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迴 靈軀重塑神通顯,慧海滌清道心明
金蓮聖母、楊戩衝擊聖位,各自背後皆有師尊、長輩悉心謀劃、全力操持,諸多事宜安排得妥妥當當。
與之相比,孔宣這邊的境況也是不遑多讓。
遙想混沌初開之際,神獸鳳凰橫空出世,那鳳凰,雄為鳳,雌為凰 ,二者交合,誕下九雛,分別是金鳳、彩鳳、火鳳、雪凰、藍凰、孔雀、大鵬、雷鳥、大風。
而孔宣,正是這天地間誕生的第一隻孔雀,其尾羽天生神異,可綻放出五色神光,此神光威力無窮,號稱無物不刷,在聖人之下堪稱無敵的存在。
鳳凰與真龍同屬天生聖體,強大無比,可其子女們的命運卻各不相同。孔宣空有一身超凡神通,無數次雄心勃勃地試圖衝擊聖位,卻總是功虧一簣,究其根源,皆是功德未能圓滿所致。
屢遭挫折的孔宣並未氣餒,反而痛定思痛,下定決心前往紅塵俗世之中曆練一番,期望借此完成劫數,積累足夠的功德。
彼時,天下大勢歸商,他便化名孔宣,投身商朝,擔任金雞嶺總兵一職。
在金雞嶺,孔宣憑一己之力,硬生生地擋住六十萬周兵的前進腳步,令其寸步難行。
在這場對抗中,孔宣大展神威,不僅連敗哪吒、雷震子、黃天化、楊戩等一眾周營高手。即便是聲名遠揚的陸壓道人、燃燈道人,麵對孔宣那恐怖的五色神光,也隻能望風而逃,孔宣之威風,一時無兩,傳遍天下,人稱聖人之下第一人。
然而,命運的轉折總是突如其來。
不請自來的準提教主,以其大神通,顯現出十八手、二十四首的法身,以七寶妙樹破盡孔宣的五色神光,又祭出加持寶杵,將孔宣鎮壓,強行將其帶往西方,充作坐騎。
但雖說身為坐騎,行動諸多受限,平日裏不得自由,但準提教主對待孔宣倒也頗為寬厚,除了限製其自由外,在其他方麵均是關懷備至。
時光流轉,其後佛教新立,正值用人之際,準提教主心懷慈悲,將孔宣赦出,以守護西方為條件,使其重獲自由身。
經此一事,孔宣深感準提教主的恩情,此後便一直忠心耿耿地為西方教效力,不辭辛勞。
直至後來,西方教的二位教主隱退,燃燈道人登上高位。燃燈在位期間,與多寶道人之間關係微妙,彼此間互有嫌隙。
孔宣本就無根無基,在這複雜的局勢中,他深知明哲保身的道理,行事極為低調,是以燃燈道人與多寶道人也都未曾找他的麻煩。
孔宣本性一腔正義,剛正不阿,實在看不慣燃燈道人倒行逆施的種種行徑。於是,當聽聞文殊、普賢二位菩薩深陷困境時,孔宣毅然與觀音、懼留孫一同前往搭救,也正是他的這一義舉,引出了如來降臨靈山、大敗燃燈、西方易主。
經此變故,孔宣依舊身為佛教的菩薩,然而,日常卻無所事事,日子過得平淡而又有些乏味。
本以為這種百無聊賴的日子還得繼續熬下去,不知何時方是盡頭。
誰能想到,命運再次出現戲劇性的轉折,通天教主和如來竟帶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各大聖人一致將孔宣列為衝擊聖人的重點培養對象。
從今往後,三界之內的所有資源,都可為孔宣所用,全力助力他衝擊聖位。
孔宣心中明白,在這個關鍵時刻成為聖人,固然榮耀無比,但同時也意味著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屆時需前往外域,與魔神們展開生死搏殺,那將是一場充滿未知與危險的征程。
可即便如此,孔宣還是覺得,這總好過自己一直呆在靈山,碌碌無為,渾渾噩噩地等待混沌重啟的那一天。
至少,如今有了這樣一個機會,他可以竭盡全力拚上一次,即便最終失敗,身死道消,也能死而無憾。
當日在紫霄宮眾聖議事,均認為最適合幫助孔宣衝擊聖人之位的,非菩提祖師不可,這不僅僅因為當初正是菩提祖師將他降伏、帶來西方成為坐騎,更因為二人的法術有相通之處:菩提祖師的七寶妙樹和自己的五色神光都是屬於光係的法術,而當初也正是菩提祖師以七寶妙樹刷掉自己的大杆刀和金鞭,破了五色神光,才將自己降伏。
但是當時菩提祖師又不在場,眾聖人自然不可能擅自替菩提祖師作主應下此事。於是把孔宣之事交與通天教主,倘若如來成功請來菩提祖師,再代為求請。
而之所以將此事交與通天教主,也是事出有因:一來,眾所周知,通天門下皆多飛禽走獸之輩,對於教導禽、獸之類,通天有獨得之秘;二來,孔宣如今為佛門菩薩,通天作為佛祖之師,如今又暫居靈山,值此天地大劫之際,為三界提攜後進,也是應有之義。
待得如來請來菩提祖師後,通天又喚過孔宣,當麵去請求菩提祖師,望祖師以大局為重,不吝賜教。
孔宣曾為菩提坐騎,又曾長期在西方共事,向來中規中矩,菩提也素喜其為人。於是索性收了孔宣為記名弟子,決意全力助他衝擊聖人之位。
此時金蓮聖母的誅仙劍已經合體完成,而其成聖之路卻依舊遙遙無期,菩提和如來似乎看到了什麽,卻又不願明說,隻是勸她不要強求,機緣會在不經意間出現。
金蓮聖母也是豁達之輩,因此也不再多想,每日裏隻是尋個荒地練劍,以使人、劍更加契合。
