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想找老師
穿到荒年,靠撿破爛和糙發家致富 作者:未琪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孟抬起眼睛,直直地看著殷蘭,然後聽見殷蘭說,“那麽聰明的賊,最後他一直是一個賊,而比他蠢很多的那個人...”
王孟灼灼的視線看向她。
殷蘭開口,“卻成了當朝首輔。”
轟!
有一個什麽東西似乎在王孟心裏碎裂轟塌。
殷蘭繼續,“背得快不代表什麽,背得慢也不是過錯,記得快的人,他忘得也會更快,而背的慢的人,正是因為慢,所以他花了很多時間,那些記下的東西就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腦海裏,一輩子都不會忘,你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不會白白浪費。”
殷蘭笑笑,“你們讀書人不是很喜歡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嗎,連我這個婦道人家都懂的道理,你怎麽還想不清楚呢?”
王孟聽著殷蘭說話,越聽,他的眼睛越亮,最後整個人的臉都明亮了起來,胸膛劇烈的起伏,仿佛整個人激動不已。
是啊,是啊,他之前怎麽就沒有想通呢?
竟然是一個婦人...
想到這裏,王孟的視線落在殷蘭臉上,之前他沒有細看,現在看來,這個婦人雖然衣裳帶著補丁,看起來破破舊舊的,可是整個人卻幹幹淨淨。
而且,她很好看,特別是一雙眼睛,明亮澄澈又幹淨,讓人無比親近又令人信服。
這根本不像是一雙農村婦人的眼睛,王孟竟然覺得,那種感覺,和自己爺爺看他時很相似,可是又比爺爺少了威嚴,多了親切和藹,讓他下意識地就想親近。
“嬸子,謝謝,謝謝你,從今日起,我一定比過去更用功,必然日夜苦讀,我比那位首輔聰明,我不信我學不出來!”王孟激動地說。
見他聽了進去,殷蘭挺欣慰,拿他這十兩銀子也更心安理得。
小夥子挺容易被忽悠啊。
不過,這石頭任誰也看不出人工痕跡,和天然奇石沒有區別,這王孟不至於吃虧。
殷蘭也隻是看他善良,勉強幫一把而已。
道理是那麽個道理,重要的是,誰能下得了那個苦功去做。
隻要肯堅持,結果一定不會差。
殷蘭她自己就不是一個很有天賦很聰明的人,可高考,就是這樣的堅持和勁頭,讓她最後考上了很好的大學。
她能行,別人也一定能行。
那王孟連連道謝後,十分激動地拿著奇石往迴走,立刻就要去埋頭苦讀。
東西已經賣出去了,原本打算能有個七八兩就很好,沒想到完全沒有講價,十兩銀子到手。
往迴走的時候,殷蘭突然又有了一個想法。
她從前上學的時候,了解過很多的學習方法,其中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農村家庭,家裏隻供起來一個孩子上學,所以呢,父母就讓老大去上學,然後每天放學迴家,再讓他把當頭學到的知識,教給弟弟妹妹。
結果最後,家裏的娃全部都考上了清華北大。
這個學習方法就是以教促學。
如果隻是學習,知識在大腦裏留下的痕跡是有限的,而在教學的過程中,你反而能去深刻理解,並且知道自己哪裏沒有理解清楚,畢竟,隻有自己完全懂了,才能夠教給別人。
既然如此....
現在娃上學,都是先找人開蒙後,再考試去學堂錄取。
她家裏,能不能找一個書生當老師?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
不過,殷蘭現在也隻是想想。
鐵劍村根本就沒有書生,就算是有,那這樣做,也會被罵死的。
現在讀書人很精貴,這樣讓人家花時間,可不就是耽誤人家嗎。
不過家裏的娃是到了讀書的年紀,開蒙得花錢,去學堂那就更貴了,她得趕緊想個法子。
殷蘭往外走去。
在另一頭,學堂門口,殷老大拉著自己的兒子從學堂出來,扭頭的時候,似乎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他還以為是自己看錯了,恰好殷蘭扭頭,“是二姑姑。”倒是娃看真切了,竟然還真的是那個殷蘭。
上次她迴來,不就是打了她幾下嗎,誰讓她拿迴來的糧食根本就不夠。
哪裏知道他這個妹妹的氣性竟然這麽大,都這麽些日子過去了,不僅沒有拿著糧食過去求和,就連娘上門,就被她趕了出去,甚至還昧了殷家二十個雞蛋。
一想到那是給自家娃補腦子的東西,就是因為沒吃上這二十個雞蛋,他娃今天考試又落榜了。
迴去還得繼續開蒙,又得要一兩銀子。
家裏哪裏還有啊。
不行,必須得讓這個殷蘭出。
殷老大在心裏暗暗盤算。
“二姑姑也是來給弟弟報名考試的嗎?”
