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這位堪稱《紅樓夢》中當之無愧的第一女主角,其身上那絳珠仙子的神秘光環,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不僅令無數讀者為之傾心,更是深深地折服了陳星。
林黛玉之所以如此令人著迷,並非僅僅依靠顯赫的家世、傾國傾城的容貌或者淵博的學識。事實上,無論身處何種境遇,她手中始終緊握著一張堅不可摧的“硬底牌”——那顆晶瑩剔透、至真至純的心。
提及林黛玉,便無法迴避那位與之有著千絲萬縷聯係的賈寶玉。他們之間那份蕩氣迴腸的知己之愛,恰似一首動人心弦的樂章,在歲月的長河中久久迴蕩。而在林黛玉的世界裏,賈寶玉便是唯一的男主角。即便在茫茫人海中出現其他男子,恐怕也難以抵擋她那絕世的才情與風姿綽約的容顏所散發出的迷人魅力。
像薛蟠那樣的呆霸王,隻不過是偶爾驚鴻一瞥,便已被林黛玉的風流婉轉迷得神魂顛倒、骨軟筋麻,定定地站在原地動彈不得。
一直以來,人們對於林黛玉魅力的認知,往往局限於良好的家世背景、出眾的學識涵養以及美若天仙般的容貌身姿。這些特質仿佛一道無形的屏障,自然而然地將她與尋常的官宦小姐分隔開來。如此一來,林黛玉給人的印象便如同含著金鑰匙降臨人世一般,仿若幸運女神格外眷顧,讓她抽中了人生的上上之簽。然而,真正了解她內心世界的人會明白,那些外在的光芒固然耀眼,但她那顆純淨無瑕、敏感細膩且充滿詩意的心,才是最為珍貴的寶藏。
實際上,黛玉所在的家族雖然曾經顯赫一時,乃是名副其實的書香之族、鍾鳴鼎食之家,但如今卻是人丁凋零,後繼無人。自幼失去雙親的她,仿佛成了這世間孤獨漂泊的一葉小舟。在賈府之中,盡管眾人對她關愛有加,但那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始終如影隨形。
每每行事,黛玉總是小心翼翼,生怕行差踏錯一步。因為她深知自己並非賈府中的正經主子,稍有不慎便可能招來他人的閑言碎語。所以,哪怕心中有萬般委屈與不甘,她也常常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頭,默默地將淚水咽下。這種滋味,實在令人倍感心酸。
當我們讀完林黛玉那短暫而又充滿悲歡離合的一生時,方才恍然大悟:對於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女子而言,生命中最為堅實有力的底牌,並不僅僅取決於父母賜予的家世背景、自身通過不懈努力所積累的淵博學識,亦非僅僅依靠天生麗質的容貌。真正重要且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實則是另一種更為關鍵且極具分量的因素——那便是能夠清晰地洞察並認識到自己所處的真實環境,然後以恰當的方式去應對種種困境與挑戰,進而最大限度地爭取到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並扞衛住那份寶貴的尊嚴。
黛玉初入賈府時不過才六七歲的年紀,擺在眼前的現實狀況令人憂心忡忡。盡管林家曾經聲名赫赫,但如今其母已逝,而其父林如海又因忙於公務,能夠用於教導女兒的時間、精力以及可能性都極為有限。須知對於貴族之家的千金小姐而言,閨中的教養容不得絲毫疏忽大意。再者,身為一家之主的林如海必定會深思熟慮:究竟該采取何種方式,方能確保自家龐大的家業得以平穩且順利地由這唯一的愛女繼承下去。倘若黛玉繼續留居蘇州,萬一哪天林如海遭遇不測風雲,那麽孤苦無依的她作為一介柔弱女子,又該怎樣守護住屬於自己的那份財產呢?
前往京城與外祖母共同生活,並置身於女眷眾多的賈府之中,如此一來,小姐應有的教養問題便迎刃而解。而且投靠外祖家還能夠一次性將林家的流動資產盡數轉移過去,真可謂是一箭雙雕之計。然而,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父女從此天各一方,徒增了無盡的骨肉分離之苦和綿綿相思之情,實乃人生一大憾事啊!