在此天地大劫的情況下,多一個人成聖,這世界也就多一份保障。通天教主和如來在放下金蓮聖母的事情後,注意力就轉移到孔宣的身上。
若說菩提是念在孔宣向來中規中矩以及往日的交情,方才出手相助的話;通天教主和如來則是感念其在燃燈的淫威之下,明知不敵,依然勇於拔刀相助、以身犯險去營救文殊、普賢,而致使自身都深陷九幽深處,飽受摧殘。
真可謂 “但行好事天須佑,廣積陰功聖亦憐”,孔宣心懷大義,此番得諸多聖人力挺,亦是他善念善行感召所致 。
經三大聖人審慎剖析,孔宣血統高貴、天賦異稟,先天條件得天獨厚,然後天修行雕琢不足,恰似一塊未經精琢的璞玉,蘊含著無盡潛力。
若對其悉心培育、雕琢打磨,假以時日,其成就必能超乎想象、不可限量。
於是,三大聖人商定,為孔宣量身定製如下改造培育計劃:
通天教主:身為截教教主,通天教主門下飛禽走獸類弟子眾多,在培育此等生靈方麵積累了深厚經驗與獨到法門。他將傾盡全力,負責對孔宣肉身進行全方位完善。
如來佛祖:將施展無上佛法,幫助孔宣化解過往因戰鬥、殺戮所積累的深重殺孽,淨化其靈魂,消除業障。同時,在道心的修煉上,如來佛祖將以佛法精妙義理引導孔宣,使其道心不斷穩固、升華,最終臻至圓滿之境,突破心魔之劫。
菩提祖師:他將專注於強化孔宣的光係法術,從優化其五色神光的運用技巧、提升威力,到引導孔宣領悟更深層次的光係法則,使孔宣將光係神通發揮得淋漓盡致。
事不宜遲,商量好後,通天教主即刻對其身體進行改造,而改造之地,則在碧遊宮中。
碧遊宮深處,九轉玄晶池散發著神秘而柔和的光暈,池中玄晶閃爍,仿若億萬星辰沉眠其中,絲絲縷縷的混沌靈氣氤氳升騰,彌漫在整個空間。
通天教主身著黑袍,宛如夜幕降臨,周身氣息沉穩而強大,令人心生敬畏。
他負手而立,凝視著站在池畔的孔宣,目光中透著期許。孔宣身姿挺拔,神色恭謹,微微躬身,等待著教主的指令。
通天教主緩緩抬手,掌心之中,一個古樸的銅盤悄然浮現,正是他早年耗費無數心血煉製的輪迴溯源盤。
此盤以混沌胎膜為底,融入了無數道蘊含時光法則的符文,每一道符文都閃爍著幽微光芒,猶如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變遷。其邊緣環繞著九條栩栩如生的金龍浮雕,龍頭怒目圓睜,龍須隨風飄動,似隨時都會破盤而出。
“孔宣,此乃輪迴溯源盤,它將助你迴溯血脈根源。” 通天教主聲音低沉而有力,在這靜謐的空間中迴蕩。
孔宣聽聞,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緊張與期待。
通天教主雙手握住輪迴溯源盤,口中念念有詞,一道道神秘的咒文從他口中吐出,符文光芒愈發耀眼。
隻見他猛然將溯源盤向上一拋,溯源盤飛速旋轉,越轉越快,瞬間懸浮於孔宣頭頂上方。九條金龍浮雕仿若被注入了生命,紛紛遊動起來,圍繞著溯源盤盤旋飛舞,發出低沉的龍吟之聲。
隨著溯源盤的轉動,一股強大而詭異的力量從中散發出來,形成一個巨大的漩渦,漩渦中時光碎片如雪花般紛飛。孔宣隻覺一股無形的拉扯之力,將他的意識緩緩拖入其中。他的眼前景象飛速變幻,記憶如潮水般洶湧襲來。
他先是看到自己身為鳳凰九雛之一的孔雀模樣,翱翔於天地之間,展現著五色神光的威力。緊接著,畫麵迅速迴溯,他看到了鳳凰族群在遠古時代的輝煌與紛爭。再往後,時光的車輪滾滾向前,他的意識愈發模糊,卻又無比清晰地感受到了混沌初開時的那股鴻蒙之氣。
終於,在時光長河的盡頭,他看到了一隻巨大無比的元鳳。元鳳周身散發著五彩光芒,羽翼輕輕扇動,便有風雲變幻,天地為之震顫。它的雙眸猶如兩輪烈日,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力量。孔宣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歸屬感,他深知,這便是自己血脈的源頭。
此時,孔宣的身體也開始發生奇妙變化。
他的肌膚之下,光芒如星辰閃爍,原本的血脈之力仿佛被一股更強大的力量喚醒,開始重新排列、融合。
他的骨骼發出 “哢哢” 聲響,似在重塑結構,以承載這古老而強大的血脈。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但他緊咬牙關,強忍著身體與精神上的雙重衝擊,目光始終堅定地注視著前方。
通天教主目光緊緊盯著孔宣,雙手不斷變換法訣,操控著輪迴溯源盤,確保血脈迴溯的過程順利進行。
隨著時間的推移,孔宣周身光芒愈發奪目,似要將這碧遊宮的每一處角落都照亮。
他的身軀微微顫抖,那是體內血脈在進行著最後的融合與升華。原本包裹著他的時光漩渦,此時逐漸收縮,化作一道道流光,沒入他的身體之中。
孔宣的肌膚變得愈發晶瑩剔透,隱隱可見其中流淌的金色血液,那血液仿若蘊含著太陽的光輝,散發著熾熱而強大的氣息。
他的雙眸由原本的漆黑變得五彩斑斕,每一種顏色都代表著一種強大的力量,不斷閃爍交替,似在訴說著他血脈的傳奇。
