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翻山越嶺,李青雲攙扶著傷重的李金龍,來到了江南的一座偏僻村莊。這裏四麵環山,林木蒼翠,遠離官道,仿佛是被遺忘在世間的一方淨土。村口的小河緩緩流淌,水麵倒映著天邊的霞光,幾隻白鷺悠然掠過。
村莊不大,僅有二三十戶人家,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腳下。稻田間點綴著幾頭悠閑吃草的水牛,炊煙從低矮的屋頂升起,空氣中彌漫著柴火和泥土的氣息。村民們衣著樸素,麵帶憨厚,見到李青雲兩人滿身風塵的模樣,雖略帶警惕,卻沒有露出絲毫敵意。
“客官是外鄉人吧?”一位拄著拐杖的老者走上前來,聲音沙啞卻帶著熱情,“我是這裏的村長,請問為何到此?”
李青雲拱手迴禮:“老丈,我們路上遇到了賊人,我大哥受傷了,現在正想找個落腳處,打擾了。”
老者端詳了一下李金龍蒼白的麵容,點了點頭,也沒有多言,示意他們跟著自己。他帶兩人走進村裏一間廢棄的小屋:“看這個小哥眉清目秀,定是遇到了歹人。這屋雖舊了些,但夠遮風避雨,你二人就在此養傷,需要什麽,隻管和村裏人說。”說罷,轉身離去,也沒多問。
屋外,一群孩子赤著腳,圍著一條村狗嬉笑著追逐。田間的婦人腰間係著圍裙,一邊勞作一邊高聲喚迴調皮的孩子。這樣的平靜生活,讓李青雲感到既陌生又向往,但想到阿福的離去,他的心中又湧上一陣刺痛。
進屋後,李青雲扶著李金龍,讓他躺在一張破舊的木板搭就的床上休息。李金龍額頭滲著冷汗,肩膀的傷口雖然已經敷上了藥,但依然滲血,臉色也越發蒼白。李青雲端來一碗清湯,蹲在他身旁:“李兄,喝點吧,能好得快些。”
李金龍抬眼看了他一眼,笑道:“青雲,你照顧我這些天,也沒好好歇一歇。別把自己也累垮了。”
“李兄,這些是我該做的。若不是你,我早已喪命。”李青雲語氣低沉,眼中閃過愧疚之色。
李金龍擺擺手:“人活一世,誰能不負些重擔。倒是你……從家破人亡到逃到這偏僻之地,我看你已經挺得夠久了。”
李青雲沒有答話,他隻覺得喉頭發澀,心中湧上一股酸楚。他低頭看著李金龍慘白的臉,心裏暗暗發誓:無論如何,一定要讓大哥恢複健康。
為了替李金龍療傷,李青雲隨即從小屋內找到一個竹簍背上,隨即走進村後的一片山林,準備尋找合適的草藥。
山間草木豐茂,清風拂麵。他低頭尋找著適合敷傷的草藥,不遠處傳來一陣村民的交談聲。李青雲好奇地走近,隻見兩個中年漢子一邊砍柴一邊低聲說著:“聽說山上那位老先生還是老樣子,整日裏連影子都看不到。”
“別去惹他就對了,”另一個人搖搖頭,“他雖然隱居多年,但年輕時可了不得,江湖人稱‘狂風劍’。誰惹他,誰倒黴。”
李青雲聞言心中一動,走上前試探著問:“兩位大哥,這山上還有隱士居住?”
