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山穀仍籠罩在一層薄薄的霧氣中,周圍的樹林像是被煙霧輕輕覆蓋,空氣清新而濕潤。李青雲站在空地上,腳下是濕潤的泥土,手中緊握著一把沉重的木劍。今天,周淩風的訓練比往常更加嚴苛。
周淩風靜靜地佇立在他的前方,身姿挺拔如鬆,然而其手中所持之物卻並非鋒利的長劍,而是一塊厚重無比的石板。這塊石板看上去年代久遠,表麵布滿了歲月留下的痕跡和斑駁的紋路,石板的四周被粗壯的繩索牢牢地捆綁著。
“今天,跑到山頂,再返迴。”周淩風冷冷地說道,聲音中沒有一絲憐憫,“如果你能完成,便可以休息。如果做不到,不必再來見我。”
李青雲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目光凝視著那塊石板。他知道這將是一場艱難的挑戰,但內心的勇氣驅使著他毫不猶豫地向前邁出一步。緊接著,他以極快的速度將那巨大而沉重的石板背負在了自己的身後。刹那間,一股如山般的壓力洶湧而至,狠狠地砸向了他的背部。
李青雲隻覺得身體猛地一沉,那強大的壓力幾乎要將他的腰生生壓彎下去。他咬緊牙關,拚盡全力挺直脊梁,試圖抵禦住這份重壓。與此同時,他背部的肌肉因為過度用力而緊繃起來,猶如一條條堅硬的鋼索,支撐著他不至於立刻癱倒在地。
然而,石板的重量實在太過驚人,就連他四肢的力量也難以與之抗衡。他的雙腿開始微微顫抖,似乎隨時都有可能失去平衡。而上方的繩索更是無情地收緊,緊緊勒住他的身軀,使得那原本就令人窒息的沉重感愈發強烈,令他感到唿吸都變得困難起來。
李青雲咬緊牙關,站穩了腳步。周淩風的話帶著一種鐵一般的冷酷,像是刀鋒般銳利,直接切入他心中那一塊最深的軟肋。他知道,自己此刻的堅持不僅僅是對周淩風的挑戰,更是對自己的挑戰。
隨著一聲令下,李青雲猛地邁開腳步,背上的石板猶如千斤重的鐵錘,沉重得讓他每邁出一步都如同走在刀尖上。他的唿吸急促,心跳加速,頭頂的汗水滴滴滑落,迅速濕透了他的衣襟。每當他的腳掌踩在崎嶇的山路上,都會感到腳底傳來陣陣劇痛,堅硬的石塊和泥濘的地麵讓他不時踉蹌,幾乎要摔倒。
每跑一步,腳下的泥土和石子都會讓他的腳掌感到劇烈的疼痛,背上的石板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他的唿吸急促,汗水如雨般從額頭滴落,衣服早已濕透,粘在身上。李青雲的步伐變得沉重,每一步似乎都在告訴他要放棄,但他咬緊牙關,強忍著疼痛,繼續前進。 “快點!再快一點!”周淩風站在前方,冷冷地看著李青雲的背影,眼中沒有一絲憐憫,“你要變強,隻有戰勝自己的極限,才能超越那些比你更強的人!”
周圍的樹木快速後退,李青雲的雙眼緊盯著前方,額頭的汗水如泉水般湧出,他強忍著喘息,一步步艱難前行。每一次邁步,背上的石板都將他壓得幾乎要彎下腰來,雙肩像是要被撕裂一樣,肌肉在劇烈拉扯中傳來撕心裂肺的痛感。
他咬牙堅持,腦海中不斷迴蕩著周淩風冷峻的話語:“你要變強,隻有戰勝自己的極限,才能超越那些比你更強的人。”每一步,他的雙腿都如灌了鉛,仿佛站不住似的,但他依然不斷地向前走。每一次他幾乎摔倒,每一次他的身體在崩潰的邊緣徘徊時,他腦海中便會浮現出阿福倒下時那痛苦的表情,和父親臨終前那不甘的目光。
“阿福,父親,我一定要變強!”李青雲在心中默默發誓。他咬緊牙關,奮力擺脫身體的沉重感,每一步都變得異常艱難。但每當他想到阿福的犧牲和父親的不公,他的心中便燃起一股熾烈的火焰。他不能停下!不管多麽痛苦,他都要完成這一切!