其背後,一對虛幻的巨大翅膀緩緩浮現,那翅膀上的羽毛閃爍著神秘的符文,正是元鳳血脈的象征。每一根羽毛都仿佛連接著天地的法則,輕輕顫動間,便引得周圍的空間泛起層層漣漪。
此時,九轉玄晶池中的玄晶像是受到了某種強大力量的感召,紛紛脫離池水,圍繞著孔宣飛速旋轉起來。
玄晶碰撞,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猶如奏響了一曲古老的樂章。池中池水也沸騰起來,化作一道道晶瑩的水柱衝天而起,在半空中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麵。
通天教主一直全神貫注地關注著孔宣的變化,見此情景,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雙手快速結印,將輪迴溯源盤的力量發揮到極致,幫助孔宣穩定新融合的血脈。
突然,孔宣仰頭發出一聲長嘯,聲音中蘊含著無盡的力量與威嚴,仿若穿越了時空的界限,迴蕩在整個天地之間。
這一聲長嘯,猶如鳳鳴九天,引得天地變色,風雲為之激蕩。遠處的山巒震動,江河翻湧,世間萬物似乎都在向他臣服。
通天教主原本沉穩的臉色微微一變,眼中閃過一絲驚惶與了然,喃喃自語道:“這正是鳳凰一族的特有神通 —— 鳳鳴九霄!竟在此時覺醒,孔宣的血脈蛻變,遠超預期。”
孔宣緩緩睜開雙眼,眼中的五彩光芒漸漸收斂,但那其中蘊含的智慧與力量卻讓人不敢直視。
他感受著體內澎湃的力量,隻覺自己仿佛擁有了移山填海的能力。
他看向通天教主,單膝跪地,聲音堅定而充滿感激地說道:“多謝教主,弟子已感受到了元鳳血脈的強大,定不負教主所望。”
通天教主微微點頭,抬手示意孔宣起身,說道:“孔宣,你已成功迴溯血脈,並覺醒鳳鳴九霄神通,這是你邁向聖人之位的重要一步。但前路依舊漫長,你需繼續努力,不斷錘煉自身。”
孔宣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決心。此時的他,已然不再是從前的孔宣,那混沌初開時元鳳的血脈,已成為他衝擊聖人之位的強大助力 。
孔宣成功迴溯血脈,周身氣息雄渾,恰似太古巨獸臨世,盡顯威嚴。然而,他的尾羽仍存缺憾,未能全然迴歸先天本真。通天教主目光如炬,洞察這是決定孔宣肉身蛻變的關鍵一環。
隻見通天教主袍袖一揮,一件古樸厚重的太初炎獄爐憑空浮現。
此爐由混沌初開時的炎晶鑄就,爐身刻滿太古符文,每一道符文皆封印著古老火焰的精魄,爐蓋之上,三條形態各異的炎龍浮雕栩栩如生,龍口大張,仿若隨時會噴出毀天滅地的火焰。它散發著熾熱且狂暴的氣息,令周圍的空間都泛起層層熱浪,扭曲變形。
“孔宣,此乃太初炎獄爐,能焚盡世間駁雜之力,助你尾羽臻至圓滿。”通天教主目光凝重,向孔宣解釋道。
孔宣深吸一口氣,強忍著血脈迴溯後身體的餘震,搖身一變,現出本體,穩步走到太初炎獄爐前,微微俯身,將尾羽緩緩探入爐中。
就在尾羽觸及爐內瞬間,爐內符文光芒大盛,三條炎龍浮雕仿若活物,猛地從爐蓋上遊走而下,環繞住孔宣的尾羽,龍口一張,吐出幽藍的炎火。這炎火並非凡火,乃是蘊含著太初之力的神火,所到之處,空間被灼燒出一道道細微的裂痕。
尾羽在神火的包裹下,瞬間燃起,發出“滋滋”聲響,那些因血脈交融而產生的繁雜力量遇火即化,化作縷縷黑煙嫋嫋升騰。
原來,孔宣雖為鳳凰之子,但因鳳與凰血脈融合時的微妙變化,致使其尾羽在生長過程中融入了一些後天衍生的繁雜特質,與元鳳純粹的先天之力有所偏離。此刻,這些繁雜特質在神火的淬煉下,正被逐一剝離。
孔宣緊咬牙關,額頭青筋暴起,豆大的汗珠滾落。那神火灼燒的劇痛,仿佛要將他的靈魂都一同點燃。
通天教主雙手飛速掐訣,口中念念有詞,控製著太初炎獄爐的火勢與力量。
隨著神火不斷淬煉,孔宣的尾羽逐漸發生變化,原本五彩斑斕的羽毛褪去了後天的浮華色澤,變得愈發純粹、通透。那些繁雜力量被一點點逼出,尾羽的數量也在神火的消磨下逐漸減少。
終於,在神火的持續焚燒下,孔宣的尾羽僅剩下三根最為純淨的先天鳳羽。這三根鳳羽散發著柔和而神秘的光芒,每一根都像是一件先天靈寶,其上符文閃爍,與天地法則共鳴。
就在此時,孔宣隻覺一股強大的力量在尾羽中湧動,他的意識深處,仿佛有一扇古老的大門被緩緩推開。
突然,他周身氣勢再次攀升,一種全新的神通在他體內覺醒——元鳳三爪。
孔宣意念一動,右手瞬間化作一隻巨大的鳳爪,鳳爪之上符文閃耀,散發著毀天滅地的氣息,一爪揮出,前方的空氣瞬間被撕裂,出現一道數丈長的黑色裂縫,強大的力量引得碧遊宮都為之震顫。
孔宣緩緩收迴鳳爪,變迴人身,看向通天教主,眼中滿是感激與震撼,單膝跪地說道:“教主大恩,孔宣沒齒難忘,此神通威力無窮,弟子定善加運用。”
通天教主麵露欣慰之色,微微點頭,二人出了碧遊宮,依舊迴到靈山。
