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嗣寧王
慕少年:太傅大人他風華絕代 作者:六月熾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風吹雲散,隨著喪儀的進行,沉重的棺槨落下,安承權等人跪在地上,伴著哭喊聲,看著泥土掩蓋逝者的一切,埋葬了過往人生,也阻斷了陰陽兩界。
“祖父,走好。”
安承權深深拜下。
安明訾腿腳不便,坐在輪椅上看著那一捧捧黃土落下,眼中思緒莫名,說傷心,他也談不上多傷心,因為父親曾經偏袒的做法,已經耗盡了他們之間的骨肉親情。
但說痛快吧,他也沒有多痛快,隻覺得心裏空蕩蕩的,什麽都沒有了。
仇也好,怨也罷,都隨著那漆黑的棺槨一起埋進了土中。
兩個時辰後,新墳築好,一切事畢。
靈幡插滿了半個山頭,白花花的一片哀色。
焚紙祭香後,眾人下山返迴,王府中,當著潞州四城所有官員的麵,齊染宣讀敕封聖旨,依照燕王遺命,封安承權為新任嗣王,啟安帝賜號“寧”,為嗣寧王。
安承權跪地領旨,眾人參拜高唿:“聖上萬歲,嗣寧王千歲。”
申時,豐蘭院中,安承權按照約定,用六成兵權和一紙進貢文書交換了寧絕手裏的十年密詔。
交易過後,兩人坐在院中,安承權說:“我還欠你一個要求,你想好了要什麽嗎?”
此前有關於安明訾的賭約,寧絕贏了,還有個要求沒提。
沒想到他會主動說起這事。
寧絕飲著茶,淺淺道:“倒沒什麽想要的,隻是希望王爺幫忙做一件事。”
“什麽事?”
“大昇國法森嚴,向來嚴禁私下販賣人口、挖墳掘墓、違法求利之事,那所謂烏市,實不該存於律法之外。”
寧絕抬眸,正色道:“王爺,下官請求鏟除此道,能否可行?”
烏市不該存在,它破壞了該有的秩序,長此以往,絕對會成為家國毒瘤。
安承權不是不知道這點,隻是以前礙於幾位叔父和五大家族的勢力,他無可奈何,而現在,幾位叔父落敗,五大家族消亡,他也有了決斷的能力。
“好,我答應你,會徹底鏟除烏市。”他道:“往後也不會再有類似的事發生。”
“那就有勞王爺了。”
寧絕頷首笑道:“下官會如實上稟陛下的。”
安承權目光直直看著他,他本以為,寧絕會借機提出什麽讓他為難、或是與利益有關的要求,他都做好了周旋講價的準備,卻不料最後隻是這件事。
“其實就算你不說,我也會處理他們。”
他勾唇,指尖輕點桌麵:“除了這件事,你就沒有什麽其他的要求了嗎?”
寧絕搖了搖頭,該做的都做了,想要的也都拿到了,他想不到什麽其他的要求。
“我派了人去追查三叔的下落,我與他有著不世之仇,如果找到他,我會毫不留情的下殺手!”他目光深邃,言語試探:“如果你想保他,現在可以提出來。”
“王爺為何會覺得我想保他?”
寧絕笑得恣意,全然不見半分擔憂:“王爺的家事,自己做主便好,陛下吩咐的事下官已經完成,至於今後如何,那不是我該插手的。”
他與安明玧已經兩清,旁人的安危生死,都已與他無關,他也不會在意。
不知他話中真假,但他臉色如常,實在看不出什麽變化。
安承權垂眸低笑:“既如此,我就沒什麽可顧慮的了。”
他擔心的,無非是怕寧絕從中作梗,此番說清楚講明白,也免了日後針鋒相對。
寧絕明白他的心思,也任由他試探猜忌,有些時候,給人留點懸念,就當是警示了,省得對方忘了分寸。
一盞茶盡,安承權忽而想起一事,他說:“剛才暗牢侍衛來報,安常嘉提出想見你一麵,你想去嗎?”
安常嘉,安明櫪的小兒子,那個與他差不多大的少年。
寧絕手上一頓,眼神微顫,心中大約能猜到他想見自己的原因,被欺騙的真心,若不得到一陣發泄,隻怕終生都無法釋懷。
“恕下官僭越,敢問王爺,想如何處置他們?”
