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危機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 作者:叫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著趙全的介紹,慢慢地,俺答汗的眉頭皺成了一團,從臉色上看,似乎是非常憂慮。
這個非常能賺錢的李文貴,竟然是明國皇帝的親戚,這說明他們之間的關係會非常牢固,難以撼動!從另外一個側麵來說,那李文貴賺錢,也會得到明國皇帝的大力支持。
要想離間,或者拉攏這個叫財神的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最讓俺答汗震驚的是,他以為自己聽到那財神能從晉商手中掏出兩百萬兩銀子,已經能想象到非常能賺錢了,結果,事實上還遠超他的預料。
那財神所做的買賣,根本就不是幾百萬兩銀子能衡量的!
財神,財神,原來是真財神,而不是像財神!
不說別的,光是那明國皇帝跟著財神做買賣,就不知道已經賺了多少錢了!
一個有錢的明國,到底會有多厲害?
想到這,俺答汗的額頭,都開始出汗了!
等到趙全說完之後,俺答汗便立刻表情嚴肅地問趙全道:“你覺得,我們能不能把這個叫李文貴的人,劫來草原,為本汗效命?”
趙全一聽,想了想,搖頭說道:“大汗,京師離邊關畢竟遠著,要把一個大活人劫來草原,如果隻是普通人是沒問題,但是像李文貴這等人,怕是不可能!”
說到這裏,他麵露兇光,又向俺答汗說道:“小人知道大汗是擔心這個叫李文貴的人給明國賺錢,以後明國會越來越難對付。小人以為,必須要殺了此人為好!”
有李文貴為朝廷賺錢,這樣的前景如何,是個人都能看得到。而趙全這人,白蓮教的教主,是和朝廷不死不休的,因此,他腦海中冒出來的理所當然的念頭,就是幹掉李文貴。
俺答汗一聽,連忙追問道:“可有把握?”
趙全聽了,馬上迴答道:“此人身邊肯定護衛眾多,但是,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有心之下,總能找到機會,哪怕付出大代價也行,肯定是有機會能幹掉他的。”
俺答汗聽到他的話,想了一下之後,便對趙全說道:“但草原上的人和中原人畢竟是有一些區別的,本汗怕是會被認出來。”
趙全聽了,立刻表態道:“大汗放心,此事就交給小人去辦便可。小人就算豁出教中最好的手下,也要殺了那李文貴。”
俺答汗一聽,便點點頭,對他說道:“如此,你挑選能手,然後一起來見本汗,本汗要給這些勇士餞行!”
趙全聽了這話,頓時大喜,連忙迴答道:“大汗放心,小人這就去安排!”
隨後,他便高興地走了。
到了白蓮教自己的蒙古包內,他便立刻召集了最精銳的手下,共計五人,對他們說道:“有一件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事關本教生死攸關的大事,要安排你們去幹!”
他說生死攸關,還真不是誇張。
身為白蓮教教主,趙全的能耐肯定是有的。他當然看出來了,俺答汗對明國的侵略意願,已經越來越淡了。
以前那個能領兵攻入明國境內,直達明國京師的俺答汗,已經不在了。如今的蒙古人,也就隻是在邊境小打小鬧而已,這絕對不符合趙全的期待。
這一次,如果能如願殺掉那個李文貴的話,不但能讓明國少了一個天大的助力,更能加深明國和草原的仇恨,也能讓俺答汗少了對明國的顧忌,絕對非常有利於白蓮教的發展。
要是殺不掉李文貴,那明國壯大之下,實力肯定要超過俺答汗,不管俺答汗是繼續和明國為敵,還是想和明國議和,都對白蓮教是非常不利的。
趙全說這是生死攸關的事情,就是這個道理。
殺,白蓮教能繼續背靠草原,活躍壯大;不殺,白蓮教很可能會沒有立足之地,又成為以前那樣如同老鼠一樣潛藏,還要時刻擔心被抓。
因此,趙全給他的心腹手下講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一時之間,他的這些心腹手下,都是群情激奮,一個個誓言要殺了那有財神之稱的李文貴。
趙全做好安排之後,第二天便帶著這些心腹手下去求見俺答汗。
俺答汗聞報,立刻召見了趙全等人。對於趙全的心腹手下,他其實也都認得,分別是李自馨、王廷輔、張彥文、劉四以及周元這五人,都是趙全的鐵杆手下,亡命之徒。
趙全指著他的這些手下,拍胸脯對俺答汗說道:“大汗放心,他們都是有頭腦的人,人數雖少,卻可智計取那李文貴之性命,當無問題!”
