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沒你想得那麽容易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 作者:叫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李文貴的話,陳景行才從故事中迴過神來,下意識地就說道:“很好,那接下來呢?”
李文貴卻是不答,而是端起茶杯,喝茶潤嗓子。
邊上的劉掌櫃見了,連忙提醒東家道:“公子這編故事的能力,真是我這輩子所見最厲害的了!”
聽到這話,陳景行已經徹底迴過神來了,當即哈哈一笑道:“不錯,不錯,這講故事的能力,確實不錯!”
說完之後,他看向李文貴,表情認真了起來,說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是想用第二個合作方式對麽?”
陳景行不等李文貴迴答,隻是通過他的表情就確認了,便繼續說道:“其實故事雖好,但是印出來賣錢的話,不一定賺錢的。不如這樣,你來茶館講故事,一個下午時間,包兩餐,月銀一兩。”
隻是半天時間,月銀一兩,這不少了。
要知道,就連翰林院門子,年俸才銀拾兩。國子監廟戶,年俸銀捌兩,都沒有李文貴給得多。更不用說,他這隻是半天時間,還包了兩餐。
相當於李文貴來茶館半天,除了費口水,還能得一兩銀子一個月,如果買白米的話,能給家裏買一百二十五斤,可以極大地改善家裏的夥食。
就這,還沒完,就聽陳景行繼續說道:“如果有客人打賞的話,都歸你。”
劉掌櫃聽到這話,很是有點吃驚,他看看他東家,又看看李文貴,想起他們認識,便立刻知道,東家這是在照顧李文貴!
沒錯,陳景行開出這個待遇,其實確實是在照顧李家。這麽一來,至少李文貴的收入,比他爹和他大哥都要高了。
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李文貴聽到這些話之後,考慮都沒考慮,馬上就問道:“我想知道,如果印出來賣的話,為何會不賺錢,是我的故事不夠吸引人?”
陳景行一聽他這話,稍微有點意外。他沒想到,這李家老二心氣好很高,竟然看不上他開出的待遇。
這是無知者無畏吧?
不過想想也正常,這李家老二,才十四左右吧,沒經曆過世事,不知道賺錢有多難,以為自己編故事的能力強,就可以隨便賺錢!
心中這麽想著,他倒也不生氣,而是帶了一些指點的意思說道:“你的故事確實不錯,但是你不知道,這個書要印出來的話,要不少本錢的。並且印多了賣不出去,那就會砸手裏。”
說到這裏,陳景行看到李文貴似乎有點不服氣,張口欲言,他便先說道:“不是你故事的問題賣不出去,而是你的故事好了,其他書商也會印了賣,甚至價格還能低不少都有可能。如此一來,我們的書就難賣,所以我才會說,你的故事雖不錯,但是出書賣的話,也未必賺錢。”
李文貴一聽這話,便知道在這明朝,也是有盜版。這一點,他一點都不意外。
後世有律法的年代,盜版都能橫行。明朝的律法絕對沒有後世完備,這盜版隻會更囂張。
不得不說,這盜版確實是個問題。
李文貴明白了這點之後,便在心中想著,是不是可以從後世借鑒什麽經驗來對付盜版?
陳景行見他低頭不說話了,以為他是被打擊了,便耐心地又對他說道:“你是不知道,書商的利潤都很微薄,日子並不好過的。”
“書鋪中,和科舉有關的書,價格最貴,好的書,甚至能達千文之多,這裏的利潤就比較高了。但是,買這些書的就隻是有誌科考之士,難得能賣上一本。”
“其次,是一些古籍名家之作,大概是幾十文到幾百文之間。看有緣顧客,細水長流,利潤也還行。”
“價格最低的,便是這些通俗小說,民間傳說之類的閑書,一般是幾文到幾十文之間。這一塊,也是盜版最是厲害的一塊。如果什麽閑書暢銷,其他書商立刻便能給你印出來賣!”
陳景行說到這裏,自己都有點感慨,對李文貴說道:“每行都有難處,剛才所說,便是書商這一行的難處了!”
