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霧尚未散去,李青雲如往常一樣,背著書袋匆匆趕往徐子謙的小院。昨日與薛逸風的比試讓他倍感壓力,但同樣也激發了他更強烈的進取心。他一邊走著,一邊默念著昨夜背誦的章節,目光中透著專注與期待。


    當他跨過竹林,來到院落門前時,卻看到兩名陌生人正站在庭院中央,與徐子謙交談著。


    “先生,您這裏果然幽靜得很,實在是個讀書的好地方。”說話的是一個身穿白色儒袍的年輕男子。他約莫二十歲,身形瘦削,麵容俊秀,手中搖著一柄精致的折扇,語氣中透著幾分機敏與自信。


    他身旁站著一位女子,身穿淺綠色長裙,腰間係著素白繡帶,整個人顯得清新而雅致。她年約十八,麵容秀麗,眉目間透著一股沉靜的智慧。此時,她雙手交疊於身前,目光不經意地掃過四周,似乎對這個小院中的每一處細節都在暗自觀察。


    李青雲站在門口,愣了一下。他本以為今日依舊是與徐子謙一對一的課堂,卻不想出現了這兩位陌生人。


    “青雲,進來吧。”徐子謙看到他,露出一絲和藹的笑容,隨即招唿他到院中,“我給你介紹一下,這兩位是我的學生,今天他們特意從縣城過來,與我討論些學問。”


    李青雲走進院子,恭敬地行禮:“見過先生。”


    徐子謙點點頭,轉向那兩人:“這位是趙文清,來自縣城趙家,才學不錯。另一位是他的表妹,宋懷玉,心思細膩,推理極佳,甚至在某些地方連為師也略感不及。”


    趙文清搖著折扇,微微一笑,聲音中帶著幾分調侃:“先生過譽了,不過是些皮毛之學罷了。”他轉頭看向李青雲,上下打量了一番,“這位小兄弟,是先生新收的弟子吧?不知讀了哪些經典?”


    李青雲略顯拘謹地迴道:“在下李青雲,才學淺薄,目前正在學習《禮記》與《論語》。”


    趙文清聞言,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些許不以為然:“《禮記》與《論語》自然是好書,但要學透還需要許多年。青雲兄若隻看表麵,恐怕難以窺得其中真意。”


    一旁的宋懷玉抬起頭,微微皺眉,用清脆的聲音說道:“表哥,初學者有初學者的節奏,青雲兄肯下功夫,這已經很難得了。”


    趙文清笑了笑,擺擺手:“懷玉,你總是替別人說話。不過話說迴來,既然是先生的弟子,我倒要看看,他的悟性如何。”


    趙文清突然指著院子角落裏的那幅字畫,嘴角微揚:“青雲兄,那幅字畫,你覺得題意如何?”


    李青雲順著他的指引看去,隻見那幅字畫上寫著:“竹深留靜氣,山高送清音。”他沉思片刻,認真答道:“這幅字畫的題意,我認為是提醒讀書人要如竹般沉靜,如山般穩重。這是先生對我們的期許。”


    趙文清聽罷,笑著搖了搖頭:“字麵之意自然不錯,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兩句之間其實還藏著一個更深的聯係?”


    李青雲略顯遲疑,正想開口時,宋懷玉輕輕插話:“表哥,青雲兄已經答得很好了。題意的深淺本就是見仁見智之事,何必咄咄逼人?”


    趙文清聞言,露出一絲無奈的笑容:“懷玉,我不過是想考驗一下小師弟的悟性罷了。”


    徐子謙看了趙文清一眼,語氣中帶著些許警示:“文清,你既然自詡才學高,就更應該明白學問的路在於積累。青雲不過初學者,能有這般理解,已經很好了。”


    趙文清聞言,抱了抱拳:“先生教訓得是,文清受教。”


    這場小小的交鋒讓李青雲心中升起了一絲壓力,他看向宋懷玉,發現這位表妹對他投來了鼓勵的目光,心中不由一暖,微微點頭致意。


    在接下來的課堂中,徐子謙開始講解《禮記》中的“修身”篇章。趙文清時不時提出問題,顯然對內容已經非常熟悉,而宋懷玉則更多是安靜地聆聽,有時提出一些深刻的見解。李青雲雖對兩人稍顯生疏,但他咬牙堅持,認真聽課,並試著參與討論。