俺答汗聽了,滿意地點點頭,然後吩咐手下道:“傳打兒漢過來。”
他手下聽了,立刻出去,不一會的功夫,就帶迴了一個壯漢。
趙全當然是認識的,因為打兒漢是俺答汗的心腹,掌中軍,素有謀略。
俺答汗在打兒漢行禮之後,便對他說道:“你隨他們一起去一趟關內,見機行事,如果能劫到明國財神之稱的李文貴迴草原,那便是最好。如果事無可為,則放手讓他們去做,務必要那李文貴死,聽明白了麽?”
打兒漢聽了,立刻抱拳領命。
隨後,俺答汗又轉頭看向趙全,嚴肅地吩咐他道:“這李文貴賺錢的能力,該是天下無雙,如果能劫來草原,威逼利誘都成,隻要他能為本汗賺錢,則本汗問鼎天下亦不是難事,你懂本汗之意否?”
趙全聽了,知道俺答汗雖然知道要把這麽一個大活人帶迴草原非常難,但是還是想著能不能做到。要是能做到的話,好處就太多了!
對他而言,如果蒙古人又稱雄天下,那自然也是好處多多。
這任務雖然艱難,他還是馬上迴應道:“大汗放心,小人懂大汗的意思!”
俺答汗能看出來,趙全確實領會了他的意思,便笑著給他們踐行,又勉勵了一番,親自把他們送出了大帳。
與此同時,李文貴壓根就不知道來自草原的敵意,此時的他,正在忙著蒸汽機作坊的事情。
這個非常能賺錢的李文貴,竟然是明國皇帝的親戚,這說明他們之間的關係會非常牢固,難以撼動!從另外一個側麵來說,那李文貴賺錢,也會得到明國皇帝的大力支持。
要想離間,或者拉攏這個叫財神的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最讓俺答汗震驚的是,他以為自己聽到那財神能從晉商手中掏出兩百萬兩銀子,已經能想象到非常能賺錢了,結果,事實上還遠超他的預料。
那財神所做的買賣,根本就不是幾百萬兩銀子能衡量的!
財神,財神,原來是真財神,而不是像財神!
不說別的,光是那明國皇帝跟著財神做買賣,就不知道已經賺了多少錢了!
一個有錢的明國,到底會有多厲害?
想到這,俺答汗的額頭,都開始出汗了!
等到趙全說完之後,俺答汗便立刻表情嚴肅地問趙全道:“你覺得,我們能不能把這個叫李文貴的人,劫來草原,為本汗效命?”
趙全一聽,想了想,搖頭說道:“大汗,京師離邊關畢竟遠著,要把一個大活人劫來草原,如果隻是普通人是沒問題,但是像李文貴這等人,怕是不可能!”
說到這裏,他麵露兇光,又向俺答汗說道:“小人知道大汗是擔心這個叫李文貴的人給明國賺錢,以後明國會越來越難對付。小人以為,必須要殺了此人為好!”
有李文貴為朝廷賺錢,這樣的前景如何,是個人都能看得到。而趙全這人,白蓮教的教主,是和朝廷不死不休的,因此,他腦海中冒出來的理所當然的念頭,就是幹掉李文貴。
俺答汗一聽,連忙追問道:“可有把握?”