隨著他一步步接近山頂,身體的極限似乎逐漸逼近,雙腿如灌了鉛一般沉重,背部的疼痛讓他幾乎無法忍受。但他依舊咬牙堅持著,腦海中浮現出周淩風冷漠的麵龐,心中默念:“我一定要做到,我一定要活下去!”
終於,在周淩風的注視下,李青雲喘著粗氣站在山頂。盡管他已經筋疲力盡,渾身如同散架了一般,但他沒有停下,毫不猶豫地轉身,朝著原路返程。每一步都如同走在刀尖上,每一次背板的壓力都幾乎讓他窒息,但他堅持下去。
迴程的山路更加陡峭,李青雲幾乎不能再抬腿,汗水與泥土混合在一起,衣服緊貼在身上,汗水順著臉頰滑落,他的眼睛已經開始模糊。但李青雲心中依舊堅定,他告訴自己:隻要還有一口氣,就不能停下!每一次的突破,都是對自我極限的挑戰。他不允許自己軟弱,因為他知道,隻有不斷超越自己,才能走得更遠。
當他終於迴到周淩風身邊時,雙腿已失去知覺,整個人如同癱軟的布袋一般倒在地上,氣喘如牛,額頭上的汗水與泥土混在一起,模糊了他的視線。
周淩風站在他旁邊,冷眼看著他,沒有絲毫同情。“你做得不錯。”他終於開口,聲音沒有一絲溫度,“不過,這隻是開始。”
李青雲咬著牙,艱難地抬起頭,眼中充滿倔強:“我會做得更好!”
經過一番體能訓練,周淩風讓李青雲開始練習劍術基本功。每天,李青雲都要用木劍反複練習劍法的基本動作——劈、刺、擋、掃、斬。這些看似簡單的基礎動作,反複做上百次,手臂、肩膀、腰部都感到沉重和疲憊,肌肉的酸痛幾乎讓他失去動作的協調感。
但李青雲知道,劍術的基礎一旦打下,才有可能走得更遠。他的手臂幾乎麻木,腳步沉重得像是灌了鉛,但他依然堅持著,重複著那些動作。汗水順著他的臉頰滴下,打濕了地上的泥土,他卻不敢停歇。
自從開始跟隨周淩風學習劍術以來,李青雲經曆了從未有過的艱苦訓練。每天清晨,他都要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跑步、負重、攀岩、劈柴、砍木,以及基本劍術動作,幾乎沒有一刻能停歇。周淩風要求他將每一項動作做到極致,不能有絲毫懈怠。
每一次清晨的太陽升起,都帶來了李青雲更加艱苦的訓練。周淩風對他嚴苛的要求沒有一絲鬆懈,每天的訓練幾乎將他所有的體力與精力都消耗殆盡。李青雲的體能已經到了極限,但周淩風依然每天嚴格要求他,從未放過任何一處瑕疵。
每當清晨,李青雲便會背著重物開始跑步,或是進行長時間的負重練習,背上壓著沉重的石板,幾乎無法支撐自己的身體。即便是休息的時候,周淩風也會要求他練習基本的劍法動作,揮劍、劈砍、刺擊,每一項動作都反複進行,直到他全身酸痛,眼皮沉重,雙手顫抖,劍的重量仿佛成了不可承受的負擔。
但李青雲從未停下過,他知道,隻有在這些艱苦的訓練中,自己才能迎接真正的挑戰。而每一次體力與技巧的極限,都讓他更加堅定,心中那股為父親複仇、為自己變強的決心愈發強烈。
今天的訓練,李青雲如往常一樣站在空地上,劍柄緊握,雙眼緊盯著周淩風的身影。周淩風給他布置了劍術的基礎練習,要求他從最基本的動作做起——劈、刺、掃、擋。每一次揮劍,李青雲都能感受到手臂的沉重,劍身的摩擦讓他的肩膀酸痛,每一次揮動都像是在與空氣搏鬥,動作生硬,力道過猛,根本無法形成流暢的劍法。
“停!”周淩風的聲音如鐵錘般砸在李青雲的耳畔,他的眼神依舊冷峻,“你這劍,太重,太僵硬。”
李青雲的劍緩緩降下,唿吸急促,汗水順著額頭滴落,眼中帶著一絲困惑與焦慮。他站在原地,低下頭,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幾乎每一次揮劍,他都感覺到劍身帶著不必要的力量,動作總是顯得生硬且不自然。每一次揮動的劍就像是鐵塊撞擊空氣,無法順暢地劃出優雅的弧線,甚至連最基本的招式都難以做到精準。
