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伏低做小,還是跪地求饒?
慕少年:太傅大人他風華絕代 作者:六月熾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寧絕垂下眼瞼,他這些話雖然有些過度上升,但並非空穴來風,許長羿作為太尉之子,身份崇高,卻管不住那張嘴,那他也該為自己的口不擇言付出代價。
聞宿與陸亦澤對視一眼,都明白了他話裏的意思。
陸亦澤略有所思,問道:“依你的意思,是要讓將軍自請卸甲,以此來逼迫陛下正視許長羿說的那些話?”
“不,不是大將軍。”
寧絕搖頭:“將軍身份特殊,您出頭,隻怕陛下會認為是故意威脅,心中難免生出芥蒂,就算最後妥協放了小公子,日後恐也再難對將軍府交心。”
“所以呢?”
聞宿沉著臉,眸色凝重:“朝中二十八名武將,除我之外,又還能有誰能說動陛下退讓?”
“不用說動陛下,隻需給予幾分壓力即可。”
寧絕站直身子,說:“朝中馬、薑、謝、魏幾位大人,與將軍關係不算親密,若是他們出麵,陛下不會聯想到將軍府,也能更公平的看待這件事。”
他說的這幾個人,都是京都裏有頭有臉的武將,平日與將軍府鮮少來往,明麵上不親不疏,跟太尉府也算不得同一派。
也正是這樣中立的官員,說出的話才能打動啟安帝,不至於讓人覺得他們偏幫了誰。
可是,如何去說動他們出頭呢?
畢竟這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做不成會便罷了,若做成了,那絕對會得罪許太尉,說不準,還會在啟安帝眼裏被劃上一筆。
聞宿有一瞬沉默,少年的提議深得他心,可現實也不是一般的難完成。
“馬大人和魏大人那裏,我可以去遊說。”
正無聲時,陸亦澤陡然站起,朗聲對二人道:“我父親在世時,與他們尚有幾分交情,這些年裏,我與他們兩家的公子們也常有往來,由我出麵,應該比大將軍要合適些。”
聞宿眼睛一亮,才想起那個性格和煦、一貫愛交朋友的好友。
“對,他們都是阿行的朋友……”
慈愛的笑意浮現,他柔聲望著下方的摯友之子:“瑾玉啊,那就有勞你了。”
“將軍不要這樣說!”陸亦澤拱手彎了彎腰:“清宴與我是至交好友,我兄弟二人受他幫扶無數,如今輪到他需要人了,我自然也是義不容辭。”
少年重情重義,正如昔日的自己。
聞宿欣慰點頭,轉而看向寧絕:“小寧大人,今日這番出謀劃策,無論結果如何,老夫都會記得的。”
他看得出來,他們對清宴是真心相待。
那混小子能交到這樣一群朋友,也算此生無憾,不管將來會走到那一步,至少此時此刻,他們之間是誌同道合、守望相助的。
“將軍言重了,昨夜事出突然,也怨我們沒能拖住小公子,才讓他惹上了禍事。”
“哎……這如何能怨你們!”
聞宿並非是非不分之人,他擺手道:“清宴魯莽,常惹禍端,我也是習慣了,倒是你們……”
目光在二人之間流轉,他略有擔憂:“這般參與進來,少不得被許廣儒記恨,日後可要多加小心,護住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是,瑾玉(寧絕)明白。”
長者的關懷,二人欣然接受。
就接下來的事,三人又聊了半個時辰。
午時剛過,書房的大門緩緩打開,兩個少年一左一右伴在聞宿身側,他有意留二人一同用膳,但他們各有事忙,便揖手婉拒,說了下次再來後,就齊齊告辭出了府。
將軍府外,寧絕在陸亦澤的目送下上了馬車,他還要去拜訪馬、魏兩位大人,兩人不同路,就隻能分道揚鑣了。
馬車咕嚕嚕行過街頭,嘈雜的人聲穿過車簾落入耳畔,嬉笑怒罵,沸沸揚揚的熱鬧,頭一次讓他覺得有些吵。
一路無話,天乾駕馬到了寧府外。
“公子,到了。”
放下扶額的手,寧絕長出一口氣,慢悠悠下車,理了理袖擺,剛走到大門口,就見寧文正站在簷下,眼神直勾勾的看著進門的二人。
“父親找你。”
他不鹹不淡的語氣,隻說了這一句,就轉身往裏走。
大約猜到了他們的目的,寧絕閃了閃眸子,擺手讓天乾退下後,獨自去了嵩間院。
書房裏,寧遼高坐案前,筆走龍蛇正寫著什麽。
“父親。”
寧文正抱拳行了禮後走到他身側。
寧絕止步於書房中央,沒行禮也沒上前,臉色平靜,眼神淡淡的,無聲詢問把他叫來的用意。
放下筆,寧遼抬頭看了他一眼,幾個月過去了,他們之間的關係依舊如此,雖談不上多冷淡,但也絲毫沒有緩和,就是純粹的互不幹擾,如同陌生人一樣。
他緩和臉色,用自以為很溫和的語氣問:“你這一大早去了何處?”
