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中超過七十歲的登記一下,沒人一個月10元錢,八十的二十,以此類推”


    “給你一個月時間統計,人數不夠的話讓金生幫忙”


    說完直接就往家的方向走去。


    張發財夫婦有點懵,隻是一個普通的聊天沒想到直接成立一個辦公室。


    張發財夫婦不是剛上班的菜鳥,辦公室主任的工資那可是不少,行政級別。


    二人看向了陳金生,陳金生苦笑了一下,說“向來都是管殺不管埋,明天給你地方辦公,你先招人,三天後開始”


    張天浩還是那種隻吩咐不問過程的主。


    慢悠悠的四九城溜達,路上看著大家穿著一模一樣的工作服,笑了笑,心想自己終於活成了前世自己討厭的人。


    易中海家發財了,迴來的一大爺把運迴來的東西擺上,電視、收音機、洗衣機、竟然還有一個冰箱,夫妻二人都帶著手表。


    兩個孩子打扮的就跟畫上的人一樣。


    一大爺在收拾家裏,一大媽牽著易繼宗和易樺樺在院裏介紹,小孩跟著母親介紹喊著稱唿。


    何雨柱去了工廠的市場處買東西,直接用幾輛三輪車拉迴來。


    錢不夠,何雨柱也是直接給墊上,因為他感覺看到一大爺就像看到自己親人一樣。


    把買來的食材放好就開始做席麵。


    四合院的人都把家裏的桌子椅子碗筷盤子拿出來共用。


    一大媽坐在那跟院裏的婦女講在港島的事,引得大家的羨慕。


    兩個小孩直接到張家的玩具城玩,張天浩的長子本身就跟他們在港島認識,哥哥的喊著,儼然挺胸就像個小大人一樣,引得看護的於莉和婁小娥哈哈大笑。


    張家院裏擺了一桌,其他桌的飯菜端上後一大爺夫婦共同敬了敬酒,就坐到張家的院子裏。


    一大爺夫婦、二大爺、三大爺、母親李雲華、於莉、婁小娥、林家微、秦淮如。


    其他的何雨水、老四老五全部送往了美國。


    等到張天浩上桌這才開席。


    大家吃著喝著聽著一大爺介紹,還聽了一大爺說張天浩在美國的公司,一陣的羨慕嫉妒恨。


    酒席結束後,張天浩就和三位大爺在院中喝茶,中院離張家近的地方有不少人在乘涼。


    都不時看向張家小院。


    四人說著各自的見聞


    張天浩突然來一句“三大爺,廠裏是不是有附屬醫院啊”


    冷不丁的一句話讓三位大爺給愣哪了。


    三大爺緩了一會“有,原來屬於婁家的,是建國前,後來公私合營就給分了出去,讓他們自虧營收,後來你迴來,廠子越來越大,醫院就想迴來,主要是他們醫院病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咱們廠的,主要是你的想法給別人的不一樣,他們就怕你換醫院,找了我好幾迴,讓咱們接管。”


    張天浩“這事啊,是剛剛開完會出來的時候遇見張發財夫婦,他老婆告訴我說,學校和醫院的事情,我就讓她成立一個辦公室統一登記一下”


    二大爺接住了話“你的意思是把醫院和學校給接過來”


    張天浩笑了笑點根煙“不錯,把醫院給接過來,在每個分廠成立一個醫務室和一輛醫用三輪車,醫院往西從建一個,按照現在的規模十倍以上,最好能容下四千個床位,人才不夠可以先建著,慢慢培養,”


    “學校,現在大家都能吃飽飯,手裏有錢了,晚上又沒事,所以夫妻生活就多了,平均二年一個,我估摸著廠裏的新生兒一年將會有幾百個或者上千,在將來會更多”


    整個四合院聽牆根的靜悄悄的,三位大爺也是,因為從來沒人想過這些。


    自古都是多子多福啊,可是就怕突然養不起了,那這些工人將會引起大的暴亂。


    張天浩“二大爺,不要小看你的這個學校,幾年之內我會把它變成一個多元化的學校,就和市區那二個大學一樣,學曆國家承認,”


    “明天去開會,會忙一陳,我在港島留下了十幾個建築工人,他們將會過年的時候迴來,所以咱們第二個小區將會是高層,十幾層或者二十幾層的高樓。”


    “你明天統計一下,每個分廠建一個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教師來源嗎,你在目前的學生中挑選一批送到專業的學校培養,不能讓咱們的工人孩子上學困難。”


    “你半年之內在西邊挑一個占地二個村莊的地方,要有山有水,迴頭把你的那個學校搬過去,占地嗎,多多益善,最好能容納三四萬人的學校,至於教師嗎,現在政策不是要下鄉務農,支持農村建設嗎,往西幾十裏也是農村”


    三位大爺聽的一愣一愣的,最後一句聽出來是鑽空子。


    也是因為張天浩的明目張膽鑽空子,後來不少的大學教授都被送到了軋鋼廠附屬大學,學校自成立開始就是軍管製,封閉式教學,學生的父母都是在軋鋼廠上班。


    後來有些風言風語傳到學校,有些刺頭挑食,劉海中直接把他們家人叫來跟刺頭交流了一下,十年風風雨雨,學校就是一片淨土,因為畢了業就到軋鋼廠上班,學習一條龍。


    三位大爺也是出謀劃策,尤其是一大爺提出的獎學金、發明獎、工廠可以跟學校下發研究項目,學校吃紅利,學校分什麽專業,運動會等等,一大爺把自己在港島和美國見到給總和了一遍,二大爺的筆記本上記得密密麻麻。


    寫完後,二大爺甩了甩手,就看向張天浩,張天浩也沒再說什麽,直言一大爺的就行。


    於是在大陸上一個多元化、多專業、工廠學校研究一體的大學成立,等到幾十年後人們才發現周圍的有文化的領導都出自軋鋼廠附屬大學,也為張天浩在改革開放中起到了鼇頭獨立,天下獨一份,那時的張天浩真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隻要他盯上的就沒有弄不成的。


    以至於後來外國的公司進大陸才發現,軋鋼廠控製著方方麵麵,於是就投訴軋鋼廠壟斷,一調查才知道軋鋼廠屬於國企。


    四人的談話就被四合院的人給傳了出去,大家也是一笑,因為沒有張天浩那樣的財力。


    而教育、衛生部門直接就到廠裏談判,最後定下來建一個分廠學校,小、初、高,老師自己培訓,有編製,但是要一比二的捐希望學校。


    而醫院也是,醫生、護士,你要多少給多少,不過100人一座二百床位的希望醫院。


    文件到張天浩手裏,看了看,又加上三個村衛生室,兩個村小學,一個鎮初中、高中。


    可以說未來幾十年軋鋼廠都在建農村小學,覆蓋了整個北方,南方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省分廠捐的,所以後來軋鋼廠的員工工作證在全國都非常的吃香,就有一種嫁人隻嫁軋鋼廠,也就造就了軋鋼廠後來帥哥美女遍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之我說都聽著,不許反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楸木的亞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楸木的亞當並收藏四合院之我說都聽著,不許反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