周淩風走到李青雲身邊,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但他依舊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憐憫,依舊是冷靜、平靜的語氣:“劍隨心動,心若不靜,劍必遲鈍。”
周淩風的目光轉向遠處的一棵古老鬆樹,樹幹高聳,枝葉繁茂,深深紮根在堅硬的岩土中。鬆樹看似在風中搖曳,但它的根卻牢牢地固定在大地之中。周淩風指著那棵鬆樹,聲音低沉而有力:“劍道如這鬆,強而不折,柔而不斷。你的劍法應當像這棵鬆樹一樣,既能屹立如山,又能在風中屈伸。”
李青雲目不轉睛地看著那棵鬆樹,心中似乎突然有所領悟。鬆樹在風中搖曳,卻從不折斷,根基深厚,堅定而不失柔韌。而自己的劍法,猶如那鬆樹般強大卻不剛硬,既要有力道,又要能夠靈活自如。
周淩風轉身走向李青雲,腳步輕盈且沉穩。“劍道,不僅僅是技巧的錘煉,更多的是心境的修煉。”他停在李青雲麵前,凝視著他的眼睛,“你手中的劍,代表的不是你的力量,而是你的心。如果心中充滿浮躁與急切,那麽劍法再精湛,也隻是空洞的力量,無法殺敵。”
李青雲緩緩握住劍柄,深吸一口氣,閉上眼睛,試著讓心境平靜下來。他開始感受到周圍的自然氣息,山風的輕拂,樹葉的搖動,一切都變得寧靜而清晰。他放慢了唿吸,盡量使自己冷靜下來,感受著劍柄上那一絲絲的溫度與劍身的流動。
他輕輕揮出第一劍,劍鋒劃破空氣,發出清脆的響聲。他盡量控製住劍的力度,避免一味的用力,而是讓劍隨心動,讓每一劍都不帶著沉重的負擔,而是順勢而為。
接著,他又揮出了第二劍、第三劍……每一劍的動作都比之前更加流暢,劍身在空氣中劃出的弧度也更加圓潤自然。李青雲的身體逐漸放鬆,劍法也逐漸有了幾分流暢,他不再像之前那樣生硬,而是能感受到劍身與自己心境的結合。
他再次揮劍,這一次,劍身幾乎沒有任何阻礙,輕鬆地劃出一條弧線。周淩風的目光一動,輕輕點頭,“這才像話。”
李青雲的心中一陣震動,他停下揮劍的動作,緩緩低頭,手中的劍仍然輕輕握著。他的唿吸雖然急促,但內心卻平靜如水。今天的訓練,仿佛突破了某種心境上的障礙,他終於能夠真正感受到“劍隨心動,心靜則劍自成”的奧義。
周淩風看著他,眼中露出一絲讚許的光芒:“你終於開始明白了。劍術,並非隻是技巧上的重複,而是心境的修煉。劍隨心動,心若不靜,劍必遲鈍。你能控製劍的流動,便能駕馭劍術。”
李青雲抬起頭,眼中閃爍著一抹堅定的光芒:“我明白了,前輩。劍法的力量不僅來自於身體,更來自於心境。”
李青雲的劍法越來越流暢,他的步伐也逐漸穩健起來。每一次揮劍,他都能感受到從劍身到心靈的連接,劍與心的契合讓他的動作更加自然,力道更具威脅。盡管他依舊不能做到完美,但他知道,自己的劍法已經逐漸有了雛形。
周淩風沒有再對他進行過多的指導,而是開始默默觀察。在他看來,李青雲已經在劍道上邁出了最艱難的一步——心境的突破。而接下來的日子,便是讓劍術從心境中成長,最終達到心劍合一的境界。
訓練結束後,李青雲匆匆迴到小屋。夕陽的餘暉灑在他略顯疲憊的麵容上,但他的步伐卻因內心的急切而更加快速。推開門時,屋內藥草的氣息撲麵而來,李金龍依舊靠在床頭,臉色蒼白,手中握著一本書,目光卻顯得有些渙散。
“青雲,迴來了?”李金龍抬起頭,努力扯出一抹微笑。
李青雲將劍靠在牆邊,一邊走到李金龍床邊,一邊說道:“李兄,我今天練劍時,遇到了一件事……周前輩或許能幫你治療傷勢。”
李金龍一愣,神情間多了幾分意外:“他是江湖上的劍客,醫術……能行嗎?”
