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馮保的建議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 作者:叫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這麽一說,明顯是給了他們一個台階下。
陳景行當即哈哈一笑說道:“當然,馮公公來學了那複式記賬法,說是想見見賢侄,我就帶過來了。”
他是這麽說,馮保卻壓根不管,從容自若地問李文貴道:“不知道你還收徒不收?要不然我稟告王爺,也從王府派人過來拜師如何?”
他這話一說出口,頓時讓陳景行愣了下。
就見陳景行有點不可思議地看向馮保,有點難以理解馮保怎麽這麽直接,問出這樣的話來?
李文貴卻是能理解,因為他從曆史上知道,馮保琴棋書畫之類都精通,算是一個儒宦,但是,他有一個和別的宦官一樣的毛病,就是非常貪財。
想想也是,這些當宦官的,沒了下麵的東西,就沒有了替子孫操心的心思,大部分人的愛好,就變成了斂財。
這麽做,也有一個動機,就是一般情況而言,宦官年老之後,隻能靠自己養老,因此,他們就要多存錢,也就是斂財。
要說什麽群體是天底下最沒臉沒皮的群體,答案也很肯定,就是宦官。割以永治的時候,就是對他們自尊心最大的傷害,因此,其他方麵,他們又怎麽可能還會特別在意!
此時,李文貴聽到馮保的話,想也不想就迴答道:“隻要遵守我收徒的規定,有天賦的我都願意收!”
他是一邊走,一邊往自己辦公室走的。當然,也有示意他們跟上。
馮保聽到他的話,直接越過了陳景行,跟在李文貴的身後,非常關心地問道:“不知是什麽規矩?”
陳景行站了下,看著馮保這著急的樣子,不由得有點瞠目結舌,這也太明顯了吧?或者說,太不要臉了吧?
他真得是大開眼界了!
微微搖搖頭,陳景行這才跟了過去。
李文貴的辦公室,就在教室的隔壁,因此,他也不馬上迴答,進了他的辦公室之後,便把當編輯的契約遞給跟在身後的馮保。
馮保一見,立刻接過便看了起來。
看完之後,他麵露喜氣,連忙問李文貴道:“就隻是如此而已?”
在他看來,李文貴是真教他那寫書的本事,但是卻不像其他收徒一樣會提嚴苛的條件,這簡直是難以相信的事情。
隻要真有天賦,拜了李文貴為師的話,就意味著以後能賺大錢的,這還不用說那股份的事情!
因此,他非常意外!
李文貴聽了,點點頭迴答道:“沒錯,就按照這份契約來便是。”
馮保喜出望外,就怕李文貴會反悔,連忙說道:“這份契約可否讓咱家帶走給王爺過目一下?”
李文貴當然無所謂,教誰不是教,隻要有天賦,教出來給書社賺錢,他也能早點從書社裏抽身!
馮保一聽李文貴答應了,立刻細心折疊好了契約,藏到袖子裏之後,便立刻向李文貴和陳景行一禮道:“咱家得先迴京師了,告辭!”
說完之後,他甚至都沒等李文貴和陳景行迴禮,就匆匆出門了。
這一幕,真把陳景行給看呆了!
不過人家畢竟是王府的人,還是裕王的親信宦官,因此,他雖然很詫異,卻也不好表露出來,隻是對李文貴匆匆說道:“賢侄忙吧,我去送送馮公公!”
李文貴其實才懶得送,陳景行這麽一說,正中他下懷,就忙自己的去了。
等到下午時分,馮保快馬迴到京師裕王府,第一時間便去求見裕王了。
裕王見到他匆匆迴來的樣子,便關心地問道:“怎麽樣,那上麵複式記賬法可是學會了?”
馮保聽了,穩了穩心思,然後馬上迴答道:“迴王爺,已經學會了,改明兒奴婢就可以教各賬房用新的記賬法。”
裕王一聽,揮揮手說道:“不用改明兒,你現在就去召集他們說這事吧!”
