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為什麽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 作者:叫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文貴已經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用事實證明,別人不能做到的事情,他未必做不到!
不過,能治天花這個事情,實在太過匪夷所思,更不用說,李文貴之前並沒有表現出一點郎中意思,因此,裕王還是要確認下。
李文貴當然不會把話說滿,隻是迴答道:“我現在隻是想要,在距離得到之前,還有一個做到,試試看就知道了。”
裕王聽了,並沒有因為得不到確切答複就失望,反而很是興奮,說道:“文貴,你是我小舅子,如果真能做成這事,助我一臂之力的話,你就是最大功臣,我肯定會給你迴報的。”
意思很明確,隻要他能當上皇帝,他肯定會有重賞,以此來誘惑李文貴努力去做。
可誰知,李文貴聽到他的話之後,卻是有點詫異地說道:“姐夫,我不是一直在幫你的麽?我們是一家人不是,還說這種見外的話?”
一聽這話,裕王愣了愣,隨後哈哈大笑起來,伸手去拍李文貴的肩膀,大聲說道:“對對對,是姐夫我見外了,哈哈!”
李彩鳳雖然沒說話,不過她看著自己的弟弟,眼神中都是感激之色。
等李文貴從裕王府離開之時,裕王也沒有給他說怎麽解決景王那邊的事情。不過能從裕王的表情可以看出來,該是有把握解決這個事情。因此,李文貴也就懶得過問了。
迴去之後,李文貴卻又傷腦筋了。
這次為格物學這邊推薦過來的人,達到了四百來人,其中一半是宮裏的宦官。
這麽多人,他肯定是教不過來的。怎麽篩選出真正有興趣,會認真從事格物學的,也是一個難題。
最終,李文貴出了一份十萬個為什麽的試卷。這個時代的人,肯定不會有高分。不過沒問題,隻需要以此篩選出相對迴答好一些的人。
為了盡量保持公平,這十萬個為什麽,基本上是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比如,明明是渾水,為什麽舀一瓢之後放在那裏,水會變清澈?這個清澈的水,是否就是幹淨了,為什麽?
天上的雨,是怎麽來的,幾千年來,一直不斷有雨,為什麽還會有幹旱?
如此等等,李文貴算是絞盡了腦汁,才湊了十個題目出來。
為了預防作弊,他事先並沒有讓人去印刷,而是先定了考試日期,並事先規定,隻取前二十人。不管是誰推薦的,都憑本事來當徒弟。
等到考試前一日,他就親自坐鎮印刷作坊,讓人刻板印刷,並且這些人都留宿,第二天開考才可以離開。
至於考場,四百多人,李文貴這邊真沒法提供這麽大的場地,好在這些考生都是有關係的,甚至都有宮裏的,最終便是借了通州府的考場來考試。
考試當日,在考場內外的盛況,甚至比起科舉都要熱鬧。
要知道,這些考生,都是有背景的,找了李家,陳府,裕王府等等,才能有資格送到李文貴手中的。因此,這次的考試,親友團都不知道有多少。
那些沒資格考試的書生,看到這一幕,都有些酸溜溜的。
“就一次收徒而已,搞得比科舉還熱鬧,這也太過分了!”
“是啊,還占了考場,要是撞上了縣試怎麽辦,莫非還要縣試改期不成?”
“……”
當然了,也有一些人,還是很羨慕地。
“看到沒有,連宮裏都派來了這麽多人,都有錦衣衛為這次考試保駕護航,真得是前所未有啊!”
“你要知道,李公子這麽能賺錢,就是以為你捂了這格物學的真諦。要是能成為他的徒弟,跟著領悟一二,這輩子還愁沒錢花麽?”
“說得也是,李公子賺錢,那可都是以萬兩銀子起步的,誰不羨慕?宮裏派這麽多人過來,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了!”
“真得是可惜,沒有門路,要不然,以本公子的才學,說不定能學到李公子的五成本事!”