李青雲點點頭,眼中透出堅定:“村裏人提過,他隱居時曾救治過幾名重傷的過路人。他既然有這樣的本事,應該能幫您!”
李金龍欲言又止,但看著李青雲急切的神情,歎了口氣:“青雲,我的傷已拖了這麽久,或許……”
“李兄!”李青雲猛地打斷他的話,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不管結果如何,我都不能看著您這樣痛苦下去。請讓我試試,好嗎?”
李金龍沉默片刻,最終輕輕點頭。
翌日,李青雲再次來到周淩風所在的山間。他跪在周淩風麵前,語氣誠懇而急切:“前輩,我有一事相求!李兄因替我擋刀受了重傷,傷勢至今未愈。我聽村民說您醫術高超,能否請您出手相助?”
周淩風的眉頭微微皺起,目光透著幾分疑慮:“我是劍客,不是郎中,你為何以為我能治傷?”
“前輩,我知道這或許唐突,但我別無他法。”李青雲抬起頭,目光直視周淩風,“李兄是為了救我才受的傷,我不能看著他這樣下去。請您幫幫我!”
周淩風看著李青雲的神情,沉默片刻,最終輕輕歎了口氣:“罷了,我隨你去看看。”
當周淩風走進李青雲和李金龍暫住的小屋時,他的目光掃過簡陋的陳設,眉宇間微不可察地閃過一絲複雜的神情。他走到李金龍床邊,目光審視著他蒼白的麵容和被草藥包裹的傷口。
“你便是李青雲口中的‘李兄’?”周淩風淡淡問道。
李金龍掙紮著想起身,卻被周淩風抬手按住,“別亂動,讓我看看。”
他解開包裹傷口的布條,傷口已經開始潰爛,帶著暗紅色的淤血。周淩風皺了皺眉,從懷中取出一個小瓷瓶,倒出幾顆金黃的丹藥,將其中一顆碾成粉末,撒在傷口上。
“這藥能拔毒止痛,你接下來按時服用其餘的丹藥,三日後再換一次藥。”他一邊處理傷口,一邊沉聲說道。
李金龍看著周淩風熟練的動作,眼中流露出幾分感激:“多謝前輩出手相救。若不是青雲,我可能就沒這個機會見到您了。”
周淩風冷哼一聲,站起身收迴瓷瓶:“我救你,不是因為你,而是看在青雲的麵子上。他還欠我一個劍道的承諾,可不能讓你拖累了他。”
臨走前,周淩風將瓷瓶遞給李青雲:“剩下的丹藥夠用七日,但你們的生活條件太差,若不盡快離開這裏,傷勢可能還是會複發。”
李青雲接過瓷瓶,深深鞠了一躬,聲音中帶著一絲感激與堅定:“前輩,謝謝您。我一定會照顧好李兄,也不會辜負您的教導!”