隻可惜,或許就連聰慧過人的林如海也未能預料到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沒錯,正是因為有他在,林家才能得以維係其存在。然而,一旦他離世,林家實質上便會走向衰亡,這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不僅如此,他將自己的女兒以及家族的財富盡數送入了賈府之中,至此,林家手中已然失去了所有能夠製衡與博弈的資本。待到他駕鶴西去之時,無論情況怎樣發展,他的愛女林黛玉都無可避免地要過上寄人籬下的生活。
要知道,賈府並非僅僅屬於賈母一人,其中王家所擁有的勢力同樣不容小覷。即便是賈政這樣看似正直的人物,若想實現賈府利益的最大化,讓寶玉和黛玉分別與另外兩家名門望族聯姻方才是最為明智之舉。
我們不妨迴想一下,當初黛玉初次踏入賈府之際,那時的她尚且時常流露出一些任性的行為舉止。譬如說,在處理與寶玉之間的感情問題時,她依然保留著小兒女般的嬌嗔與任性;而在麵對賈府下人們的時候,她身上那種千金大小姐的高傲之氣亦未曾收斂半分。
可是,當她的父親不幸與世長辭以後,尤其是在黛玉二次進入榮國府之後,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此往後,無論是遇到何種事情,她都選擇默默地隱忍下來。實際上,就在她第二次踏進賈府沒多久,她便創作出了那首感人至深的《葬花詞》。這首詞作中的每一字、每一句,無不傾訴著她身處賈府所承受的種種委屈與苦悶,字裏行間更是充滿了遭受欺淩後的悲憤之情。
黛玉在賈府中的地位從總體上來說,表麵上依舊要高於迎春、探春和惜春這三位小姐,基本上與寶玉持平。其中最為關鍵的證據在於,自始至終她在宴會上的座位次序始終位列眾小姐之首。不僅如此,就連她所穿戴的衣物飾品亦是最為昂貴奢華的。
就拿蘆雪庵詩社那一迴來說吧,曹雪芹對在場眾人的衣著服飾均做了詳盡細致的描繪。在所有人當中,即便是寶玉那件價值連城的雀金裘以及寶琴那件稀世罕見的鳧靨裘與之相比起來,也要遜色不少,遠不及黛玉身上所披的那件潔白如雪的狐狸皮大氅來得珍貴華麗。
然而,令人感到詫異的是,盡管黛玉時常遭受他人的排擠與惡意對待,但她卻能夠始終穩居於榮國府的頂層位置。要知道,此時林如海已然離世,林家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根本無法給予她絲毫的支持與依靠。通常而言,所謂的家世背景、傾國傾城之貌以及博學多才等因素,在殘酷的現實麵前往往缺乏足夠的震懾力量。
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使得黛玉能夠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屹立不倒呢?事實上,真正具有強大威懾力的,正是黛玉手中握有的一張“硬底牌”——她的那份超凡脫俗的通透。她對於自身所處的境遇有著極為清晰深刻的認識,正因如此,麵對種種不公與刁難,她大多時候都選擇默默忍耐,而從不輕易表露自己內心的委屈與苦楚。
所有那些如軟刀子般向她襲來的明槍暗箭、冷嘲熱諷以及各種惡意揣測與算計,她一概視而不見,從不輕易去接招。麵對這世間萬般變化,她始終保持著一份令人驚歎的淡定從容。這份淡定,不僅源自簪纓世家所賦予她的良好涵養,更深深植根於那世襲列侯家族骨子裏與生俱來的驕傲。
就像那首淒美動人的《葬花詞》,便是她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和無聲傾訴。在這首詞中,她將所有的委屈、悲傷、孤獨和無奈統統化作詩意的文字,獨自默默地承受並化解。
而賈府,這個看似繁華熱鬧卻又充滿複雜人際關係和利益糾葛的大家族,其實並未到不堪入目的地步。畢竟,作為名門望族,他們還是需要維持最起碼的體麵和尊嚴。
