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一時也愣住了,但很快恢複了上位者的敏銳,他迅速吩咐道:“你們都先出去,等我的指示,關好門。”隨後,他立刻撥通了部長的電話,連連應和著對方的指示。掛斷電話後,他走出辦公室,外麵的嘈雜聲瞬間安靜下來。他大聲通知廚房準備烤鴨和火鍋的食材,並宣布自己將與小梅一同進入客人房間服務。其他人連忙各自忙碌起來,而經理則轉向小梅,輕聲說:“小費我會按照人民幣兌換後,明天給你。”


    ---


    張家老二這幾天一直心神不寧,家裏隻有他在廠裏上班。幾天前,他從一個經常一起喝酒的朋友那裏聽說,有人正在調查他們家的檔案。這使得他寢食難安,母親李雲花察覺到了他的異常,但誤以為是悲傷過度,便沒有多問。然而,連續幾天下來,她意識到事情可能並不簡單。


    這天晚飯後,當其他人迴屋時,李雲花叫住了老二,詢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老二連忙把聽到的消息告訴了母親。


    李雲花聽後一愣,隨即笑了起來。“娘,你怎麽了?”老二不解地問。


    “沒事,應該是你哥迴來了。”李雲花迴答得十分肯定。


    “真的嗎?”老二頓時精神一振。


    “應該是,咱們家除了老大在外國,調查家庭成員這事應該錯不了。”李雲花分析道。


    “那,娘,我們要準備什麽東西嗎?”老二問道。


    “你明天領著妹妹把你大哥的房間打掃一下。”李雲花吩咐道。


    於是,老二去找弟弟妹妹,不一會兒,就從閨女房間裏傳出了笑聲。李雲花微笑著走到供桌前,給老頭子上了三炷香,輕聲說:“老大迴來了,這個家散不了。”她看著照片,感覺照片上的人也仿佛在微笑著看她。


    由於隔音功能不佳,周邊的鄰居隱約聽到了“大哥要迴來了”這句話。張家老大要迴來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大院。當初張家男人去世後,李雲花曾不想要肚子裏的孩子,但孩子們堅決反對。現在,除了老二在上班外,其他四人都沒有工作,大院裏早已傳出張家要垮了的謠言。更有好幾個媒婆盯上了張家閨女,想要給她介紹對象。在這個時代,女性的地位尚未提升,張家的境況更是讓人擔憂。然而,現在聽說張家老大要迴來,大院裏的氣氛又變得微妙起來。


    張家自建國後搬到這裏,一直與大院裏的鄰居和睦相處。張父在廠裏當領導時,沒人敢得罪他們。但張父去世後,情況就有所不同了。前幾天還有媒婆上門給老四說親,被老三打了出去。現在,每家每戶都在竊竊私語,但不敢大聲議論,因為老三是個街溜子,大家都有所顧忌。


    李雲花心裏明白這些,但因為學生放假,她從未出過自己的小院。她知道院裏人的想法,所以她在等待,等待那個能夠為她做主、又能照顧一家人的迴來。因此,這段時間她不讓老三出小院,也擋住了其他人的進入。


    ---


    陳經理連忙通知廚房準備食材,並將火鍋準備好。隨後,他和小梅一起前往客人的房間。在房間裏,張天昊正仔細打量著周邊的環境,心中不禁感歎。他沒想到這輩子還能住上這麽高檔的地方。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想的地方,當看到別人住了、吃了、喝了、穿了而自己卻沒有時,就會在腦海裏反複想象,甚至在睡夢中都會夢見。


    咚咚咚,敲門聲響起。


    “請進。”張天昊迴應道。


    小梅打頭,陳經理跟著進來。“張同誌,這是你點的餐,已經準備好了。你看是在餐廳吃還是在這裏吃?”陳經理問道。


    “你好,還是去餐廳吧。勞煩你領路。”張天浩迴答道。他其實想在房間裏吃,但考慮到吃完後房間味道太濃,而且一兩天身上還會有味,所以選擇了餐廳。


    餐廳在二樓,進去後完全是一副歐式的裝飾風格。屋裏的裝潢並不似外麵那般古樸,而是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典雅大氣。黑藍二色為主色調,輔以少量銀器玉器做邊角裝飾。無論走廊還是屋裏擺設,都彌漫著一種低調的奢華感,讓人在感歎餐廳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一種迴家的溫馨。這應該是以前留下的風格,麵積大約有200平方米。餐廳提供西餐和中餐,廚師站在兩旁,顯得非常正式。這也是原來學的歐式禮儀的體現——不論哪個時代,人們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麵展現給別人。


    “哦,你們這還有西餐啊。”張天浩說道。


    “要不你來點?”陳經理問道。


    “算了,吃了10來年早就膩了。”張天浩迴答道。


    陳經理把張天浩領到包間,並囑咐師傅上菜。其實火鍋的肉類並不是前世那種冰凍的肉卷,而是切肉師傅在後廚一刀一刀地切出來的。


    張同誌,你看是先吃烤鴨還是火鍋?”陳經理詢問道。


    “先吃烤鴨墊墊底吧。”張天浩迴答道。


    “那我去給你準備。”陳經理說著便轉身離開。


    不一會兒,一名中年廚師推著小車進來,打過招唿後便開始片鴨。老師傅手穩刀快,不一會兒,108片肥瘦相間的鴨子就整齊地擺放在盤中,端到了張天浩麵前。


    “你慢用。”廚師說著便準備推車出去。


    “等一下。”張天浩從錢包裏取出10刀遞給廚師,示意他收下。廚師有些懵逼地接過錢,然後走出了包間。屋外,很多人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問個不停。經理走過來低聲讓大家安靜,並詢問廚師發生了什麽事。


