原地,帶著審視的眼睛幾乎要將沈漪的背影刺穿。


    那日受罰至今日,她反複思索。


    沈漪貌不及她,亦不如她會拿捏男人的心思,為何會偏偏得蕭璟的青睞?唯一的解釋便是他曾養在太後宮中,承了太後的恩情,便照拂一下沈漪。


    她眼底漸漸浮起異樣的幽芒。


    可這又如何?


    與沈漪青梅竹馬的蕭臨涉,她不過動動心思,便勾得他拋棄了沈漪,與之退婚。


    至於蕭璟,她亦有把握,她慣在眾人男人之中周旋打滾,他不過是其中較難征服的一個,以她風情,以她美貌,假以時日必定叫他心猿意馬。


    半個時辰後。


    沈侯府書房。


    窗外新柳依依,隨著徐徐清風在搖曳著。


    置在書案上的熱茶已是轉涼。


    沈自山打破了亢長的沉默,他語重深長道:“漪娘,綸城水勢險峻,多地決口,再且有眾多災民北上長安城,一路都不會太平。”


    沈漪眸光從容沉靜,語氣清淺道:“爹爹,漪娘知曉。”


    沈自山心中萬千感慨,自蕭臨涉與漪娘退婚之後,漪娘仿佛一夜成長起來,是非決斷,幹脆利落。


    而漪娘行事向來有分寸,執意前去綸城,那就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他道:“漪娘,既是你已下決定,爹爹隻好答應了。你大哥習武多年,再在侯府挑選十數個武藝精湛的護衛,陪同你一同前去綸城。”


    “漪娘,你與策兒一路上要多加小心。”


    沈漪眼波一凝,微詫。爹爹竟然不曾問她為何前去綸城,她在心中備下許多說服爹爹的措辭,無了用處。


    沈自山這幾日看慣了沈漪胸有成竹的模樣,雖是欣慰,但心裏空落落的,在懷裏咿呀學語的小女娃不再依賴他了。


    如今見漪娘驚詫模樣,愛女之心熨帖了不少,他笑得爽朗又有些得意:“知女莫若父,爹爹既知你心中想去綸城,難不成爹爹還會阻攔你不成?”


    ……


    一輛不甚起眼的馬車從沈侯府駛出,十數個訓練有素的護衛緊跟其後。


    行了數個時辰,已然行駛至長安城與綸城的交界之處。


    天穹濃黑如潑墨,暴雨滂沱,樹幹上的樹葉被疾風摧折,簌簌而下。


    北上的災民漸漸多了起來,拖著沉重的步伐,神色或恍惚,或悲痛,或麻木在泥濘的馬道上行走。


    沈漪撩起馬車的簾子,看向迎著狂風驟雨前往的老百姓,心下微痛。


    綸城多地決口,不少村莊被淹沒,房屋莊稼摧毀,他們不得不背井離鄉,北上長安城尋一庇身之所。


    小決口已造成那麽多人受苦受難,若是大決口,她不堪設想,會有多少人傷亡。


    她目光一冷,為了陷害阿璟,造成綸城堤岸大決口的幕後黑手,當真是其心可誅,罪大惡極!


    “大哥,還有多少裏至護城堤岸?”沈漪斂下思緒,泠泠的聲音透過風雨響起。


    沈策駕著馬車,拔高聲音迴道:“還有幾十裏,一個時辰就能抵達。”


    豆粒大小的雨珠打在他硬朗的臉龐上,順著堅毅的下巴滑落,他直視著前方。


    起初爹讓他護送漪娘至綸城救災,他極為不解,甚至是不讚同,救災一事,自有綸城的官員。漪娘是沈侯府的掌上明珠,何必以身犯險。


    可看到受災受難的老百姓,他的不解與不讚同頓時消失在九霄雲外,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盡一絲綿薄之力,也是應當的。


    再行十裏路,已入綸城之地。雨,下得更大。


    烏雲翻滾響驚雷,暴雨狂風唿欲來。


    忽然,駿馬似受驚了一般,馬蹄高高抬起,又重重落下,停駐不動。


    沈策連忙拉著馬鞭,聲音急切:“漪娘,可是有受傷?”


