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燈佛祖於靜室內跏趺而坐,周身寶相莊嚴,然而其內心卻似翻湧著驚濤駭浪,久久難以平靜。
幾日前,他以雷霆手段處置完孔宣、觀音四人,彼時自覺已將所有叛逃之人盡數掌控,心中滿是得意,自以為大局已定,此後便可高枕無憂,便也未曾再多做細察。
時光悠悠流轉,兩日後,有下人匆匆入內稟報,言說近日不見懼留孫的蹤影。
燃燈佛祖聽聞,心中“咯噔”一下,瞬間警覺起來,原本微閉的雙眼猛地睜開,目光如電。
他當即運轉神念,以無上神通仔細查探西牛賀洲的每一寸土地,山川湖海、城鎮村落,皆被他的神念掃過,可懼留孫卻如同人間蒸發一般,毫無蹤跡。如此地毯式搜尋後,燃燈佛祖終於確認,懼留孫是真的失蹤了。
燃燈佛祖深知,在這等關乎自身權柄與勢力興衰的關鍵時刻,一個大活人怎會無緣無故消失不見?他心中警鍾長鳴,絕不能心存一絲僥幸。
稍加思索,便斷定:這懼留孫必定是去南贍部洲搬救兵去了。想到此處,燃燈佛祖的臉色愈發陰沉,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暗暗思忖著應對之策,一場風雲變幻似乎即將在這看似平靜的修行界中拉開帷幕。
燃燈佛祖眉頭緊鎖,在靜室內來迴踱步,心中暗自揣測著懼留孫搬救兵的對象。
腦海中首先浮現的,便是懼留孫的師尊、自己曾經的老大哥——元始天尊。
燃燈佛祖跟隨元始天尊多年,對其脾性了如指掌。他深知,元始天尊一生行事極為謹慎,從不打無把握之仗。
若是名下弟子被囚,出於維護自身名聲的考量,元始天尊或許會挺身而出,但必定也會拉上幫手,以確保萬無一失。
可如今被囚之人,隻是幾個背叛了師門的徒弟。
在元始天尊的心中,叛徒之惡,甚於仇敵。此前之所以未曾對這幾個叛徒加以懲戒,起初是看在二位老教主的情麵,後來則是因自己的緣故。
燃燈佛祖思忖,在這等情形之下,想要元始天尊為了幾個叛徒出手施救,與一位聖人為敵,簡直是天方夜譚。依他對元始天尊的了解,元始天尊說不定正躲在暗處,暗自嘲笑眾人自作自受。
那麽,剩下有實力、並且有可能出手的人,就隻有曾經的多寶道人、現在的如來了。
二人本已是死敵,這個勿庸多說,就算沒有自己屠戮靈鶴仙等人的事情發生,該來的也一定會來,而之所以如來至今沒有找上門來,可能是因為魔神來襲,也可能是對方還要做什麽準備。
但可以肯定的是,隻要懼留孫的消息一傳到如來耳中,他必定會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
如來此人俠義心腸,平時對手下同門頗多關照,此次觀音等四人被囚,其起因乃是文殊、普賢私縱雲鶴仙等人導致,以如來的性格,定不會袖手旁觀。
如此看來,自己的時間不多了,該做的準備現在馬上得做了,以免到時候措手不及。
如來率領眾人,此番是光明正大地前往西牛賀洲,向燃燈佛祖興師問罪,新仇舊恨交織在一起,自然不會再像以往那般從北海迂迴繞道。
眾人自東海啟程,一路向西疾馳。他們的速度快如閃電,轉瞬即至。
然而,如此磅礴的靈力波動,天地間的聖人們又怎會毫無察覺?