李文貴認真地聽著,聽完之後,他便問道:“就沒有法子對付那些盜版書商麽?”
陳景行一聽他這話,就知道他不死心,想了下,耐心地對他說道:“有是有,但是效果並不好!”
“比如說,要出版的書,先行報備官府,然後自己去查,拿到盜版的證據去官府告,就有可能不讓人家賣了。注意,這隻是有可能。這種事情,官府並不重視,一般都懶得管。”
“你也不要怨官府,因為太祖皇帝想讓天下百姓能多識字,多讀書,因此不但取消了書商稅,而且準許翻印,卻不許另刻!因此,官府對於查禁盜版之事,並不熱心。”
李文貴聽到這裏,不由得有點無語。
而陳景行這邊,還在繼續給他介紹道:“另外,在書中末頁印上牌子,寫明書商名,出版時間,作者名之類的信息。如此一來,有些厚道的顧客知道了,便不會去買盜版。但是,效果隻能說聊勝於無!”
說到這裏之後,他便對李文貴說道:“如今該是知道,這出書並不是你所想那麽簡單,那麽容易賺錢了吧?”
其實,陳景行並沒有說全。
最大的盜版商,其實是負責出書的書商,有很多花樣,從而不用給作者的稿費。
明末清初時的著名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以及美學家李漁,就是靠稿費為生的,發現其中貓膩之後,氣得最後自己開書鋪印書賣。
這種事情,陳景行當然不會說了,並且他本來就要幫扶李家的,因此也不會貪李文貴的稿費。
此時,李文貴聽了他的介紹之後,心中大概有數,便對他說道:“也就是說,隻要故事夠好,賺還是能賺的,但因為盜版書商的存在,所以賺得不多,是這樣吧?”
陳景行聽了點點頭,不過他還是強調道:“故事夠好是前提,如果不受歡迎的話,那還有虧本的可能!”
聽到這話,李文貴卻是無所謂,當即胸有成竹地對他說道:“如此,我有兩個法子,多少可以應對盜版書商,可以多賺一些錢!”
李文貴卻是不答,而是端起茶杯,喝茶潤嗓子。
邊上的劉掌櫃見了,連忙提醒東家道:“公子這編故事的能力,真是我這輩子所見最厲害的了!”
聽到這話,陳景行已經徹底迴過神來了,當即哈哈一笑道:“不錯,不錯,這講故事的能力,確實不錯!”
說完之後,他看向李文貴,表情認真了起來,說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是想用第二個合作方式對麽?”
陳景行不等李文貴迴答,隻是通過他的表情就確認了,便繼續說道:“其實故事雖好,但是印出來賣錢的話,不一定賺錢的。不如這樣,你來茶館講故事,一個下午時間,包兩餐,月銀一兩。”
隻是半天時間,月銀一兩,這不少了。
要知道,就連翰林院門子,年俸才銀拾兩。國子監廟戶,年俸銀捌兩,都沒有李文貴給得多。更不用說,他這隻是半天時間,還包了兩餐。
相當於李文貴來茶館半天,除了費口水,還能得一兩銀子一個月,如果買白米的話,能給家裏買一百二十五斤,可以極大地改善家裏的夥食。
就這,還沒完,就聽陳景行繼續說道:“如果有客人打賞的話,都歸你。”
劉掌櫃聽到這話,很是有點吃驚,他看看他東家,又看看李文貴,想起他們認識,便立刻知道,東家這是在照顧李文貴!
沒錯,陳景行開出這個待遇,其實確實是在照顧李家。這麽一來,至少李文貴的收入,比他爹和他大哥都要高了。
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李文貴聽到這些話之後,考慮都沒考慮,馬上就問道:“我想知道,如果印出來賣的話,為何會不賺錢,是我的故事不夠吸引人?”
陳景行一聽他這話,稍微有點意外。他沒想到,這李家老二心氣好很高,竟然看不上他開出的待遇。
這是無知者無畏吧?
