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裕王看到高拱如此嚴肅的態度,他有點捉摸不定,高拱到底是什麽意思?


    因此,一時之間,他不知道要不要說出陳景行和李文貴來。


    高拱教了裕王九年,已經非常了解裕王這個人,便馬上開口說道:“殿下,這裏麵對於蜂窩煤的售賣之法,正好可以解決京師百姓之困境也!”


    一聽這話,裕王便鬆了口氣,原來是好事,因此,他就準備說了。


    可是,他剛把嘴巴張開,就想到了什麽,便馬上改口問道:“高師傅,你是要京師這邊也和這書中所說那樣售賣蜂窩煤?這怕會引起父皇不滿吧?”


    裕王剛才看過一眼,記性還是不錯的,因此,他基本上記得是怎麽迴事?


    高拱聽了,嚴肅地說道:“蜂窩煤之事,已引發京師百姓之困境,殿下要有心,不妨去京師各城門外看看。都察院禦史有上奏彈劾,但批複的奏章中說,此乃冬季蜂窩煤緊張所致。可五城兵馬司在城門口之嚴查,醉翁之意不在酒,天下人又豈會看不出來!”


    “但是,此等事情,沒有明證,哪怕有禦史彈劾五城兵馬司擾民,卻也無用。如若獻上此等售賣之法,便是蜂窩煤緊張之時由朝廷出麵調控之售賣法,可解民生之苦,也不至於太過妨礙宮中賺錢,可謂一舉兩得也!”


    裕王聽了,不由得有點苦笑。


    正常情況下來說,確實是這樣。但是,如果他父皇非常在意因此損失的那點小錢怎麽辦?


    那豈不是會遷怒於他這個出主意的兒子?


    高拱看到裕王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擔心什麽,便立刻慷慨陳詞道:“景王已於兩年前就藩,雖然陛下遲遲不肯答應立殿下為太子,但是局勢該是明朗的。京師百姓之困苦,而朝堂上正束手無策,如果殿下此時獻上此法,則更能為陛下在朝堂上,在民間贏得名望,此乃殿下之機會啊!”


    裕王如今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子問題。


    雖然景王已經就藩,可景王的就藩地,是嘉靖皇帝以前封地的附近。並且在景王就藩之後,朝中不是沒人向嘉靖皇帝提過立他為太子的事情,但是依舊被拒絕了。


    這就說明,嘉靖皇帝的心中,其實依舊是沒有定論的。


    高拱看到裕王還在考慮,便又進一步勸說道:“殿下,景王之所以會就藩,就是陛下擋不住朝堂上下一致的輿情,這才不得不讓景王就藩。因此,殿下如果進一步贏得朝堂上下的歸心,則陛下也是要鄭重考慮的!”


    一聽這話,裕王便終於有了決定,當即點頭對高拱說道:“那就按高師傅所說得辦吧!”


    前左春坊左中允郭希顏先在京師密布流言,說嚴嵩想要害裕王,以便確保景王成為儲君,等造成輿論後,他就請求嘉靖皇帝命景王就藩、立裕王為儲。


    錦衣衛指揮使陸炳可不是吃素的,前因後果,一查便知,上報嘉靖皇帝之後引發震怒,下令將郭希顏處斬。但他為了杜絕朝野議論,最終在同年十月決定讓景王就藩。


    這便是當初景王就藩的內情,裕王自然是知道的,加上他知道高拱的脾氣,比較直爽急躁,要是不答應高拱的話,估計一直會嘮叨不停,因此,他便同意了高拱的請求。


    此時,高拱見裕王鬆口了,不由得很是高興,便再問道:“殿下,此乃何人所寫?這可不隻用於通州賑災,京師這邊,亦可也!”


    京師是首善之地,達官貴人很多,有錢又心善,或者是有錢想要博取個名聲的人也有。因此,城外不時能見到施粥賑災的。


    一如陳景行當初所說的那些問題,京師這邊其實也存在。但是,京師畢竟很大,又是天子腳下,因此也不怕有人鬧事。


    不過,如果有更好的賑災方式,那當然是最好的。


    高拱看到通州這份賑災籌劃中,利用難民之勞力,改善城中窮苦百姓之處境,算是用同樣一份錢,一舉兩得之效,他一看之下就想到了,可以在京師這邊牽頭用上。


    明朝的文官,一般都會注重自己的名聲,特別是所謂的清流,哪怕他其實很貪,比如徐階,但是朝堂之上,也會表現出愛民之心。


    也就是嚴嵩、嚴世蕃之流,不在意名聲的,就直接被貼了奸臣標簽。這種事情,一般文官是不敢的。


    而李文貴主導的這份賑災籌劃書,最是合清流的胃口,反正又不需要他們出錢,能得個好名聲,自然會是支持的了,高拱也不例外。


    此時,聽到高拱又問,裕王便迴答道:“這是王妃家裏人那邊在通州那邊搞的事情。”


    高拱當然知道,裕王妃是通州人,他一聽之下,就理解成了陳景行,卻不知裕王口中的王妃,其實是包含了側妃,也是通州人。


    此時,高拱聽了之後,點點頭說道:“王妃家裏人在通州行善事,對殿下的名聲是有好處的,不錯!”


    說完之後,他就沒往心裏去了。因為那是裕王的家裏人,不是他之前以為的王府屬官之流。


    高拱隨後向裕王一禮說道:“蜂窩煤乃殿下所獻,下官怕京師百姓受蜂窩煤之苦,最終遷怒於殿下,有損殿下名望,因此過來,本是想和殿下商議,如今已有解決之道,那下官告辭!”


    他做事,就是比較風風火火的,直來直去。


    裕王聽到他的話,心中稍微一驚,因為他知道,北方很多城的蜂窩煤,都有搞起來的,如果搞得民怨沸騰的話,是不是一如高拱剛才所說,最終會怨到他這個獻蜂窩煤的人身上?


    他如今最大的護身符,其實就是長子,並且得清流擁戴。名聲不行,被攻擊了的話,他想得到太子之位,就更難了。


    如果群臣上奏,說他這個長子德不配位,估計他父皇最是高興,立刻能立景王為太子了吧?


    一想到這,裕王不由得有點後怕。


    討好父皇的這麽一個舉動,竟然有可能引發如此重大的後果!


    虧了高拱過來,虧了老丈人和小舅子想出了辦法,要不然後果怕是不堪設想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叫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叫天並收藏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