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不為人知的秘密
盜墓:開局探索金國大將軍墓 作者:你很會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心中一陣失落,元浩也走了!站在窗邊,看著窗外飄飄灑灑的大雪,思緒萬千。
迴到屋中,坐在床上腦海一片空白。
這次任務雖然結束了,但心情遠沒有以前那麽輕鬆。
心中的喜悅轉瞬即逝,隨之而來的是哀傷。
想起叔叔的離去和小琪的冷漠……
此次經曆對我來說是一場巨大的衝擊,見證了生命的脆弱。
我不禁再次想到了人們千百年來追求的長生不老。
如果我們付出了巨大代價觸及到了它的邊緣,那這樣的付出究竟值不值得?相比那些所謂永遠,我對李濤和阿依莎之間的真摯感情更加欽佩。
聽到了隔壁房關門的聲音,知道應該是小琪那裏,忍不住站了起來,輕輕走到門前敲了敲。
半天沒有任何迴應,隨著門縫間光線的關閉,我歎了口氣,說了聲“晚安”
便迴到了自己房間裏。
不久,接到曉峰電話:“卓凡,我明天要出院了,準備同小琪一起迴老家,她沒讓你知道。
我想你們應該還有話要說。”
我心中一痛,“謝謝……不用了,不想勉強。”
石濤沉默片刻,“好吧!多保重,期待下次相見。”
心裏有些酸楚:這也算失戀嗎?
還是再等等吧,直到他們離開後再走不遲。
早上出去時,看到小琪的房間開著,裏麵隻有一位清潔員在打掃。
我知道她已經走了。
走下樓來,天空放晴了些,深吸一口氣,神清氣爽。
到街市買了些當地特產給父母帶迴去。
可當我迴到賓館門口時,卻驚訝地發現牆壁上有一個圓圈,旁邊有幾個小點,好像一隻小烏龜。
這個符號,我曾在地宮裏見過,可能是二叔留下的,而這一次又會是誰留下的?
想到這裏,扔下特產跑到街上去尋找熟悉的身影。
但什麽也沒有找到。
返迴賓館找經理調監控錄像無果,隻得迴到房間。
屋內沒有被翻動過的跡象,所以應該是有人來過隻留下了這個符號。
這個人會是誰呢?文墨已經走了,難道他專門迴來隻是為了刻下符號?那就剩下二叔……
難道二叔還活著?但
終於得到了一絲慰藉,那個我一直在尋找的遠親很可能還平安無恙。
至於其他的煩惱與困擾,似乎已經不那麽重要了。
既然他選擇了遠離眾人視野,那就讓他自行處理吧,知道他一切安好就已經足夠了。
次日清晨,我便購好了迴家的車票,啟程返家。
見到我迴來的母親格外歡喜,盡管父親對前幾天的失聯心存不滿,但他依然為我盛上了最大的一塊魚肉,那溫馨的一刻讓我感動得險些落淚。
我迅速吃著飯菜,強忍住淚水不讓其流淌。
要解釋身上那些傷口著實麻煩,於是我隻好說是不小心從坡上滾下,弄傷了頭部和手掌。
母親擔憂地責備我不小心,告訴我以後別去危險的地方。
我苦笑著點點頭,內心暗暗嘀咕這其實是迫不得已之事。
那天夜裏,是這段時日以來最為安穩的睡眠時光。
直到翌日上午醒來時,我恍如做夢般,感到這段時間經曆的一切仿佛虛幻不已。
然而背部的傷痛與牆角背包的存在提醒我這一切均曾發生過的真實。
我在整理背包物品時,發現原本在沙海中,聽信達吾提的話而丟入池裏的某些物品,其中發丘印幸運歸來。
當細看這枚印時,驚覺它的吊繩已斷裂,同時發現不知何時起印身出現了裂痕。
當我嚐試補救時,卻發現隻是外層包漿損壞,並沒有想象中徹底碎裂開來。
經過一番剝離工作後,終於揭示出了真正的銅印真容,上麵的花紋、凹坑以及底字依舊清晰可見。
發丘印之所以包裹著偽裝層或許是保護它免遭損壞或者是隱瞞某種秘密,我不得而知。