說到這裏,不得不提及林如海的精心布局。他深知女兒日後在賈府的生活可能不會一帆風順,於是巧妙地為她留下了一顆重要的棋子——賈雨村。對於林家與賈府的底細,恐怕沒有人比賈雨村更為了解。而黛玉前後兩次進京,皆是由賈雨村親自護送,足見其關係之密切。此外,賈雨村能夠得以重返官場,背後少不了林如海的一番運籌帷幄。
盡管賈雨村此人品性不佳,被世人視為奸惡之人,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他身上仍有著一些閃光點。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在《紅樓夢》眾多反麵男性角色當中,唯有賈雨村育有一子,並且相較於其他荒淫無恥之人,他算得上是唯一一個沒有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的人。正因如此,要說他對林如海忠心耿耿,倒也合乎情理。
所以,無論是身處賈府之內,憑借自身那份穩定且強大的內在力量;還是置身於賈府之外,得益於賈雨村在暗處的默默守護,黛玉都能夠相對安穩地行走在這紛繁複雜的人世間。但命運的軌跡似乎並不會一直按照既定的路線前行。隨著賈府內部權力鬥爭的加劇,王熙鳳因病失勢後,賈府的管理逐漸混亂。這時,一些別有用心之人開始將矛頭指向黛玉。
他們暗中散播謠言,稱黛玉雖表麵清高,實則心機深沉,利用美貌與才情迷惑眾人。黛玉雖知這些流言蜚語,卻隻是更加謹小慎微。
然而,賈雨村那邊卻出了事。他在官場的爭鬥中失敗,自身難保,再也無法暗中保護黛玉。黛玉失去了這一外部助力,處境愈發艱難。
恰在此時,北靜王偶然間看到了黛玉所作的詩詞,大為讚賞,對這位空靈秀雅的女子心生好奇。他決定介入賈府之事,調查關於黛玉的傳言。經過一番查探,北靜王發現黛玉為人清白無辜,決定出麵保她。這一轉折,使黛玉在賈府中的局勢暫時得到緩解,可她知道,未來的路依舊布滿荊棘,而她隻能靠著自己的通透繼續在這漩渦中掙紮求生。北靜王雖暫時保住了黛玉,但他的舉動引起了其他勢力的不滿。忠順王府本就與賈府不和,見北靜王插手,便想借機打壓。他們買通了賈府中的一些下人,讓他們故意製造事端誣陷黛玉偷竊財物。
黛玉百口莫辯,賈母等人雖有心護她,可證據確鑿似的擺在眼前,也頗感為難。黛玉深知這次危機不同以往,她決定主動出擊。她請求北靜王允許她麵見忠順王爺,表明自己的清白。
北靜王欽佩黛玉的勇氣,答應幫忙安排會麵。見麵那日,黛玉鎮定自若,以犀利言辭反駁了忠順王府的汙蔑。她說自己雖寄人籬下,但絕不為五鬥米折腰,偷東西這種事絕不可能做。忠順王爺被黛玉的氣度所懾,又見北靜王維護,隻好作罷。
經此一役,黛玉在賈府中的名聲反而有所好轉。然而她明白,隻要自己孤身一人,類似的危險就隨時可能到來。她暗自下定決心,要更加謹慎小心,同時也要尋找機會擺脫這種任人擺布的境地。
此後,黛玉越發低調內斂,每日隻是讀書寫字、作詩繪畫,盡量減少與人的紛爭。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元妃省親過後,宮中傳出消息有意在賈府諸女中挑選才女入宮伴讀。這本是一件榮耀之事,可眾人皆知宮闈之中勾心鬥角,進去怕是兇多吉少。
有人竟暗中謀劃將黛玉之名報上去,妄圖借此除去她。黛玉得知此事後,並沒有驚慌失措。她悄悄找到薛寶釵商議對策。寶釵本就欣賞黛玉的才情,又念及姐妹情誼,決定一同去找賈母陳情。
賈母知曉後大怒,嚴查之下揪出幕後黑手乃是趙姨娘。原來趙姨娘嫉妒黛玉在府中的地位,又害怕黛玉將來嫁給寶玉影響自己兒子賈環的前程。賈母嚴懲了趙姨娘,此事才算平息。
經曆這場風波,黛玉深感世事無常,唯有自身強大才可真正安身立命。她開始暗中學習管家之道,以備不時之需。而賈府眾人也漸漸對黛玉改變看法,不再輕易招惹她,黛玉終於在這複雜的賈府中有了些許喘息之機。
