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海瑞又對李文貴說道:“還有那個水泥,我也確認過,確實好用,特別是在多雨水的江南等地,更是需要這等水泥。不知道什麽時候,這水泥作坊可以開到江南去?”


    李文貴一聽他這話,感覺他人還沒到江南去任職,就已經替江南那邊考慮周全了。這樣的官員,確實是少見。


    他心中有點感慨,正要說話時,卻聽海瑞又接著說道:“我觀這個水泥,在京師是有兩個價格。在京師商鋪賣得水泥價格高,而用於修路的價格成本卻要低不少。不管哪種,水泥作坊該是都有賺得吧?”


    說到這裏,海瑞的語氣變得更為誠懇了一些,對李文貴說道:“江南多雨,不管是什麽人,都會需要水泥。特別是一些水利設施,更是最好能用上水泥。因此,水泥作坊到了江南之後,不知道價格上能不能便宜一些?如此一來,才能有更多百姓能用得起水泥!”


    聽到這話,李文貴便笑著說道:“海大人真得是好仔細,竟然去看了這條官道的造價預算。”


    感慨了一下之後,他當即點頭說道:“水泥作坊這邊,規模越大,成本就會降低越多。並且如果到了江南那邊,利用好水力的話,成本可能會進一步降低。賣出的量越多,那售價要便宜一些,自然也是沒問題的。”


    “如果水泥作坊也在江南那邊成立路橋公司的話,就如同京師這邊一樣,能吸收很多壯年勞力,讓他們有錢可賺。總體上來說,水泥作坊的利潤,我不會設得過高,隻要能賺錢,對得起東家,也會盡量惠及百姓。”


    海瑞得到李文貴的肯定答複,很是歡喜,當即站了起來,雙手抱拳,向李文貴作揖,同時認真地說道:“得公子承諾,我就替江南百姓先謝過公子了!”


    看到他如此鄭重,李文貴便也嚴肅了臉,當即抱拳作揖迴禮,同時認真地說道:“海大人心係百姓,我很佩服,如果他日為百姓做主方麵有什麽難題,也盡可以給我來信,說不定我能幫上一二。”


    如今的他,是絕對有這個能力,不是隨口說說的了。


    錢的方麵,雖然他如今還比不上那些從開國以來世襲的勳貴家族,甚至連其他一些官宦世家都還比不上,但是他的賺錢能力,卻是擺在哪裏的,誰都沒有疑問,覺得李文貴會比別人錢少。


    其他方麵,雖然他還隻是一個錦衣衛千戶的虛職,但是,他的小弟是宮裏禦馬監掌印太監,大姐是當今皇貴妃,最為關鍵的是,當今皇帝非常重視他,關係非常好。


    換句話說,李文貴其實是如今大明朝非常有錢有權的一個人,要給海瑞一些幫助,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此時,海瑞聽到李文貴的保證,心中很是有點感動。


    他自從入了官場以來,真得很少見到真正和他一樣為民的同僚。李文貴雖然不是官,所作所為他都看在眼裏,有時候他自己就覺得,他為民所做的那些事情,根本比不過李文貴一個少年所做更多。


    此時,海瑞沒有多說,作揖之後,便轉身就走了。


    李文貴一見,連忙也離開座位送他一送。


    結果,海瑞開門之後,卻忽然站住了腳步,以至於急匆匆趕過來的李文貴,差點就撞到了他的身上。


    海瑞轉過身子,看到近在眼前的李文貴,開口問道:“公子,我想請教一個問題。”


    李文貴聽了,便笑著說道:“海大人,有什麽事情,盡管說來便是,我們一起探討。”


    海瑞聽了,表情嚴肅地說道:“如今朝廷收稅,名目眾多,收稅法子也是各異,對百姓來說,甚是不便,對朝廷來說,也是有很多難處……”


    一開始,李文貴不知道海瑞想說什麽,但是,他聽著聽著,就立刻聽出來了,海瑞大概想幹什麽。


    不隻是他記得,海瑞在曆史上做過什麽事情,更因為這個事情,其實就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今很多地方,不少官員,都有和海瑞一樣的想法。隻是在曆史上,最後由張居正來集大成了。


    此時,海瑞邊走邊說,人已經到了院子裏,對李文貴說道:“……是故,我在想著,幹脆所有的稅,皆折成銀子來說,如此一來,對百姓,對朝廷,都會簡單很多,你看這法子如何?”


    他的這個想法,就是曆史上有名的一條鞭法。在張居正當政之前,已經有好幾個官員在推行這個事情,海瑞就是其中之一。


    本來的話,他認為這是朝堂上的事情,是當官的事情,他並不覺得李文貴能知道其中關鍵,因此,他也沒想著要和李文貴說。


    不過剛才的時候,李文貴說了,有什麽事情都可以和他說,說不定他能給海瑞一些幫助。


    而這個一條鞭法,海瑞其實還在考慮之中,他感覺是可以,但是他又比較慎重,聽到李文貴的話之後,便順口討教一下。


    在海瑞的認知中,倒也沒有多少期待。隻是這是個大事,他平時也難得有好友可以商討這事,因此就順口和李文貴提下而已。


    他卻不知道,李文貴是誰!他在後世的時候,可是專門寫穿越明朝曆史小說的作者,對於明朝曆史上有名的一條鞭法,當然是有過研究的。


    此時,李文貴聽到海瑞提起這個事情,問他的意見,那他當然就不會客氣,當即點評了起來。


    隻聽李文貴對海瑞說道:“海大人,您這是想把所有的稅收都用銀子來衡量,全部折算成銀子,覺得這樣做得話,有利於朝廷,也有利於百姓,是個很好的事情。”


    說到這裏,他便提高了一點聲音,表情也嚴肅了一些,強調說道:“但是,這種做法,如果不注意的話,是個害民之政,甚至還可能因此種下亡國之鍋。”


    海瑞萬萬沒想到,李文貴不但馬上對他的想法點評了起來,甚至還說得非常嚴重,不隻是害民,還可能亡國,頓時讓他有點不以為然。


    這個做法,他左思右想過,覺得是善政,他才會想著去做。


    因此,李文貴的點評,他是絕對不讚同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叫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叫天並收藏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