不過想想也正常,這李家老二,才十四左右吧,沒經曆過世事,不知道賺錢有多難,以為自己編故事的能力強,就可以隨便賺錢!
心中這麽想著,他倒也不生氣,而是帶了一些指點的意思說道:“你的故事確實不錯,但是你不知道,這個書要印出來的話,要不少本錢的。並且印多了賣不出去,那就會砸手裏。”
說到這裏,陳景行看到李文貴似乎有點不服氣,張口欲言,他便先說道:“不是你故事的問題賣不出去,而是你的故事好了,其他書商也會印了賣,甚至價格還能低不少都有可能。如此一來,我們的書就難賣,所以我才會說,你的故事雖不錯,但是出書賣的話,也未必賺錢。”
李文貴一聽這話,便知道在這明朝,也是有盜版。這一點,他一點都不意外。
後世有律法的年代,盜版都能橫行。明朝的律法絕對沒有後世完備,這盜版隻會更囂張。
不得不說,這盜版確實是個問題。
李文貴明白了這點之後,便在心中想著,是不是可以從後世借鑒什麽經驗來對付盜版?
陳景行見他低頭不說話了,以為他是被打擊了,便耐心地又對他說道:“你是不知道,書商的利潤都很微薄,日子並不好過的。”
“書鋪中,和科舉有關的書,價格最貴,好的書,甚至能達千文之多,這裏的利潤就比較高了。但是,買這些書的就隻是有誌科考之士,難得能賣上一本。”
“其次,是一些古籍名家之作,大概是幾十文到幾百文之間。看有緣顧客,細水長流,利潤也還行。”
“價格最低的,便是這些通俗小說,民間傳說之類的閑書,一般是幾文到幾十文之間。這一塊,也是盜版最是厲害的一塊。如果什麽閑書暢銷,其他書商立刻便能給你印出來賣!”
陳景行說到這裏,自己都有點感慨,對李文貴說道:“每行都有難處,剛才所說,便是書商這一行的難處了!”
李文貴認真地聽著,聽完之後,他便問道:“就沒有法子對付那些盜版書商麽?”
陳景行一聽他這話,就知道他不死心,想了下,耐心地對他說道:“有是有,但是效果並不好!”
“比如說,要出版的書,先行報備官府,然後自己去查,拿到盜版的證據去官府告,就有可能不讓人家賣了。注意,這隻是有可能。這種事情,官府並不重視,一般都懶得管。”
“你也不要怨官府,因為太祖皇帝想讓天下百姓能多識字,多讀書,因此不但取消了書商稅,而且準許翻印,卻不許另刻!因此,官府對於查禁盜版之事,並不熱心。”
李文貴聽到這裏,不由得有點無語。
而陳景行這邊,還在繼續給他介紹道:“另外,在書中末頁印上牌子,寫明書商名,出版時間,作者名之類的信息。如此一來,有些厚道的顧客知道了,便不會去買盜版。但是,效果隻能說聊勝於無!”
說到這裏之後,他便對李文貴說道:“如今該是知道,這出書並不是你所想那麽簡單,那麽容易賺錢了吧?”
其實,陳景行並沒有說全。
最大的盜版商,其實是負責出書的書商,有很多花樣,從而不用給作者的稿費。
明末清初時的著名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以及美學家李漁,就是靠稿費為生的,發現其中貓膩之後,氣得最後自己開書鋪印書賣。
這種事情,陳景行當然不會說了,並且他本來就要幫扶李家的,因此也不會貪李文貴的稿費。
此時,李文貴聽了他的介紹之後,心中大概有數,便對他說道:“也就是說,隻要故事夠好,賺還是能賺的,但因為盜版書商的存在,所以賺得不多,是這樣吧?”
陳景行聽了點點頭,不過他還是強調道:“故事夠好是前提,如果不受歡迎的話,那還有虧本的可能!”
聽到這話,李文貴卻是無所謂,當即胸有成竹地對他說道:“如此,我有兩個法子,多少可以應對盜版書商,可以多賺一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