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兵敗
慕少年:太傅大人他風華絕代 作者:六月熾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焱軍是濱城守城軍,自唐焱歸附於安明訾後,就不再聽從兵符調動,此前為了對付安明玧,唐焱假意帶著五千人馬前來支援,期間死傷過半,看似損失慘重。
實則,這半數人中,大多是濱城中的普通百姓,他們在唐焱的逼迫下混入軍中充人數,而真正的軍隊一直守在城外,安明櫪死後,唐焱發出消息,他的副將才領著濱城近萬數的大軍湧入城中,輕輕鬆鬆就擒獲了曆城一半的戰俘。
除去兵符外,濱城也是安明訾最大的依仗。
正因天時、地利、人和皆傾向於他,他才不願放過這一次機會……
但是,他怎麽也想不到,本已經是鐵板釘釘的結果,最後居然還是被人擺了一道。
安明玧戰敗後,除了尚在治療的傷員,和一些關押著仍不屈服的戰俘外,曆城和金虎營的人馬都被分別歸置於東、南、西、北四營中,四營也由原先的三千人,漲到了每營五千人。
安禹劭收到消息後,立刻召集手下能動用的所有人馬,東、南、西三營換了新的都尉長,這三人都是安明訾的親衛,得到命令後,東、南二營率先趕到。
西營不見人影,安禹劭意識到情況不對,正要派人去查時,一個滿身是傷的小將踉踉蹌蹌跑來,並告知了一個殘酷的真相。
安承權帶著北營圍了西營,他用兵符逼迫都尉長繳械,都尉長寧死不屈,最終慘死於穆林刀下,西營淪陷,被歸於北營之中,成了安承權的助力。
事情變得越來越糟,安禹劭急忙帶著人趕往城西軍營駐地。
另一邊,安承權也沒閑著,穆林整頓好了軍紀,消息放出,他們便往城中而去。
兩邊人在中心街撞了個正著,四目正對,相顧無言,看著對麵騎著高頭大馬,一身戎裝的安承權,安禹劭心裏五味雜陳。
本是惺惺相惜的手足兄弟,如今走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這又究竟是誰的錯呢?
安承權輕歎:“平召,讓開。”
“兄長,別為難我。”
安禹劭擰著眉:“我不想傷你,但也不想讓父親失望。”
“所以,你要和我動手嗎?”
“若兄長不退,我隻能……”
“好。”
安承權打斷他的話:“既如此,旁的都不用再說了,我們各憑本事吧。”
事到如此,他們誰都沒了迴頭路,與其優柔寡斷、猶豫不決,不如快刀斬亂麻。
安承權一聲令下,北營唿應而上,安禹劭見此,也不再囉嗦,立刻讓唐焱帶軍迎戰,寬闊的街道上頓時刀光血影飛濺,原本修繕到一半的兩邊鋪子,又再一次被砍砸損毀,成了斷壁殘垣。
安禹劭執刀對上安承權,唐焱與其副將拖住了穆林,在人數的壓製下,北營略顯弱勢。
正在此時,城外快速湧來一批精裝騎兵,城門口的守城軍聽到動靜,隻看了一眼,還沒來得及關閉城門,便被城中隱匿在角落裏的暗衛阻止。
幾十個守城軍被瞬間鏟除,百姓退讓,騎兵無阻入城,身後幾千名將士緊隨其後。
來者直奔中心街,在兩邊人馬打得正激烈之時,他們截斷了長焱軍的後方,打了對方個措手不及。
安禹劭聽到動靜,抬頭看到人群裏提刀廝殺的史原,猛然驚駭。
“史……史原?他怎麽會來?”
