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都是一家人
慕少年:太傅大人他風華絕代 作者:六月熾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喜宴過半,新郎敬酒到了寧絕這一桌,安國公世子張儀一身大紅喜袍,手裏端著酒杯上前一一敬過,輪到寧絕時,他舉杯似笑非笑。
“這位公子看著眼生,敢問尊姓?”
好個裝聾作啞,明明半個多月前在京郊已經知道了他的身份。
一桌人目光凝聚,寧絕不想在別人婚禮上添亂,便無視了對方言語間的不善,拿著自己手邊的半杯清水,舉了舉杯:“下官寧絕,祝世子爺新婚大喜,百年好合。”
他喝完杯中水,本想就此揭過,但奈何張儀十分不識趣,他一個眼神示意,身邊負責伺候倒酒的小廝上前又給寧絕倒了滿杯酒。
“原來是新科探花,久仰久仰,既是大喜,那在下也迴敬探花郎一杯,恭賀你金榜題名,前途無量。”
他單手舉杯,卻沒有直接喝下,而是戲謔的看著寧絕,等著他的動作。
麵對一杯快要溢出來的清酒,寧絕沒動,他神色清冷,不怒不喜,在眾人注視下,陸亦澤“哈哈”大笑兩聲,站起解圍。
“今日是世子爺花燭之喜,我等怎好僭越,這一杯,在下喝,祝世子爺金玉良緣,五世其昌。”言罷,他拿起那一滿杯酒就喝了下去。
“哥!”
陸亦軒擔憂的皺眉叫了一聲,卻被他擺手打斷。
本來此事到這兒也該各退一步,但張儀愣是不滿意,他眼神在寧絕和陸亦澤之間打量,似笑非笑問:“在下不知,小陸大人與這位寧公子,是何幹係?”
“他是我朋友。”
“哦……朋友!”他似意外,又似了然:“果然,小陸大人不愧與令尊一脈相承,都是那麽愛交朋友,隻不過,小陸大人似乎沒有令尊那般眼光好,交的朋友嘛……也不過爾爾。”
嘲弄的語氣配上肆意的笑聲,簡直跟瓊林宴上仁王的神色如出一轍。
陸亦澤臉色也沉了下去,他正要開口,手臂隔著衣料被抓著,寧絕站起身,不見任何怒色,隻是很平淡的說:“世子爺言辭犀利,倒是比國公爺更勝一籌,聽聞世子妃的父親王大人,滿腹經綸,一手丹青冠天下,卻不知,尊大人若知曉世子爺這般舌燦蓮花,會是欣慰還是滿意呢?”
“你……”
用最柔和的語氣,說著最誅心的字。
張儀被氣得麵容扭曲,握著酒杯的手指節發白,“你”了好幾遍,也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寧絕卻是靜靜看著他,仿佛透過他,看到了另一個存在。
兩人目光對峙,惹得桌上眾人如坐針氈,大夥不敢插嘴,也無法離開,隻能低著頭降低存在,誰也不去灘這趟渾水。
眼看著桌上氣氛越來越僵硬,連周圍其他人都看了過來,這時,寧文正走了過來,他上前一手搭在張儀肩上,眼睛卻是看著寧絕。
“表哥,怎麽了?”他問。
張儀瞪著眼,冷哼一聲:“沒事。”
說是沒事,但誰看不出他已經怒火衝天,表情都控製不住了。
“既然酒已經敬完了,表哥迴去招待兩位殿下吧。”寧文正拍拍他的肩膀,給了他個台階下。
張儀也沒有過多停留,他把酒杯往身後小廝托盤裏一丟,轉身就往正席那邊去了。
張儀離開後,寧文正再度開口:“父親讓你過去。”
這話是看著寧絕說的,所有人都有些意外,尤其是陸亦澤,皺著眉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寧絕,他……”
“瑾玉,我又連累你了,抱歉。”
寧絕轉頭向剛才踏維護自己、卻遭張儀言語攻擊陸亦澤致歉:“謝謝你屢次替我解圍,改日我請你喝……聽戲。”
他本想說喝酒,但想到自己的酒量,轉而改了主意,換成了聽戲。
陸亦澤也明事理,笑著應了個“好”字。
寧絕跟著寧文正走了,從宴席旁穿過去,直接走進大廳裏。
廳中一共五張桌子,主桌坐的是兩位殿下、太傅、鎮國大將軍和安國公父子,餘下四張桌子,分別坐了四品以內的大臣和一些親族,寧遼作為安國公府姻親,自然也在其中。
寧文正和寧絕走到寧遼那桌前,主桌上幾位大人物投來目光,尤其是二皇子安崇堰和安國公父子,一個笑著,兩個瞪著,簡直要把寧絕戳出個洞來了。
“爹,人來了。”桌旁,寧文正小聲對寧遼說。
“嗯。”
寧遼笑著,看向寧絕:“小絕,過來,跟諸位大人見個禮。”
這一桌上全是朝中重臣,寧絕沒耍性子,雙手交疊,半彎下身,老老實實作了一揖:“寧絕見過諸位大人。”
“寧絕?探花郎啊?”