如來與菩提早已等候多時,孔宣隨著通天教主來到二人麵前,恭恭敬敬地行禮。
如來目光如炬,上下打量著孔宣,臉上露出一抹溫和的笑容,讚歎道:“果真是脫胎換骨,元鳳血脈覺醒,這世間又將多一位強者。”
菩提祖師微微頷首,眼中滿是欣賞,走上前幾步,仔細觀察孔宣的變化,說道:“不錯,此番肉身與血脈的雙重蛻變,為你衝擊聖人之位奠定了堅實根基。那覺醒的鳳族神通,威力不凡,假以時日,必能在三界大放異彩。”
孔宣抬起頭,眼中滿是感激,說道:“多謝三位的悉心教導與栽培,若無諸位相助,弟子絕無今日之成就。”
通天教主微微一笑,看向如來與菩提,說道:“孔宣天賦異稟,如今我已幸不辱命,後麵就看二位的了。”
如來輕輕抬手,灑下一片佛光,籠罩住孔宣,助他穩固體內的血脈力量,說道:“孔宣,你雖已覺醒元鳳血脈,但這隻是開始。接下來,還需化解自身殺孽,磨礪道心,如此方能更進一步,且隨我來。”
在靈山之巔,祥雲朵朵簇擁,五彩佛光四溢。
如來佛祖盤坐於九品金蓮之上,周身散發著慈悲光輝,照亮了整個天地。孔宣神色凝重,恭敬地跪在佛祖麵前。
如來佛祖微微閉目,雙手結印,口中念念有詞,吟誦起《佛說業報差別經》的經文:“諸有造作善惡業,定受其報,不失毫厘 。” 聲音低沉而悠遠,仿若穿越了無盡時空,帶著慈悲與莊嚴,在這靈山之巔迴蕩。
刹那間,一股磅礴的金色佛光從他周身洶湧而出,將孔宣緊緊籠罩。佛光中,金色符文若隱若現,如靈動的精靈般環繞孔宣的身軀,緩緩滲透進他的肌膚。
孔宣隻覺一股溫暖而強大的力量湧入體內,在經脈中遊走。與此同時,如來佛祖的誦經聲在他識海深處迴響,聲聲震徹靈魂。
隨著經文的吟誦,孔宣的眼前逐漸浮現出往昔的戰鬥場景:金雞嶺上,他憑借五色神光大敗哪吒、雷震子等人,刀光劍影間,鮮血飛濺;與闡教眾仙爭鬥時,殺意彌漫,諸多生靈因他而隕落。每一個畫麵閃過,他的內心都泛起一陣刺痛與愧疚。
“孔宣,此乃你過往所造殺孽,今日便要將其化解。” 如來佛祖的聲音在他識海中響起,“用心聆聽經文,以佛法的力量洗滌靈魂。《佛說業報差別經》有雲,‘若有眾生,於十惡業,多修習故,感諸外物,悉不具足’,此經可助你認清業障,超度亡魂,化解殺業 。”
孔宣定了定神,緊閉雙眼,全神貫注地聆聽如來佛祖的誦經聲。
隨著經文 “若有眾生,嗔恚較重,殺害生命,當墮畜生、餓鬼、地獄,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為他人求其長短,二者恆被於他之所惱害” 的深入,金色符文在他體內加速運轉,所觸及的殺孽氣息瞬間被分解,化作一縷縷黑色的煙霧,從他的七竅中緩緩逸出。
這些黑色煙霧,便是他多年來積累的業障,在佛光與經文的淨化下,漸漸消散於無形。
孔宣緊咬牙關,努力承受著靈魂深處的洗禮。他的身體微微顫抖,額頭布滿汗珠,但眼神卻愈發堅定。在佛光與經文的持續淨化下,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靈魂正在變得純淨,那沉重的負擔正逐漸減輕。
待殺孽淨化得差不多時,如來佛祖緩緩睜開雙眼,手中法印一變,一本散發著古樸氣息的金色經書 ——《金剛經》緩緩浮現,懸浮於孔宣麵前。經書之上,梵文閃爍,每一個字符都蘊含著無盡的佛法智慧。
“此乃《金剛經》,蘊含著無上佛法義理。你需用心領悟,以其磨礪道心。” 如來佛祖說道。
孔宣雙手接過經書,開始誦讀起來。
隨著對經文的研讀,他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智慧與慈悲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裏,他看到了眾生的苦難,也領悟到了慈悲與寬容的真諦。他開始反思自己過往的爭鬥與殺戮,心中的嗔念與殺意漸漸被慈悲所取代。
然而,就在孔宣沉浸於佛法的感悟中時,心魔悄然來襲。刹那間,周圍的景象變得陰暗扭曲,一個與他一模一樣的幻影出現在他麵前,幻影冷笑著說道:“孔宣,你以為這些佛法就能改變你嗎?你的殺孽早已根深蒂固,你永遠擺脫不了。”
孔宣心中一凜,但隨即穩住心神,他深知這是道心升華過程中的考驗。
他立刻緊閉雙眼,口中大聲誦讀《金剛經》經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隨著經文的誦讀,佛光在他周身再次閃耀,光芒愈發耀眼。那心魔幻影在佛光的照耀下,逐漸變得模糊,最終消散。
如來佛祖看著孔宣,眼中露出欣慰的笑容:“孔宣,你已成功化解殺孽,淨化靈魂,道心也有了極大的提升。但修行之路,重在自身,望你日後時時修習,直至道心圓滿。”
孔宣緩緩睜開雙眼,此時的他,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澈與堅定。
他起身,對著如來佛祖深深一拜,說道:“多謝佛祖教誨,弟子定當銘記於心,努力修行,不負佛祖期望。”