檢查中我還發現了幾處小孔散布在印章頂部和刻字區,但暫時無法得知這些孔的功能。
此時想求助那位熟悉這類物件的朋友(原稱二叔),但由於他行蹤不明無法撥通電話。
將發丘印包好放入抽屜內收藏好,開始清點隨行裝備時找到了精巧包裝盒。
我打開盒子時有些驚訝,看到裏麵那隻精致手鐲令我又想起了一段難忘往事……最後決定送手鐲給母親當作春節禮物。
隨著新春佳節的到來,家家戶戶都在團圓慶祝。
雖然表麵上我也加入了歡笑中的一員,實際上心裏總掛著那未能歸來的至親。
春節期間準備迴老家祭祖,但因為一直未能與另一位親人聯係而使父親感到憂慮。
每當談及此話題,我就隻能用謊言搪塞以減緩父親壓力。
為了應對父親關於該親人行蹤的問題,我撒了一些謊說他在南方忙碌生意等事宜,讓父親稍安勿躁,盡量避免他過分擔心。
祭祖過程中充滿了繁雜禮儀,在閑暇之餘,我也趁著機會迴味自己童年在這片土地度過的歲月。
迴想過去,我的健康總是個問題;因此小時候常在這裏和爺爺一起生活。
那時候的日子寧靜美好且值得留戀。
——完——
爺爺是一名德高望重的中醫,在當地享有盛譽。
盡管他對我的健康狀況也是愛莫能助,但在他悉心照料下,我的日子過得平穩得多。
未曾想的是,這一住竟持續了好幾年,隻有偶爾迴城探望父母。
或許是天意如此,在爺爺的關懷和照顧下,我的身體漸漸好轉,終於能夠在七歲那年,健康地返迴城裏讀書。
每次重迴這裏,舊日記憶便如潮水般湧來,但大多是六歲之後的經曆,更早的記憶模糊不清。
或許那時的年紀太小,加之身體不好的原因,才導致這些記憶變得支離破碎。
曾經我因此懷疑自己的童年迴憶的真實性,如今看來不過是無稽之談罷了。
自從爺爺離開人世後,我很少有機會再次踏入這方土地。
不知不覺間,我走到家族祖宅前,這裏是爺爺生前所住之處,老人去世後,這裏便一直空著。
一年中,父親或幾位姑姑會迴來整理幾番。
我一直保留著大門的鑰匙,下意識想去開門,卻聽到身後一個聲音傳來,“阿然,你迴來了?”
迴頭一看,一個瘦弱的小老人站在那裏,算起來也算是爺爺的一位遠親,我從小喊他二伯。
趕緊轉過身,恭恭敬敬向他施了一禮:“二伯新年好!”
按照家裏的傳統,正月初一見了長輩應該拜年。
新時代雖不必像過去磕頭那麽繁瑣,但也保留著這份尊師重道的傳統。
二伯笑著點頭,並遞給我一個紅包:“祭祖還沒結束呢,你可不能偷懶哦!身為長孫,你要為卓家爭光。”
我點點頭,應道“您為什麽在此?”
他說:“老了就是麻煩事多。”
說完,輕指自己腹部,然後拉著我的手說“快點跟緊。”
不得已跟著迴到宗祠。
我們家的祭祖儀式與眾不同,首先是儀式環節、然後是家族集體鞠躬,接著就到了擊福——一項獨特的活動,從門口至庭院及正堂,有三處特定位置鋪有一塊帶紅色‘福’字的青磚。
由我父親作為家族嫡長子手持特製木杠敲響,以此祈福,積德行善之意。
隨著祭祖禮畢,一群人迴到祖宅開始進行最後一部分的祭祀,父親正要繼續祭福儀式,不料踩空了台階,差點摔倒。
大夥趕忙去扶他。
父親強忍疼痛,說道:“不小心踩空了一腳。”
旁人詢問他要不要緊?他表示“繼續吧。”
但其他叔叔擔心父親的狀態能否完成儀式。
這時候,二伯接過木杠遞給我:“你父親無法繼續時,就讓下一代接替。”
麵對這個陌生的任務我心裏慌亂,畢竟都是我父親在主持。
二伯嚴肅地說,“沒什麽難理解的”
,隨後教導我三句吉祥祝福語,“簡單易記”
。
聽他這麽一解釋也就不緊張了,深吸一口氣,依次來到三個指定地點,邊敲邊大喊:
1、敬獻地
2、感恩天
3、迎接...