“真是年輕,長得也是一表人才。”
“這是寧大人家哪位親戚嗎?”
“……”
眾人讚許中帶著疑問,能在別人婚禮上特意喊過來攀談的,必定不是一般關係。
果然,寧遼哈哈大笑兩聲,直接說道:“不瞞諸位,寧絕乃我膝下第二子,此前一直在鄞州教養,開年時才迴到府中。”
此話一出,眾人嘩然,畢竟有點年紀的都知道,寧遼與其夫人一直伉儷情深,府中無一姬妾,而現在,居然莫名多出來個兒子,還那麽大了。
這豈不是代表,那所謂一心一意一雙人的承諾,在十餘年前就已經成了笑話?
有人唏噓,有人沉默,還有一些看熱鬧。
而此時,安國公走了上來。
“寧絕是吧?”他手裏端著酒杯,笑得很是和善:“早聽聞你父親談起,今日一見,果然少年英才。”
寧絕麵無表情行了一禮:“見過安國公。”
“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氣。”
安國公手指一招,小廝端來酒杯,他道:“既是妹夫的孩子,那日後就跟文正一樣叫我舅舅吧,這一杯酒,算是舅舅的認親禮。”
誰家認親禮送酒的啊?
寧絕掃了一眼,端起酒杯,頷首道:“多謝安國公賜酒,此番恩德,寧絕銘感五內,然則,寧絕歸府多日,還不曾敬謝父親不棄之恩,今日,就借著國公府大喜,和這一杯充滿恩惠的美酒,望請諸位大人作個見證,寧絕在此,謝父親不遠萬裏,接迴我母,請。”
杯酒奉上,一個“請”字,震耳欲聾。
寧絕看著寧遼,所有人看著這對父子,安國公皺眉,寧遼一張老臉青白交加,任他如何都沒想到,這小子居然敢在這種場合讓他難堪。
父子對視,畫麵陷入僵持,突然,安崇堰坐在那裏笑嗬嗬開口:“既是謝酒,寧大人就喝了吧。”
大將軍看熱鬧不嫌事大,也附和著:“是啊,孩子的一片心意,怎麽能拒絕呢?”
“寧小公子才華橫溢,寧大人好福氣啊。”
“是啊,頗有寧大人年少之風。”
“難怪難怪,都是一脈相承。”
……
有了上位者帶頭,餘下官員也紛紛開口,或讚或諷,在大廳裏熱鬧不止。
笑話已經成了,寧遼隻想快點揭過,他拿過寧絕手裏的酒杯,一飲而盡。
寧絕扯了扯嘴角,他自己也沒想到,第一次喊他父親,會是在這種情況下。
他本無意在這裏跟寧遼作對,可奈何他們每次都要做些自己不喜歡的事,一個個的非要逼他,非要踏進他的雷區。
仁王也好,安國公也罷,都是一副德行。
酒喝了,熱鬧過了,寧絕收起咄咄逼人眼神,對眾人行了個禮:“寧絕初來乍到,莽撞無知,若做了什麽不妥之事,還望諸位海涵,莫與小子計較。”
言語謙虛,神態平和,與剛才麵對寧遼時那一副盛氣淩人的態度截然相反。
“寧小公子言重了,我等都是很隨和的人。”
又是安崇堰先開的口,他一旁的大皇子安崇樞一臉莫名,問道:“你怎麽老幫著他說話,你們認識?”