“聽說陽明公當初也是從格物學入道,進而才有了新學的。雖然本公子不能拜李公子為師,但是也可以去自學格物學不是?”
“迴頭看看他們的考題,說不定本公子都能做出來!”
“對,我也有此意,要是能做得比他們好的話,說不定李公子也會收徒也不一定!”
“……”
聚集到考場外麵的書生,那是越來越多,不管他們是什麽心態,都有相同的目的,就是想看看考題,覺得要是自己能行的話,說不定會得到李公子收徒的機會。
這次的考試,因為要照顧從京師趕來的考生,因此,考試時間是吃過午膳之後,下午舉行的。時間就隻有半個時辰,考完再趕迴京師,也不會耽擱。
考場外的熱鬧,自然也引起了李文貴的注意。特別是有很多書生聚集,引起了他的注意。
李文貴在知道了這些書生的來意之後,頓時拍了自己的腦門。
於是,他便立刻派人迴去印刷作坊,讓他們加印試卷,授意他們拿去賣,所得收入,就當是他們昨天留宿的額外補貼。
對李文貴來說,他真不介意讓所有人知道,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去思考為什麽?
科學嘛,就是多問為什麽!
如果考場外的人,真有答得他滿意的,他不介意額外收徒。
於是,考場裏麵的人在考試的時候,考場外麵的人,差不多人手一份拿到了試卷,一看那些考題,他們頓時就都傻眼了。
這個題目,初看好像太簡單了,但是要想迴答的時候,卻發現這為什麽好像不好迴答,到了最後,大部分人的心中也就隻剩下了三個字:為什麽?
李文進就是帶隊過來的人,在迴宮的時候,也帶了幾份試卷迴去,要給黃錦和皇帝看得。
還真別說,嘉靖皇帝也是關注這個事情的,因此,這試卷,他也是要過目的。
這一看之下,他竟然都有了興趣,還拿了試卷,召陪他修道的天師一起看了。
因為他感覺,這試卷裏麵的一些問題,似乎天師更有心得。
不過,能治天花這個事情,實在太過匪夷所思,更不用說,李文貴之前並沒有表現出一點郎中意思,因此,裕王還是要確認下。
李文貴當然不會把話說滿,隻是迴答道:“我現在隻是想要,在距離得到之前,還有一個做到,試試看就知道了。”
裕王聽了,並沒有因為得不到確切答複就失望,反而很是興奮,說道:“文貴,你是我小舅子,如果真能做成這事,助我一臂之力的話,你就是最大功臣,我肯定會給你迴報的。”
意思很明確,隻要他能當上皇帝,他肯定會有重賞,以此來誘惑李文貴努力去做。
可誰知,李文貴聽到他的話之後,卻是有點詫異地說道:“姐夫,我不是一直在幫你的麽?我們是一家人不是,還說這種見外的話?”
一聽這話,裕王愣了愣,隨後哈哈大笑起來,伸手去拍李文貴的肩膀,大聲說道:“對對對,是姐夫我見外了,哈哈!”
李彩鳳雖然沒說話,不過她看著自己的弟弟,眼神中都是感激之色。
等李文貴從裕王府離開之時,裕王也沒有給他說怎麽解決景王那邊的事情。不過能從裕王的表情可以看出來,該是有把握解決這個事情。因此,李文貴也就懶得過問了。
迴去之後,李文貴卻又傷腦筋了。
這次為格物學這邊推薦過來的人,達到了四百來人,其中一半是宮裏的宦官。
這麽多人,他肯定是教不過來的。怎麽篩選出真正有興趣,會認真從事格物學的,也是一個難題。
最終,李文貴出了一份十萬個為什麽的試卷。這個時代的人,肯定不會有高分。不過沒問題,隻需要以此篩選出相對迴答好一些的人。
為了盡量保持公平,這十萬個為什麽,基本上是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比如,明明是渾水,為什麽舀一瓢之後放在那裏,水會變清澈?這個清澈的水,是否就是幹淨了,為什麽?