金蓮聖母、楊戩衝擊聖位,各自背後皆有師尊、長輩悉心謀劃、全力操持,諸多事宜安排得妥妥當當。
與之相比,孔宣這邊的境況也是不遑多讓。
遙想混沌初開之際,神獸鳳凰橫空出世,那鳳凰,雄為鳳,雌為凰 ,二者交合,誕下九雛,分別是金鳳、彩鳳、火鳳、雪凰、藍凰、孔雀、大鵬、雷鳥、大風。
而孔宣,正是這天地間誕生的第一隻孔雀,其尾羽天生神異,可綻放出五色神光,此神光威力無窮,號稱無物不刷,在聖人之下堪稱無敵的存在。
鳳凰與真龍同屬天生聖體,強大無比,可其子女們的命運卻各不相同。孔宣空有一身超凡神通,無數次雄心勃勃地試圖衝擊聖位,卻總是功虧一簣,究其根源,皆是功德未能圓滿所致。
屢遭挫折的孔宣並未氣餒,反而痛定思痛,下定決心前往紅塵俗世之中曆練一番,期望借此完成劫數,積累足夠的功德。
彼時,天下大勢歸商,他便化名孔宣,投身商朝,擔任金雞嶺總兵一職。
在金雞嶺,孔宣憑一己之力,硬生生地擋住六十萬周兵的前進腳步,令其寸步難行。
在這場對抗中,孔宣大展神威,不僅連敗哪吒、雷震子、黃天化、楊戩等一眾周營高手。即便是聲名遠揚的陸壓道人、燃燈道人,麵對孔宣那恐怖的五色神光,也隻能望風而逃,孔宣之威風,一時無兩,傳遍天下,人稱聖人之下第一人。
然而,命運的轉折總是突如其來。
不請自來的準提教主,以其大神通,顯現出十八手、二十四首的法身,以七寶妙樹破盡孔宣的五色神光,又祭出加持寶杵,將孔宣鎮壓,強行將其帶往西方,充作坐騎。
但雖說身為坐騎,行動諸多受限,平日裏不得自由,但準提教主對待孔宣倒也頗為寬厚,除了限製其自由外,在其他方麵均是關懷備至。
時光流轉,其後佛教新立,正值用人之際,準提教主心懷慈悲,將孔宣赦出,以守護西方為條件,使其重獲自由身。
經此一事,孔宣深感準提教主的恩情,此後便一直忠心耿耿地為西方教效力,不辭辛勞。
直至後來,西方教的二位教主隱退,燃燈道人登上高位。燃燈在位期間,與多寶道人之間關係微妙,彼此間互有嫌隙。
孔宣本就無根無基,在這複雜的局勢中,他深知明哲保身的道理,行事極為低調,是以燃燈道人與多寶道人也都未曾找他的麻煩。
孔宣本性一腔正義,剛正不阿,實在看不慣燃燈道人倒行逆施的種種行徑。於是,當聽聞文殊、普賢二位菩薩深陷困境時,孔宣毅然與觀音、懼留孫一同前往搭救,也正是他的這一義舉,引出了如來降臨靈山、大敗燃燈、西方易主。
經此變故,孔宣依舊身為佛教的菩薩,然而,日常卻無所事事,日子過得平淡而又有些乏味。
本以為這種百無聊賴的日子還得繼續熬下去,不知何時方是盡頭。
誰能想到,命運再次出現戲劇性的轉折,通天教主和如來竟帶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各大聖人一致將孔宣列為衝擊聖人的重點培養對象。
從今往後,三界之內的所有資源,都可為孔宣所用,全力助力他衝擊聖位。
孔宣心中明白,在這個關鍵時刻成為聖人,固然榮耀無比,但同時也意味著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屆時需前往外域,與魔神們展開生死搏殺,那將是一場充滿未知與危險的征程。
可即便如此,孔宣還是覺得,這總好過自己一直呆在靈山,碌碌無為,渾渾噩噩地等待混沌重啟的那一天。
至少,如今有了這樣一個機會,他可以竭盡全力拚上一次,即便最終失敗,身死道消,也能死而無憾。
當日在紫霄宮眾聖議事,均認為最適合幫助孔宣衝擊聖人之位的,非菩提祖師不可,這不僅僅因為當初正是菩提祖師將他降伏、帶來西方成為坐騎,更因為二人的法術有相通之處:菩提祖師的七寶妙樹和自己的五色神光都是屬於光係的法術,而當初也正是菩提祖師以七寶妙樹刷掉自己的大杆刀和金鞭,破了五色神光,才將自己降伏。
但是當時菩提祖師又不在場,眾聖人自然不可能擅自替菩提祖師作主應下此事。於是把孔宣之事交與通天教主,倘若如來成功請來菩提祖師,再代為求請。
而之所以將此事交與通天教主,也是事出有因:一來,眾所周知,通天門下皆多飛禽走獸之輩,對於教導禽、獸之類,通天有獨得之秘;二來,孔宣如今為佛門菩薩,通天作為佛祖之師,如今又暫居靈山,值此天地大劫之際,為三界提攜後進,也是應有之義。
待得如來請來菩提祖師後,通天又喚過孔宣,當麵去請求菩提祖師,望祖師以大局為重,不吝賜教。
孔宣曾為菩提坐騎,又曾長期在西方共事,向來中規中矩,菩提也素喜其為人。於是索性收了孔宣為記名弟子,決意全力助他衝擊聖人之位。
此時金蓮聖母的誅仙劍已經合體完成,而其成聖之路卻依舊遙遙無期,菩提和如來似乎看到了什麽,卻又不願明說,隻是勸她不要強求,機緣會在不經意間出現。
金蓮聖母也是豁達之輩,因此也不再多想,每日裏隻是尋個荒地練劍,以使人、劍更加契合。
在此天地大劫的情況下,多一個人成聖,這世界也就多一份保障。通天教主和如來在放下金蓮聖母的事情後,注意力就轉移到孔宣的身上。