“認識啊,怎麽會不認識,堂堂探花郎哎,打馬禦街那日我在樓上看的清清楚楚。”
安崇堰笑吟吟的,沒有半點心虛。
安崇樞不再理他,他這個二弟,說話做事都不靠譜,二十多歲了,還是個孩童心思,蒙昧無知。
這邊,有二皇子帶頭,所有人都配合著說了一些場麵話,真真假假,寧絕也不在乎,他一一謝過,混了個臉熟後,就轉身告辭,往原先的位置走去。
迴到原來的座位,陸亦澤一臉疑惑:“怎麽這麽快就迴來了?”
寧絕笑了笑:“他們想讓我喝酒,我不喜歡,就走了。”
安國公無非是想替他兒子出氣,所以要讓他喝下那一杯酒,但可惜,寧絕不是那種強壓就能服軟的性子,他深知安國公不會在這種場合下,撕破臉皮跟他一個小輩計較,所以,他就肆無忌憚的耍了一迴性子,反正鬧大了最難堪的不會是他。
陸亦澤想到瓊林宴上的寧絕,雖然對他寧折不彎的性子挺佩服的,但同樣也有些擔心:“你這樣,不怕招惹禍端嗎?”
就像仁王那樣。
“怕什麽,有人兜著底呢。”
寧絕無所謂,寧遼敢當著那麽多人麵把他扯出來,心裏必然也是做了一定準備的,所以,得罪就得罪吧,有能耐他就殺了自己。
少年不畏死,可做天外人。
陸亦澤欣賞的看著他,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要是能早遇到你幾年,說不準也能學學你的坦然。”
“現下也不晚啊!”寧絕給他斟了杯酒:“心中無所懼,諸事皆可拋,隻看你舍不舍得下了。”
“哈哈……”
陸亦澤大笑,正要抬手喝酒時,被一旁沉默的弟弟按下:“會醉。”
他淡淡開口,說了這麽兩個字,就讓陸亦澤放下了杯子,看著他笑道:“哈哈,舍不得。”
他心有牽絆,便成軟肋,這樣的人,不可能做到肆無忌憚。
寧絕含笑,倒掉杯中酒,重新給他換了杯清水:“舍不得是好事,人生在世,總要有個牽掛才好。”
“這話說的,好像你沒有牽掛一樣!”陸亦澤脫口而出。
他有牽掛嗎?
寧絕在心裏問自己,曾經他以為,母親會是他的牽掛,但自從來了京都,進了寧府後,母親就好像慢慢在他心裏淡化了。
也許是因為她的心願達成,有了歸宿,所以他的使命完成,就不再時刻惦念。
原來牽掛也是會消失的嗎?
寧絕垂眸,對人生又多了一分理解。
陸亦澤見他半天不說話,不禁問:“怎麽了?”
“沒事,就是想通了一些事。”
“什麽事啊?”
陸亦澤很好奇,他往大廳那邊看了看,又道:“那個寧大人,是你父親?”
寧絕點頭:“十九年前,他外派鄞州,與我母親相識,但是,後來他迴京,卻拋棄了我母親……”
很經典,也很老土的故事情節,陸亦澤聽完沒有過多表示,隻是拍著他的肩膀說:“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後續的人生可以自己做主,越是挫折之人,前途越是光明,因為他前半生已經把苦都受經曆完了。”
“噗”的一聲,寧絕失笑,他好像被人安慰了。
“你從哪兒學的這些沒有依據的大道理啊?”
“哎,你笑什麽啊,我可是在安慰你,要不誰說這麽多肉麻的話啊。”
“你可別安慰我了,我不需要。”
寧絕無奈搖頭:“雖然寧遼拋棄我母親多年,但我對他並沒有多少恨意,因為我從小就沒見過他,對他既無期待,也無向往。”
他之所以針對寧遼,僅僅是因為此前在寧府,他說出的那些話,和殿試過後,他對自己那種時時刻刻的算計。
陸亦澤卻是深有所感:“世人皆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其實此話為愚孝之言,依我看來,錯就是錯,對就是對,無關身份地位,愛我者惜之,厭我者棄之,縱使血親,亦然如此。”
“這位公子看著眼生,敢問尊姓?”