娃隨口的一句提問倒是提醒了殷老大,是啊,這個殷蘭,沒事兒不在家待著,來縣城裏頭做什麽,來學堂旁邊做什麽?
莫非她竟然還要讓她的娃讀書?
殷老大氣笑了。
她也配?
那幾個娃也配?看起來跟乞丐和傻子似的。
簡直是笑話!
不行,得趕緊去殷蘭那裏搞點糧和錢過來,這個月她應該是拿了津貼的。
殷老大攥緊了拳頭。
若是她敢不拿,那他的拳頭可不是吃素的。
這邊殷蘭沒有發現自己娘家哥哥。
她往外走去,遠遠地就看到了趙大山,顯然他已經幫忙將東西都買好了,就站在牛車旁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生怕東西一不小心就被人順走似的。
等看到了殷蘭,他才鬆了口氣。
等殷蘭走近,他也不問石頭賣得咋樣,有啥可問的啊,這東西就不可能賣得出去。
他隻是和殷蘭說明他買來的東西,“五斤大白米,八文錢一斤,五斤大白麵,七文一斤,兩斤豬板油,十五文一斤,一個米缸,四十文。”
“一共是一百四十五文。”
殷蘭一共是給了趙大山兩百文,其中八十四文是今天買來的,其他都是從係統裏拿的。
反正村裏的人都知道她是有陳有閏津貼的,所以能拿出錢來也不奇怪。
她大件的貴的東西都是藏著掖著買的,或是偶爾偷偷從商城裏頭買一個。
反正陳有閏也快迴來了,外頭的人如果看到了,她就說是他置辦的,鍋直接甩出去。
陳有閏如果問起,那就說是用他津貼買的,反正津貼加起來也挺多,他也不可能一筆一筆去算不是。
總之,這裏騙一下,那裏蒙一下,日子就這麽過下去了。
趙大山算錢的時候,一顆心都心疼地在滴血,這個有閏媳婦,是頓頓白米白麵啊,哪怕你吃一點陳米粟米呢!
王孟灼灼的視線看向她。
殷蘭開口,“卻成了當朝首輔。”
轟!
有一個什麽東西似乎在王孟心裏碎裂轟塌。
殷蘭繼續,“背得快不代表什麽,背得慢也不是過錯,記得快的人,他忘得也會更快,而背的慢的人,正是因為慢,所以他花了很多時間,那些記下的東西就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腦海裏,一輩子都不會忘,你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不會白白浪費。”
殷蘭笑笑,“你們讀書人不是很喜歡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嗎,連我這個婦道人家都懂的道理,你怎麽還想不清楚呢?”
王孟聽著殷蘭說話,越聽,他的眼睛越亮,最後整個人的臉都明亮了起來,胸膛劇烈的起伏,仿佛整個人激動不已。
是啊,是啊,他之前怎麽就沒有想通呢?
竟然是一個婦人...
想到這裏,王孟的視線落在殷蘭臉上,之前他沒有細看,現在看來,這個婦人雖然衣裳帶著補丁,看起來破破舊舊的,可是整個人卻幹幹淨淨。
而且,她很好看,特別是一雙眼睛,明亮澄澈又幹淨,讓人無比親近又令人信服。
這根本不像是一雙農村婦人的眼睛,王孟竟然覺得,那種感覺,和自己爺爺看他時很相似,可是又比爺爺少了威嚴,多了親切和藹,讓他下意識地就想親近。
“嬸子,謝謝,謝謝你,從今日起,我一定比過去更用功,必然日夜苦讀,我比那位首輔聰明,我不信我學不出來!”王孟激動地說。
見他聽了進去,殷蘭挺欣慰,拿他這十兩銀子也更心安理得。
小夥子挺容易被忽悠啊。
不過,這石頭任誰也看不出人工痕跡,和天然奇石沒有區別,這王孟不至於吃虧。
殷蘭也隻是看他善良,勉強幫一把而已。
道理是那麽個道理,重要的是,誰能下得了那個苦功去做。
隻要肯堅持,結果一定不會差。
殷蘭她自己就不是一個很有天賦很聰明的人,可高考,就是這樣的堅持和勁頭,讓她最後考上了很好的大學。
她能行,別人也一定能行。
那王孟連連道謝後,十分激動地拿著奇石往迴走,立刻就要去埋頭苦讀。
東西已經賣出去了,原本打算能有個七八兩就很好,沒想到完全沒有講價,十兩銀子到手。
往迴走的時候,殷蘭突然又有了一個想法。
她從前上學的時候,了解過很多的學習方法,其中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農村家庭,家裏隻供起來一個孩子上學,所以呢,父母就讓老大去上學,然後每天放學迴家,再讓他把當頭學到的知識,教給弟弟妹妹。
結果最後,家裏的娃全部都考上了清華北大。
這個學習方法就是以教促學。
如果隻是學習,知識在大腦裏留下的痕跡是有限的,而在教學的過程中,你反而能去深刻理解,並且知道自己哪裏沒有理解清楚,畢竟,隻有自己完全懂了,才能夠教給別人。
既然如此....