他完全不知道寧絕一夜未歸,還隻當他是太早出了門。
寧絕倒也沒想著隱瞞什麽,直接迴他:“大理寺。”
“去大理寺做什麽?”
他明知故問,寧絕卻無心跟他打哈哈,抬眸一眼掃過,略歪了歪頭:“寧大人何必明知故問,你若不知情,便不會叫他特意去門口堵我,既到了跟前,有什麽話直說便是。”
跟沒必要的人,他不喜歡繞彎子,這些人不值得他為之費神。
大約是被他臉上的不屑刺痛了眼,寧文正緊皺眉頭,厲聲嗬斥了句:“寧絕,父親麵前,你這是什麽態度?”
“你想要什麽態度?”
寧絕很平靜的看向他:“伏低做小,還是跪地求饒?”
“你……”
寧文正氣急,正欲發火時,被寧遼抬手打斷。
“好了,兄弟之間,吵什麽吵?”
他斜視寧文正,沉著聲音說:“他年紀小,有不對的地方,你這個做兄長的該多包容指正,而不是在一旁斥責。”
言罷,他又轉向寧絕:“我知道你恃才傲物,不拘小節,在我麵前也就罷了,但出了門,該遵守的禮,還是不能廢。”
他臉色和藹,說得溫聲軟語,看似各打一板,兩邊都在教育,但實際如何,這點小把戲哄不到寧絕。
他左耳進右耳出,直接問:“寧大人,還有事嗎?”
如果沒事,就放他離開,忙活大半天,他有些累了。
瞧他一副無精打采,懶洋洋的樣子,寧遼就知道他沒把自己的話聽進去。
無聲一歎,依舊是拿他沒辦法。
“我不知道你什麽時候結交了大將軍府,但聞小公子和許七公子的事,你別摻和其中。”
寧遼起身,走到寧絕身前,抬手想拍他的肩膀,卻不料寧絕側身一避,他的手落了空。
深邃的眼神一暗,寧遼悻悻收迴手,繼續說道:“許太尉睚眥必報,得罪了他,對你沒好處,就算不考慮我們,你也要為自己想想,別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誠摯的目光加上擔憂的語氣,看著真像個慈父。
“寧大人戲多了!”可惜寧絕並不接他的好,直言道:“我自己的事,不勞旁人操心,是好是歹,我都會自己處理,您的好意,還是留給身後那位吧。”
他挑眉掃了寧文正一眼,果然還是那一副不禁氣的模樣。
“寧絕,你別不知好歹。”
寧文正咬牙低叱,兩隻手都握成了拳頭。
捧到麵前的好意被踐踏,寧遼縱容的臉色也有些裝不下去了,他微擰眉,把手背到了身後。
“為父是旁人嗎?”他道:“不管你承不承認,我始終都是你的父親,我有義務為你操心,也該盡力護著你。”
“寧絕,以往之事,為父有錯,可現在,我是真真切切把你放在了心上,你既入了府,又為何不肯放下過往,與我好好相處呢?”他認真的看著他,好像是真的不理解。
若少幾分識人的能力,寧絕真會被他這一番苦口婆心的話糊弄過去。
但很不幸,寧絕不是寧文正,他沒那麽好哄。
“寧大人不理解,是因為站在我這個位置上的不是你,你不知道我的經曆,不知道我的感受,也不知道我的品性,我不奢望你來了解我,也不祈求你來彌補我,你那些所謂的好心好意,我也並不稀罕……”
“我跟寧大人沒有父子之情,以前沒有,以後也不會有,你若真想跟我好好相處,我還是那句話,別在我這裏白費心思,有那個功夫,你還不如花在我母親身上。”
元氏比他好哄,寧遼的話也隻對她有效用。
寧絕說完,不再去看對麵兩個難看的表情,後退一步,沒有絲毫猶豫轉身離開。
聞宿與陸亦澤對視一眼,都明白了他話裏的意思。
陸亦澤略有所思,問道:“依你的意思,是要讓將軍自請卸甲,以此來逼迫陛下正視許長羿說的那些話?”