好個裝聾作啞,明明半個多月前在京郊已經知道了他的身份。
一桌人目光凝聚,寧絕不想在別人婚禮上添亂,便無視了對方言語間的不善,拿著自己手邊的半杯清水,舉了舉杯:“下官寧絕,祝世子爺新婚大喜,百年好合。”
他喝完杯中水,本想就此揭過,但奈何張儀十分不識趣,他一個眼神示意,身邊負責伺候倒酒的小廝上前又給寧絕倒了滿杯酒。
“原來是新科探花,久仰久仰,既是大喜,那在下也迴敬探花郎一杯,恭賀你金榜題名,前途無量。”
他單手舉杯,卻沒有直接喝下,而是戲謔的看著寧絕,等著他的動作。
麵對一杯快要溢出來的清酒,寧絕沒動,他神色清冷,不怒不喜,在眾人注視下,陸亦澤“哈哈”大笑兩聲,站起解圍。
“今日是世子爺花燭之喜,我等怎好僭越,這一杯,在下喝,祝世子爺金玉良緣,五世其昌。”言罷,他拿起那一滿杯酒就喝了下去。
“哥!”
陸亦軒擔憂的皺眉叫了一聲,卻被他擺手打斷。
本來此事到這兒也該各退一步,但張儀愣是不滿意,他眼神在寧絕和陸亦澤之間打量,似笑非笑問:“在下不知,小陸大人與這位寧公子,是何幹係?”
“他是我朋友。”
“哦……朋友!”他似意外,又似了然:“果然,小陸大人不愧與令尊一脈相承,都是那麽愛交朋友,隻不過,小陸大人似乎沒有令尊那般眼光好,交的朋友嘛……也不過爾爾。”
嘲弄的語氣配上肆意的笑聲,簡直跟瓊林宴上仁王的神色如出一轍。
陸亦澤臉色也沉了下去,他正要開口,手臂隔著衣料被抓著,寧絕站起身,不見任何怒色,隻是很平淡的說:“世子爺言辭犀利,倒是比國公爺更勝一籌,聽聞世子妃的父親王大人,滿腹經綸,一手丹青冠天下,卻不知,尊大人若知曉世子爺這般舌燦蓮花,會是欣慰還是滿意呢?”
“你……”
用最柔和的語氣,說著最誅心的字。
張儀被氣得麵容扭曲,握著酒杯的手指節發白,“你”了好幾遍,也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寧絕卻是靜靜看著他,仿佛透過他,看到了另一個存在。
兩人目光對峙,惹得桌上眾人如坐針氈,大夥不敢插嘴,也無法離開,隻能低著頭降低存在,誰也不去灘這趟渾水。
眼看著桌上氣氛越來越僵硬,連周圍其他人都看了過來,這時,寧文正走了過來,他上前一手搭在張儀肩上,眼睛卻是看著寧絕。
“表哥,怎麽了?”他問。
張儀瞪著眼,冷哼一聲:“沒事。”
說是沒事,但誰看不出他已經怒火衝天,表情都控製不住了。
“既然酒已經敬完了,表哥迴去招待兩位殿下吧。”寧文正拍拍他的肩膀,給了他個台階下。
張儀也沒有過多停留,他把酒杯往身後小廝托盤裏一丟,轉身就往正席那邊去了。
張儀離開後,寧文正再度開口:“父親讓你過去。”
這話是看著寧絕說的,所有人都有些意外,尤其是陸亦澤,皺著眉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寧絕,他……”
“瑾玉,我又連累你了,抱歉。”
寧絕轉頭向剛才踏維護自己、卻遭張儀言語攻擊陸亦澤致歉:“謝謝你屢次替我解圍,改日我請你喝……聽戲。”
他本想說喝酒,但想到自己的酒量,轉而改了主意,換成了聽戲。
陸亦澤也明事理,笑著應了個“好”字。
寧絕跟著寧文正走了,從宴席旁穿過去,直接走進大廳裏。
廳中一共五張桌子,主桌坐的是兩位殿下、太傅、鎮國大將軍和安國公父子,餘下四張桌子,分別坐了四品以內的大臣和一些親族,寧遼作為安國公府姻親,自然也在其中。
寧文正和寧絕走到寧遼那桌前,主桌上幾位大人物投來目光,尤其是二皇子安崇堰和安國公父子,一個笑著,兩個瞪著,簡直要把寧絕戳出個洞來了。
“爹,人來了。”桌旁,寧文正小聲對寧遼說。
“嗯。”
寧遼笑著,看向寧絕:“小絕,過來,跟諸位大人見個禮。”
這一桌上全是朝中重臣,寧絕沒耍性子,雙手交疊,半彎下身,老老實實作了一揖:“寧絕見過諸位大人。”
“寧絕?探花郎啊?”