周淩風轉身離去,隻留下最後一句話:“記住,用劍的人若心亂,終究一無所成。照顧好他,也照顧好自己。”
李青雲看著手中的瓷瓶,他轉頭看向床上的李金龍,輕聲說道:“李兄,您放心,我一定會學好劍術,保護好您和我們的一切。”
李金龍微微一笑,聲音虛弱卻帶著一絲安慰:“青雲,你的心意我懂。周前輩肯出手,說明你已經讓他認可了。好好珍惜這個機會。”
。
周淩風靜靜地佇立在他的前方,身姿挺拔如鬆,然而其手中所持之物卻並非鋒利的長劍,而是一塊厚重無比的石板。這塊石板看上去年代久遠,表麵布滿了歲月留下的痕跡和斑駁的紋路,石板的四周被粗壯的繩索牢牢地捆綁著。
“今天,跑到山頂,再返迴。”周淩風冷冷地說道,聲音中沒有一絲憐憫,“如果你能完成,便可以休息。如果做不到,不必再來見我。”
李青雲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目光凝視著那塊石板。他知道這將是一場艱難的挑戰,但內心的勇氣驅使著他毫不猶豫地向前邁出一步。緊接著,他以極快的速度將那巨大而沉重的石板背負在了自己的身後。刹那間,一股如山般的壓力洶湧而至,狠狠地砸向了他的背部。
李青雲隻覺得身體猛地一沉,那強大的壓力幾乎要將他的腰生生壓彎下去。他咬緊牙關,拚盡全力挺直脊梁,試圖抵禦住這份重壓。與此同時,他背部的肌肉因為過度用力而緊繃起來,猶如一條條堅硬的鋼索,支撐著他不至於立刻癱倒在地。
然而,石板的重量實在太過驚人,就連他四肢的力量也難以與之抗衡。他的雙腿開始微微顫抖,似乎隨時都有可能失去平衡。而上方的繩索更是無情地收緊,緊緊勒住他的身軀,使得那原本就令人窒息的沉重感愈發強烈,令他感到唿吸都變得困難起來。
李青雲咬緊牙關,站穩了腳步。周淩風的話帶著一種鐵一般的冷酷,像是刀鋒般銳利,直接切入他心中那一塊最深的軟肋。他知道,自己此刻的堅持不僅僅是對周淩風的挑戰,更是對自己的挑戰。
隨著一聲令下,李青雲猛地邁開腳步,背上的石板猶如千斤重的鐵錘,沉重得讓他每邁出一步都如同走在刀尖上。他的唿吸急促,心跳加速,頭頂的汗水滴滴滑落,迅速濕透了他的衣襟。每當他的腳掌踩在崎嶇的山路上,都會感到腳底傳來陣陣劇痛,堅硬的石塊和泥濘的地麵讓他不時踉蹌,幾乎要摔倒。
每跑一步,腳下的泥土和石子都會讓他的腳掌感到劇烈的疼痛,背上的石板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他的唿吸急促,汗水如雨般從額頭滴落,衣服早已濕透,粘在身上。李青雲的步伐變得沉重,每一步似乎都在告訴他要放棄,但他咬緊牙關,強忍著疼痛,繼續前進。 “快點!再快一點!”周淩風站在前方,冷冷地看著李青雲的背影,眼中沒有一絲憐憫,“你要變強,隻有戰勝自己的極限,才能超越那些比你更強的人!”
周圍的樹木快速後退,李青雲的雙眼緊盯著前方,額頭的汗水如泉水般湧出,他強忍著喘息,一步步艱難前行。每一次邁步,背上的石板都將他壓得幾乎要彎下腰來,雙肩像是要被撕裂一樣,肌肉在劇烈拉扯中傳來撕心裂肺的痛感。
他咬牙堅持,腦海中不斷迴蕩著周淩風冷峻的話語:“你要變強,隻有戰勝自己的極限,才能超越那些比你更強的人。”每一步,他的雙腿都如灌了鉛,仿佛站不住似的,但他依然不斷地向前走。每一次他幾乎摔倒,每一次他的身體在崩潰的邊緣徘徊時,他腦海中便會浮現出阿福倒下時那痛苦的表情,和父親臨終前那不甘的目光。
“阿福,父親,我一定要變強!”李青雲在心中默默發誓。他咬緊牙關,奮力擺脫身體的沉重感,每一步都變得異常艱難。但每當他想到阿福的犧牲和父親的不公,他的心中便燃起一股熾烈的火焰。他不能停下!不管多麽痛苦,他都要完成這一切!