    李青雲心中對這兩人有了初步的印象:趙文清雖然才學出眾,但性格自負,總愛用才學壓人;而宋懷玉則心思細膩,善解人意,仿佛總能察覺到他的心情。這對表兄妹雖性格迥異,卻也讓他的學習生活增添了更多的挑戰與變化。


    清晨的竹林間透進柔和的陽光,小院內的書香氛圍漸漸淡去,徐子謙暫時停下講解,為三位學生斟上一杯茶:“今日就到這裏,休息片刻吧。讀書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勞逸結合。”


    趙文清看了李青雲一眼,搖著扇子笑道:“小師弟,今日表現尚可,不過要真正學有所成,還需更加努力。”


    宋懷玉則輕輕說道:“青雲兄,學習本就是一步步來的,不必太在意旁人的話。”


    李青雲將筆放下,抬起頭看向趙文清與宋懷玉。他沉默片刻,主動開口:“趙兄,剛才課堂上多謝指點。您的見解讓我受益匪淺,確實是我學問不夠深刻。”


    趙文清聞言,微微一愣,隨即笑著擺擺手:“小師弟,你倒是有幾分謙虛。不過,剛才是我言辭過重了些,莫要放在心上。說到底,我隻是希望你能更用心讀書,別讓先生的教誨白費。”


    李青雲聽出了他語氣中的真誠,心中原本因趙文清的傲氣而生出的不適漸漸散去,連忙抱拳說道:“趙兄放心,我一定會加倍努力,不讓先生失望。”


    一旁的宋懷玉看著兩人的對話,臉上浮現出一絲溫婉的笑容。她輕聲說道:“青雲兄,其實表哥心直口快,但並沒有惡意。他從小讀書就比別人用功,所以對他人要求也格外高,您不必太過介懷。”


    李青雲點點頭,略帶感激地說道:“宋姑娘,您太客氣了。其實我覺得趙兄學問深厚,有他的指導,我能學到很多東西。”


    宋懷玉微微一笑,端起茶盞輕抿一口,柔聲道:“趙兄博學,青雲兄刻苦,有先生的教誨,我們三人若能互相幫助,定能一起進步。”


    趙文清揚起折扇,語氣中透著一絲調侃:“懷玉,你這般會說話,倒是讓小師弟對我多了幾分好感。”


    李青雲被逗得一怔,隨即露出一絲微笑:“趙兄說笑了,我對您和宋姑娘都很敬佩。有你們一起學習,我覺得很幸運。”


    幾人正聊得歡暢,趙文清突然折起扇子,笑著看向李青雲,語氣中帶著幾分好奇:“青雲兄,我觀你氣度不凡,又勤奮好學,不知出自何門何派?想必家中也是書香門第吧?”


    李青雲微微一怔,神色間掠過一絲複雜。他的喉嚨動了動,剛想開口迴答,卻聽見一聲輕咳從不遠處傳來。


    “文清,懷玉。”徐子謙緩步走來,語氣不緊不慢,卻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青雲是我故人的後代,家世雖普通,但骨子裏有一股堅韌和不服輸的勁兒。關於他的過去,不必多問。”


    趙文清一愣,雖有些意外,卻並未多說什麽。他點了點頭,抱拳說道:“是文清唐突了,先生教訓得是。”


    一旁的宋懷玉微微皺眉,看了李青雲一眼,似乎察覺到他的神情中隱藏著一抹淡淡的悲傷,但她並未追問,隻是溫聲說道:“青雲兄,先生看重你,想必是因為你有值得信賴的品格。無論過去如何,眼前的努力才最重要。”


    李青雲抬起頭,看向宋懷玉,露出一絲感激的微笑:“多謝宋姑娘。我確實還有許多不足,今後還要多多向二位請教。”


    徐子謙走到幾人中間,語氣中透著和緩:“文清,懷玉,青雲的路比你們想象的更艱難。但他能走到今天,已經很不容易。你們是兄妹,他是你們的學弟,我希望你們能多給予他幫助。”