“你覺得呢?”
安承權似笑非笑的看著他:“照理說,血債血償,二叔害死了我父親,我也該殺了他親自報仇,可他最終並沒有死於我手,我報仇無望,還得反過去給仇人收屍安葬……”
他目光晦澀,語氣不明:“正所謂父債子償,若沒抓住人就罷了,可偏偏你把他們送到了我手裏,寧絕,你說,我該怎麽處置呢?”
他心中明明早有答案,卻硬要將難題拋給寧絕。
“無論王爺怎麽做,都無可厚非。”
寧絕麵色平靜,並沒有太大波瀾:“下官沒有資格勸王爺放下殺父之仇,也不會開那個口,王爺深明大義,我相信,不管你做出什麽樣的決定,潞城的百姓及官員,都會尊重你的。”
以他公私分明的性子,寧絕知道他不會誤判冤假錯案,所以他把人送過來,卻並不打算插手其中,一切任由安承權自己做主。
“深明大義……”安承權喃喃道:“我倒希望自己能自私一些……或許四叔說得對,我就是懦弱……”
“……”
看來安明訾叛變帶給他的教訓,讓他心中生出不少感觸。
兩人無言坐了片刻,直到院外有下人來稟,幾名官員求見,安承權才起身離開。
安崇鄴隨聞卿竹去了軍營,久等二人不見迴府,寧絕閑來沒事,便帶著天乾往暗牢走去。
行過森嚴的後院,穿過四扇斑駁莊重的大門,看門的守衛帶著他們走進了昏暗的地下牢房。
王府暗牢,本是用來囚禁在府裏犯了錯、又不想讓府衙來處置的犯人,而現在,這裏住滿了曾經的王府主子,一眾的血脈至親。
安常嘉兄弟倆、安明訾父子、呂伯溫和丁一善全在這裏,至於其他五大家族及跟隨安明玧、安明櫪的下屬和將領,則被關在了潞城府衙牢房中。
幾人走下石階,噠噠噠的腳步聲在封閉的地牢裏十分突兀,周圍彌漫著潮濕和淡淡的血腥味,在明黃的燭火映照下,可見四麵牆壁上搖晃不定的黑影,孤寂而落寞,透著股股悲涼。
“祖父,走好。”
安承權深深拜下。
安明訾腿腳不便,坐在輪椅上看著那一捧捧黃土落下,眼中思緒莫名,說傷心,他也談不上多傷心,因為父親曾經偏袒的做法,已經耗盡了他們之間的骨肉親情。
但說痛快吧,他也沒有多痛快,隻覺得心裏空蕩蕩的,什麽都沒有了。
仇也好,怨也罷,都隨著那漆黑的棺槨一起埋進了土中。
兩個時辰後,新墳築好,一切事畢。
靈幡插滿了半個山頭,白花花的一片哀色。
焚紙祭香後,眾人下山返迴,王府中,當著潞州四城所有官員的麵,齊染宣讀敕封聖旨,依照燕王遺命,封安承權為新任嗣王,啟安帝賜號“寧”,為嗣寧王。
安承權跪地領旨,眾人參拜高唿:“聖上萬歲,嗣寧王千歲。”
申時,豐蘭院中,安承權按照約定,用六成兵權和一紙進貢文書交換了寧絕手裏的十年密詔。
交易過後,兩人坐在院中,安承權說:“我還欠你一個要求,你想好了要什麽嗎?”
此前有關於安明訾的賭約,寧絕贏了,還有個要求沒提。
沒想到他會主動說起這事。
寧絕飲著茶,淺淺道:“倒沒什麽想要的,隻是希望王爺幫忙做一件事。”
“什麽事?”
“大昇國法森嚴,向來嚴禁私下販賣人口、挖墳掘墓、違法求利之事,那所謂烏市,實不該存於律法之外。”
寧絕抬眸,正色道:“王爺,下官請求鏟除此道,能否可行?”