一時間,諸位聖人皆在暗中默默觀望,關注著這場即將爆發的佛門爭端。
這二位都是最近成聖的人物,也是近來風頭最勁的二人,觀察這二位的交手,對聖人們而言,不啻於一場難得的修行盛事,他們皆想從中窺探到更多關於成聖之後的奧秘與機緣,亦想知曉這場佛門爭端將如何改寫修行界的格局。
眾人行到西海之畔,被燃燈設下的禁製擋住了去路。
目犍連越眾而出,右手戴好金剛破魂臂甲,運起般若掌力,隻一掌即將禁製轟出偌大一個窟窿。其餘眾人見狀,神色從容,依次穿過。
受這掌力轟擊餘波的影響,禁製從破開之處開始,如同被撕裂的紙張一般,寸寸碎裂。
在此鎮守的魔禮青和魔禮海見此情景,心中大驚。
他們欲待上前阻擋,可眼前佛光耀眼,如來等人來勢洶洶,氣勢磅礴。
二人心中明白,以自己的實力,根本無法與眾人抗衡。稍作猶豫後,二人轉身化陣流光匆忙向靈山而去,打算給燃燈佛祖報信。
如來等人也並不追趕,任由他們離去。
如來再次以璀璨的金光籠罩住眾人,轉瞬即至靈山之上,此時魔家兄弟尚在路途中。他們周身散發著強大的靈力波動,引得靈山上的飛鳥驚起,四散而逃。
靈山上此刻也是金光彌漫,護山大陣正在徐徐開啟,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西海禁製被破,如此之大的動靜,自然被燃燈感應到,他本來就時時在提防如來來犯,這下更不遲疑,第一時間開啟護山大陣,以防眾人偷襲。
此時,燃燈早已率領一眾手下嚴陣以待。
想當年,西方佛教初立,恰似春日繁花,諸佛、菩薩濟濟一堂,高手如雲,個個神通廣大,聲名遠揚。
那時的靈山,佛光普照,梵音嫋嫋,滿是祥和與興盛。可歲月無情,如今的景象卻已如秋風掃落葉,一片凋零。
燃燈目光掃過身旁眾人,能叫得出名字的得力手下,僅剩下毗盧仙、長耳定光仙、羽翼仙,以及四大護法天王,不過寥寥數人而已。
這數百年來,西方世界自然也不乏潛心向佛、修行有成之人。燃燈從中挑選出佼佼者,傳授他們道法。
然而,這些人即便天賦出眾,修行刻苦,終因修行時日尚短,根基淺薄,最厲害的也不過是達到普通仙人的境界。
但這些人對燃燈卻是真正地滿懷敬仰,真心實意地將燃燈視作佛祖,忠心耿耿地擁護著他。
此刻,在這些人的簇擁之下,燃燈一方遠遠望去,竟也顯得氣勢不凡,陣容鼎盛 。
燃燈高坐於蓮台之上,背後佛光閃耀,看似一派祥和,可眼中卻透著森冷的寒意。
如來一行人停下腳步,與燃燈一方對峙著。
一時間,靈山上空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燃燈率先開口,聲音如洪鍾般響徹四周,卻帶著一絲尖銳的指責:“多寶道人,你率領眾人破我西海禁製,闖我靈山勝境,是何用意?”
旁邊舍利弗出列合十道:“阿彌陀佛,我師尊如今已經證道成佛,昔日俗名已經舍卻,如今尊號‘如來’。”
如來淡然一笑,道:“一切有為法,皆是虛幻。前世多寶,今世如來,皆為此身,隨他去吧。”
舍利弗躬身合十稱是。
如來卻神色平靜,目光如炬,直視著燃燈,聲音沉穩而有力:“燃燈,你莫要顛倒黑白!今日我等來此,正是為了來揭開你這個偽佛的虛偽麵具,為天下蒼生討迴公道!”
“為了一己之私利,你以三百萬無辜百姓為祭;無中生有,不擇手段清除異己;豢養妖獸,設計謀害我等忠於教義之人。這一件件,你雖百死亦不足以贖其罪也!”如來的每一句話都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地刺向燃燈的內心。
還未等燃燈答話,金光仙以鎖鏈牽著馬元從旁邊閃出,用劍抵著其咽喉,厲聲道:“你且將你所作的惡行,一一道出來!”
馬元臉色煞白,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眼神驚恐又閃爍,時不時偷瞄不遠處的燃燈,嘴唇顫抖著,結結巴巴地道:“都是他…… 他讓我做的,我…… 我不敢不尊啊。”
“是誰?說清楚點!” 金光仙加大了手上的力度,劍刃微微陷入馬元的脖頸,一絲鮮血滲出。
馬元身體忍不住顫抖,聲音帶著哭腔:“是…… 是燃燈佛祖!是他授我混沌之氣,讓我在西海海島上豢養妖獸,以備不時之需。然後又叫我依計行事,殺害你等。”
燃燈聽到這話,臉色驟變,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旋即大聲喝道:“馬元,你莫要血口噴人!我怎會做出這等事?分明是你為了逃脫罪責,胡亂攀咬!”