漢子們轉頭看了他一眼,見是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放下戒備點點頭:“是啊,不過你最好別去打擾他。那位狂風劍,當年江湖上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誰曉得他為啥隱居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性子還特別古怪。”
“原來如此。”李青雲若有所思地迴應,心中卻生出強烈的好奇。
到了傍晚,李青雲提著滿滿一簍草藥下山,途經林間時,隱隱看到遠處有一間破舊的茅屋,門口掛著幾串幹草和野果。他放慢腳步,借著夕陽餘暉打量,隻見茅屋前的空地上插著一柄鏽跡斑斑的長劍。風吹過,草叢沙沙作響,劍身微微晃動,似乎在訴說著某種過往。
他站在原地片刻,終究沒有上前打擾。帶著滿腹的疑問,他默默記下了茅屋的位置,轉身離去。
迴到屋中,李金龍仍在昏睡中。
一夜無話。
第二日清晨,薄霧籠罩著整個村莊,露珠掛滿了村路旁的草葉。李青雲挑著一隻竹簍,沿著蜿蜒的小路向山上走去。村後有一片蔥鬱的山林,那裏藥草繁茂,是李金龍療傷的唯一希望。
采藥時,他隱約聽到一旁傳來低沉的交談聲。循聲望去,兩個上了年紀的村民正靠在一棵大樹下休息,各自抽著旱煙。他們見李青雲靠近,微微一怔,隨即露出善意的笑容。
“這位小哥,看你麵生,是外鄉來的吧?”其中一位皮膚黝黑的老人率先開口。
李青雲連忙拱手作揖:“老人家,我從外地逃難而來,暫住在村裏,今天出來采點藥草。”
黝黑老人點點頭,又看了一眼李青雲的竹簍,略帶好奇地問:“采藥?是家中有人受傷了?”
“是的,我的兄長傷得不輕。”李青雲如實答道,隨後試探著問道,“兩位大哥,我初來乍到,對村裏不甚了解。聽說這村子附近有位隱士,不知可否請教?”
另一位戴著破草帽的老人聞言,臉上的神情頓時有些複雜。他取下煙鬥敲了敲,低聲說道:“你說的是山上那位‘狂風劍’吧?”
“狂風劍?”李青雲不由一愣,隨即目光亮了幾分,“敢問這位先生是何來曆?”
老人緩緩吐出一口煙,抬眼望向山林深處,似乎在迴憶什麽。他語氣低沉地說道:“那位狂風劍,名叫周淩風。年輕時可不得了,名震江湖,劍下敗過的人,沒有一百也有五十。”
“江湖?”李青雲雖然不熟悉江湖事,卻從書中讀過一些傳聞,頓時被勾起了興趣。他追問道:“既然如此,為何他會隱居在這裏呢?”
戴草帽的老人歎了一口氣,接過話茬:“聽村裏老人說,二十多年前,周淩風在一次決鬥中失手,親手殺了自己的好友……從那以後,他便退出江湖,隱居到這裏。你現在問起他,恐怕村裏人都隻記得他性情古怪,從不輕易與人打交道。”
“這麽多年了,他一直獨居山中?”李青雲有些難以置信。
黝黑老人點了點頭,神情複雜:“是啊。他住在山腰那間茅屋裏,平日裏很少下山,就連村裏人都見不著他的麵。據說,他會偶爾幫村民解決野獸侵擾,但除此之外,再無其他交往。”
“唉,可惜了一代劍客。”戴草帽的老人搖了搖頭,“不過他也算是落了個清淨,免得再沾染江湖那些腥風血雨。”
李青雲聽完,陷入了沉思。他的腦海中浮現出昨日見到的那座茅屋,周圍劍氣隱隱,仿佛還殘留著主人的英武之氣。他低聲問道:“兩位大哥,若是想去拜訪周先生,他會不會拒絕?”
黝黑老人哈哈一笑,擺了擺手:“小哥,你可別自找麻煩。他連村裏人都不待見,更別說外鄉人了。我勸你還是老老實實采藥,別去招惹他。”
草帽老人也附和道:“周先生不喜歡被打擾,更別提陌生人了。再說,你一個年輕人,手無寸鐵,萬一惹他不高興,吃苦頭可不值得。”
李青雲微微點頭,心中卻升起一股莫名的衝動。他想起這些日子以來的顛沛流離,阿福的逝去,李金龍的負傷,以及自己每次麵對危險時的無力感。也許,這位隱居的劍客能教他一些實用的劍術,助他在危機四伏的未來生存下來。
告別了兩位老人後,李青雲背著竹簍走下山路。晨光灑在他的肩頭,山間的風帶著濕潤的草木清香。他抬頭看向山腰那片茅屋的位置,心中複雜的情緒逐漸匯聚成一個念頭:自己是不是該嚐試拜訪這位“狂風劍”?