林黛玉之所以如此令人著迷,並非僅僅依靠顯赫的家世、傾國傾城的容貌或者淵博的學識。事實上,無論身處何種境遇,她手中始終緊握著一張堅不可摧的“硬底牌”——那顆晶瑩剔透、至真至純的心。
提及林黛玉,便無法迴避那位與之有著千絲萬縷聯係的賈寶玉。他們之間那份蕩氣迴腸的知己之愛,恰似一首動人心弦的樂章,在歲月的長河中久久迴蕩。而在林黛玉的世界裏,賈寶玉便是唯一的男主角。即便在茫茫人海中出現其他男子,恐怕也難以抵擋她那絕世的才情與風姿綽約的容顏所散發出的迷人魅力。
像薛蟠那樣的呆霸王,隻不過是偶爾驚鴻一瞥,便已被林黛玉的風流婉轉迷得神魂顛倒、骨軟筋麻,定定地站在原地動彈不得。
一直以來,人們對於林黛玉魅力的認知,往往局限於良好的家世背景、出眾的學識涵養以及美若天仙般的容貌身姿。這些特質仿佛一道無形的屏障,自然而然地將她與尋常的官宦小姐分隔開來。如此一來,林黛玉給人的印象便如同含著金鑰匙降臨人世一般,仿若幸運女神格外眷顧,讓她抽中了人生的上上之簽。然而,真正了解她內心世界的人會明白,那些外在的光芒固然耀眼,但她那顆純淨無瑕、敏感細膩且充滿詩意的心,才是最為珍貴的寶藏。
實際上,黛玉所在的家族雖然曾經顯赫一時,乃是名副其實的書香之族、鍾鳴鼎食之家,但如今卻是人丁凋零,後繼無人。自幼失去雙親的她,仿佛成了這世間孤獨漂泊的一葉小舟。在賈府之中,盡管眾人對她關愛有加,但那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始終如影隨形。
每每行事,黛玉總是小心翼翼,生怕行差踏錯一步。因為她深知自己並非賈府中的正經主子,稍有不慎便可能招來他人的閑言碎語。所以,哪怕心中有萬般委屈與不甘,她也常常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頭,默默地將淚水咽下。這種滋味,實在令人倍感心酸。
當我們讀完林黛玉那短暫而又充滿悲歡離合的一生時,方才恍然大悟:對於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女子而言,生命中最為堅實有力的底牌,並不僅僅取決於父母賜予的家世背景、自身通過不懈努力所積累的淵博學識,亦非僅僅依靠天生麗質的容貌。真正重要且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實則是另一種更為關鍵且極具分量的因素——那便是能夠清晰地洞察並認識到自己所處的真實環境,然後以恰當的方式去應對種種困境與挑戰,進而最大限度地爭取到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並扞衛住那份寶貴的尊嚴。
黛玉初入賈府時不過才六七歲的年紀,擺在眼前的現實狀況令人憂心忡忡。盡管林家曾經聲名赫赫,但如今其母已逝,而其父林如海又因忙於公務,能夠用於教導女兒的時間、精力以及可能性都極為有限。須知對於貴族之家的千金小姐而言,閨中的教養容不得絲毫疏忽大意。再者,身為一家之主的林如海必定會深思熟慮:究竟該采取何種方式,方能確保自家龐大的家業得以平穩且順利地由這唯一的愛女繼承下去。倘若黛玉繼續留居蘇州,萬一哪天林如海遭遇不測風雲,那麽孤苦無依的她作為一介柔弱女子,又該怎樣守護住屬於自己的那份財產呢?
前往京城與外祖母共同生活,並置身於女眷眾多的賈府之中,如此一來,小姐應有的教養問題便迎刃而解。而且投靠外祖家還能夠一次性將林家的流動資產盡數轉移過去,真可謂是一箭雙雕之計。然而,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父女從此天各一方,徒增了無盡的骨肉分離之苦和綿綿相思之情,實乃人生一大憾事啊!