他轉頭看向如來,臉上恢複了幾分鎮定,冷笑道:“如來,你弄來這麽個跳梁小醜,編造些莫須有的罪名,就想汙蔑我?簡直可笑至極!”
懼留孫關心諸位師兄的安危,也一個箭步從旁閃出,道:“那你派我文殊、普賢二位師兄去無端屠戮雲鶴仙等人,二位師兄不忍殺害無辜,放走眾人,後來一起被你擒住,關押在九幽深處,永世不得脫身。我等設計將其救出,你又把他們抓迴去如何處置了?”懼留孫的聲音因為憤怒而微微顫抖。
燃燈一見懼留孫,原本就陰沉的臉色瞬間變得更加難看,眼睛瞪得如同銅鈴一般,通紅的眼眸中似乎要噴出火來,心中暗自怒罵:“都是你這逆賊,招來這場是非,若是落到我手裏,保管叫你生不如死!”
但他麵上強裝鎮定,冷冷開口道:“孔宣、觀音等四人大逆不道,私縱人犯,我按教規處置,難道還能有錯?如今都已被我抓迴,永鎖九幽深處,受怨靈蝕體之苦。你僥幸逃脫,不思悔改,如今還敢跟著如來一起興師問罪,簡直是目無尊長,不知死活!”
懼留孫連日奔波,隻為救得四人性命,卻又恐其早已經被燃燈所害,內心終日忐忑,此刻方得了準信。
雖然眾人還是在九幽深處受苦,但總算還留得性命在此,日後總有脫困之日。
燃燈一邊說著,一邊向前踏出一步,周身氣勢陡然攀升,試圖以氣勢壓人。
“教規?” 如來冷哼一聲,向前走了兩步,與燃燈對視著,目光堅定且銳利,“你所謂的教規,不過是你鏟除異己的借口罷了。文殊、普賢兩位師兄心懷慈悲,不願參與你的惡行,你便將他們囚禁折磨,這就是你的教規?” 如來的聲音低沉卻極具穿透力,在靈山上空迴蕩。
燃燈的臉色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一陣白一陣紅。
他心裏再清楚不過,再這麽辯下去,自己那些見不得人的醜事定會被抖落得更多。
於是,他咬咬牙,強辯道:“他們背叛教義,我隻是在維護西方教的正統,你們這些叛教之徒,今日休想活著離開靈山!”
說話間,他雙手微微抬起,掌心佛光翻湧,身上的佛光愈發強盛,好似熊熊燃燒的烈火,隱隱有戰鬥一觸即發之勢。
如來神色莊重,眼中透著無盡的悲憫與威嚴,他向前踏出一步,周身佛光綻放,照亮了整個靈山。
此刻,他目光如炬,直直地盯著燃燈,聲音雄渾而有力,字字句句都似蘊含著天地間的至理:“燃燈,你根本不了解佛家真義,隻是在天竺世界遊曆一番,迴來卻妄稱佛祖,在這西方世界肆意亂傳佛法。你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一己私利,打著佛法的幌子,行控製人心之實,簡直是佛門的恥辱!此等偽佛,我豈會容你繼續猖狂,敗我佛名聲!”
如來的聲音在空氣中迴蕩,如同一記記重錘,敲打著眾人的內心。
“我在天竺世界潛心修行,曆經無數磨難,終得天地眷顧,成為古往今來第七尊佛。承接我佛教千億年來之無上神通,這是上天賦予我的使命,隻為弘揚真正的佛法,度化眾生。”如來微微仰頭,身上的袈裟隨風飄動,整個人仿佛與天地融為一體。
話音未落,如來深吸一口氣,運起獅吼功,那聲音如同滾滾雷鳴,震得靈山都微微顫抖:“燃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若現在放了孔宣和觀音等人,在我佛麵前懺悔,我們還可饒你一命,日後參禪念佛,還你一方清靜。否則,今日便是你的死期!”這一聲吼,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力量,讓在場眾人的靈魂都為之震顫。
舍利弗和目犍連自從師以來,所見的都是慈眉善目的長者形象,卻沒想到師尊也有怒目金剛的一麵。
然而,燃燈卻絲毫不為所動,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瘋狂與固執,冷笑著迴應道:“是真是假,不是你說了就算的。這西方世界,我經營多年,一切皆在我的掌控之中。你以為憑你幾句話,就能讓我屈服?簡直是癡人說夢!今日,你們既然來了,就別想活著離開!”