“真是年輕,長得也是一表人才。”
“這是寧大人家哪位親戚嗎?”
“……”
眾人讚許中帶著疑問,能在別人婚禮上特意喊過來攀談的,必定不是一般關係。
果然,寧遼哈哈大笑兩聲,直接說道:“不瞞諸位,寧絕乃我膝下第二子,此前一直在鄞州教養,開年時才迴到府中。”
此話一出,眾人嘩然,畢竟有點年紀的都知道,寧遼與其夫人一直伉儷情深,府中無一姬妾,而現在,居然莫名多出來個兒子,還那麽大了。
這豈不是代表,那所謂一心一意一雙人的承諾,在十餘年前就已經成了笑話?
有人唏噓,有人沉默,還有一些看熱鬧。
而此時,安國公走了上來。
“寧絕是吧?”他手裏端著酒杯,笑得很是和善:“早聽聞你父親談起,今日一見,果然少年英才。”
寧絕麵無表情行了一禮:“見過安國公。”
“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氣。”
安國公手指一招,小廝端來酒杯,他道:“既是妹夫的孩子,那日後就跟文正一樣叫我舅舅吧,這一杯酒,算是舅舅的認親禮。”
誰家認親禮送酒的啊?
寧絕掃了一眼,端起酒杯,頷首道:“多謝安國公賜酒,此番恩德,寧絕銘感五內,然則,寧絕歸府多日,還不曾敬謝父親不棄之恩,今日,就借著國公府大喜,和這一杯充滿恩惠的美酒,望請諸位大人作個見證,寧絕在此,謝父親不遠萬裏,接迴我母,請。”
杯酒奉上,一個“請”字,震耳欲聾。
寧絕看著寧遼,所有人看著這對父子,安國公皺眉,寧遼一張老臉青白交加,任他如何都沒想到,這小子居然敢在這種場合讓他難堪。
父子對視,畫麵陷入僵持,突然,安崇堰坐在那裏笑嗬嗬開口:“既是謝酒,寧大人就喝了吧。”
大將軍看熱鬧不嫌事大,也附和著:“是啊,孩子的一片心意,怎麽能拒絕呢?”
“寧小公子才華橫溢,寧大人好福氣啊。”
“是啊,頗有寧大人年少之風。”
“難怪難怪,都是一脈相承。”
……
有了上位者帶頭,餘下官員也紛紛開口,或讚或諷,在大廳裏熱鬧不止。
笑話已經成了,寧遼隻想快點揭過,他拿過寧絕手裏的酒杯,一飲而盡。
寧絕扯了扯嘴角,他自己也沒想到,第一次喊他父親,會是在這種情況下。
他本無意在這裏跟寧遼作對,可奈何他們每次都要做些自己不喜歡的事,一個個的非要逼他,非要踏進他的雷區。
仁王也好,安國公也罷,都是一副德行。
酒喝了,熱鬧過了,寧絕收起咄咄逼人眼神,對眾人行了個禮:“寧絕初來乍到,莽撞無知,若做了什麽不妥之事,還望諸位海涵,莫與小子計較。”
言語謙虛,神態平和,與剛才麵對寧遼時那一副盛氣淩人的態度截然相反。
“寧小公子言重了,我等都是很隨和的人。”
又是安崇堰先開的口,他一旁的大皇子安崇樞一臉莫名,問道:“你怎麽老幫著他說話,你們認識?”