喊到這裏戛然而止,感覺不對勁。
外邊的聲音提醒我說到第三聲,我才突然迴神,“歡迎福祉”
。
但是當我喊這句話時,耳朵特別留意到一陣異響。
起初以為是自己錯覺,嚐試輕敲一下,沒聽見明顯差異。
迴想剛才第三次打擊時似乎聽到某種微弱震動聲,這種低頻聲音隻有像我這樣耳聰的人才能發現,一般情況下沒人會注意。
這種共鳴意味著可能下方存有空腔結構,要麽深挖得很下麵被厚厚的泥土覆蓋,要麽特意做過了隔音處理,不論哪種原因,地下肯定有隱蔽空間的存在。
為了證實猜想,加大力氣重複動作,又聽到了之前的感覺。
內心震撼異常,祖宅地麵之下真有什麽秘密!細思量覺得這條件仿佛是專門為像我這般擁有特殊聽力的人所預備,是否祖先在建造時有意留下的謎題?
心裏充滿了各種猜測與想象。
到底底下藏有什麽寶藏還是隻是自己臆測而已?正當陷入沉思時爸爸問我在幹什麽?
急忙迴答完父親的提問,若無其事離開房間。
父親追問道“怎麽迴事啊”
,我改換話題表示懷念小時候生活。
餐桌上我和二伯並排坐著,希望能從他的隻言片語裏捕捉到更多信息。
對於這位最後一位見證那段歲月曆史的前輩來說,每一個線索都彌足珍貴。
在宴席上,我為四爺爺倒了一杯酒,問道:“四爺爺,這祖宅已經有些年頭了吧?”
四爺爺抿了口酒,點點頭說:“的確有年頭了!從曾祖父那一輩算起,起碼有一百三四十年了。”
我又追問:“那這房子還相當堅固啊,這麽多年有沒有大修過呢?”
“修補是免不了的,不過大的翻新倒是沒有。”
四爺爺喝了一口繼續說,“當年建房時用的材料確實考究,”
他用力踩了踩地麵,“你瞧這地基,如此平整堅硬。
聽我父親說,建這座房子時,特意用了整塊的條石。”
迴到屋中,坐在床上腦海一片空白。
這次任務雖然結束了,但心情遠沒有以前那麽輕鬆。
心中的喜悅轉瞬即逝,隨之而來的是哀傷。
想起叔叔的離去和小琪的冷漠……
此次經曆對我來說是一場巨大的衝擊,見證了生命的脆弱。
我不禁再次想到了人們千百年來追求的長生不老。
如果我們付出了巨大代價觸及到了它的邊緣,那這樣的付出究竟值不值得?相比那些所謂永遠,我對李濤和阿依莎之間的真摯感情更加欽佩。
聽到了隔壁房關門的聲音,知道應該是小琪那裏,忍不住站了起來,輕輕走到門前敲了敲。
半天沒有任何迴應,隨著門縫間光線的關閉,我歎了口氣,說了聲“晚安”
便迴到了自己房間裏。
不久,接到曉峰電話:“卓凡,我明天要出院了,準備同小琪一起迴老家,她沒讓你知道。
我想你們應該還有話要說。”
我心中一痛,“謝謝……不用了,不想勉強。”
石濤沉默片刻,“好吧!多保重,期待下次相見。”
心裏有些酸楚:這也算失戀嗎?
還是再等等吧,直到他們離開後再走不遲。
早上出去時,看到小琪的房間開著,裏麵隻有一位清潔員在打掃。
我知道她已經走了。
走下樓來,天空放晴了些,深吸一口氣,神清氣爽。
到街市買了些當地特產給父母帶迴去。
可當我迴到賓館門口時,卻驚訝地發現牆壁上有一個圓圈,旁邊有幾個小點,好像一隻小烏龜。
這個符號,我曾在地宮裏見過,可能是二叔留下的,而這一次又會是誰留下的?