說著,燃燈周身的佛光也陡然強盛起來,那佛光如同洶湧的浪潮,向著四周瘋狂擴散。
他雙手快速結印,動作快得幾乎讓人看不清,口中念念有詞,聲音低沉而神秘,仿佛在召喚著某種古老而強大的力量。
緊接著,他猛地自懷中取出二十四顆守護神珠,手腕一抖,往天空一拋。刹那間,整個靈山被刺目的金光照亮。
隻見那二十四顆守護神珠飛速旋轉,光芒交織,隨後,二十四諸天護法一一顯現。
他們形態各異,有的周身火焰環繞,有的手持法器,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將燃燈緊緊簇擁在其中。
燃燈端坐在蓮台之上,背後佛光閃耀,更顯寶相莊嚴,仿佛他就是這世間至高無上的主宰。
靈山眾僧眼見佛祖顯大神通,召喚出諸護法天神,一時紛紛麵露敬畏之色,趕忙雙手合十,口中念誦著佛號,參拜不止,那此起彼伏的誦經聲在靈山上空迴蕩。
金光籠罩中,燃燈仰起頭,臉上帶著一絲狂妄的冷笑,目光如刀般射向如來,大聲叫囂道:“你說我是偽佛?哼,你要為你的話付出慘痛的代價!我如今將天竺世界護法諸天盡數召出,就讓他們來替我懲罰你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他的聲音在靈山上空久久迴蕩,充滿了不可一世的傲慢。
燃燈身後,梵天(此處均為分身,不再一一指明——此注)越眾而出。
他四首四臂的法身威嚴聳立,四個頭顱分別朝向四方,每一雙眼睛裏都閃爍著冰冷的幽光,仿佛能洞悉世間一切虛實。
“是誰如此大膽,竟敢挑釁佛祖?且讓我來掂量掂量,你有沒有這個資格!”梵天四張嘴巴同時開合,聲音如滾滾悶雷,攜著不容置疑的壓迫感,震得四周空氣都泛起層層漣漪。
如來身後,金蓮聖母身著太虛神甲,如一抹流光般閃身而出。
她柳眉倒豎,眼中滿是不屑,脆聲道:“不過是一具分身,也敢在這兒狐假虎威,且讓我來會會你這爪牙!”
話還在空氣中迴蕩,她手中的誅仙劍已然祭出。
隻見一道森冷的寒光劃過天際,誅仙劍裹挾著滅世的兇煞之氣,朝著梵天的頭顱怒劈而下。
梵天反應極快,頭頂瞬間綻放出一朵巨大的金蓮,聖潔的光芒四溢,將他的上半身籠罩其中。
“鐺!”一聲巨響,誅仙劍重重砍在金蓮之上,金屬碰撞的火花四濺。
這誅仙劍號稱天下第一殺器,由滅世魔神所化,威力絕倫,當年連聖人燃燈那金剛不壞之軀都被它砍斷過一條腿。此刻,即便梵天的金蓮是先天聖器,也難以抵擋這恐怖的力量,被砍出一道觸目驚心的印痕,幾片花瓣“簌簌”飄落。
一擊未得手,梵天也不含糊,他雙手迅速翻動,將《吠陀經》在空中展開。
《吠陀經》乃天竺教至寶,其中包羅萬象,刹那間,這古老而神秘的經文閃爍著奇異的光芒,一道道符文從經文中剝離而出,如同一群靈動的靈蛇,嘶嘶作響著朝著金蓮聖母撲去。
金蓮聖母身披太虛神甲乃混沌世界胎膜所化,盤古的開天神斧劈得碎裂,方能將其劈開,實乃防守之至寶。
金蓮聖母此刻周身環繞著一層淡淡的金色光芒,麵對梵天的攻擊,她神色鎮定,不慌不忙。
《吠陀經》的符文撞在神甲上,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卻無法傷她分毫。
她一心操控著誅仙劍,展開更加猛烈的進攻,劍影閃爍,密不透風。
梵天心中大驚,意識到尋常攻擊對金蓮聖母無效,急忙全力防守。
好在他得天獨厚,四手四麵,能全方位應對。
隻見他一手揮舞金剛杵,密不透風地護住周身,金剛杵舞得虎虎生風,“唿唿”作響;金蓮則繼續穩穩地護住上盤。