“認識啊,怎麽會不認識,堂堂探花郎哎,打馬禦街那日我在樓上看的清清楚楚。”
安崇堰笑吟吟的,沒有半點心虛。
安崇樞不再理他,他這個二弟,說話做事都不靠譜,二十多歲了,還是個孩童心思,蒙昧無知。
這邊,有二皇子帶頭,所有人都配合著說了一些場麵話,真真假假,寧絕也不在乎,他一一謝過,混了個臉熟後,就轉身告辭,往原先的位置走去。
迴到原來的座位,陸亦澤一臉疑惑:“怎麽這麽快就迴來了?”
寧絕笑了笑:“他們想讓我喝酒,我不喜歡,就走了。”
安國公無非是想替他兒子出氣,所以要讓他喝下那一杯酒,但可惜,寧絕不是那種強壓就能服軟的性子,他深知安國公不會在這種場合下,撕破臉皮跟他一個小輩計較,所以,他就肆無忌憚的耍了一迴性子,反正鬧大了最難堪的不會是他。
陸亦澤想到瓊林宴上的寧絕,雖然對他寧折不彎的性子挺佩服的,但同樣也有些擔心:“你這樣,不怕招惹禍端嗎?”
就像仁王那樣。
“怕什麽,有人兜著底呢。”
寧絕無所謂,寧遼敢當著那麽多人麵把他扯出來,心裏必然也是做了一定準備的,所以,得罪就得罪吧,有能耐他就殺了自己。
少年不畏死,可做天外人。
陸亦澤欣賞的看著他,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要是能早遇到你幾年,說不準也能學學你的坦然。”
“現下也不晚啊!”寧絕給他斟了杯酒:“心中無所懼,諸事皆可拋,隻看你舍不舍得下了。”
“哈哈……”
陸亦澤大笑,正要抬手喝酒時,被一旁沉默的弟弟按下:“會醉。”
他淡淡開口,說了這麽兩個字,就讓陸亦澤放下了杯子,看著他笑道:“哈哈,舍不得。”
他心有牽絆,便成軟肋,這樣的人,不可能做到肆無忌憚。
寧絕含笑,倒掉杯中酒,重新給他換了杯清水:“舍不得是好事,人生在世,總要有個牽掛才好。”
“這話說的,好像你沒有牽掛一樣!”陸亦澤脫口而出。
他有牽掛嗎?
寧絕在心裏問自己,曾經他以為,母親會是他的牽掛,但自從來了京都,進了寧府後,母親就好像慢慢在他心裏淡化了。
也許是因為她的心願達成,有了歸宿,所以他的使命完成,就不再時刻惦念。
原來牽掛也是會消失的嗎?
寧絕垂眸,對人生又多了一分理解。
陸亦澤見他半天不說話,不禁問:“怎麽了?”
“沒事,就是想通了一些事。”
“什麽事啊?”
陸亦澤很好奇,他往大廳那邊看了看,又道:“那個寧大人,是你父親?”
寧絕點頭:“十九年前,他外派鄞州,與我母親相識,但是,後來他迴京,卻拋棄了我母親……”
很經典,也很老土的故事情節,陸亦澤聽完沒有過多表示,隻是拍著他的肩膀說:“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後續的人生可以自己做主,越是挫折之人,前途越是光明,因為他前半生已經把苦都受經曆完了。”
“噗”的一聲,寧絕失笑,他好像被人安慰了。
“你從哪兒學的這些沒有依據的大道理啊?”
“哎,你笑什麽啊,我可是在安慰你,要不誰說這麽多肉麻的話啊。”
“你可別安慰我了,我不需要。”
寧絕無奈搖頭:“雖然寧遼拋棄我母親多年,但我對他並沒有多少恨意,因為我從小就沒見過他,對他既無期待,也無向往。”
他之所以針對寧遼,僅僅是因為此前在寧府,他說出的那些話,和殿試過後,他對自己那種時時刻刻的算計。
陸亦澤卻是深有所感:“世人皆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其實此話為愚孝之言,依我看來,錯就是錯,對就是對,無關身份地位,愛我者惜之,厭我者棄之,縱使血親,亦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