隻可惜,或許就連聰慧過人的林如海也未能預料到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沒錯,正是因為有他在,林家才能得以維係其存在。然而,一旦他離世,林家實質上便會走向衰亡,這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不僅如此,他將自己的女兒以及家族的財富盡數送入了賈府之中,至此,林家手中已然失去了所有能夠製衡與博弈的資本。待到他駕鶴西去之時,無論情況怎樣發展,他的愛女林黛玉都無可避免地要過上寄人籬下的生活。
要知道,賈府並非僅僅屬於賈母一人,其中王家所擁有的勢力同樣不容小覷。即便是賈政這樣看似正直的人物,若想實現賈府利益的最大化,讓寶玉和黛玉分別與另外兩家名門望族聯姻方才是最為明智之舉。
我們不妨迴想一下,當初黛玉初次踏入賈府之際,那時的她尚且時常流露出一些任性的行為舉止。譬如說,在處理與寶玉之間的感情問題時,她依然保留著小兒女般的嬌嗔與任性;而在麵對賈府下人們的時候,她身上那種千金大小姐的高傲之氣亦未曾收斂半分。
可是,當她的父親不幸與世長辭以後,尤其是在黛玉二次進入榮國府之後,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此往後,無論是遇到何種事情,她都選擇默默地隱忍下來。實際上,就在她第二次踏進賈府沒多久,她便創作出了那首感人至深的《葬花詞》。這首詞作中的每一字、每一句,無不傾訴著她身處賈府所承受的種種委屈與苦悶,字裏行間更是充滿了遭受欺淩後的悲憤之情。
黛玉在賈府中的地位從總體上來說,表麵上依舊要高於迎春、探春和惜春這三位小姐,基本上與寶玉持平。其中最為關鍵的證據在於,自始至終她在宴會上的座位次序始終位列眾小姐之首。不僅如此,就連她所穿戴的衣物飾品亦是最為昂貴奢華的。
就拿蘆雪庵詩社那一迴來說吧,曹雪芹對在場眾人的衣著服飾均做了詳盡細致的描繪。在所有人當中,即便是寶玉那件價值連城的雀金裘以及寶琴那件稀世罕見的鳧靨裘與之相比起來,也要遜色不少,遠不及黛玉身上所披的那件潔白如雪的狐狸皮大氅來得珍貴華麗。
然而,令人感到詫異的是,盡管黛玉時常遭受他人的排擠與惡意對待,但她卻能夠始終穩居於榮國府的頂層位置。要知道,此時林如海已然離世,林家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根本無法給予她絲毫的支持與依靠。通常而言,所謂的家世背景、傾國傾城之貌以及博學多才等因素,在殘酷的現實麵前往往缺乏足夠的震懾力量。
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使得黛玉能夠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屹立不倒呢?事實上,真正具有強大威懾力的,正是黛玉手中握有的一張“硬底牌”——她的那份超凡脫俗的通透。她對於自身所處的境遇有著極為清晰深刻的認識,正因如此,麵對種種不公與刁難,她大多時候都選擇默默忍耐,而從不輕易表露自己內心的委屈與苦楚。
所有那些如軟刀子般向她襲來的明槍暗箭、冷嘲熱諷以及各種惡意揣測與算計,她一概視而不見,從不輕易去接招。麵對這世間萬般變化,她始終保持著一份令人驚歎的淡定從容。這份淡定,不僅源自簪纓世家所賦予她的良好涵養,更深深植根於那世襲列侯家族骨子裏與生俱來的驕傲。
就像那首淒美動人的《葬花詞》,便是她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和無聲傾訴。在這首詞中,她將所有的委屈、悲傷、孤獨和無奈統統化作詩意的文字,獨自默默地承受並化解。
而賈府,這個看似繁華熱鬧卻又充滿複雜人際關係和利益糾葛的大家族,其實並未到不堪入目的地步。畢竟,作為名門望族,他們還是需要維持最起碼的體麵和尊嚴。