他低頭望向背簍中的草藥,眼前浮現出李金龍虛弱的麵容。他暗自搖頭,自嘲般地歎道:“先顧眼下要緊的事吧。至於這位周先生,若真是天意,總會再見。”
李青雲背著竹簍推開小屋的木門,一陣淡淡的陽光透過破舊的窗紙灑進來。屋內簡陋而幹淨,幾片簡單的木板拚成了床,角落裏擺著一小堆柴火和幾個破舊的陶罐。李金龍靠在床頭,雙眼微閉,似乎正在養神。聽到開門聲,他緩緩睜開眼睛,目光落在李青雲疲憊的臉上。
“迴來了?”李金龍聲音低啞,卻帶著一絲關切,“藥材找齊了嗎?”
“找到了,山上的草木還算茂盛。”李青雲笑了笑,將竹簍放在一旁,順手拿起陶罐開始煮水。他一邊忙碌,一邊將草藥分類,準備熬製藥湯,“李兄,你再忍一忍,這藥一會兒就好。”
“你這小子,越發像個郎中了。”李金龍調侃道,嘴角微微揚起,“不過,你可別太操勞了,別沒把我養好,自己先倒下了。”
李青雲搖搖頭:“我沒事,比起你來,這點辛苦不算什麽。”
他停下手中的動作,突然開口道:“對了,李兄,我今天在山上遇到兩位村民,聽他們提到了一件有趣的事。”
“哦?”李金龍挑了挑眉,略感興趣地問,“什麽事?”
李青雲一邊往鍋裏加柴火,一邊娓娓道來:“村裏有傳聞,說山腰住著一位隱居的劍客,名叫周淩風,號稱‘狂風劍’。據說他年輕時在江湖上名氣很大,但後來因一場決鬥失敗,就隱居到這兒了。”
“狂風劍?”李金龍聽到這個名字時微微一愣,眉頭輕輕皺起,“這個名字,我好像在哪兒聽過。”
李青雲抬頭看了他一眼:“哦?李兄也聽說過他的事?”
李金龍點點頭,神色變得嚴肅:“如果是我記得的那個人,他確實曾經威震江湖。狂風劍的名號不是吹出來的,他的劍法以迅猛和淩厲著稱,幾乎無人能敵。”
“那他為什麽會隱居?”李青雲忍不住追問。
“這個嘛……”李金龍頓了頓,目光透出幾分複雜,“他當年與一位好友決鬥,卻失手殺了對方。這事在江湖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有人說他因此愧疚難當,選擇退隱江湖;也有人說,他是被對方的勢力逼得無路可走,隻能隱姓埋名。”
李青雲聽後若有所思,低聲說道:“若這位周先生真的如此厲害,不知他願不願意教我劍術?”
“教你?”李金龍搖頭一笑,語氣裏帶著幾分揶揄,“你小子倒是想得美。江湖人個性古怪,尤其是像他這種退隱的高人,哪會輕易收徒?”
“我知道。”李青雲有些沮喪地低下頭,“但我想變強,不想再像以前那樣,無力保護身邊的人。”
李金龍聽出他語氣中的堅定,沉吟片刻後說道:“青雲,劍術不是一朝一夕能學成的,也不是人人都適合練劍。你現在心急複仇,我能理解,但練劍不是為了仇恨,而是為了守護。如果你帶著這樣的心態去學,恐怕周淩風未必會看上你。”
李青雲握緊了拳頭,低聲說道:“李兄,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現在太弱了,弱得連身邊的人都保護不了。若不是你一路相助,我早就沒命了……我不能總依靠別人。”
李金龍看著他,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他歎了口氣:“青雲,你的決心不錯。既然如此,不妨找個機會去試試。但記住,不論周淩風是否願意教你,你都別因此亂了自己的道。”
李青雲點點頭,眼中燃起一絲希望的光芒。他看著灶台上冒著熱氣的藥鍋,內心暗暗發誓:若有機會拜入周淩風門下,他一定會加倍努力,為父親的冤屈,為逝去的阿福,更為未來不再後悔的自己。
鍋裏的藥湯冒出濃濃的香氣,李青雲忙端起碗,將熬好的藥遞到李金龍手中。他露出一抹淺笑:“李兄,先把藥喝了吧。等你傷好些,我們再商量下一步的打算。”
李金龍接過碗,目光停留在李青雲的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意:“好。我倒要看看,你這小子還能搞出什麽名堂來。”
村莊不大,僅有二三十戶人家,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腳下。稻田間點綴著幾頭悠閑吃草的水牛,炊煙從低矮的屋頂升起,空氣中彌漫著柴火和泥土的氣息。村民們衣著樸素,麵帶憨厚,見到李青雲兩人滿身風塵的模樣,雖略帶警惕,卻沒有露出絲毫敵意。
“客官是外鄉人吧?”一位拄著拐杖的老者走上前來,聲音沙啞卻帶著熱情,“我是這裏的村長,請問為何到此?”