心中驚疑不止,他突然想起安明訾傳來的消息,他說,安承權手中有兵符……
是了,以史原的性子,除了兵符,誰都使喚不動他。
“唐焱。”
安禹劭三兩步衝到唐焱身邊,擋下穆林的長刀,把他拉到一旁說道:“這邊交給我,你去對付史原和定安軍。”
定安軍出現的太過偶然,長焱軍被打亂了陣型,若無人帶領突圍,隻怕會成甕中之鱉。
唐焱迴頭看向長焱軍方向,立刻點頭:“殿下小心。”
安禹劭頷首,轉身對上穆林劈下來的刀刃。
少了唐焱的助力,安禹劭和副將明顯不是穆林和安承權的對手,隻能邊打邊退。
另一頭,唐焱對上史原。
史原是個悍將,身手卻不如唐焱矯健,兩人交了幾招,史原連連落敗,正當唐焱氣勢大增,身後將士一擁而上時,史原身後飛來一人,他手持長槍,矯若遊龍,一招橫掃千軍挑飛數人。
槍尖閃爍著寒芒,看似普通的武器在他手裏有如神助,強大的穿透力輕鬆破開堅硬的盾甲,長槍破敵,勢不可擋。
麵前十幾個人瞬間倒下,唐焱執刀而上,兩人各出其招,於人群中你來我往,打得十分熱鬧。
長槍擅遠攻,刀劍需近身,唐焱數次攻擊無效,情急之下,他擋下刺來的槍尖,左手抓著槍身意圖拉近兩人距離。
聞卿竹揚唇挑眉,掌中蓄力擊出,長槍從唐焱手中穿出,聞卿竹借力飛躍,一個跟鬥從他頭頂翻過,接下飛來的武器,反身一個迴馬槍,直直貫穿唐焱後背。
鮮血順著木製的槍身滴落,唐焱不可置信的垂下腦袋,看著從胸口正中穿出來的、還滴著滾熱鮮血的槍頭,眼中不甘的情緒化作恐懼。
周圍打鬥聲嗡鳴,不等他轉身,聞卿竹猛地抽出長槍,噗的一聲,如紅綢一般的血珠灑落一地,伴著驚叫與嘶吼,唐焱雙腿一軟,整個人直直跪下,隨後倒地不起。
“唐焱已死,長焱軍繳械不殺,若有抵抗者,休怪刀劍無情。”
史原渾厚的聲音響徹街道,安禹劭捂著胸口,擦去唇角血跡,迴頭看向遠處的混亂,那裏沒有唐焱的身影,隻有一個拿著長槍,以不可阻擋之勢一路殺過來的少年。
敗了,他們敗了。
就算有長焱軍,就算有人數優勢,他們也敗了。
長焱軍副將被穆林一刀斬首,東、南兩營的都尉長也被安承權擒獲,安禹劭在幾十個親衛的庇護下衝出包圍圈,一路往燕王府而去。
而此時,燕王府也不安寧。
寧絕帶著一半驍騎營圍了整個王府,府中千名侍衛被擒,靈堂中,安明訾看著麵前的青澀少年,眼裏有憤恨也有不甘。
實則,這半數人中,大多是濱城中的普通百姓,他們在唐焱的逼迫下混入軍中充人數,而真正的軍隊一直守在城外,安明櫪死後,唐焱發出消息,他的副將才領著濱城近萬數的大軍湧入城中,輕輕鬆鬆就擒獲了曆城一半的戰俘。
除去兵符外,濱城也是安明訾最大的依仗。
正因天時、地利、人和皆傾向於他,他才不願放過這一次機會……
但是,他怎麽也想不到,本已經是鐵板釘釘的結果,最後居然還是被人擺了一道。
安明玧戰敗後,除了尚在治療的傷員,和一些關押著仍不屈服的戰俘外,曆城和金虎營的人馬都被分別歸置於東、南、西、北四營中,四營也由原先的三千人,漲到了每營五千人。
安禹劭收到消息後,立刻召集手下能動用的所有人馬,東、南、西三營換了新的都尉長,這三人都是安明訾的親衛,得到命令後,東、南二營率先趕到。
西營不見人影,安禹劭意識到情況不對,正要派人去查時,一個滿身是傷的小將踉踉蹌蹌跑來,並告知了一個殘酷的真相。
安承權帶著北營圍了西營,他用兵符逼迫都尉長繳械,都尉長寧死不屈,最終慘死於穆林刀下,西營淪陷,被歸於北營之中,成了安承權的助力。
事情變得越來越糟,安禹劭急忙帶著人趕往城西軍營駐地。
另一邊,安承權也沒閑著,穆林整頓好了軍紀,消息放出,他們便往城中而去。
兩邊人在中心街撞了個正著,四目正對,相顧無言,看著對麵騎著高頭大馬,一身戎裝的安承權,安禹劭心裏五味雜陳。
本是惺惺相惜的手足兄弟,如今走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這又究竟是誰的錯呢?
安承權輕歎:“平召,讓開。”
“兄長,別為難我。”
安禹劭擰著眉:“我不想傷你,但也不想讓父親失望。”
“所以,你要和我動手嗎?”