隨著他一步步接近山頂,身體的極限似乎逐漸逼近,雙腿如灌了鉛一般沉重,背部的疼痛讓他幾乎無法忍受。但他依舊咬牙堅持著,腦海中浮現出周淩風冷漠的麵龐,心中默念:“我一定要做到,我一定要活下去!”
終於,在周淩風的注視下,李青雲喘著粗氣站在山頂。盡管他已經筋疲力盡,渾身如同散架了一般,但他沒有停下,毫不猶豫地轉身,朝著原路返程。每一步都如同走在刀尖上,每一次背板的壓力都幾乎讓他窒息,但他堅持下去。
迴程的山路更加陡峭,李青雲幾乎不能再抬腿,汗水與泥土混合在一起,衣服緊貼在身上,汗水順著臉頰滑落,他的眼睛已經開始模糊。但李青雲心中依舊堅定,他告訴自己:隻要還有一口氣,就不能停下!每一次的突破,都是對自我極限的挑戰。他不允許自己軟弱,因為他知道,隻有不斷超越自己,才能走得更遠。
當他終於迴到周淩風身邊時,雙腿已失去知覺,整個人如同癱軟的布袋一般倒在地上,氣喘如牛,額頭上的汗水與泥土混在一起,模糊了他的視線。
周淩風站在他旁邊,冷眼看著他,沒有絲毫同情。“你做得不錯。”他終於開口,聲音沒有一絲溫度,“不過,這隻是開始。”
李青雲咬著牙,艱難地抬起頭,眼中充滿倔強:“我會做得更好!”
經過一番體能訓練,周淩風讓李青雲開始練習劍術基本功。每天,李青雲都要用木劍反複練習劍法的基本動作——劈、刺、擋、掃、斬。這些看似簡單的基礎動作,反複做上百次,手臂、肩膀、腰部都感到沉重和疲憊,肌肉的酸痛幾乎讓他失去動作的協調感。
但李青雲知道,劍術的基礎一旦打下,才有可能走得更遠。他的手臂幾乎麻木,腳步沉重得像是灌了鉛,但他依然堅持著,重複著那些動作。汗水順著他的臉頰滴下,打濕了地上的泥土,他卻不敢停歇。
自從開始跟隨周淩風學習劍術以來,李青雲經曆了從未有過的艱苦訓練。每天清晨,他都要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跑步、負重、攀岩、劈柴、砍木,以及基本劍術動作,幾乎沒有一刻能停歇。周淩風要求他將每一項動作做到極致,不能有絲毫懈怠。
每一次清晨的太陽升起,都帶來了李青雲更加艱苦的訓練。周淩風對他嚴苛的要求沒有一絲鬆懈,每天的訓練幾乎將他所有的體力與精力都消耗殆盡。李青雲的體能已經到了極限,但周淩風依然每天嚴格要求他,從未放過任何一處瑕疵。
每當清晨,李青雲便會背著重物開始跑步,或是進行長時間的負重練習,背上壓著沉重的石板,幾乎無法支撐自己的身體。即便是休息的時候,周淩風也會要求他練習基本的劍法動作,揮劍、劈砍、刺擊,每一項動作都反複進行,直到他全身酸痛,眼皮沉重,雙手顫抖,劍的重量仿佛成了不可承受的負擔。
但李青雲從未停下過,他知道,隻有在這些艱苦的訓練中,自己才能迎接真正的挑戰。而每一次體力與技巧的極限,都讓他更加堅定,心中那股為父親複仇、為自己變強的決心愈發強烈。
今天的訓練,李青雲如往常一樣站在空地上,劍柄緊握,雙眼緊盯著周淩風的身影。周淩風給他布置了劍術的基礎練習,要求他從最基本的動作做起——劈、刺、掃、擋。每一次揮劍,李青雲都能感受到手臂的沉重,劍身的摩擦讓他的肩膀酸痛,每一次揮動都像是在與空氣搏鬥,動作生硬,力道過猛,根本無法形成流暢的劍法。
“停!”周淩風的聲音如鐵錘般砸在李青雲的耳畔,他的眼神依舊冷峻,“你這劍,太重,太僵硬。”
李青雲的劍緩緩降下,唿吸急促,汗水順著額頭滴落,眼中帶著一絲困惑與焦慮。他站在原地,低下頭,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幾乎每一次揮劍,他都感覺到劍身帶著不必要的力量,動作總是顯得生硬且不自然。每一次揮動的劍就像是鐵塊撞擊空氣,無法順暢地劃出優雅的弧線,甚至連最基本的招式都難以做到精準。