馮保聽了,連忙又稟告道:“王爺,奴婢在通州還知曉了一個事情。”
說到這裏,他從袖子裏取出了李文貴給他那份契約,雙手呈上。
裕王見了,有點好奇,不知道這是什麽,竟然讓馮保先不理會他的吩咐,而是呈上了這份東西。
於是,他便伸手過去,很有興趣的看了起來。
這一看之下,裕王有點不以為然地說道:“原來是孤那小舅子要教人寫連載故事?一個噱頭吧,那麽賺錢的本事,還能隨便教人?”
一年甚至可以賺幾萬兩的本事,捂著都來不及,怎麽可能教給其他人,哪怕是要給書社賺錢,那也不可能不藏私!
他相信,別人肯定沒李文貴那賺錢的寫故事能力。
馮保一聽,連忙解釋道:“王爺,奴婢過去的時候,剛好聽到他在授課,奴婢在外麵聽了一會。雖然奴婢愚鈍,但是能聽出,他是毫無保留,切中要害地在教的!”
“哦?”裕王一聽,頓時來了興趣,當即確認道,“果真如此?”
馮保聽到這話,連忙點頭,當即迴答道:“該是差不了的!”
說完之後,他看到裕王陷入了沉思,他便連忙建議道:“王爺,王府閑著的人不少,如果都能拜他為師,學那連載故事的能力,就算沒有他的本事,隻是學到了五成本事,那一年也能為王府賺個幾千兩,人數多點,這為王府賺得錢,就有不少了啊!”
裕王一聽,那眼睛一下睜大了。
他是知道,李文貴寫的書,一年能賺三四萬兩左右,對半分的話,那也是兩萬兩左右。他派出去的王府中人,就算不及李文貴的本事,一年就賺七八千兩,總是可以的吧?給他們自己留點,給王府五千兩。
那十個人的話,就是五萬兩了,一百個人的話,就是五十萬兩了……
當然了,王府總共都沒一百人,更不用說,還要有天賦的。
但是,總之,王府要派出盡可能多的有天賦的人去學,就能為王府賺一大筆額外的收入!
那些人,閑著也是閑著,能如此為王府賺錢,就等於不但給得薪水可以忽略,反而為王府賺外快了!
想到這裏,裕王不由得喜出望外!
陳景行當即哈哈一笑說道:“當然,馮公公來學了那複式記賬法,說是想見見賢侄,我就帶過來了。”
他是這麽說,馮保卻壓根不管,從容自若地問李文貴道:“不知道你還收徒不收?要不然我稟告王爺,也從王府派人過來拜師如何?”
他這話一說出口,頓時讓陳景行愣了下。
就見陳景行有點不可思議地看向馮保,有點難以理解馮保怎麽這麽直接,問出這樣的話來?
李文貴卻是能理解,因為他從曆史上知道,馮保琴棋書畫之類都精通,算是一個儒宦,但是,他有一個和別的宦官一樣的毛病,就是非常貪財。
想想也是,這些當宦官的,沒了下麵的東西,就沒有了替子孫操心的心思,大部分人的愛好,就變成了斂財。
這麽做,也有一個動機,就是一般情況而言,宦官年老之後,隻能靠自己養老,因此,他們就要多存錢,也就是斂財。
要說什麽群體是天底下最沒臉沒皮的群體,答案也很肯定,就是宦官。割以永治的時候,就是對他們自尊心最大的傷害,因此,其他方麵,他們又怎麽可能還會特別在意!
此時,李文貴聽到馮保的話,想也不想就迴答道:“隻要遵守我收徒的規定,有天賦的我都願意收!”
他是一邊走,一邊往自己辦公室走的。當然,也有示意他們跟上。
馮保聽到他的話,直接越過了陳景行,跟在李文貴的身後,非常關心地問道:“不知是什麽規矩?”
陳景行站了下,看著馮保這著急的樣子,不由得有點瞠目結舌,這也太明顯了吧?或者說,太不要臉了吧?
他真得是大開眼界了!
微微搖搖頭,陳景行這才跟了過去。
李文貴的辦公室,就在教室的隔壁,因此,他也不馬上迴答,進了他的辦公室之後,便把當編輯的契約遞給跟在身後的馮保。
馮保一見,立刻接過便看了起來。
看完之後,他麵露喜氣,連忙問李文貴道:“就隻是如此而已?”