同時,他暗自思忖:“這金蓮聖母的護甲太過強悍,普通攻擊根本無法傷她分毫,看來得用精神攻擊。”
刹那間,梵天手中的念珠飛速轉動起來,每一顆珠子都閃爍著詭異的紫光,此招名為“攝魂幻咒獄”,無形的精神力量如洶湧的潮水般朝著金蓮聖母湧去。
金蓮聖母頓感一股強大的精神衝擊,腦海中出現了種種幻象:一會兒是陰森恐怖的地獄景象,惡鬼纏身;一會兒又是至親之人痛苦求救的模樣。
她的精神受到嚴重幹擾,原本如臂使指、隨心而動的誅仙劍,此刻竟像是與她斷開了聯係,在半空中微微震顫,原本淩厲迅猛、密不透風的劍勢也隨之遲緩下來,劍影的閃爍頻率逐漸降低,每一次斬擊都失去了先前的幹脆與果斷 。
如來在一旁將這一切看在眼裏,心知不好,暗中施展獅吼功,低沉的聲音在金蓮聖母耳邊響起:“破!”
這一聲宛如洪鍾巨響,直接穿透了梵天的精神攻擊,破除了“攝魂幻咒獄”。
金蓮聖母迴過神來,精神一振,眼中閃過一絲淩厲的光芒,誅仙劍光芒大盛,她猛地發力,劍勢如長虹貫日,“哢嚓”一聲,將梵天頭頂的金蓮劈成兩半。
失去了金蓮的庇護,梵天頓時陷入了被動,誅仙劍的劍影如疾風驟雨般落下,即便其是先天聖體,但終究隻是一具身分,比不得本體的強悍。梵天身上開始出現一道道傷口,金色血液汩汩流出。
不過梵天並未慌亂,他迅速拿出水罐,這罐中所裝乃不死甘露。昔日眾天神和阿修羅族一起攪拌乳海,隻為在海底深處撈到不死甘露,以圖長生不死。
梵天作為創世之神,自然也有此物。
梵天自罐中倒出數滴不死甘露灑在傷口上,傷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愈合,肌膚完好如初。
緊接著,梵天施展出看家本領。
隻見他四首之中,兩張嘴開始飛速念誦吠陀經,聲音低沉且帶著莫名韻律,每一個音節吐出,經文便閃爍出更為耀眼的光芒,神秘符文掙脫經文束縛,在空中縱橫交錯,編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攻擊網,向著金蓮聖母席卷而去。
與此同時,梵天另外兩隻手操控念珠,念珠在他手中以肉眼難辨的速度瘋狂轉動,詭異紫光從每一顆珠子中噴薄而出,紫光相互勾連,形成一道道精神觸須,直逼金蓮聖母的識海。
這還沒完,梵天騰出兩隻手,迅速張弓搭箭,弓弦被拉至滿月,利箭之上縈繞著濃鬱的靈力,好似一顆即將爆發的小型靈力霹靂彈。
隨著他一聲低喝,利箭脫弦而出,如流星趕月般射向金蓮聖母,在飛行途中,利箭還不斷分裂出數道幻影,從不同角度對她形成合圍之勢。
金蓮聖母身處這三重攻擊的包圍圈中,壓力驟增。
太虛神甲雖能抵禦符文的物理攻擊,卻難以完全隔絕念珠的精神侵蝕。
她一麵要分心抵擋精神觸須的入侵,一麵又要操控誅仙劍斬斷飛來的利箭與符文。
誅仙劍在空中左衝右突,勉強抵擋住這些攻擊,但梵天的攻勢如洶湧浪潮,一波接著一波,讓她疲於應對。
一時間,雙方你來我往,互有攻守,誰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占據上風,陷入了僵持不下的僵局。
然而,梵天畢竟隻是分身,法力並非無窮無盡。隨著戰鬥的持續,他漸漸感到法力不支,動作也變得遲緩起來,每一次抵擋誅仙劍的攻擊,都顯得愈發吃力。
他的唿吸變得沉重,四首四臂的法身也開始微微顫抖,整個人愈發虛弱。
金蓮聖母瞅準時機,奮起精神,手中誅仙劍攻勢如狂風暴雨,將梵天逼得毫無還手之力,無法脫身,欲要將其法力一舉耗盡。
此刻的梵天,如同狂風中的殘燭,隨時都可能熄滅。