想到這裏,扔下特產跑到街上去尋找熟悉的身影。
但什麽也沒有找到。
返迴賓館找經理調監控錄像無果,隻得迴到房間。
屋內沒有被翻動過的跡象,所以應該是有人來過隻留下了這個符號。
這個人會是誰呢?文墨已經走了,難道他專門迴來隻是為了刻下符號?那就剩下二叔……
難道二叔還活著?但
終於得到了一絲慰藉,那個我一直在尋找的遠親很可能還平安無恙。
至於其他的煩惱與困擾,似乎已經不那麽重要了。
既然他選擇了遠離眾人視野,那就讓他自行處理吧,知道他一切安好就已經足夠了。
次日清晨,我便購好了迴家的車票,啟程返家。
見到我迴來的母親格外歡喜,盡管父親對前幾天的失聯心存不滿,但他依然為我盛上了最大的一塊魚肉,那溫馨的一刻讓我感動得險些落淚。
我迅速吃著飯菜,強忍住淚水不讓其流淌。
要解釋身上那些傷口著實麻煩,於是我隻好說是不小心從坡上滾下,弄傷了頭部和手掌。
母親擔憂地責備我不小心,告訴我以後別去危險的地方。
我苦笑著點點頭,內心暗暗嘀咕這其實是迫不得已之事。
那天夜裏,是這段時日以來最為安穩的睡眠時光。
直到翌日上午醒來時,我恍如做夢般,感到這段時間經曆的一切仿佛虛幻不已。
然而背部的傷痛與牆角背包的存在提醒我這一切均曾發生過的真實。
我在整理背包物品時,發現原本在沙海中,聽信達吾提的話而丟入池裏的某些物品,其中發丘印幸運歸來。
當細看這枚印時,驚覺它的吊繩已斷裂,同時發現不知何時起印身出現了裂痕。
當我嚐試補救時,卻發現隻是外層包漿損壞,並沒有想象中徹底碎裂開來。
經過一番剝離工作後,終於揭示出了真正的銅印真容,上麵的花紋、凹坑以及底字依舊清晰可見。
發丘印之所以包裹著偽裝層或許是保護它免遭損壞或者是隱瞞某種秘密,我不得而知。
檢查中我還發現了幾處小孔散布在印章頂部和刻字區,但暫時無法得知這些孔的功能。
此時想求助那位熟悉這類物件的朋友(原稱二叔),但由於他行蹤不明無法撥通電話。
將發丘印包好放入抽屜內收藏好,開始清點隨行裝備時找到了精巧包裝盒。
我打開盒子時有些驚訝,看到裏麵那隻精致手鐲令我又想起了一段難忘往事……最後決定送手鐲給母親當作春節禮物。
隨著新春佳節的到來,家家戶戶都在團圓慶祝。
雖然表麵上我也加入了歡笑中的一員,實際上心裏總掛著那未能歸來的至親。
春節期間準備迴老家祭祖,但因為一直未能與另一位親人聯係而使父親感到憂慮。
每當談及此話題,我就隻能用謊言搪塞以減緩父親壓力。
為了應對父親關於該親人行蹤的問題,我撒了一些謊說他在南方忙碌生意等事宜,讓父親稍安勿躁,盡量避免他過分擔心。
祭祖過程中充滿了繁雜禮儀,在閑暇之餘,我也趁著機會迴味自己童年在這片土地度過的歲月。
迴想過去,我的健康總是個問題;因此小時候常在這裏和爺爺一起生活。
那時候的日子寧靜美好且值得留戀。
——完——
爺爺是一名德高望重的中醫,在當地享有盛譽。
盡管他對我的健康狀況也是愛莫能助,但在他悉心照料下,我的日子過得平穩得多。
未曾想的是,這一住竟持續了好幾年,隻有偶爾迴城探望父母。
或許是天意如此,在爺爺的關懷和照顧下,我的身體漸漸好轉,終於能夠在七歲那年,健康地返迴城裏讀書。
每次重迴這裏,舊日記憶便如潮水般湧來,但大多是六歲之後的經曆,更早的記憶模糊不清。
或許那時的年紀太小,加之身體不好的原因,才導致這些記憶變得支離破碎。
曾經我因此懷疑自己的童年迴憶的真實性,如今看來不過是無稽之談罷了。
自從爺爺離開人世後,我很少有機會再次踏入這方土地。
不知不覺間,我走到家族祖宅前,這裏是爺爺生前所住之處,老人去世後,這裏便一直空著。
一年中,父親或幾位姑姑會迴來整理幾番。
我一直保留著大門的鑰匙,下意識想去開門,卻聽到身後一個聲音傳來,“阿然,你迴來了?”