周淩風走到李青雲身邊,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但他依舊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憐憫,依舊是冷靜、平靜的語氣:“劍隨心動,心若不靜,劍必遲鈍。”
周淩風的目光轉向遠處的一棵古老鬆樹,樹幹高聳,枝葉繁茂,深深紮根在堅硬的岩土中。鬆樹看似在風中搖曳,但它的根卻牢牢地固定在大地之中。周淩風指著那棵鬆樹,聲音低沉而有力:“劍道如這鬆,強而不折,柔而不斷。你的劍法應當像這棵鬆樹一樣,既能屹立如山,又能在風中屈伸。”
李青雲目不轉睛地看著那棵鬆樹,心中似乎突然有所領悟。鬆樹在風中搖曳,卻從不折斷,根基深厚,堅定而不失柔韌。而自己的劍法,猶如那鬆樹般強大卻不剛硬,既要有力道,又要能夠靈活自如。
周淩風轉身走向李青雲,腳步輕盈且沉穩。“劍道,不僅僅是技巧的錘煉,更多的是心境的修煉。”他停在李青雲麵前,凝視著他的眼睛,“你手中的劍,代表的不是你的力量,而是你的心。如果心中充滿浮躁與急切,那麽劍法再精湛,也隻是空洞的力量,無法殺敵。”
李青雲緩緩握住劍柄,深吸一口氣,閉上眼睛,試著讓心境平靜下來。他開始感受到周圍的自然氣息,山風的輕拂,樹葉的搖動,一切都變得寧靜而清晰。他放慢了唿吸,盡量使自己冷靜下來,感受著劍柄上那一絲絲的溫度與劍身的流動。
他輕輕揮出第一劍,劍鋒劃破空氣,發出清脆的響聲。他盡量控製住劍的力度,避免一味的用力,而是讓劍隨心動,讓每一劍都不帶著沉重的負擔,而是順勢而為。
接著,他又揮出了第二劍、第三劍……每一劍的動作都比之前更加流暢,劍身在空氣中劃出的弧度也更加圓潤自然。李青雲的身體逐漸放鬆,劍法也逐漸有了幾分流暢,他不再像之前那樣生硬,而是能感受到劍身與自己心境的結合。
他再次揮劍,這一次,劍身幾乎沒有任何阻礙,輕鬆地劃出一條弧線。周淩風的目光一動,輕輕點頭,“這才像話。”
李青雲的心中一陣震動,他停下揮劍的動作,緩緩低頭,手中的劍仍然輕輕握著。他的唿吸雖然急促,但內心卻平靜如水。今天的訓練,仿佛突破了某種心境上的障礙,他終於能夠真正感受到“劍隨心動,心靜則劍自成”的奧義。
周淩風看著他,眼中露出一絲讚許的光芒:“你終於開始明白了。劍術,並非隻是技巧上的重複,而是心境的修煉。劍隨心動,心若不靜,劍必遲鈍。你能控製劍的流動,便能駕馭劍術。”
李青雲抬起頭,眼中閃爍著一抹堅定的光芒:“我明白了,前輩。劍法的力量不僅來自於身體,更來自於心境。”
李青雲的劍法越來越流暢,他的步伐也逐漸穩健起來。每一次揮劍,他都能感受到從劍身到心靈的連接,劍與心的契合讓他的動作更加自然,力道更具威脅。盡管他依舊不能做到完美,但他知道,自己的劍法已經逐漸有了雛形。
周淩風沒有再對他進行過多的指導,而是開始默默觀察。在他看來,李青雲已經在劍道上邁出了最艱難的一步——心境的突破。而接下來的日子,便是讓劍術從心境中成長,最終達到心劍合一的境界。
訓練結束後,李青雲匆匆迴到小屋。夕陽的餘暉灑在他略顯疲憊的麵容上,但他的步伐卻因內心的急切而更加快速。推開門時,屋內藥草的氣息撲麵而來,李金龍依舊靠在床頭,臉色蒼白,手中握著一本書,目光卻顯得有些渙散。
“青雲,迴來了?”李金龍抬起頭,努力扯出一抹微笑。
李青雲將劍靠在牆邊,一邊走到李金龍床邊,一邊說道:“李兄,我今天練劍時,遇到了一件事……周前輩或許能幫你治療傷勢。”
李金龍一愣,神情間多了幾分意外:“他是江湖上的劍客,醫術……能行嗎?”
