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您操的什麽心?
慕少年:太傅大人他風華絕代 作者:六月熾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獸窮則齧的道理寧絕如何不懂,但他能提出這個辦法,自然也會有合理的方式。
“既是災款,當然不能有半點差池,陛下可命使臣前去,宣旨下令道明,凡本次捐贈救災資金為最高者,可許官職恩裳,贈鐵卷丹書,或禦賜蟒袍等等。”
寧絕淺淺一笑,眉目溫柔:“士農工商,有些人錢足夠多了,自然就想把自己的地位提上一提,而陛下,就可以給他們這麽一個機會,至於他們能不能把握住,全憑自願。”
利益是商人唯一的衡量器,隻要交換的東西足夠吸引人,就不怕沒人惦記爭搶。
薑太公釣魚之計,賭的是願者上鉤。
如此迂迴之法,恐怕也隻有寧絕敢提出來。
啟安帝投去晦暗的眼神:“你知不知道,賣官鬻爵在大昇律法之中是明令禁止的,你身為殿前要員,當著朕的麵口出妄言,難道就不怕朕一怒之下,砍了你的腦袋嗎?”
他語氣幽深,聽不出喜怒。
寧絕微微頷首,謙恭道:“賣官鬻爵定然不可,但善舉需得善報,天災無情人有義,陛下不過獎賞一些為了賑災而付出辛勞和努力的黎民百姓,這有何不可?”
凡事有多麵,且看你如何看待。
啟安帝需要個合理的梯子,寧絕就給他遞上去,兩人目光交匯,這一瞬間,他們似乎沒了君臣之別,隻剩下心照不宣的默契。
遣退寧絕,啟安帝召見了吏部、戶部、工部及太傅等人,議政殿的燭火燃至月升,四個時辰後,一群人才麵色嚴肅的匆匆離開宮門。
這一晚,安崇鄴沒來找寧絕,麟上院也難得清淨了一次。
接下來的時間,啟安帝接連召見官員,寧絕跟在他身邊見證全程,陸亦澤被任命安撫使隨同工部侍郎前往青州,而作為靖州學子的蘇嶼,也被點名前往沙洲安撫災民。
內部問題有了進展後,啟安帝馬不停蹄,又提起了車彌一事。
此前支持和談的官員沒了借口,了解到啟安帝的心思後,他們也明白了阻攔無用,於是,在眾將的請旨下,驃騎將軍段無洛帶領十萬鐵甲軍趕往沙洲邊境。
戰事一觸即發,為免古羅趁火打劫,長崎將軍魏雄也帶兵去了儋州支援。
一時間,京都的官員走了十七八位。
城外馬蹄聲響,望著綿延無際的宮牆,啟安帝仰頭長歎:“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想當年,他也曾領兵親征塞外舔血,而如今,戰爭未絕,他卻已經走不動了。
侍衛候在不遠處,寧絕站在簷下,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他似乎聽到了那深藏的悲愴之音。
飛鳥自頭頂掠過,正當出神時,一個青衣太監從遠處跑來,急匆匆跪到啟安帝麵前:“奴才參見陛下。”
來人臉色驚慌,明顯有事發生。
啟安帝皺了皺眉,問:“何事?”
太監跪直身體,惶惶答道:“迴稟陛下,柔福宮的昭儀娘娘……薨了。”
柔福宮昭儀李秀玉,是光祿寺寺卿李穆的女兒。
啟安帝聲音一沉:“好好的,怎麽突然人就沒了?”
“皇後娘娘召了太醫查驗,說是吃的點心裏被摻了毒劍木汁,以致突然毒發,還不等太醫趕到,就撒手去了。”
太監誠惶誠恐,生怕觸了聖怒。
啟安帝單手負背,寒光入目,越過麵前之人就快步往後宮而去。
寧絕雖是內官,卻不能擅自跨入後宮之地,所以他駐足在原地,並沒有跟著啟安帝前去柔福宮。
宮闈內院的消息很快傳來,據說李昭儀麵前的那盤點心,是從瑤華宮送去的。
而瑤華宮,住的是宸妃楊姝菀,也就是四皇子安崇鄴的母妃。
寧絕剛出宮門,便從天乾口中得知,宸妃被禁足待查,安崇鄴已經進宮麵聖。
霞光染紅了半邊天,似在警示風雨欲來的預兆。
懷著擔憂迴到府裏,寧絕等了整整一夜,也不見安崇鄴歸來的身影。
翌日上值前,他在門口與寧遼撞個正著。
瞧著他眼底烏青,寧遼略微一愣,問道:“你這是……一夜沒睡嗎?”
寧絕揉著眉心沒說話,疲累的樣子很明顯。
見他抬腳往外走,寧遼跟上,下意識搬出教育的口氣:“你看你這樣子,怎麽去殿前任職,身為內官,天子近前,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在陛下麵前失態了怎麽辦……”
“寧大人,您很閑嗎?”寧絕停步,有些不耐的打斷他的話。
“我……”
突然被噎了一下,寧遼囁嚅著,道:“我這是為你好,惹了陛下不悅,受罪的還不是你嗎?”