“不,不是大將軍。”
寧絕搖頭:“將軍身份特殊,您出頭,隻怕陛下會認為是故意威脅,心中難免生出芥蒂,就算最後妥協放了小公子,日後恐也再難對將軍府交心。”
“所以呢?”
聞宿沉著臉,眸色凝重:“朝中二十八名武將,除我之外,又還能有誰能說動陛下退讓?”
“不用說動陛下,隻需給予幾分壓力即可。”
寧絕站直身子,說:“朝中馬、薑、謝、魏幾位大人,與將軍關係不算親密,若是他們出麵,陛下不會聯想到將軍府,也能更公平的看待這件事。”
他說的這幾個人,都是京都裏有頭有臉的武將,平日與將軍府鮮少來往,明麵上不親不疏,跟太尉府也算不得同一派。
也正是這樣中立的官員,說出的話才能打動啟安帝,不至於讓人覺得他們偏幫了誰。
可是,如何去說動他們出頭呢?
畢竟這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做不成會便罷了,若做成了,那絕對會得罪許太尉,說不準,還會在啟安帝眼裏被劃上一筆。
聞宿有一瞬沉默,少年的提議深得他心,可現實也不是一般的難完成。
“馬大人和魏大人那裏,我可以去遊說。”
正無聲時,陸亦澤陡然站起,朗聲對二人道:“我父親在世時,與他們尚有幾分交情,這些年裏,我與他們兩家的公子們也常有往來,由我出麵,應該比大將軍要合適些。”
聞宿眼睛一亮,才想起那個性格和煦、一貫愛交朋友的好友。
“對,他們都是阿行的朋友……”
慈愛的笑意浮現,他柔聲望著下方的摯友之子:“瑾玉啊,那就有勞你了。”
“將軍不要這樣說!”陸亦澤拱手彎了彎腰:“清宴與我是至交好友,我兄弟二人受他幫扶無數,如今輪到他需要人了,我自然也是義不容辭。”
少年重情重義,正如昔日的自己。
聞宿欣慰點頭,轉而看向寧絕:“小寧大人,今日這番出謀劃策,無論結果如何,老夫都會記得的。”
他看得出來,他們對清宴是真心相待。
那混小子能交到這樣一群朋友,也算此生無憾,不管將來會走到那一步,至少此時此刻,他們之間是誌同道合、守望相助的。
“將軍言重了,昨夜事出突然,也怨我們沒能拖住小公子,才讓他惹上了禍事。”
“哎……這如何能怨你們!”
聞宿並非是非不分之人,他擺手道:“清宴魯莽,常惹禍端,我也是習慣了,倒是你們……”
目光在二人之間流轉,他略有擔憂:“這般參與進來,少不得被許廣儒記恨,日後可要多加小心,護住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是,瑾玉(寧絕)明白。”
長者的關懷,二人欣然接受。
就接下來的事,三人又聊了半個時辰。
午時剛過,書房的大門緩緩打開,兩個少年一左一右伴在聞宿身側,他有意留二人一同用膳,但他們各有事忙,便揖手婉拒,說了下次再來後,就齊齊告辭出了府。
將軍府外,寧絕在陸亦澤的目送下上了馬車,他還要去拜訪馬、魏兩位大人,兩人不同路,就隻能分道揚鑣了。
馬車咕嚕嚕行過街頭,嘈雜的人聲穿過車簾落入耳畔,嬉笑怒罵,沸沸揚揚的熱鬧,頭一次讓他覺得有些吵。
一路無話,天乾駕馬到了寧府外。
“公子,到了。”
放下扶額的手,寧絕長出一口氣,慢悠悠下車,理了理袖擺,剛走到大門口,就見寧文正站在簷下,眼神直勾勾的看著進門的二人。
“父親找你。”
他不鹹不淡的語氣,隻說了這一句,就轉身往裏走。
大約猜到了他們的目的,寧絕閃了閃眸子,擺手讓天乾退下後,獨自去了嵩間院。
書房裏,寧遼高坐案前,筆走龍蛇正寫著什麽。
“父親。”
寧文正抱拳行了禮後走到他身側。
寧絕止步於書房中央,沒行禮也沒上前,臉色平靜,眼神淡淡的,無聲詢問把他叫來的用意。
放下筆,寧遼抬頭看了他一眼,幾個月過去了,他們之間的關係依舊如此,雖談不上多冷淡,但也絲毫沒有緩和,就是純粹的互不幹擾,如同陌生人一樣。
他緩和臉色,用自以為很溫和的語氣問:“你這一大早去了何處?”