李青雲拱手迴禮:“老丈,我們路上遇到了賊人,我大哥受傷了,現在正想找個落腳處,打擾了。”
老者端詳了一下李金龍蒼白的麵容,點了點頭,也沒有多言,示意他們跟著自己。他帶兩人走進村裏一間廢棄的小屋:“看這個小哥眉清目秀,定是遇到了歹人。這屋雖舊了些,但夠遮風避雨,你二人就在此養傷,需要什麽,隻管和村裏人說。”說罷,轉身離去,也沒多問。
屋外,一群孩子赤著腳,圍著一條村狗嬉笑著追逐。田間的婦人腰間係著圍裙,一邊勞作一邊高聲喚迴調皮的孩子。這樣的平靜生活,讓李青雲感到既陌生又向往,但想到阿福的離去,他的心中又湧上一陣刺痛。
進屋後,李青雲扶著李金龍,讓他躺在一張破舊的木板搭就的床上休息。李金龍額頭滲著冷汗,肩膀的傷口雖然已經敷上了藥,但依然滲血,臉色也越發蒼白。李青雲端來一碗清湯,蹲在他身旁:“李兄,喝點吧,能好得快些。”
李金龍抬眼看了他一眼,笑道:“青雲,你照顧我這些天,也沒好好歇一歇。別把自己也累垮了。”
“李兄,這些是我該做的。若不是你,我早已喪命。”李青雲語氣低沉,眼中閃過愧疚之色。
李金龍擺擺手:“人活一世,誰能不負些重擔。倒是你……從家破人亡到逃到這偏僻之地,我看你已經挺得夠久了。”
李青雲沒有答話,他隻覺得喉頭發澀,心中湧上一股酸楚。他低頭看著李金龍慘白的臉,心裏暗暗發誓:無論如何,一定要讓大哥恢複健康。
為了替李金龍療傷,李青雲隨即從小屋內找到一個竹簍背上,隨即走進村後的一片山林,準備尋找合適的草藥。
山間草木豐茂,清風拂麵。他低頭尋找著適合敷傷的草藥,不遠處傳來一陣村民的交談聲。李青雲好奇地走近,隻見兩個中年漢子一邊砍柴一邊低聲說著:“聽說山上那位老先生還是老樣子,整日裏連影子都看不到。”
“別去惹他就對了,”另一個人搖搖頭,“他雖然隱居多年,但年輕時可了不得,江湖人稱‘狂風劍’。誰惹他,誰倒黴。”
李青雲聞言心中一動,走上前試探著問:“兩位大哥,這山上還有隱士居住?”