“對啊,是我,所以……您操什麽心呢?”
寧絕長出一口氣,不想跟他過多爭辯,接過天乾遞來的韁繩,翻身上馬,沒有半分停留,飛速揚塵而去。
……
今日朝上,不見四皇子身影。
下朝後,寧絕從婁公公嘴裏得知,李昭儀一事,啟安帝交給了三皇子與大理寺少卿季子越共同調查。
大約是為了相互製衡,也可能是另有打算,啟安帝的心思寧絕也猜不準,隻能懷著忐忑的心情勉強熬到申時。
這一夜,安崇鄴依舊沒來,不過地坤趁夜送來了密信,信中表示他一切安好,目前還在宮裏陪伴宸妃,讓寧絕莫要擔憂,安心等他迴來。
簡言短語幾行字,寧絕仔細看了一遍又一遍。
確定他安然無恙後,一夜無夢,總算是睡了個踏實覺。
第二日,宸妃下毒謀害李昭儀的言論傳遍了宮門內外,朝上也是爭論不斷,李寺卿連同幾位大員上奏,淚灑衣襟,為自己枉死的女兒和外孫陳情申冤。
是的,沒錯,李昭儀懷孕了,隻是還不足兩月,此前一直瞞著,所以無人知曉。
啟安帝頭疼得緊,一來他不信性格柔善的宸妃會毒害別人,二來,也是實在找不到證據證明她的清白,再加之事發後,宸妃身邊的大丫鬟投井自戕,死前還留下了不利於她的言論。
可謂人證物證齊全,誰也沒法替她辯駁。
一摞接一摞的折子被送到昭仁殿,啟安帝越看越無法平靜。
“放肆!”
隨著一聲怒吼,劈裏啪啦的動靜響徹大殿,丫鬟太監跪在地上驚懼不已,顏色各異的奏折也散落了一地。
“一群見風使舵的東西……”
啟安帝氣得胸口急劇起伏,婁公公躬身上前,小心翼翼開口:“陛下息怒,莫為不值得的人和事,氣壞了身子。”
“你看看,你看看他們,事兒還沒查清呢,就急著給人安罪名了。”
一掃麵前的折子,啟安帝怒道:“一個個的,都恨不得把崇鄴拉下馬,什麽心狠手辣、枉顧人命,他做的哪件事錯了?若真如他們所言,又為何此前不言不語,非得等到宸妃出事,才一股腦的倒出來?”
都說樹倒猢猻散,可這樹還沒倒呢,他們就迫不及待的想割席分坐了。
“既是災款,當然不能有半點差池,陛下可命使臣前去,宣旨下令道明,凡本次捐贈救災資金為最高者,可許官職恩裳,贈鐵卷丹書,或禦賜蟒袍等等。”
寧絕淺淺一笑,眉目溫柔:“士農工商,有些人錢足夠多了,自然就想把自己的地位提上一提,而陛下,就可以給他們這麽一個機會,至於他們能不能把握住,全憑自願。”
利益是商人唯一的衡量器,隻要交換的東西足夠吸引人,就不怕沒人惦記爭搶。
薑太公釣魚之計,賭的是願者上鉤。
如此迂迴之法,恐怕也隻有寧絕敢提出來。
啟安帝投去晦暗的眼神:“你知不知道,賣官鬻爵在大昇律法之中是明令禁止的,你身為殿前要員,當著朕的麵口出妄言,難道就不怕朕一怒之下,砍了你的腦袋嗎?”
他語氣幽深,聽不出喜怒。
寧絕微微頷首,謙恭道:“賣官鬻爵定然不可,但善舉需得善報,天災無情人有義,陛下不過獎賞一些為了賑災而付出辛勞和努力的黎民百姓,這有何不可?”
凡事有多麵,且看你如何看待。
啟安帝需要個合理的梯子,寧絕就給他遞上去,兩人目光交匯,這一瞬間,他們似乎沒了君臣之別,隻剩下心照不宣的默契。
遣退寧絕,啟安帝召見了吏部、戶部、工部及太傅等人,議政殿的燭火燃至月升,四個時辰後,一群人才麵色嚴肅的匆匆離開宮門。
這一晚,安崇鄴沒來找寧絕,麟上院也難得清淨了一次。
接下來的時間,啟安帝接連召見官員,寧絕跟在他身邊見證全程,陸亦澤被任命安撫使隨同工部侍郎前往青州,而作為靖州學子的蘇嶼,也被點名前往沙洲安撫災民。
內部問題有了進展後,啟安帝馬不停蹄,又提起了車彌一事。
此前支持和談的官員沒了借口,了解到啟安帝的心思後,他們也明白了阻攔無用,於是,在眾將的請旨下,驃騎將軍段無洛帶領十萬鐵甲軍趕往沙洲邊境。
戰事一觸即發,為免古羅趁火打劫,長崎將軍魏雄也帶兵去了儋州支援。
一時間,京都的官員走了十七八位。
城外馬蹄聲響,望著綿延無際的宮牆,啟安帝仰頭長歎:“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想當年,他也曾領兵親征塞外舔血,而如今,戰爭未絕,他卻已經走不動了。
侍衛候在不遠處,寧絕站在簷下,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他似乎聽到了那深藏的悲愴之音。
飛鳥自頭頂掠過,正當出神時,一個青衣太監從遠處跑來,急匆匆跪到啟安帝麵前:“奴才參見陛下。”
來人臉色驚慌,明顯有事發生。
啟安帝皺了皺眉,問:“何事?”