    在馬車內的沈漪纖纖玉手攀著橫木,尖刺在她的手掌心劃出一道傷痕,血珠緩緩沁出,綻出一朵顏色絢爛的花骨兒。


    她不動聲色地收迴手,語氣徐緩:“大哥,漪娘無事,莫要擔心。”


    沈策懸著的心放落下來,他揚起馬鞭,駿馬依舊是不肯再前行。


    身後護衛騎著的馬亦是如此。


    沈漪撩起簾子,問道:“大哥,發生了何事?”


    她清眸環顧了四周,蔥白指尖點點,他們已來至綸城,照理說,此處災民應是更多,卻不見有來人。


    心裏頭一道念頭快得抓不住。


    沈策皺了皺眉,納悶道:“漪娘,這些馬突然停下,不肯再向前。”


    沈漪烏扇般的眼睫毛微垂,眸中含著一層寒煙輕霧。


    她心思千迴百轉,倏忽,語氣嚴肅道:“大哥,我們棄馬,登上兩側山林藏匿起來。”


    沈策見沈漪如此神色,心知必定有古怪。


    他對著身後的護衛道:“快,下馬。”


    護衛紛紛跳馬而下。


    “漪娘,來。”沈策為沈漪撩開簾子,朝著她伸出寬厚的大手。


    沈漪搭上沈策的手,從馬車走了下來。


    她沉吟片刻,對著護衛道:“將馬往相反方向趕跑。”


    “是,小姐。”護衛牽馬調頭,揚起馬鞭落下,駿馬背向著他們飛馳而去,仿佛前方有洪水猛獸。


    如此狀況,處處透露著蹊蹺。


    沈策神色凝重:“漪娘,你緊跟在大哥身邊,大哥會護著你。”


    “好,大哥。”沈漪唇角蕩著淺淺的笑意,心中暖意在流淌。


    他們動作迅速地登上山林隱匿起來,屏息凝神地望著馬道。


    果然,不過半盞茶的功夫。


    一行數十個的隊伍匆匆趕來,他們手中持著冰冷的長矛,通身帶著煞氣。


    為首的墨衣男子臉上有一道猙獰又狹長的疤痕,襯得他麵容森然可怖。


    他聲音陰沉:“分明是聽到有馬嘶叫的聲音,為何卻不見人的蹤跡?”


    “主上有令,不容許任何人進入綸城。他們必定還沒有走遠,方圓幾裏,將他們搜出來!”


    話音剛落,隊伍眾人朝著四麵八方散去。


    護衛等人皆是驚歎地望著在雨中依舊端莊自持,淡然處之的身姿。


    小姐心思縝密,運籌帷幄,竟是提前洞悉了危險即將來臨。


    楚王世子視魚目為珍珠,被崔府那隻會搔首弄姿的女子迷得神魂顛倒。


    棄璞玉如敝履,他弄丟了小姐,他日再想乞求小姐迴心轉意,絕無可能。


    沈策有榮與焉,爹可是稱讚漪娘是女中諸葛,才情與見識不輸男兒。


    沈漪的素靨無甚波瀾,不過是前世被囚楚王府,她多讀了幾本史書的功勞罷了。


    她的目光落在馬道上,這些人可是與陷害阿璟一案有關?


    墨衣男子與一眾隨從遠去,唯有一人掉落了銀哨,不過是迴頭撿起的功夫,便落單於同伴數百跬。


    “大哥,將那人引過來。”沈漪低聲與沈策道。


    沈策會意,他伸手折斷樹枝,往地上一扔。


    隨從聽到山林的動靜,喝道:“是誰!”


    他疾步走了上來。


    熟料沈侯府十數個護衛正等著他,拔劍指向隨從。


    隨從目光又驚又怒,原來這群宵小之輩都藏匿在山林之中。


    他獰笑道:“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來自投!”


    說罷,他把掌心的銀哨放在口中。


    沈漪立在他身後,手中的簪子抵在他的喉嚨裏。


    她的聲音平靜至極:“若你吹響銀哨引來同伴,今日你便命喪於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嫁東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下並收藏嫁東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