現在娃上學,都是先找人開蒙後,再考試去學堂錄取。
她家裏,能不能找一個書生當老師?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
不過,殷蘭現在也隻是想想。
鐵劍村根本就沒有書生,就算是有,那這樣做,也會被罵死的。
現在讀書人很精貴,這樣讓人家花時間,可不就是耽誤人家嗎。
不過家裏的娃是到了讀書的年紀,開蒙得花錢,去學堂那就更貴了,她得趕緊想個法子。
殷蘭往外走去。
在另一頭,學堂門口,殷老大拉著自己的兒子從學堂出來,扭頭的時候,似乎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他還以為是自己看錯了,恰好殷蘭扭頭,“是二姑姑。”倒是娃看真切了,竟然還真的是那個殷蘭。
上次她迴來,不就是打了她幾下嗎,誰讓她拿迴來的糧食根本就不夠。
哪裏知道他這個妹妹的氣性竟然這麽大,都這麽些日子過去了,不僅沒有拿著糧食過去求和,就連娘上門,就被她趕了出去,甚至還昧了殷家二十個雞蛋。
一想到那是給自家娃補腦子的東西,就是因為沒吃上這二十個雞蛋,他娃今天考試又落榜了。
迴去還得繼續開蒙,又得要一兩銀子。
家裏哪裏還有啊。
不行,必須得讓這個殷蘭出。
殷老大在心裏暗暗盤算。
“二姑姑也是來給弟弟報名考試的嗎?”
娃隨口的一句提問倒是提醒了殷老大,是啊,這個殷蘭,沒事兒不在家待著,來縣城裏頭做什麽,來學堂旁邊做什麽?
莫非她竟然還要讓她的娃讀書?
殷老大氣笑了。
她也配?
那幾個娃也配?看起來跟乞丐和傻子似的。
簡直是笑話!
不行,得趕緊去殷蘭那裏搞點糧和錢過來,這個月她應該是拿了津貼的。
殷老大攥緊了拳頭。
若是她敢不拿,那他的拳頭可不是吃素的。
這邊殷蘭沒有發現自己娘家哥哥。
她往外走去,遠遠地就看到了趙大山,顯然他已經幫忙將東西都買好了,就站在牛車旁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生怕東西一不小心就被人順走似的。
等看到了殷蘭,他才鬆了口氣。
等殷蘭走近,他也不問石頭賣得咋樣,有啥可問的啊,這東西就不可能賣得出去。
他隻是和殷蘭說明他買來的東西,“五斤大白米,八文錢一斤,五斤大白麵,七文一斤,兩斤豬板油,十五文一斤,一個米缸,四十文。”
“一共是一百四十五文。”
殷蘭一共是給了趙大山兩百文,其中八十四文是今天買來的,其他都是從係統裏拿的。
反正村裏的人都知道她是有陳有閏津貼的,所以能拿出錢來也不奇怪。
她大件的貴的東西都是藏著掖著買的,或是偶爾偷偷從商城裏頭買一個。
反正陳有閏也快迴來了,外頭的人如果看到了,她就說是他置辦的,鍋直接甩出去。
陳有閏如果問起,那就說是用他津貼買的,反正津貼加起來也挺多,他也不可能一筆一筆去算不是。
總之,這裏騙一下,那裏蒙一下,日子就這麽過下去了。
趙大山算錢的時候,一顆心都心疼地在滴血,這個有閏媳婦,是頓頓白米白麵啊,哪怕你吃一點陳米粟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