若說菩提是念在孔宣向來中規中矩以及往日的交情,方才出手相助的話;通天教主和如來則是感念其在燃燈的淫威之下,明知不敵,依然勇於拔刀相助、以身犯險去營救文殊、普賢,而致使自身都深陷九幽深處,飽受摧殘。
真可謂 “但行好事天須佑,廣積陰功聖亦憐”,孔宣心懷大義,此番得諸多聖人力挺,亦是他善念善行感召所致 。
經三大聖人審慎剖析,孔宣血統高貴、天賦異稟,先天條件得天獨厚,然後天修行雕琢不足,恰似一塊未經精琢的璞玉,蘊含著無盡潛力。
若對其悉心培育、雕琢打磨,假以時日,其成就必能超乎想象、不可限量。
於是,三大聖人商定,為孔宣量身定製如下改造培育計劃:
通天教主:身為截教教主,通天教主門下飛禽走獸類弟子眾多,在培育此等生靈方麵積累了深厚經驗與獨到法門。他將傾盡全力,負責對孔宣肉身進行全方位完善。
如來佛祖:將施展無上佛法,幫助孔宣化解過往因戰鬥、殺戮所積累的深重殺孽,淨化其靈魂,消除業障。同時,在道心的修煉上,如來佛祖將以佛法精妙義理引導孔宣,使其道心不斷穩固、升華,最終臻至圓滿之境,突破心魔之劫。
菩提祖師:他將專注於強化孔宣的光係法術,從優化其五色神光的運用技巧、提升威力,到引導孔宣領悟更深層次的光係法則,使孔宣將光係神通發揮得淋漓盡致。
事不宜遲,商量好後,通天教主即刻對其身體進行改造,而改造之地,則在碧遊宮中。
碧遊宮深處,九轉玄晶池散發著神秘而柔和的光暈,池中玄晶閃爍,仿若億萬星辰沉眠其中,絲絲縷縷的混沌靈氣氤氳升騰,彌漫在整個空間。
通天教主身著黑袍,宛如夜幕降臨,周身氣息沉穩而強大,令人心生敬畏。
他負手而立,凝視著站在池畔的孔宣,目光中透著期許。孔宣身姿挺拔,神色恭謹,微微躬身,等待著教主的指令。
通天教主緩緩抬手,掌心之中,一個古樸的銅盤悄然浮現,正是他早年耗費無數心血煉製的輪迴溯源盤。
此盤以混沌胎膜為底,融入了無數道蘊含時光法則的符文,每一道符文都閃爍著幽微光芒,猶如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變遷。其邊緣環繞著九條栩栩如生的金龍浮雕,龍頭怒目圓睜,龍須隨風飄動,似隨時都會破盤而出。
“孔宣,此乃輪迴溯源盤,它將助你迴溯血脈根源。” 通天教主聲音低沉而有力,在這靜謐的空間中迴蕩。
孔宣聽聞,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緊張與期待。
通天教主雙手握住輪迴溯源盤,口中念念有詞,一道道神秘的咒文從他口中吐出,符文光芒愈發耀眼。
隻見他猛然將溯源盤向上一拋,溯源盤飛速旋轉,越轉越快,瞬間懸浮於孔宣頭頂上方。九條金龍浮雕仿若被注入了生命,紛紛遊動起來,圍繞著溯源盤盤旋飛舞,發出低沉的龍吟之聲。
隨著溯源盤的轉動,一股強大而詭異的力量從中散發出來,形成一個巨大的漩渦,漩渦中時光碎片如雪花般紛飛。孔宣隻覺一股無形的拉扯之力,將他的意識緩緩拖入其中。他的眼前景象飛速變幻,記憶如潮水般洶湧襲來。
他先是看到自己身為鳳凰九雛之一的孔雀模樣,翱翔於天地之間,展現著五色神光的威力。緊接著,畫麵迅速迴溯,他看到了鳳凰族群在遠古時代的輝煌與紛爭。再往後,時光的車輪滾滾向前,他的意識愈發模糊,卻又無比清晰地感受到了混沌初開時的那股鴻蒙之氣。
終於,在時光長河的盡頭,他看到了一隻巨大無比的元鳳。元鳳周身散發著五彩光芒,羽翼輕輕扇動,便有風雲變幻,天地為之震顫。它的雙眸猶如兩輪烈日,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力量。孔宣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歸屬感,他深知,這便是自己血脈的源頭。
此時,孔宣的身體也開始發生奇妙變化。
他的肌膚之下,光芒如星辰閃爍,原本的血脈之力仿佛被一股更強大的力量喚醒,開始重新排列、融合。
他的骨骼發出 “哢哢” 聲響,似在重塑結構,以承載這古老而強大的血脈。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但他緊咬牙關,強忍著身體與精神上的雙重衝擊,目光始終堅定地注視著前方。
通天教主目光緊緊盯著孔宣,雙手不斷變換法訣,操控著輪迴溯源盤,確保血脈迴溯的過程順利進行。
隨著時間的推移,孔宣周身光芒愈發奪目,似要將這碧遊宮的每一處角落都照亮。
他的身軀微微顫抖,那是體內血脈在進行著最後的融合與升華。原本包裹著他的時光漩渦,此時逐漸收縮,化作一道道流光,沒入他的身體之中。
孔宣的肌膚變得愈發晶瑩剔透,隱隱可見其中流淌的金色血液,那血液仿若蘊含著太陽的光輝,散發著熾熱而強大的氣息。
他的雙眸由原本的漆黑變得五彩斑斕,每一種顏色都代表著一種強大的力量,不斷閃爍交替,似在訴說著他血脈的傳奇。