“若兄長不退,我隻能……”
“好。”
安承權打斷他的話:“既如此,旁的都不用再說了,我們各憑本事吧。”
事到如此,他們誰都沒了迴頭路,與其優柔寡斷、猶豫不決,不如快刀斬亂麻。
安承權一聲令下,北營唿應而上,安禹劭見此,也不再囉嗦,立刻讓唐焱帶軍迎戰,寬闊的街道上頓時刀光血影飛濺,原本修繕到一半的兩邊鋪子,又再一次被砍砸損毀,成了斷壁殘垣。
安禹劭執刀對上安承權,唐焱與其副將拖住了穆林,在人數的壓製下,北營略顯弱勢。
正在此時,城外快速湧來一批精裝騎兵,城門口的守城軍聽到動靜,隻看了一眼,還沒來得及關閉城門,便被城中隱匿在角落裏的暗衛阻止。
幾十個守城軍被瞬間鏟除,百姓退讓,騎兵無阻入城,身後幾千名將士緊隨其後。
來者直奔中心街,在兩邊人馬打得正激烈之時,他們截斷了長焱軍的後方,打了對方個措手不及。
安禹劭聽到動靜,抬頭看到人群裏提刀廝殺的史原,猛然驚駭。
“史……史原?他怎麽會來?”
心中驚疑不止,他突然想起安明訾傳來的消息,他說,安承權手中有兵符……
是了,以史原的性子,除了兵符,誰都使喚不動他。
“唐焱。”
安禹劭三兩步衝到唐焱身邊,擋下穆林的長刀,把他拉到一旁說道:“這邊交給我,你去對付史原和定安軍。”
定安軍出現的太過偶然,長焱軍被打亂了陣型,若無人帶領突圍,隻怕會成甕中之鱉。
唐焱迴頭看向長焱軍方向,立刻點頭:“殿下小心。”
安禹劭頷首,轉身對上穆林劈下來的刀刃。
少了唐焱的助力,安禹劭和副將明顯不是穆林和安承權的對手,隻能邊打邊退。
另一頭,唐焱對上史原。
史原是個悍將,身手卻不如唐焱矯健,兩人交了幾招,史原連連落敗,正當唐焱氣勢大增,身後將士一擁而上時,史原身後飛來一人,他手持長槍,矯若遊龍,一招橫掃千軍挑飛數人。
槍尖閃爍著寒芒,看似普通的武器在他手裏有如神助,強大的穿透力輕鬆破開堅硬的盾甲,長槍破敵,勢不可擋。
麵前十幾個人瞬間倒下,唐焱執刀而上,兩人各出其招,於人群中你來我往,打得十分熱鬧。
長槍擅遠攻,刀劍需近身,唐焱數次攻擊無效,情急之下,他擋下刺來的槍尖,左手抓著槍身意圖拉近兩人距離。
聞卿竹揚唇挑眉,掌中蓄力擊出,長槍從唐焱手中穿出,聞卿竹借力飛躍,一個跟鬥從他頭頂翻過,接下飛來的武器,反身一個迴馬槍,直直貫穿唐焱後背。
鮮血順著木製的槍身滴落,唐焱不可置信的垂下腦袋,看著從胸口正中穿出來的、還滴著滾熱鮮血的槍頭,眼中不甘的情緒化作恐懼。
周圍打鬥聲嗡鳴,不等他轉身,聞卿竹猛地抽出長槍,噗的一聲,如紅綢一般的血珠灑落一地,伴著驚叫與嘶吼,唐焱雙腿一軟,整個人直直跪下,隨後倒地不起。
“唐焱已死,長焱軍繳械不殺,若有抵抗者,休怪刀劍無情。”
史原渾厚的聲音響徹街道,安禹劭捂著胸口,擦去唇角血跡,迴頭看向遠處的混亂,那裏沒有唐焱的身影,隻有一個拿著長槍,以不可阻擋之勢一路殺過來的少年。
敗了,他們敗了。
就算有長焱軍,就算有人數優勢,他們也敗了。
長焱軍副將被穆林一刀斬首,東、南兩營的都尉長也被安承權擒獲,安禹劭在幾十個親衛的庇護下衝出包圍圈,一路往燕王府而去。
而此時,燕王府也不安寧。
寧絕帶著一半驍騎營圍了整個王府,府中千名侍衛被擒,靈堂中,安明訾看著麵前的青澀少年,眼裏有憤恨也有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