漢子們轉頭看了他一眼,見是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放下戒備點點頭:“是啊,不過你最好別去打擾他。那位狂風劍,當年江湖上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誰曉得他為啥隱居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性子還特別古怪。”
“原來如此。”李青雲若有所思地迴應,心中卻生出強烈的好奇。
到了傍晚,李青雲提著滿滿一簍草藥下山,途經林間時,隱隱看到遠處有一間破舊的茅屋,門口掛著幾串幹草和野果。他放慢腳步,借著夕陽餘暉打量,隻見茅屋前的空地上插著一柄鏽跡斑斑的長劍。風吹過,草叢沙沙作響,劍身微微晃動,似乎在訴說著某種過往。
他站在原地片刻,終究沒有上前打擾。帶著滿腹的疑問,他默默記下了茅屋的位置,轉身離去。
迴到屋中,李金龍仍在昏睡中。
一夜無話。
第二日清晨,薄霧籠罩著整個村莊,露珠掛滿了村路旁的草葉。李青雲挑著一隻竹簍,沿著蜿蜒的小路向山上走去。村後有一片蔥鬱的山林,那裏藥草繁茂,是李金龍療傷的唯一希望。
采藥時,他隱約聽到一旁傳來低沉的交談聲。循聲望去,兩個上了年紀的村民正靠在一棵大樹下休息,各自抽著旱煙。他們見李青雲靠近,微微一怔,隨即露出善意的笑容。
“這位小哥,看你麵生,是外鄉來的吧?”其中一位皮膚黝黑的老人率先開口。
李青雲連忙拱手作揖:“老人家,我從外地逃難而來,暫住在村裏,今天出來采點藥草。”
黝黑老人點點頭,又看了一眼李青雲的竹簍,略帶好奇地問:“采藥?是家中有人受傷了?”
“是的,我的兄長傷得不輕。”李青雲如實答道,隨後試探著問道,“兩位大哥,我初來乍到,對村裏不甚了解。聽說這村子附近有位隱士,不知可否請教?”
另一位戴著破草帽的老人聞言,臉上的神情頓時有些複雜。他取下煙鬥敲了敲,低聲說道:“你說的是山上那位‘狂風劍’吧?”
“狂風劍?”李青雲不由一愣,隨即目光亮了幾分,“敢問這位先生是何來曆?”
老人緩緩吐出一口煙,抬眼望向山林深處,似乎在迴憶什麽。他語氣低沉地說道:“那位狂風劍,名叫周淩風。年輕時可不得了,名震江湖,劍下敗過的人,沒有一百也有五十。”
“江湖?”李青雲雖然不熟悉江湖事,卻從書中讀過一些傳聞,頓時被勾起了興趣。他追問道:“既然如此,為何他會隱居在這裏呢?”
戴草帽的老人歎了一口氣,接過話茬:“聽村裏老人說,二十多年前,周淩風在一次決鬥中失手,親手殺了自己的好友……從那以後,他便退出江湖,隱居到這裏。你現在問起他,恐怕村裏人都隻記得他性情古怪,從不輕易與人打交道。”
“這麽多年了,他一直獨居山中?”李青雲有些難以置信。
黝黑老人點了點頭,神情複雜:“是啊。他住在山腰那間茅屋裏,平日裏很少下山,就連村裏人都見不著他的麵。據說,他會偶爾幫村民解決野獸侵擾,但除此之外,再無其他交往。”
“唉,可惜了一代劍客。”戴草帽的老人搖了搖頭,“不過他也算是落了個清淨,免得再沾染江湖那些腥風血雨。”
李青雲聽完,陷入了沉思。他的腦海中浮現出昨日見到的那座茅屋,周圍劍氣隱隱,仿佛還殘留著主人的英武之氣。他低聲問道:“兩位大哥,若是想去拜訪周先生,他會不會拒絕?”
黝黑老人哈哈一笑,擺了擺手:“小哥,你可別自找麻煩。他連村裏人都不待見,更別說外鄉人了。我勸你還是老老實實采藥,別去招惹他。”
草帽老人也附和道:“周先生不喜歡被打擾,更別提陌生人了。再說,你一個年輕人,手無寸鐵,萬一惹他不高興,吃苦頭可不值得。”
李青雲微微點頭,心中卻升起一股莫名的衝動。他想起這些日子以來的顛沛流離,阿福的逝去,李金龍的負傷,以及自己每次麵對危險時的無力感。也許,這位隱居的劍客能教他一些實用的劍術,助他在危機四伏的未來生存下來。
告別了兩位老人後,李青雲背著竹簍走下山路。晨光灑在他的肩頭,山間的風帶著濕潤的草木清香。他抬頭看向山腰那片茅屋的位置,心中複雜的情緒逐漸匯聚成一個念頭:自己是不是該嚐試拜訪這位“狂風劍”?