其背後,一對虛幻的巨大翅膀緩緩浮現,那翅膀上的羽毛閃爍著神秘的符文,正是元鳳血脈的象征。每一根羽毛都仿佛連接著天地的法則,輕輕顫動間,便引得周圍的空間泛起層層漣漪。
此時,九轉玄晶池中的玄晶像是受到了某種強大力量的感召,紛紛脫離池水,圍繞著孔宣飛速旋轉起來。
玄晶碰撞,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猶如奏響了一曲古老的樂章。池中池水也沸騰起來,化作一道道晶瑩的水柱衝天而起,在半空中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麵。
通天教主一直全神貫注地關注著孔宣的變化,見此情景,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雙手快速結印,將輪迴溯源盤的力量發揮到極致,幫助孔宣穩定新融合的血脈。
突然,孔宣仰頭發出一聲長嘯,聲音中蘊含著無盡的力量與威嚴,仿若穿越了時空的界限,迴蕩在整個天地之間。
這一聲長嘯,猶如鳳鳴九天,引得天地變色,風雲為之激蕩。遠處的山巒震動,江河翻湧,世間萬物似乎都在向他臣服。
通天教主原本沉穩的臉色微微一變,眼中閃過一絲驚惶與了然,喃喃自語道:“這正是鳳凰一族的特有神通 —— 鳳鳴九霄!竟在此時覺醒,孔宣的血脈蛻變,遠超預期。”
孔宣緩緩睜開雙眼,眼中的五彩光芒漸漸收斂,但那其中蘊含的智慧與力量卻讓人不敢直視。
他感受著體內澎湃的力量,隻覺自己仿佛擁有了移山填海的能力。
他看向通天教主,單膝跪地,聲音堅定而充滿感激地說道:“多謝教主,弟子已感受到了元鳳血脈的強大,定不負教主所望。”
通天教主微微點頭,抬手示意孔宣起身,說道:“孔宣,你已成功迴溯血脈,並覺醒鳳鳴九霄神通,這是你邁向聖人之位的重要一步。但前路依舊漫長,你需繼續努力,不斷錘煉自身。”
孔宣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決心。此時的他,已然不再是從前的孔宣,那混沌初開時元鳳的血脈,已成為他衝擊聖人之位的強大助力 。
孔宣成功迴溯血脈,周身氣息雄渾,恰似太古巨獸臨世,盡顯威嚴。然而,他的尾羽仍存缺憾,未能全然迴歸先天本真。通天教主目光如炬,洞察這是決定孔宣肉身蛻變的關鍵一環。
隻見通天教主袍袖一揮,一件古樸厚重的太初炎獄爐憑空浮現。
此爐由混沌初開時的炎晶鑄就,爐身刻滿太古符文,每一道符文皆封印著古老火焰的精魄,爐蓋之上,三條形態各異的炎龍浮雕栩栩如生,龍口大張,仿若隨時會噴出毀天滅地的火焰。它散發著熾熱且狂暴的氣息,令周圍的空間都泛起層層熱浪,扭曲變形。
“孔宣,此乃太初炎獄爐,能焚盡世間駁雜之力,助你尾羽臻至圓滿。”通天教主目光凝重,向孔宣解釋道。
孔宣深吸一口氣,強忍著血脈迴溯後身體的餘震,搖身一變,現出本體,穩步走到太初炎獄爐前,微微俯身,將尾羽緩緩探入爐中。
就在尾羽觸及爐內瞬間,爐內符文光芒大盛,三條炎龍浮雕仿若活物,猛地從爐蓋上遊走而下,環繞住孔宣的尾羽,龍口一張,吐出幽藍的炎火。這炎火並非凡火,乃是蘊含著太初之力的神火,所到之處,空間被灼燒出一道道細微的裂痕。
尾羽在神火的包裹下,瞬間燃起,發出“滋滋”聲響,那些因血脈交融而產生的繁雜力量遇火即化,化作縷縷黑煙嫋嫋升騰。
原來,孔宣雖為鳳凰之子,但因鳳與凰血脈融合時的微妙變化,致使其尾羽在生長過程中融入了一些後天衍生的繁雜特質,與元鳳純粹的先天之力有所偏離。此刻,這些繁雜特質在神火的淬煉下,正被逐一剝離。
孔宣緊咬牙關,額頭青筋暴起,豆大的汗珠滾落。那神火灼燒的劇痛,仿佛要將他的靈魂都一同點燃。
通天教主雙手飛速掐訣,口中念念有詞,控製著太初炎獄爐的火勢與力量。
隨著神火不斷淬煉,孔宣的尾羽逐漸發生變化,原本五彩斑斕的羽毛褪去了後天的浮華色澤,變得愈發純粹、通透。那些繁雜力量被一點點逼出,尾羽的數量也在神火的消磨下逐漸減少。
終於,在神火的持續焚燒下,孔宣的尾羽僅剩下三根最為純淨的先天鳳羽。這三根鳳羽散發著柔和而神秘的光芒,每一根都像是一件先天靈寶,其上符文閃爍,與天地法則共鳴。
就在此時,孔宣隻覺一股強大的力量在尾羽中湧動,他的意識深處,仿佛有一扇古老的大門被緩緩推開。
突然,他周身氣勢再次攀升,一種全新的神通在他體內覺醒——元鳳三爪。
孔宣意念一動,右手瞬間化作一隻巨大的鳳爪,鳳爪之上符文閃耀,散發著毀天滅地的氣息,一爪揮出,前方的空氣瞬間被撕裂,出現一道數丈長的黑色裂縫,強大的力量引得碧遊宮都為之震顫。
孔宣緩緩收迴鳳爪,變迴人身,看向通天教主,眼中滿是感激與震撼,單膝跪地說道:“教主大恩,孔宣沒齒難忘,此神通威力無窮,弟子定善加運用。”
通天教主麵露欣慰之色,微微點頭,二人出了碧遊宮,依舊迴到靈山。
如來與菩提早已等候多時,孔宣隨著通天教主來到二人麵前,恭恭敬敬地行禮。
如來目光如炬,上下打量著孔宣,臉上露出一抹溫和的笑容,讚歎道:“果真是脫胎換骨,元鳳血脈覺醒,這世間又將多一位強者。”