說到這裏,不得不提及林如海的精心布局。他深知女兒日後在賈府的生活可能不會一帆風順,於是巧妙地為她留下了一顆重要的棋子——賈雨村。對於林家與賈府的底細,恐怕沒有人比賈雨村更為了解。而黛玉前後兩次進京,皆是由賈雨村親自護送,足見其關係之密切。此外,賈雨村能夠得以重返官場,背後少不了林如海的一番運籌帷幄。
盡管賈雨村此人品性不佳,被世人視為奸惡之人,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他身上仍有著一些閃光點。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在《紅樓夢》眾多反麵男性角色當中,唯有賈雨村育有一子,並且相較於其他荒淫無恥之人,他算得上是唯一一個沒有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的人。正因如此,要說他對林如海忠心耿耿,倒也合乎情理。
所以,無論是身處賈府之內,憑借自身那份穩定且強大的內在力量;還是置身於賈府之外,得益於賈雨村在暗處的默默守護,黛玉都能夠相對安穩地行走在這紛繁複雜的人世間。但命運的軌跡似乎並不會一直按照既定的路線前行。隨著賈府內部權力鬥爭的加劇,王熙鳳因病失勢後,賈府的管理逐漸混亂。這時,一些別有用心之人開始將矛頭指向黛玉。
他們暗中散播謠言,稱黛玉雖表麵清高,實則心機深沉,利用美貌與才情迷惑眾人。黛玉雖知這些流言蜚語,卻隻是更加謹小慎微。
然而,賈雨村那邊卻出了事。他在官場的爭鬥中失敗,自身難保,再也無法暗中保護黛玉。黛玉失去了這一外部助力,處境愈發艱難。
恰在此時,北靜王偶然間看到了黛玉所作的詩詞,大為讚賞,對這位空靈秀雅的女子心生好奇。他決定介入賈府之事,調查關於黛玉的傳言。經過一番查探,北靜王發現黛玉為人清白無辜,決定出麵保她。這一轉折,使黛玉在賈府中的局勢暫時得到緩解,可她知道,未來的路依舊布滿荊棘,而她隻能靠著自己的通透繼續在這漩渦中掙紮求生。北靜王雖暫時保住了黛玉,但他的舉動引起了其他勢力的不滿。忠順王府本就與賈府不和,見北靜王插手,便想借機打壓。他們買通了賈府中的一些下人,讓他們故意製造事端誣陷黛玉偷竊財物。
黛玉百口莫辯,賈母等人雖有心護她,可證據確鑿似的擺在眼前,也頗感為難。黛玉深知這次危機不同以往,她決定主動出擊。她請求北靜王允許她麵見忠順王爺,表明自己的清白。
北靜王欽佩黛玉的勇氣,答應幫忙安排會麵。見麵那日,黛玉鎮定自若,以犀利言辭反駁了忠順王府的汙蔑。她說自己雖寄人籬下,但絕不為五鬥米折腰,偷東西這種事絕不可能做。忠順王爺被黛玉的氣度所懾,又見北靜王維護,隻好作罷。
經此一役,黛玉在賈府中的名聲反而有所好轉。然而她明白,隻要自己孤身一人,類似的危險就隨時可能到來。她暗自下定決心,要更加謹慎小心,同時也要尋找機會擺脫這種任人擺布的境地。
此後,黛玉越發低調內斂,每日隻是讀書寫字、作詩繪畫,盡量減少與人的紛爭。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元妃省親過後,宮中傳出消息有意在賈府諸女中挑選才女入宮伴讀。這本是一件榮耀之事,可眾人皆知宮闈之中勾心鬥角,進去怕是兇多吉少。
有人竟暗中謀劃將黛玉之名報上去,妄圖借此除去她。黛玉得知此事後,並沒有驚慌失措。她悄悄找到薛寶釵商議對策。寶釵本就欣賞黛玉的才情,又念及姐妹情誼,決定一同去找賈母陳情。
賈母知曉後大怒,嚴查之下揪出幕後黑手乃是趙姨娘。原來趙姨娘嫉妒黛玉在府中的地位,又害怕黛玉將來嫁給寶玉影響自己兒子賈環的前程。賈母嚴懲了趙姨娘,此事才算平息。
經曆這場風波,黛玉深感世事無常,唯有自身強大才可真正安身立命。她開始暗中學習管家之道,以備不時之需。而賈府眾人也漸漸對黛玉改變看法,不再輕易招惹她,黛玉終於在這複雜的賈府中有了些許喘息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