他完全不知道寧絕一夜未歸,還隻當他是太早出了門。
寧絕倒也沒想著隱瞞什麽,直接迴他:“大理寺。”
“去大理寺做什麽?”
他明知故問,寧絕卻無心跟他打哈哈,抬眸一眼掃過,略歪了歪頭:“寧大人何必明知故問,你若不知情,便不會叫他特意去門口堵我,既到了跟前,有什麽話直說便是。”
跟沒必要的人,他不喜歡繞彎子,這些人不值得他為之費神。
大約是被他臉上的不屑刺痛了眼,寧文正緊皺眉頭,厲聲嗬斥了句:“寧絕,父親麵前,你這是什麽態度?”
“你想要什麽態度?”
寧絕很平靜的看向他:“伏低做小,還是跪地求饒?”
“你……”
寧文正氣急,正欲發火時,被寧遼抬手打斷。
“好了,兄弟之間,吵什麽吵?”
他斜視寧文正,沉著聲音說:“他年紀小,有不對的地方,你這個做兄長的該多包容指正,而不是在一旁斥責。”
言罷,他又轉向寧絕:“我知道你恃才傲物,不拘小節,在我麵前也就罷了,但出了門,該遵守的禮,還是不能廢。”
他臉色和藹,說得溫聲軟語,看似各打一板,兩邊都在教育,但實際如何,這點小把戲哄不到寧絕。
他左耳進右耳出,直接問:“寧大人,還有事嗎?”
如果沒事,就放他離開,忙活大半天,他有些累了。
瞧他一副無精打采,懶洋洋的樣子,寧遼就知道他沒把自己的話聽進去。
無聲一歎,依舊是拿他沒辦法。
“我不知道你什麽時候結交了大將軍府,但聞小公子和許七公子的事,你別摻和其中。”
寧遼起身,走到寧絕身前,抬手想拍他的肩膀,卻不料寧絕側身一避,他的手落了空。
深邃的眼神一暗,寧遼悻悻收迴手,繼續說道:“許太尉睚眥必報,得罪了他,對你沒好處,就算不考慮我們,你也要為自己想想,別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誠摯的目光加上擔憂的語氣,看著真像個慈父。
“寧大人戲多了!”可惜寧絕並不接他的好,直言道:“我自己的事,不勞旁人操心,是好是歹,我都會自己處理,您的好意,還是留給身後那位吧。”
他挑眉掃了寧文正一眼,果然還是那一副不禁氣的模樣。
“寧絕,你別不知好歹。”
寧文正咬牙低叱,兩隻手都握成了拳頭。
捧到麵前的好意被踐踏,寧遼縱容的臉色也有些裝不下去了,他微擰眉,把手背到了身後。
“為父是旁人嗎?”他道:“不管你承不承認,我始終都是你的父親,我有義務為你操心,也該盡力護著你。”
“寧絕,以往之事,為父有錯,可現在,我是真真切切把你放在了心上,你既入了府,又為何不肯放下過往,與我好好相處呢?”他認真的看著他,好像是真的不理解。
若少幾分識人的能力,寧絕真會被他這一番苦口婆心的話糊弄過去。
但很不幸,寧絕不是寧文正,他沒那麽好哄。
“寧大人不理解,是因為站在我這個位置上的不是你,你不知道我的經曆,不知道我的感受,也不知道我的品性,我不奢望你來了解我,也不祈求你來彌補我,你那些所謂的好心好意,我也並不稀罕……”
“我跟寧大人沒有父子之情,以前沒有,以後也不會有,你若真想跟我好好相處,我還是那句話,別在我這裏白費心思,有那個功夫,你還不如花在我母親身上。”
元氏比他好哄,寧遼的話也隻對她有效用。
寧絕說完,不再去看對麵兩個難看的表情,後退一步,沒有絲毫猶豫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