    “啊,哦,經理,他給的小費。”廚師迴答道。


    經理看了一眼,說道:“你拿著吧。今天大家一定要打起精神,好好安排好客人。”


    “是。”廚師和其他工作人員齊聲迴答道。


    “小梅,你去包間裏看著。”經理又吩咐道。


    “是。”小梅應聲答道。


    這個時代的人對人對物都沒有歧視的目光,因為大家都在同一個起步線上。雖然有些人會嫉妒張天浩,但更多的是羨慕,以及對外麵世界的向往。


    在包間裏,張天浩正準備卷鴨片吃的時候,發現沒有酒。這時,敲門聲響起,小梅拿著兩瓶茅台走了進來。


    “張同誌,招待所裏沒有好酒,這是我們經理迴家拿的,30年陳釀。”小梅解釋道。


    “好好好,你去問問陳經理忙不忙,過來陪我聊會天。”張天浩說道。


    “好的。”小梅應聲答道,然後轉身離開。


    其實,能在最頂級的招待所裏工作的人都不是傻子,大家都知道經理的想法。不一會兒,陳經理便走了過來,直接說道:“免貴姓陳,不嫌棄的話您稱我一聲老陳就好。”


    “嗬嗬,那不能夠,就叫陳哥吧。您就叫我耗子,家裏人都這樣稱唿。”張天浩笑著說道。


    “好,浩子兄弟,你是有什麽事嗎?”陳經理問道。


    “哦,我一個人吃沒勁,想找個人聊聊,介紹一下四九城。”張天浩迴答道。


    “好,那就謝謝兄弟了。”陳經理心想,這樣正好可以完成目標。於是,兩人便開始聊了起來。廚師也把切好的羊肉端了上來,厚薄均勻,看著就讓人有食欲。


    “兄弟,可以了。小梅,倒酒。”張天浩說道。


    “好的。”小梅應聲答道,然後為兩人倒上了酒。


    張天浩邀請小梅一起吃點,小梅看著經理,有些猶豫。陳經理見狀,便說道:“行,大家一起吧。”


    小姑娘吃得不多,張天浩則邊吃邊聽陳經理介紹四九城的美好。他偶爾迴一句,總是能圓上話題,並發表一些新穎的想法,讓陳經理聊得十分愉快。話雖不多,但句句精辟。小梅看著眼前侃侃而談的年輕人,感覺他無所不知。而陳經理也覺得張天浩並不像外麵流傳的那樣是個花花公子,反而給人一種大智若愚的感覺。


    聊了很久後,張天浩突然問道:“陳哥,你是不是有事要說?”


    陳經理嘿嘿一笑,說道:“兄弟,是這樣的。不知道你那還有沒有美刀?哥哥我想換一點。”


    張天浩笑著看了看他,說道:“還有一點零的,還有一部分整的。不知陳哥想換多少?”


    “換整的,有多少換多少。”陳經理迴答道。


    張天浩心想,看來是不少人打著這個主意啊。於是,他說道:“有10萬,你看怎麽換?”


    “行,我今晚準備一下,明天可以嗎?”陳經理問道。


    “這樣啊,陳哥,你再給我準備一些票據吧。要不然沒法買東西。還有就是留2萬備用,其他的存起來可以嗎?”張天浩說道。


    “行,沒問題。”陳經理心想,終於完成任務了。


    接著,張天浩又問道:“陳哥,還有個事。我想買個別墅,可不可以?”


    陳經理想了想,迴答道:“兄弟啊,目前呢,這建國以後,尤其是東邊的戰役結束後,國家正處於一個發展階段。一般的居住房屋,隻要是祖上留下來的,有證明的,都退還給戶主了。但現在還沒有買賣房屋的政策文件。”


    “哦,沒有這邊的政策啊。”張天浩說道。


    “那要是開辦私人廠呢?”張天浩又問道。


    “現在國家對商業實行的是贖買政策。也就是說,你可以管理工廠或門店,但國家會先付一部分錢,再過一段時間再付一部分錢。陸陸續續地,3到5年時間內,國家會購買整個工廠或門店,將其轉變為國有企業。所以現在並不鼓勵私人開辦新的工廠。”陳經理解釋道。


    張天浩聽後,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他心想,看來現在還不是大展拳腳的時候,得慢慢來。


    “陳哥,那我現在換匯是不是不太合適啊?畢竟現在國家正需要外匯呢。”張天浩故意說道。


    “哎呀,兄弟,你這就見外了。國家需要外匯,但也需要像你這樣的愛國人士來支持國家建設啊。你換匯,也是為國家做貢獻嘛。”陳經理連忙說道。


    “哈哈,陳哥說得對。那我明天就等你來安排了。”張天浩笑著說道。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張天浩便提出告辭。陳經理和小梅送他到門口,目送他離開。


    迴到住處,張天浩躺在床上,思考著今天的所見所聞。他覺得,雖然現在國家還處於起步階段,但人民的熱情和對未來的憧憬是顯而易見的。他也明白,現在並不是大肆投資的好時機,需要慢慢來,先了解清楚情況再說。


    第二天,陳經理早早地就來到了招待所,等著張天浩。兩人見麵後,陳經理便帶著張天浩去了一個隱秘的地方,進行換匯交易。交易完成後,陳經理又帶著張天浩去了一些地方,幫他購買了所需的票據和一些日常用品。


    在接下來的幾天,張天浩開始慢慢了解這個時代的生活和人們的思維方式。他也結交了一些朋友,包括一些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人。通過他們,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國家的政策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之我說都聽著,不許反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楸木的亞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楸木的亞當並收藏四合院之我說都聽著,不許反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