天上的雨,是怎麽來的,幾千年來,一直不斷有雨,為什麽還會有幹旱?
如此等等,李文貴算是絞盡了腦汁,才湊了十個題目出來。
為了預防作弊,他事先並沒有讓人去印刷,而是先定了考試日期,並事先規定,隻取前二十人。不管是誰推薦的,都憑本事來當徒弟。
等到考試前一日,他就親自坐鎮印刷作坊,讓人刻板印刷,並且這些人都留宿,第二天開考才可以離開。
至於考場,四百多人,李文貴這邊真沒法提供這麽大的場地,好在這些考生都是有關係的,甚至都有宮裏的,最終便是借了通州府的考場來考試。
考試當日,在考場內外的盛況,甚至比起科舉都要熱鬧。
要知道,這些考生,都是有背景的,找了李家,陳府,裕王府等等,才能有資格送到李文貴手中的。因此,這次的考試,親友團都不知道有多少。
那些沒資格考試的書生,看到這一幕,都有些酸溜溜的。
“就一次收徒而已,搞得比科舉還熱鬧,這也太過分了!”
“是啊,還占了考場,要是撞上了縣試怎麽辦,莫非還要縣試改期不成?”
“……”
當然了,也有一些人,還是很羨慕地。
“看到沒有,連宮裏都派來了這麽多人,都有錦衣衛為這次考試保駕護航,真得是前所未有啊!”
“你要知道,李公子這麽能賺錢,就是以為你捂了這格物學的真諦。要是能成為他的徒弟,跟著領悟一二,這輩子還愁沒錢花麽?”
“說得也是,李公子賺錢,那可都是以萬兩銀子起步的,誰不羨慕?宮裏派這麽多人過來,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了!”
“真得是可惜,沒有門路,要不然,以本公子的才學,說不定能學到李公子的五成本事!”
“聽說陽明公當初也是從格物學入道,進而才有了新學的。雖然本公子不能拜李公子為師,但是也可以去自學格物學不是?”
“迴頭看看他們的考題,說不定本公子都能做出來!”
“對,我也有此意,要是能做得比他們好的話,說不定李公子也會收徒也不一定!”
“……”
聚集到考場外麵的書生,那是越來越多,不管他們是什麽心態,都有相同的目的,就是想看看考題,覺得要是自己能行的話,說不定會得到李公子收徒的機會。
這次的考試,因為要照顧從京師趕來的考生,因此,考試時間是吃過午膳之後,下午舉行的。時間就隻有半個時辰,考完再趕迴京師,也不會耽擱。
考場外的熱鬧,自然也引起了李文貴的注意。特別是有很多書生聚集,引起了他的注意。
李文貴在知道了這些書生的來意之後,頓時拍了自己的腦門。
於是,他便立刻派人迴去印刷作坊,讓他們加印試卷,授意他們拿去賣,所得收入,就當是他們昨天留宿的額外補貼。
對李文貴來說,他真不介意讓所有人知道,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去思考為什麽?
科學嘛,就是多問為什麽!
如果考場外的人,真有答得他滿意的,他不介意額外收徒。
於是,考場裏麵的人在考試的時候,考場外麵的人,差不多人手一份拿到了試卷,一看那些考題,他們頓時就都傻眼了。
這個題目,初看好像太簡單了,但是要想迴答的時候,卻發現這為什麽好像不好迴答,到了最後,大部分人的心中也就隻剩下了三個字:為什麽?
李文進就是帶隊過來的人,在迴宮的時候,也帶了幾份試卷迴去,要給黃錦和皇帝看得。
還真別說,嘉靖皇帝也是關注這個事情的,因此,這試卷,他也是要過目的。
這一看之下,他竟然都有了興趣,還拿了試卷,召陪他修道的天師一起看了。
因為他感覺,這試卷裏麵的一些問題,似乎天師更有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