燃燈在一旁目睹梵天的處境,原本鎮定的眼神中滿是慌亂與焦急。他的眉頭緊緊擰成一個“川”字,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神色一緊,意識到局勢已到了危急關頭。
來不及多想,燃燈雙手快速舞動,十指翻飛間,一道道神秘的符文從他指尖湧出,燃燈猛地大喝一聲,手掌向前一推,一股磅礴的力量從他掌心洶湧而出,符文將誅仙劍的攻勢蕩到一邊,隨即直接將梵天卷入了神珠之中。
神珠光芒閃爍,將梵天包裹在其中,開始源源不斷地輸送靈力,滋養著他那傷痕累累的身軀,助他恢複元氣 。
幾日前,他以雷霆手段處置完孔宣、觀音四人,彼時自覺已將所有叛逃之人盡數掌控,心中滿是得意,自以為大局已定,此後便可高枕無憂,便也未曾再多做細察。
時光悠悠流轉,兩日後,有下人匆匆入內稟報,言說近日不見懼留孫的蹤影。
燃燈佛祖聽聞,心中“咯噔”一下,瞬間警覺起來,原本微閉的雙眼猛地睜開,目光如電。
他當即運轉神念,以無上神通仔細查探西牛賀洲的每一寸土地,山川湖海、城鎮村落,皆被他的神念掃過,可懼留孫卻如同人間蒸發一般,毫無蹤跡。如此地毯式搜尋後,燃燈佛祖終於確認,懼留孫是真的失蹤了。
燃燈佛祖深知,在這等關乎自身權柄與勢力興衰的關鍵時刻,一個大活人怎會無緣無故消失不見?他心中警鍾長鳴,絕不能心存一絲僥幸。
稍加思索,便斷定:這懼留孫必定是去南贍部洲搬救兵去了。想到此處,燃燈佛祖的臉色愈發陰沉,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暗暗思忖著應對之策,一場風雲變幻似乎即將在這看似平靜的修行界中拉開帷幕。
燃燈佛祖眉頭緊鎖,在靜室內來迴踱步,心中暗自揣測著懼留孫搬救兵的對象。
腦海中首先浮現的,便是懼留孫的師尊、自己曾經的老大哥——元始天尊。
燃燈佛祖跟隨元始天尊多年,對其脾性了如指掌。他深知,元始天尊一生行事極為謹慎,從不打無把握之仗。
若是名下弟子被囚,出於維護自身名聲的考量,元始天尊或許會挺身而出,但必定也會拉上幫手,以確保萬無一失。
可如今被囚之人,隻是幾個背叛了師門的徒弟。
在元始天尊的心中,叛徒之惡,甚於仇敵。此前之所以未曾對這幾個叛徒加以懲戒,起初是看在二位老教主的情麵,後來則是因自己的緣故。
燃燈佛祖思忖,在這等情形之下,想要元始天尊為了幾個叛徒出手施救,與一位聖人為敵,簡直是天方夜譚。依他對元始天尊的了解,元始天尊說不定正躲在暗處,暗自嘲笑眾人自作自受。
那麽,剩下有實力、並且有可能出手的人,就隻有曾經的多寶道人、現在的如來了。
二人本已是死敵,這個勿庸多說,就算沒有自己屠戮靈鶴仙等人的事情發生,該來的也一定會來,而之所以如來至今沒有找上門來,可能是因為魔神來襲,也可能是對方還要做什麽準備。
但可以肯定的是,隻要懼留孫的消息一傳到如來耳中,他必定會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
如來此人俠義心腸,平時對手下同門頗多關照,此次觀音等四人被囚,其起因乃是文殊、普賢私縱雲鶴仙等人導致,以如來的性格,定不會袖手旁觀。
如此看來,自己的時間不多了,該做的準備現在馬上得做了,以免到時候措手不及。
如來率領眾人,此番是光明正大地前往西牛賀洲,向燃燈佛祖興師問罪,新仇舊恨交織在一起,自然不會再像以往那般從北海迂迴繞道。
眾人自東海啟程,一路向西疾馳。他們的速度快如閃電,轉瞬即至。
然而,如此磅礴的靈力波動,天地間的聖人們又怎會毫無察覺?