在他看來,李文貴是真教他那寫書的本事,但是卻不像其他收徒一樣會提嚴苛的條件,這簡直是難以相信的事情。
隻要真有天賦,拜了李文貴為師的話,就意味著以後能賺大錢的,這還不用說那股份的事情!
因此,他非常意外!
李文貴聽了,點點頭迴答道:“沒錯,就按照這份契約來便是。”
馮保喜出望外,就怕李文貴會反悔,連忙說道:“這份契約可否讓咱家帶走給王爺過目一下?”
李文貴當然無所謂,教誰不是教,隻要有天賦,教出來給書社賺錢,他也能早點從書社裏抽身!
馮保一聽李文貴答應了,立刻細心折疊好了契約,藏到袖子裏之後,便立刻向李文貴和陳景行一禮道:“咱家得先迴京師了,告辭!”
說完之後,他甚至都沒等李文貴和陳景行迴禮,就匆匆出門了。
這一幕,真把陳景行給看呆了!
不過人家畢竟是王府的人,還是裕王的親信宦官,因此,他雖然很詫異,卻也不好表露出來,隻是對李文貴匆匆說道:“賢侄忙吧,我去送送馮公公!”
李文貴其實才懶得送,陳景行這麽一說,正中他下懷,就忙自己的去了。
等到下午時分,馮保快馬迴到京師裕王府,第一時間便去求見裕王了。
裕王見到他匆匆迴來的樣子,便關心地問道:“怎麽樣,那上麵複式記賬法可是學會了?”
馮保聽了,穩了穩心思,然後馬上迴答道:“迴王爺,已經學會了,改明兒奴婢就可以教各賬房用新的記賬法。”
裕王一聽,揮揮手說道:“不用改明兒,你現在就去召集他們說這事吧!”
馮保聽了,連忙又稟告道:“王爺,奴婢在通州還知曉了一個事情。”
說到這裏,他從袖子裏取出了李文貴給他那份契約,雙手呈上。
裕王見了,有點好奇,不知道這是什麽,竟然讓馮保先不理會他的吩咐,而是呈上了這份東西。
於是,他便伸手過去,很有興趣的看了起來。
這一看之下,裕王有點不以為然地說道:“原來是孤那小舅子要教人寫連載故事?一個噱頭吧,那麽賺錢的本事,還能隨便教人?”
一年甚至可以賺幾萬兩的本事,捂著都來不及,怎麽可能教給其他人,哪怕是要給書社賺錢,那也不可能不藏私!
他相信,別人肯定沒李文貴那賺錢的寫故事能力。
馮保一聽,連忙解釋道:“王爺,奴婢過去的時候,剛好聽到他在授課,奴婢在外麵聽了一會。雖然奴婢愚鈍,但是能聽出,他是毫無保留,切中要害地在教的!”
“哦?”裕王一聽,頓時來了興趣,當即確認道,“果真如此?”
馮保聽到這話,連忙點頭,當即迴答道:“該是差不了的!”
說完之後,他看到裕王陷入了沉思,他便連忙建議道:“王爺,王府閑著的人不少,如果都能拜他為師,學那連載故事的能力,就算沒有他的本事,隻是學到了五成本事,那一年也能為王府賺個幾千兩,人數多點,這為王府賺得錢,就有不少了啊!”
裕王一聽,那眼睛一下睜大了。
他是知道,李文貴寫的書,一年能賺三四萬兩左右,對半分的話,那也是兩萬兩左右。他派出去的王府中人,就算不及李文貴的本事,一年就賺七八千兩,總是可以的吧?給他們自己留點,給王府五千兩。
那十個人的話,就是五萬兩了,一百個人的話,就是五十萬兩了……
當然了,王府總共都沒一百人,更不用說,還要有天賦的。
但是,總之,王府要派出盡可能多的有天賦的人去學,就能為王府賺一大筆額外的收入!
那些人,閑著也是閑著,能如此為王府賺錢,就等於不但給得薪水可以忽略,反而為王府賺外快了!
想到這裏,裕王不由得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