迴頭一看,一個瘦弱的小老人站在那裏,算起來也算是爺爺的一位遠親,我從小喊他二伯。
趕緊轉過身,恭恭敬敬向他施了一禮:“二伯新年好!”
按照家裏的傳統,正月初一見了長輩應該拜年。
新時代雖不必像過去磕頭那麽繁瑣,但也保留著這份尊師重道的傳統。
二伯笑著點頭,並遞給我一個紅包:“祭祖還沒結束呢,你可不能偷懶哦!身為長孫,你要為卓家爭光。”
我點點頭,應道“您為什麽在此?”
他說:“老了就是麻煩事多。”
說完,輕指自己腹部,然後拉著我的手說“快點跟緊。”
不得已跟著迴到宗祠。
我們家的祭祖儀式與眾不同,首先是儀式環節、然後是家族集體鞠躬,接著就到了擊福——一項獨特的活動,從門口至庭院及正堂,有三處特定位置鋪有一塊帶紅色‘福’字的青磚。
由我父親作為家族嫡長子手持特製木杠敲響,以此祈福,積德行善之意。
隨著祭祖禮畢,一群人迴到祖宅開始進行最後一部分的祭祀,父親正要繼續祭福儀式,不料踩空了台階,差點摔倒。
大夥趕忙去扶他。
父親強忍疼痛,說道:“不小心踩空了一腳。”
旁人詢問他要不要緊?他表示“繼續吧。”
但其他叔叔擔心父親的狀態能否完成儀式。
這時候,二伯接過木杠遞給我:“你父親無法繼續時,就讓下一代接替。”
麵對這個陌生的任務我心裏慌亂,畢竟都是我父親在主持。
二伯嚴肅地說,“沒什麽難理解的”
,隨後教導我三句吉祥祝福語,“簡單易記”
。
聽他這麽一解釋也就不緊張了,深吸一口氣,依次來到三個指定地點,邊敲邊大喊:
1、敬獻地
2、感恩天
3、迎接...
喊到這裏戛然而止,感覺不對勁。
外邊的聲音提醒我說到第三聲,我才突然迴神,“歡迎福祉”
。
但是當我喊這句話時,耳朵特別留意到一陣異響。
起初以為是自己錯覺,嚐試輕敲一下,沒聽見明顯差異。
迴想剛才第三次打擊時似乎聽到某種微弱震動聲,這種低頻聲音隻有像我這樣耳聰的人才能發現,一般情況下沒人會注意。
這種共鳴意味著可能下方存有空腔結構,要麽深挖得很下麵被厚厚的泥土覆蓋,要麽特意做過了隔音處理,不論哪種原因,地下肯定有隱蔽空間的存在。
為了證實猜想,加大力氣重複動作,又聽到了之前的感覺。
內心震撼異常,祖宅地麵之下真有什麽秘密!細思量覺得這條件仿佛是專門為像我這般擁有特殊聽力的人所預備,是否祖先在建造時有意留下的謎題?
心裏充滿了各種猜測與想象。
到底底下藏有什麽寶藏還是隻是自己臆測而已?正當陷入沉思時爸爸問我在幹什麽?
急忙迴答完父親的提問,若無其事離開房間。
父親追問道“怎麽迴事啊”
,我改換話題表示懷念小時候生活。
餐桌上我和二伯並排坐著,希望能從他的隻言片語裏捕捉到更多信息。
對於這位最後一位見證那段歲月曆史的前輩來說,每一個線索都彌足珍貴。
在宴席上,我為四爺爺倒了一杯酒,問道:“四爺爺,這祖宅已經有些年頭了吧?”
四爺爺抿了口酒,點點頭說:“的確有年頭了!從曾祖父那一輩算起,起碼有一百三四十年了。”
我又追問:“那這房子還相當堅固啊,這麽多年有沒有大修過呢?”
“修補是免不了的,不過大的翻新倒是沒有。”
四爺爺喝了一口繼續說,“當年建房時用的材料確實考究,”
他用力踩了踩地麵,“你瞧這地基,如此平整堅硬。
聽我父親說,建這座房子時,特意用了整塊的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