菩提祖師微微頷首,眼中滿是欣賞,走上前幾步,仔細觀察孔宣的變化,說道:“不錯,此番肉身與血脈的雙重蛻變,為你衝擊聖人之位奠定了堅實根基。那覺醒的鳳族神通,威力不凡,假以時日,必能在三界大放異彩。”
孔宣抬起頭,眼中滿是感激,說道:“多謝三位的悉心教導與栽培,若無諸位相助,弟子絕無今日之成就。”
通天教主微微一笑,看向如來與菩提,說道:“孔宣天賦異稟,如今我已幸不辱命,後麵就看二位的了。”
如來輕輕抬手,灑下一片佛光,籠罩住孔宣,助他穩固體內的血脈力量,說道:“孔宣,你雖已覺醒元鳳血脈,但這隻是開始。接下來,還需化解自身殺孽,磨礪道心,如此方能更進一步,且隨我來。”
在靈山之巔,祥雲朵朵簇擁,五彩佛光四溢。
如來佛祖盤坐於九品金蓮之上,周身散發著慈悲光輝,照亮了整個天地。孔宣神色凝重,恭敬地跪在佛祖麵前。
如來佛祖微微閉目,雙手結印,口中念念有詞,吟誦起《佛說業報差別經》的經文:“諸有造作善惡業,定受其報,不失毫厘 。” 聲音低沉而悠遠,仿若穿越了無盡時空,帶著慈悲與莊嚴,在這靈山之巔迴蕩。
刹那間,一股磅礴的金色佛光從他周身洶湧而出,將孔宣緊緊籠罩。佛光中,金色符文若隱若現,如靈動的精靈般環繞孔宣的身軀,緩緩滲透進他的肌膚。
孔宣隻覺一股溫暖而強大的力量湧入體內,在經脈中遊走。與此同時,如來佛祖的誦經聲在他識海深處迴響,聲聲震徹靈魂。
隨著經文的吟誦,孔宣的眼前逐漸浮現出往昔的戰鬥場景:金雞嶺上,他憑借五色神光大敗哪吒、雷震子等人,刀光劍影間,鮮血飛濺;與闡教眾仙爭鬥時,殺意彌漫,諸多生靈因他而隕落。每一個畫麵閃過,他的內心都泛起一陣刺痛與愧疚。
“孔宣,此乃你過往所造殺孽,今日便要將其化解。” 如來佛祖的聲音在他識海中響起,“用心聆聽經文,以佛法的力量洗滌靈魂。《佛說業報差別經》有雲,‘若有眾生,於十惡業,多修習故,感諸外物,悉不具足’,此經可助你認清業障,超度亡魂,化解殺業 。”
孔宣定了定神,緊閉雙眼,全神貫注地聆聽如來佛祖的誦經聲。
隨著經文 “若有眾生,嗔恚較重,殺害生命,當墮畜生、餓鬼、地獄,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為他人求其長短,二者恆被於他之所惱害” 的深入,金色符文在他體內加速運轉,所觸及的殺孽氣息瞬間被分解,化作一縷縷黑色的煙霧,從他的七竅中緩緩逸出。
這些黑色煙霧,便是他多年來積累的業障,在佛光與經文的淨化下,漸漸消散於無形。
孔宣緊咬牙關,努力承受著靈魂深處的洗禮。他的身體微微顫抖,額頭布滿汗珠,但眼神卻愈發堅定。在佛光與經文的持續淨化下,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靈魂正在變得純淨,那沉重的負擔正逐漸減輕。
待殺孽淨化得差不多時,如來佛祖緩緩睜開雙眼,手中法印一變,一本散發著古樸氣息的金色經書 ——《金剛經》緩緩浮現,懸浮於孔宣麵前。經書之上,梵文閃爍,每一個字符都蘊含著無盡的佛法智慧。
“此乃《金剛經》,蘊含著無上佛法義理。你需用心領悟,以其磨礪道心。” 如來佛祖說道。
孔宣雙手接過經書,開始誦讀起來。
隨著對經文的研讀,他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智慧與慈悲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裏,他看到了眾生的苦難,也領悟到了慈悲與寬容的真諦。他開始反思自己過往的爭鬥與殺戮,心中的嗔念與殺意漸漸被慈悲所取代。
然而,就在孔宣沉浸於佛法的感悟中時,心魔悄然來襲。刹那間,周圍的景象變得陰暗扭曲,一個與他一模一樣的幻影出現在他麵前,幻影冷笑著說道:“孔宣,你以為這些佛法就能改變你嗎?你的殺孽早已根深蒂固,你永遠擺脫不了。”
孔宣心中一凜,但隨即穩住心神,他深知這是道心升華過程中的考驗。
他立刻緊閉雙眼,口中大聲誦讀《金剛經》經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隨著經文的誦讀,佛光在他周身再次閃耀,光芒愈發耀眼。那心魔幻影在佛光的照耀下,逐漸變得模糊,最終消散。
如來佛祖看著孔宣,眼中露出欣慰的笑容:“孔宣,你已成功化解殺孽,淨化靈魂,道心也有了極大的提升。但修行之路,重在自身,望你日後時時修習,直至道心圓滿。”
孔宣緩緩睜開雙眼,此時的他,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澈與堅定。
他起身,對著如來佛祖深深一拜,說道:“多謝佛祖教誨,弟子定當銘記於心,努力修行,不負佛祖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