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密碼學教室
迷霧追兇:九頭蛇之謎 作者:飛豬不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警笛聲劃破清晨的寧靜。當秦川和方雪趕到理工大學時,密碼學實驗室外已經拉起了警戒線。
\"死者是魏教授?\"秦川問道。
\"是的。\"專案組成員遞來一份初步報告,\"今天早上七點,清潔工發現他倒在實驗室裏。現場...很不尋常。\"
確實。推開實驗室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滿牆的數學公式。密密麻麻的符號幾乎覆蓋了每一寸空白,而在這片數學森林的中央,魏教授直挺挺地躺在那裏。
\"窒息而死。\"方雪戴上手套檢查屍體,\"大約在淩晨四點左右。沒有明顯外傷,但......\"
她指著死者蒼白的臉色:\"皮膚呈現出一種特殊的青色。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特定毒氣作用下。\"
\"有中毒痕跡?\"
\"不完全是。\"方雪仔細觀察著死者的瞳孔,\"更像是某種量子態汙染。\"
雲教授也到了現場,正在研究牆上的公式:\"這些不是普通的數學題。看這個結構...是在嚐試解構馬爾科夫的進化方程?\"
\"魏教授之前就在研究這個?\"秦川問。
\"不,這些公式都是新寫的。\"雲教授說,\"而且......\"
他突然停住了,臉色變得凝重。
\"怎麽了?\"
\"這不是一個人寫的。\"雲教授指著不同區域的公式,\"至少有兩種筆跡。更重要的是,這些公式之間存在某種對話關係。\"
他解釋說,這些公式排列方式很特別。一組公式提出問題,另一組則給出解答。就像是兩個人在進行一場數學層麵的交鋒。
\"那另一個人是誰?\"
\"根據筆跡分析,應該是個年輕人。\"雲教授說,\"而且對數學有著驚人的天賦。這些解答不僅正確,而且找到了一些連我都沒想到的捷徑。\"
林通過通訊器報告了另一個發現:\"已經調取了監控。淩晨三點左右,確實有人進入實驗室。但畫麵很模糊,隻能看出是個身材瘦小的人影。\"
\"檢查一下學生名單。\"秦川說,\"特別是數學係的......\"
\"不會在名單上。\"雲教授突然說。
\"為什麽?\"
\"這些解答的思路太特別了。\"他指著一組複雜的公式,\"不是經過常規訓練能達到的水平。這是一種近乎直覺的天賦。\"
就在這時,方雪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牆角那台電腦,剛才一直在運行某個程序。\"
眾人立即圍了過去。屏幕上閃動著大量數據流,正在進行某種複雜的運算。
\"是在嚐試破解馬爾科夫的數據庫密碼。\"林檢查了程序代碼,\"而且...已經接近成功了。\"
\"所以這就是魏教授深夜加班的原因?\"秦川問。
\"不。\"雲教授搖頭,\"這個破解思路和牆上的公式是一脈相承的。是那個神秘的''對手''設計的程序。\"
他解釋說,程序的核心算法完全基於牆上那些解答公式。而且其精巧程度,遠超一般黑客的水平。
\"找到目標數據了。\"林說,\"但文件被加密了。密碼提示是......\"
他念出屏幕上的文字:\"what es after 34?\"
\"斐波那契數列。\"雲教授立即說,\"34之後是55。\"
但輸入55後,係統提示密碼錯誤。
\"不對。\"雲教授若有所思,\"問題本身就是個陷阱。在這個語境下,''after''的含義可能不是簡單的''之後''......\"
他重新審視著牆上的公式,突然明白了什麽。
\"89。\"他說,\"不是問下一個數,而是問隔一個數。因為在量子態轉化中,能量都是以跳躍方式傳遞的。\"
果然,輸入89後,文件被解密了。但裏麵的內容卻讓所有人都驚呆了。
那是一份實驗記錄,詳細記載了二十年前馬爾科夫團隊的研究過程。而在其中,赫然提到了一個神秘的\"特殊實驗體\"。
\"這個實驗體......\"雲教授仔細閱讀著內容,\"天生就具備著感知量子態的能力。而且她的大腦能直接將量子信息轉化為數學模型......\"
\"她?\"秦川注意到用詞。
\"是的,記錄顯示這是一個女孩。代號''星火''。但在最後一次實驗後,她就消失了。\"
就在這時,林突然說:\"等等,我好像在哪見過這個代號......\"
他快速檢索著數據庫,很快找到了線索:\"三年前的一次黑客攻擊事件。目標是軍方的某個秘密實驗室。攻擊者用的就是這個代號。\"
\"她還活著......\"雲教授說,\"而且一直在追查這些真相。\"
方雪這時候有了新發現:\"你們看這個。\"
她指著魏教授的掌心。那裏有一行微不可見的數字:20-7-13。
\"這不是普通的數字。\"雲教授研究了一會兒說,\"是一個坐標。但具體指向哪裏......\"
他的話還沒說完,突然聽到走廊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一個瘦小的身影從門口一閃而過。
\"站住!\"秦川立即追了出去。但那人的速度極快,轉眼就消失在了樓梯間。
等其他人趕到樓下時,那個神秘人已經不見蹤影。但在實驗樓的玻璃門上,留下了一行用特殊材料寫就的數字:
\"下一場解謎,就在那裏開始。\"
人群的騷動中,沒人注意到不遠處的長椅上,一個戴著鴨舌帽的少女正專注地擺弄著手機。屏幕上閃動著大量數據流,與實驗室電腦上的程序何其相似。
她的嘴角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輕輕按下了發送鍵。霎時間,整個城市的量子通訊網絡都感受到了一絲異樣的波動。