趙全聽了,馬上迴答道:“此人身邊肯定護衛眾多,但是,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有心之下,總能找到機會,哪怕付出大代價也行,肯定是有機會能幹掉他的。”
俺答汗聽到他的話,想了一下之後,便對趙全說道:“但草原上的人和中原人畢竟是有一些區別的,本汗怕是會被認出來。”
趙全聽了,立刻表態道:“大汗放心,此事就交給小人去辦便可。小人就算豁出教中最好的手下,也要殺了那李文貴。”
俺答汗一聽,便點點頭,對他說道:“如此,你挑選能手,然後一起來見本汗,本汗要給這些勇士餞行!”
趙全聽了這話,頓時大喜,連忙迴答道:“大汗放心,小人這就去安排!”
隨後,他便高興地走了。
到了白蓮教自己的蒙古包內,他便立刻召集了最精銳的手下,共計五人,對他們說道:“有一件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事關本教生死攸關的大事,要安排你們去幹!”
他說生死攸關,還真不是誇張。
身為白蓮教教主,趙全的能耐肯定是有的。他當然看出來了,俺答汗對明國的侵略意願,已經越來越淡了。
以前那個能領兵攻入明國境內,直達明國京師的俺答汗,已經不在了。如今的蒙古人,也就隻是在邊境小打小鬧而已,這絕對不符合趙全的期待。
這一次,如果能如願殺掉那個李文貴的話,不但能讓明國少了一個天大的助力,更能加深明國和草原的仇恨,也能讓俺答汗少了對明國的顧忌,絕對非常有利於白蓮教的發展。
要是殺不掉李文貴,那明國壯大之下,實力肯定要超過俺答汗,不管俺答汗是繼續和明國為敵,還是想和明國議和,都對白蓮教是非常不利的。
趙全說這是生死攸關的事情,就是這個道理。
殺,白蓮教能繼續背靠草原,活躍壯大;不殺,白蓮教很可能會沒有立足之地,又成為以前那樣如同老鼠一樣潛藏,還要時刻擔心被抓。
因此,趙全給他的心腹手下講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一時之間,他的這些心腹手下,都是群情激奮,一個個誓言要殺了那有財神之稱的李文貴。
趙全做好安排之後,第二天便帶著這些心腹手下去求見俺答汗。
俺答汗聞報,立刻召見了趙全等人。對於趙全的心腹手下,他其實也都認得,分別是李自馨、王廷輔、張彥文、劉四以及周元這五人,都是趙全的鐵杆手下,亡命之徒。
趙全指著他的這些手下,拍胸脯對俺答汗說道:“大汗放心,他們都是有頭腦的人,人數雖少,卻可智計取那李文貴之性命,當無問題!”
俺答汗聽了,滿意地點點頭,然後吩咐手下道:“傳打兒漢過來。”
他手下聽了,立刻出去,不一會的功夫,就帶迴了一個壯漢。
趙全當然是認識的,因為打兒漢是俺答汗的心腹,掌中軍,素有謀略。
俺答汗在打兒漢行禮之後,便對他說道:“你隨他們一起去一趟關內,見機行事,如果能劫到明國財神之稱的李文貴迴草原,那便是最好。如果事無可為,則放手讓他們去做,務必要那李文貴死,聽明白了麽?”
打兒漢聽了,立刻抱拳領命。
隨後,俺答汗又轉頭看向趙全,嚴肅地吩咐他道:“這李文貴賺錢的能力,該是天下無雙,如果能劫來草原,威逼利誘都成,隻要他能為本汗賺錢,則本汗問鼎天下亦不是難事,你懂本汗之意否?”
趙全聽了,知道俺答汗雖然知道要把這麽一個大活人帶迴草原非常難,但是還是想著能不能做到。要是能做到的話,好處就太多了!
對他而言,如果蒙古人又稱雄天下,那自然也是好處多多。
這任務雖然艱難,他還是馬上迴應道:“大汗放心,小人懂大汗的意思!”
俺答汗能看出來,趙全確實領會了他的意思,便笑著給他們踐行,又勉勵了一番,親自把他們送出了大帳。
與此同時,李文貴壓根就不知道來自草原的敵意,此時的他,正在忙著蒸汽機作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