太監跪直身體,惶惶答道:“迴稟陛下,柔福宮的昭儀娘娘……薨了。”
柔福宮昭儀李秀玉,是光祿寺寺卿李穆的女兒。
啟安帝聲音一沉:“好好的,怎麽突然人就沒了?”
“皇後娘娘召了太醫查驗,說是吃的點心裏被摻了毒劍木汁,以致突然毒發,還不等太醫趕到,就撒手去了。”
太監誠惶誠恐,生怕觸了聖怒。
啟安帝單手負背,寒光入目,越過麵前之人就快步往後宮而去。
寧絕雖是內官,卻不能擅自跨入後宮之地,所以他駐足在原地,並沒有跟著啟安帝前去柔福宮。
宮闈內院的消息很快傳來,據說李昭儀麵前的那盤點心,是從瑤華宮送去的。
而瑤華宮,住的是宸妃楊姝菀,也就是四皇子安崇鄴的母妃。
寧絕剛出宮門,便從天乾口中得知,宸妃被禁足待查,安崇鄴已經進宮麵聖。
霞光染紅了半邊天,似在警示風雨欲來的預兆。
懷著擔憂迴到府裏,寧絕等了整整一夜,也不見安崇鄴歸來的身影。
翌日上值前,他在門口與寧遼撞個正著。
瞧著他眼底烏青,寧遼略微一愣,問道:“你這是……一夜沒睡嗎?”
寧絕揉著眉心沒說話,疲累的樣子很明顯。
見他抬腳往外走,寧遼跟上,下意識搬出教育的口氣:“你看你這樣子,怎麽去殿前任職,身為內官,天子近前,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在陛下麵前失態了怎麽辦……”
“寧大人,您很閑嗎?”寧絕停步,有些不耐的打斷他的話。
“我……”
突然被噎了一下,寧遼囁嚅著,道:“我這是為你好,惹了陛下不悅,受罪的還不是你嗎?”
“對啊,是我,所以……您操什麽心呢?”
寧絕長出一口氣,不想跟他過多爭辯,接過天乾遞來的韁繩,翻身上馬,沒有半分停留,飛速揚塵而去。
……
今日朝上,不見四皇子身影。
下朝後,寧絕從婁公公嘴裏得知,李昭儀一事,啟安帝交給了三皇子與大理寺少卿季子越共同調查。
大約是為了相互製衡,也可能是另有打算,啟安帝的心思寧絕也猜不準,隻能懷著忐忑的心情勉強熬到申時。
這一夜,安崇鄴依舊沒來,不過地坤趁夜送來了密信,信中表示他一切安好,目前還在宮裏陪伴宸妃,讓寧絕莫要擔憂,安心等他迴來。
簡言短語幾行字,寧絕仔細看了一遍又一遍。
確定他安然無恙後,一夜無夢,總算是睡了個踏實覺。
第二日,宸妃下毒謀害李昭儀的言論傳遍了宮門內外,朝上也是爭論不斷,李寺卿連同幾位大員上奏,淚灑衣襟,為自己枉死的女兒和外孫陳情申冤。
是的,沒錯,李昭儀懷孕了,隻是還不足兩月,此前一直瞞著,所以無人知曉。
啟安帝頭疼得緊,一來他不信性格柔善的宸妃會毒害別人,二來,也是實在找不到證據證明她的清白,再加之事發後,宸妃身邊的大丫鬟投井自戕,死前還留下了不利於她的言論。
可謂人證物證齊全,誰也沒法替她辯駁。
一摞接一摞的折子被送到昭仁殿,啟安帝越看越無法平靜。
“放肆!”
隨著一聲怒吼,劈裏啪啦的動靜響徹大殿,丫鬟太監跪在地上驚懼不已,顏色各異的奏折也散落了一地。
“一群見風使舵的東西……”
啟安帝氣得胸口急劇起伏,婁公公躬身上前,小心翼翼開口:“陛下息怒,莫為不值得的人和事,氣壞了身子。”
“你看看,你看看他們,事兒還沒查清呢,就急著給人安罪名了。”
一掃麵前的折子,啟安帝怒道:“一個個的,都恨不得把崇鄴拉下馬,什麽心狠手辣、枉顧人命,他做的哪件事錯了?若真如他們所言,又為何此前不言不語,非得等到宸妃出事,才一股腦的倒出來?”
都說樹倒猢猻散,可這樹還沒倒呢,他們就迫不及待的想割席分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