李青雲點點頭,眼中透出堅定:“村裏人提過,他隱居時曾救治過幾名重傷的過路人。他既然有這樣的本事,應該能幫您!”
李金龍欲言又止,但看著李青雲急切的神情,歎了口氣:“青雲,我的傷已拖了這麽久,或許……”
“李兄!”李青雲猛地打斷他的話,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不管結果如何,我都不能看著您這樣痛苦下去。請讓我試試,好嗎?”
李金龍沉默片刻,最終輕輕點頭。
翌日,李青雲再次來到周淩風所在的山間。他跪在周淩風麵前,語氣誠懇而急切:“前輩,我有一事相求!李兄因替我擋刀受了重傷,傷勢至今未愈。我聽村民說您醫術高超,能否請您出手相助?”
周淩風的眉頭微微皺起,目光透著幾分疑慮:“我是劍客,不是郎中,你為何以為我能治傷?”
“前輩,我知道這或許唐突,但我別無他法。”李青雲抬起頭,目光直視周淩風,“李兄是為了救我才受的傷,我不能看著他這樣下去。請您幫幫我!”
周淩風看著李青雲的神情,沉默片刻,最終輕輕歎了口氣:“罷了,我隨你去看看。”
當周淩風走進李青雲和李金龍暫住的小屋時,他的目光掃過簡陋的陳設,眉宇間微不可察地閃過一絲複雜的神情。他走到李金龍床邊,目光審視著他蒼白的麵容和被草藥包裹的傷口。
“你便是李青雲口中的‘李兄’?”周淩風淡淡問道。
李金龍掙紮著想起身,卻被周淩風抬手按住,“別亂動,讓我看看。”
他解開包裹傷口的布條,傷口已經開始潰爛,帶著暗紅色的淤血。周淩風皺了皺眉,從懷中取出一個小瓷瓶,倒出幾顆金黃的丹藥,將其中一顆碾成粉末,撒在傷口上。
“這藥能拔毒止痛,你接下來按時服用其餘的丹藥,三日後再換一次藥。”他一邊處理傷口,一邊沉聲說道。
李金龍看著周淩風熟練的動作,眼中流露出幾分感激:“多謝前輩出手相救。若不是青雲,我可能就沒這個機會見到您了。”
周淩風冷哼一聲,站起身收迴瓷瓶:“我救你,不是因為你,而是看在青雲的麵子上。他還欠我一個劍道的承諾,可不能讓你拖累了他。”
臨走前,周淩風將瓷瓶遞給李青雲:“剩下的丹藥夠用七日,但你們的生活條件太差,若不盡快離開這裏,傷勢可能還是會複發。”
李青雲接過瓷瓶,深深鞠了一躬,聲音中帶著一絲感激與堅定:“前輩,謝謝您。我一定會照顧好李兄,也不會辜負您的教導!”
周淩風轉身離去,隻留下最後一句話:“記住,用劍的人若心亂,終究一無所成。照顧好他,也照顧好自己。”
李青雲看著手中的瓷瓶,他轉頭看向床上的李金龍,輕聲說道:“李兄,您放心,我一定會學好劍術,保護好您和我們的一切。”
李金龍微微一笑,聲音虛弱卻帶著一絲安慰:“青雲,你的心意我懂。周前輩肯出手,說明你已經讓他認可了。好好珍惜這個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