    趙文清收起扇子,認真地點點頭:“先生放心,文清一定謹記。”


    宋懷玉也輕輕點頭:“先生的意思我們明白。青雲兄若有需要,盡管說。”


    被徐子謙擋下,李青雲的心中既有感激,也有幾分惆悵。他明白,先生是怕他過去的經曆引起旁人的不必要的猜測,甚至為他帶來麻煩。他默默在心中下定決心,定要憑自己的努力,成為值得先生與同窗尊重的人。


    徐子謙站臉上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語氣中透著幾分和藹:“文清,懷玉,青雲,看到你們相處和睦,為師很欣慰。讀書雖是修己,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是人生的一課。”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學問深淺各有不同,但學習的本質在於互相幫助,彼此啟發。你們三人若能將各自的長處分享,會比單打獨鬥強上百倍。”


    趙文清收起折扇,正色說道:“先生所言極是,文清謹記在心。”


    宋懷玉輕輕點頭,溫聲道:“先生放心,我們一定會互相扶持,共同進步。”


    李青雲站起身,抱拳說道:“先生教誨,我一定銘記。以後若有不懂之處,還請兩位兄長多多指點。”


    徐子謙滿意地點了點頭,目光在三人之間掃過:“很好。好好學習,為師期待你們將來都有所成就。”


    陽光已漸漸透過竹林灑在小院中,李青雲抬頭看了看天色,眼見巳時將近,於是抱拳向徐子謙行了一禮:“先生,學生要去周師傅那裏了,就先告辭了。明日再來請教。”


    徐子謙點點頭,目光中帶著幾分欣慰:“去吧,文武兼修雖然辛苦,但若能持之以恆,定有所成。”


    一旁的趙文清眉頭一挑,語氣中透著幾分好奇:“青雲兄,莫非你還在習武?”


    李青雲笑了笑,答道:“是的,我有幸拜得一位劍術高人,平日裏還需兼修劍術。”


    宋懷玉聽罷,眼中露出幾分讚賞:“青雲兄,文武兼修實在不易,你這樣堅持,確實令人敬佩。”


    趙文清搖著折扇,嘴角帶著一抹笑意:“青雲兄,文武雙全雖好,但這辛苦恐怕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你可真是吃得苦中苦啊。”


    李青雲神色平靜地說道:“苦雖難忍,但心中有目標,便不覺辛勞。”他再次向幾人抱拳致意:“趙兄,宋姑娘,告辭了。”


    趙文清凝視著他逐漸遠去的身影,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慨之情,喃喃自語道:“這青雲啊,身上倒是有著一股子旁人難以企及的狠勁兒呢!若是換成我這般,既要修習武藝又得鑽研文學,恐怕真是難以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呀。”


    一旁的宋懷玉微微頷首,輕聲附和道:“表哥所言極是,青雲兄那堅韌不拔的毅力著實令人欽佩不已。像他如此這般勤奮刻苦,假以時日,必定能夠有所成就。”


    待到李青雲的身影徹底消失在視線之中後,徐子謙方才低下頭來,輕輕抿了一口手中的香茗,然後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你們二人呐,往後可得要對青雲多加關照才是。此子身世頗為坎坷,能一步步走到今日實屬不易啊。”


    聽聞此言,趙文清不由得一怔,隨即將手中的折扇擱下,滿臉好奇之色地追問道:“先生,不知這青雲兄究竟經曆過怎樣的磨難?您可否給我們講講?”


    徐子謙抬手打斷他,語氣嚴肅:“有些事,不必問,也無需多想。隻記住,他有自己的苦衷,但沒有因此放棄自己。他比你們想象的還要堅韌。”


    宋懷玉輕輕點頭,目光中帶著些許憐惜:“先生放心,我們明白了。青雲兄確實是個值得尊重的人,我會盡力幫助他。”


    趙文清也斂起了平日的傲氣,鄭重說道:“先生教誨,學生記住了。”


    徐子謙滿意地看著兩人,叮囑道:“記住,做人不可輕視他人,尤其是像青雲這樣努力的人。他需要的,不是憐憫,而是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雲路之江湖恩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曲士語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曲士語道並收藏青雲路之江湖恩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