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管怎麽樣,這送上門來的財富,斷然沒可能往外推的道理。


    於是,李偉便叮囑二兒子道:“記住,明天見了陳老爺,嘴巴一定要甜,千萬不要說錯話了,免得陳老爺被你惹不高興的話,迴頭不照顧我們家,那一套房子不給了,那就虧大了!”


    李文全一聽他爹的話,平時比較少話的他,也忍不住跟著叮囑道:“二弟,聽爹的,實在不會說話,就像我一樣,少說話便好了!”


    李彩蓮看看她爹,又看了下她大哥,然後看向李文貴,也開口說道:“二哥,我房間漏雨!”


    言外之意也很明顯,她很想換房子。


    李文貴掃視他們每個人的臉,都有一種對新房子的渴望,對此,他非常理解。


    從農村換到縣城,從最簡陋的四合院換成三進院的四合院,不會有漏雨,每人有單獨的房間,誰會不渴望?


    因此,他點點頭說道:“你們放心吧,明天早點迴來,我們就可以去看新房子。”


    如果是人家施舍的,那在房子到手之前,都會誠惶誠恐,患得患失。但是,他是憑本事賺得房子,自然心中有底氣,說話也就硬氣了。


    一聽他的話,李偉卻不放心了,立刻化身一個嘮叨老太婆,喋喋不休地叮囑李文貴一定要讓陳老爺開心,要說好聽的話等等。


    總之,他就認定了,這是他大女兒生了個王子的原因,所以陳府才會照顧李家。


    李文貴知道這個時候沒法辯解,便連聲答應,敷衍了事。


    第二天一早,李偉和李文全出門去幹活前,還把正在睡覺的李文貴從床上拉了起來,沒讓他學習,隻是叮囑他要伺候好陳老爺。再三叮囑之後,才帶著一些忐忑之心出門。


    上午時分,李文貴還在睡迴籠覺,李彩蓮忽然就把他從床上拉了起來,帶著興奮和激動說道:“二哥,陳老爺來了,快起來!”


    “啊?”李文貴也沒想到,陳景行竟然會親自來他家,不是說派人過來叫他而已麽?


    心中這麽想著,他便隻能起來了。


    院子裏,陳景行負手而立,正在打量著這處房子,看到李文貴出了房門,便微笑著說道:“賢侄這房子,確實是該換了啊!”


    他是第一次進李家的門,不過不用進每個房間去看,隻是掃視一眼就知道大概情況了。


    李文貴聽到這話,走過去的同時便問道:“那我們現在去衙門?”


    “好!”陳景行聽了點點頭,然後轉身走向院門外,同時說道,“早點辦完,我們一起去書鋪那邊再商議下細節。”


    李文貴一邊跟上他,一邊轉頭,看著跟在自己後麵,臉上還帶著驚訝好奇的李彩蓮說道:“小妹,我下午晚些時候再迴家了。”


    “哦!”李彩蓮連忙應了一聲,急走一步,到了李文貴身後,伸手拉拉他的衣裳下擺,然後看了下已經出了院門的陳景行,然後低聲說道:“二哥,別忘記爹的話。”


    李文貴一聽便笑了,這丫頭對新房子的期待,都寫滿她的臉了。


    於是,他便伸手揉揉她的腦袋,才出門上了陳景行的馬車。


    或許是陳景行有錦衣衛千戶的身份,因此衙門一行非常順利,很快就辦完了房子過戶手續。


    陳景行看到李文貴拿到房契的時候,似乎並不是特別激動,隻是看了看之後就折疊收好,他就不由得有點詫異。


    這份心性,至少他還沒在李文貴這個年齡的少年身上看到過。


    這是怎麽練出來的?


    於是,在去他書鋪的馬車上,陳景行便好奇地問李文貴道:“聽說賢侄一直懸梁刺股,讀書甚是用功。不知道持續了多久?”


    李文貴聽到這話,稍微愣了下,根據肉身的記憶,想了下迴答道:“七八年應該有的吧!”


    他記得他那外甥,萬曆皇帝曾經自豪地說過,他五歲就能寫得一手好字了。


    這麽算起來的話,那他那大姐比他爹還狠,相當於幼兒園的時候就嚴格要求了。


    此時,陳景行聽到李文貴的迴答,不由得歎道:“難怪賢侄的學問不錯了!”


    說這話的同時,他打定主意,迴頭讓兩個兒子也試試看。


    很快,馬車就在一家書鋪門口停下,聞訊出來的掌櫃,姓錢,迎接東家的同時,還給陳景行介紹他身後的一個四十來歲的書生道:“東家,這位呂秀才,寫字速度很快,還曾做過一段時間衙門裏的書記員。”


    書鋪一般是沒有速記員的,因此,昨天的時候,陳景行就派人讓錢掌櫃找人了。


    衙門的書記員,那寫字速度自然是沒得說了。縣太爺審案的時候,書記員在邊上記錄審案的過程,速度慢的話,總不能叫縣太爺或者罪犯等下,他還沒來得及記吧?


    李文貴就跟在陳景行的身邊,沒怎麽說話,隻是觀察而已。


    他看到,書鋪的顯眼位置,大都是科舉有關的書籍,最多是再擺一些名家之作。


    休閑書也有不少,一般都放在次一等的位置。厚薄不一,各類故事都有,一看名字,香豔的也不好。李文貴看到熟悉的名字,就隻有《三國通俗演義》了。


    不知道是來得不巧還是什麽,書鋪中並沒有客人。


    進入後院,李文貴又看到,這裏應該是印書坊,有幾個匠人在做事,應該不是很忙的樣子。


    到後院大堂坐下之後,錢掌櫃等人才注意到,東家身邊的少年,竟然坐到了東家下首的第一個位置。


    這讓他們都有些好奇,便都在暗暗打量著李文貴。


    陳景行聽錢掌櫃說了下書鋪的情況之後,他便對李文貴說道:“當下故事中,最受歡迎,也是最耳熟目睹的,還是三國故事。就以茶館劉掌櫃所說,從關羽的荊州之戰開始,能否先來一個開頭試試?”


    錢掌櫃聽到這話,不由得驚訝出聲道:“東家所說那說故事之人,竟然是……這位公子?”


    在他想來,該是一個四五十歲的評書人樣子,怎麽可能是這麽一個毛頭小子呢!


    這驚訝之下,以至於他都在東家麵前有點失禮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叫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叫天並收藏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