在理工大學的鍾樓上,十六歲的趙曉雨放下手機,靜靜地看著遠方。她知道,自己等待了很久的時刻,終於要來了。
\"死者是魏教授?\"秦川問道。
\"是的。\"專案組成員遞來一份初步報告,\"今天早上七點,清潔工發現他倒在實驗室裏。現場...很不尋常。\"
確實。推開實驗室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滿牆的數學公式。密密麻麻的符號幾乎覆蓋了每一寸空白,而在這片數學森林的中央,魏教授直挺挺地躺在那裏。
\"窒息而死。\"方雪戴上手套檢查屍體,\"大約在淩晨四點左右。沒有明顯外傷,但......\"
她指著死者蒼白的臉色:\"皮膚呈現出一種特殊的青色。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特定毒氣作用下。\"
\"有中毒痕跡?\"
\"不完全是。\"方雪仔細觀察著死者的瞳孔,\"更像是某種量子態汙染。\"
雲教授也到了現場,正在研究牆上的公式:\"這些不是普通的數學題。看這個結構...是在嚐試解構馬爾科夫的進化方程?\"
\"魏教授之前就在研究這個?\"秦川問。
\"不,這些公式都是新寫的。\"雲教授說,\"而且......\"
他突然停住了,臉色變得凝重。
\"怎麽了?\"
\"這不是一個人寫的。\"雲教授指著不同區域的公式,\"至少有兩種筆跡。更重要的是,這些公式之間存在某種對話關係。\"
他解釋說,這些公式排列方式很特別。一組公式提出問題,另一組則給出解答。就像是兩個人在進行一場數學層麵的交鋒。
\"那另一個人是誰?\"
\"根據筆跡分析,應該是個年輕人。\"雲教授說,\"而且對數學有著驚人的天賦。這些解答不僅正確,而且找到了一些連我都沒想到的捷徑。\"
林通過通訊器報告了另一個發現:\"已經調取了監控。淩晨三點左右,確實有人進入實驗室。但畫麵很模糊,隻能看出是個身材瘦小的人影。\"
\"檢查一下學生名單。\"秦川說,\"特別是數學係的......\"
\"不會在名單上。\"雲教授突然說。
\"為什麽?\"
\"這些解答的思路太特別了。\"他指著一組複雜的公式,\"不是經過常規訓練能達到的水平。這是一種近乎直覺的天賦。\"
就在這時,方雪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牆角那台電腦,剛才一直在運行某個程序。\"
眾人立即圍了過去。屏幕上閃動著大量數據流,正在進行某種複雜的運算。
\"是在嚐試破解馬爾科夫的數據庫密碼。\"林檢查了程序代碼,\"而且...已經接近成功了。\"
\"所以這就是魏教授深夜加班的原因?\"秦川問。
\"不。\"雲教授搖頭,\"這個破解思路和牆上的公式是一脈相承的。是那個神秘的''對手''設計的程序。\"
他解釋說,程序的核心算法完全基於牆上那些解答公式。而且其精巧程度,遠超一般黑客的水平。
\"找到目標數據了。\"林說,\"但文件被加密了。密碼提示是......\"
他念出屏幕上的文字:\"what es after 34?\"
\"斐波那契數列。\"雲教授立即說,\"34之後是55。\"
但輸入55後,係統提示密碼錯誤。
\"不對。\"雲教授若有所思,\"問題本身就是個陷阱。在這個語境下,''after''的含義可能不是簡單的''之後''......\"
他重新審視著牆上的公式,突然明白了什麽。
\"89。\"他說,\"不是問下一個數,而是問隔一個數。因為在量子態轉化中,能量都是以跳躍方式傳遞的。\"
果然,輸入89後,文件被解密了。但裏麵的內容卻讓所有人都驚呆了。
那是一份實驗記錄,詳細記載了二十年前馬爾科夫團隊的研究過程。而在其中,赫然提到了一個神秘的\"特殊實驗體\"。
\"這個實驗體......\"雲教授仔細閱讀著內容,\"天生就具備著感知量子態的能力。而且她的大腦能直接將量子信息轉化為數學模型......\"
\"她?\"秦川注意到用詞。
\"是的,記錄顯示這是一個女孩。代號''星火''。但在最後一次實驗後,她就消失了。\"
就在這時,林突然說:\"等等,我好像在哪見過這個代號......\"
他快速檢索著數據庫,很快找到了線索:\"三年前的一次黑客攻擊事件。目標是軍方的某個秘密實驗室。攻擊者用的就是這個代號。\"
\"她還活著......\"雲教授說,\"而且一直在追查這些真相。\"
方雪這時候有了新發現:\"你們看這個。\"
她指著魏教授的掌心。那裏有一行微不可見的數字:20-7-13。
\"這不是普通的數字。\"雲教授研究了一會兒說,\"是一個坐標。但具體指向哪裏......\"
他的話還沒說完,突然聽到走廊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一個瘦小的身影從門口一閃而過。
\"站住!\"秦川立即追了出去。但那人的速度極快,轉眼就消失在了樓梯間。
等其他人趕到樓下時,那個神秘人已經不見蹤影。但在實驗樓的玻璃門上,留下了一行用特殊材料寫就的數字:
\"下一場解謎,就在那裏開始。\"
人群的騷動中,沒人注意到不遠處的長椅上,一個戴著鴨舌帽的少女正專注地擺弄著手機。屏幕上閃動著大量數據流,與實驗室電腦上的程序何其相似。
她的嘴角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輕輕按下了發送鍵。霎時間,整個城市的量子通訊網絡都感受到了一絲異樣的波動。
在理工大學的鍾樓上,十六歲的趙曉雨放下手機,靜靜地看著遠方。她知道,自己等待了很久的時刻,終於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