他低頭望向背簍中的草藥,眼前浮現出李金龍虛弱的麵容。他暗自搖頭,自嘲般地歎道:“先顧眼下要緊的事吧。至於這位周先生,若真是天意,總會再見。”
李青雲背著竹簍推開小屋的木門,一陣淡淡的陽光透過破舊的窗紙灑進來。屋內簡陋而幹淨,幾片簡單的木板拚成了床,角落裏擺著一小堆柴火和幾個破舊的陶罐。李金龍靠在床頭,雙眼微閉,似乎正在養神。聽到開門聲,他緩緩睜開眼睛,目光落在李青雲疲憊的臉上。
“迴來了?”李金龍聲音低啞,卻帶著一絲關切,“藥材找齊了嗎?”
“找到了,山上的草木還算茂盛。”李青雲笑了笑,將竹簍放在一旁,順手拿起陶罐開始煮水。他一邊忙碌,一邊將草藥分類,準備熬製藥湯,“李兄,你再忍一忍,這藥一會兒就好。”
“你這小子,越發像個郎中了。”李金龍調侃道,嘴角微微揚起,“不過,你可別太操勞了,別沒把我養好,自己先倒下了。”
李青雲搖搖頭:“我沒事,比起你來,這點辛苦不算什麽。”
他停下手中的動作,突然開口道:“對了,李兄,我今天在山上遇到兩位村民,聽他們提到了一件有趣的事。”
“哦?”李金龍挑了挑眉,略感興趣地問,“什麽事?”
李青雲一邊往鍋裏加柴火,一邊娓娓道來:“村裏有傳聞,說山腰住著一位隱居的劍客,名叫周淩風,號稱‘狂風劍’。據說他年輕時在江湖上名氣很大,但後來因一場決鬥失敗,就隱居到這兒了。”
“狂風劍?”李金龍聽到這個名字時微微一愣,眉頭輕輕皺起,“這個名字,我好像在哪兒聽過。”
李青雲抬頭看了他一眼:“哦?李兄也聽說過他的事?”
李金龍點點頭,神色變得嚴肅:“如果是我記得的那個人,他確實曾經威震江湖。狂風劍的名號不是吹出來的,他的劍法以迅猛和淩厲著稱,幾乎無人能敵。”
“那他為什麽會隱居?”李青雲忍不住追問。
“這個嘛……”李金龍頓了頓,目光透出幾分複雜,“他當年與一位好友決鬥,卻失手殺了對方。這事在江湖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有人說他因此愧疚難當,選擇退隱江湖;也有人說,他是被對方的勢力逼得無路可走,隻能隱姓埋名。”
李青雲聽後若有所思,低聲說道:“若這位周先生真的如此厲害,不知他願不願意教我劍術?”
“教你?”李金龍搖頭一笑,語氣裏帶著幾分揶揄,“你小子倒是想得美。江湖人個性古怪,尤其是像他這種退隱的高人,哪會輕易收徒?”
“我知道。”李青雲有些沮喪地低下頭,“但我想變強,不想再像以前那樣,無力保護身邊的人。”
李金龍聽出他語氣中的堅定,沉吟片刻後說道:“青雲,劍術不是一朝一夕能學成的,也不是人人都適合練劍。你現在心急複仇,我能理解,但練劍不是為了仇恨,而是為了守護。如果你帶著這樣的心態去學,恐怕周淩風未必會看上你。”
李青雲握緊了拳頭,低聲說道:“李兄,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現在太弱了,弱得連身邊的人都保護不了。若不是你一路相助,我早就沒命了……我不能總依靠別人。”
李金龍看著他,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他歎了口氣:“青雲,你的決心不錯。既然如此,不妨找個機會去試試。但記住,不論周淩風是否願意教你,你都別因此亂了自己的道。”
李青雲點點頭,眼中燃起一絲希望的光芒。他看著灶台上冒著熱氣的藥鍋,內心暗暗發誓:若有機會拜入周淩風門下,他一定會加倍努力,為父親的冤屈,為逝去的阿福,更為未來不再後悔的自己。
鍋裏的藥湯冒出濃濃的香氣,李青雲忙端起碗,將熬好的藥遞到李金龍手中。他露出一抹淺笑:“李兄,先把藥喝了吧。等你傷好些,我們再商量下一步的打算。”
李金龍接過碗,目光停留在李青雲的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意:“好。我倒要看看,你這小子還能搞出什麽名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