烏市不該存在,它破壞了該有的秩序,長此以往,絕對會成為家國毒瘤。
安承權不是不知道這點,隻是以前礙於幾位叔父和五大家族的勢力,他無可奈何,而現在,幾位叔父落敗,五大家族消亡,他也有了決斷的能力。
“好,我答應你,會徹底鏟除烏市。”他道:“往後也不會再有類似的事發生。”
“那就有勞王爺了。”
寧絕頷首笑道:“下官會如實上稟陛下的。”
安承權目光直直看著他,他本以為,寧絕會借機提出什麽讓他為難、或是與利益有關的要求,他都做好了周旋講價的準備,卻不料最後隻是這件事。
“其實就算你不說,我也會處理他們。”
他勾唇,指尖輕點桌麵:“除了這件事,你就沒有什麽其他的要求了嗎?”
寧絕搖了搖頭,該做的都做了,想要的也都拿到了,他想不到什麽其他的要求。
“我派了人去追查三叔的下落,我與他有著不世之仇,如果找到他,我會毫不留情的下殺手!”他目光深邃,言語試探:“如果你想保他,現在可以提出來。”
“王爺為何會覺得我想保他?”
寧絕笑得恣意,全然不見半分擔憂:“王爺的家事,自己做主便好,陛下吩咐的事下官已經完成,至於今後如何,那不是我該插手的。”
他與安明玧已經兩清,旁人的安危生死,都已與他無關,他也不會在意。
不知他話中真假,但他臉色如常,實在看不出什麽變化。
安承權垂眸低笑:“既如此,我就沒什麽可顧慮的了。”
他擔心的,無非是怕寧絕從中作梗,此番說清楚講明白,也免了日後針鋒相對。
寧絕明白他的心思,也任由他試探猜忌,有些時候,給人留點懸念,就當是警示了,省得對方忘了分寸。
一盞茶盡,安承權忽而想起一事,他說:“剛才暗牢侍衛來報,安常嘉提出想見你一麵,你想去嗎?”
安常嘉,安明櫪的小兒子,那個與他差不多大的少年。
寧絕手上一頓,眼神微顫,心中大約能猜到他想見自己的原因,被欺騙的真心,若不得到一陣發泄,隻怕終生都無法釋懷。
“恕下官僭越,敢問王爺,想如何處置他們?”
“你覺得呢?”
安承權似笑非笑的看著他:“照理說,血債血償,二叔害死了我父親,我也該殺了他親自報仇,可他最終並沒有死於我手,我報仇無望,還得反過去給仇人收屍安葬……”
他目光晦澀,語氣不明:“正所謂父債子償,若沒抓住人就罷了,可偏偏你把他們送到了我手裏,寧絕,你說,我該怎麽處置呢?”
他心中明明早有答案,卻硬要將難題拋給寧絕。
“無論王爺怎麽做,都無可厚非。”
寧絕麵色平靜,並沒有太大波瀾:“下官沒有資格勸王爺放下殺父之仇,也不會開那個口,王爺深明大義,我相信,不管你做出什麽樣的決定,潞城的百姓及官員,都會尊重你的。”
以他公私分明的性子,寧絕知道他不會誤判冤假錯案,所以他把人送過來,卻並不打算插手其中,一切任由安承權自己做主。
“深明大義……”安承權喃喃道:“我倒希望自己能自私一些……或許四叔說得對,我就是懦弱……”
“……”
看來安明訾叛變帶給他的教訓,讓他心中生出不少感觸。
兩人無言坐了片刻,直到院外有下人來稟,幾名官員求見,安承權才起身離開。
安崇鄴隨聞卿竹去了軍營,久等二人不見迴府,寧絕閑來沒事,便帶著天乾往暗牢走去。
行過森嚴的後院,穿過四扇斑駁莊重的大門,看門的守衛帶著他們走進了昏暗的地下牢房。
王府暗牢,本是用來囚禁在府裏犯了錯、又不想讓府衙來處置的犯人,而現在,這裏住滿了曾經的王府主子,一眾的血脈至親。
安常嘉兄弟倆、安明訾父子、呂伯溫和丁一善全在這裏,至於其他五大家族及跟隨安明玧、安明櫪的下屬和將領,則被關在了潞城府衙牢房中。
幾人走下石階,噠噠噠的腳步聲在封閉的地牢裏十分突兀,周圍彌漫著潮濕和淡淡的血腥味,在明黃的燭火映照下,可見四麵牆壁上搖晃不定的黑影,孤寂而落寞,透著股股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