一時間,諸位聖人皆在暗中默默觀望,關注著這場即將爆發的佛門爭端。
這二位都是最近成聖的人物,也是近來風頭最勁的二人,觀察這二位的交手,對聖人們而言,不啻於一場難得的修行盛事,他們皆想從中窺探到更多關於成聖之後的奧秘與機緣,亦想知曉這場佛門爭端將如何改寫修行界的格局。
眾人行到西海之畔,被燃燈設下的禁製擋住了去路。
目犍連越眾而出,右手戴好金剛破魂臂甲,運起般若掌力,隻一掌即將禁製轟出偌大一個窟窿。其餘眾人見狀,神色從容,依次穿過。
受這掌力轟擊餘波的影響,禁製從破開之處開始,如同被撕裂的紙張一般,寸寸碎裂。
在此鎮守的魔禮青和魔禮海見此情景,心中大驚。
他們欲待上前阻擋,可眼前佛光耀眼,如來等人來勢洶洶,氣勢磅礴。
二人心中明白,以自己的實力,根本無法與眾人抗衡。稍作猶豫後,二人轉身化陣流光匆忙向靈山而去,打算給燃燈佛祖報信。
如來等人也並不追趕,任由他們離去。
如來再次以璀璨的金光籠罩住眾人,轉瞬即至靈山之上,此時魔家兄弟尚在路途中。他們周身散發著強大的靈力波動,引得靈山上的飛鳥驚起,四散而逃。
靈山上此刻也是金光彌漫,護山大陣正在徐徐開啟,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西海禁製被破,如此之大的動靜,自然被燃燈感應到,他本來就時時在提防如來來犯,這下更不遲疑,第一時間開啟護山大陣,以防眾人偷襲。
此時,燃燈早已率領一眾手下嚴陣以待。
想當年,西方佛教初立,恰似春日繁花,諸佛、菩薩濟濟一堂,高手如雲,個個神通廣大,聲名遠揚。
那時的靈山,佛光普照,梵音嫋嫋,滿是祥和與興盛。可歲月無情,如今的景象卻已如秋風掃落葉,一片凋零。
燃燈目光掃過身旁眾人,能叫得出名字的得力手下,僅剩下毗盧仙、長耳定光仙、羽翼仙,以及四大護法天王,不過寥寥數人而已。
這數百年來,西方世界自然也不乏潛心向佛、修行有成之人。燃燈從中挑選出佼佼者,傳授他們道法。
然而,這些人即便天賦出眾,修行刻苦,終因修行時日尚短,根基淺薄,最厲害的也不過是達到普通仙人的境界。
但這些人對燃燈卻是真正地滿懷敬仰,真心實意地將燃燈視作佛祖,忠心耿耿地擁護著他。
此刻,在這些人的簇擁之下,燃燈一方遠遠望去,竟也顯得氣勢不凡,陣容鼎盛 。
燃燈高坐於蓮台之上,背後佛光閃耀,看似一派祥和,可眼中卻透著森冷的寒意。
如來一行人停下腳步,與燃燈一方對峙著。
一時間,靈山上空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燃燈率先開口,聲音如洪鍾般響徹四周,卻帶著一絲尖銳的指責:“多寶道人,你率領眾人破我西海禁製,闖我靈山勝境,是何用意?”
旁邊舍利弗出列合十道:“阿彌陀佛,我師尊如今已經證道成佛,昔日俗名已經舍卻,如今尊號‘如來’。”
如來淡然一笑,道:“一切有為法,皆是虛幻。前世多寶,今世如來,皆為此身,隨他去吧。”
舍利弗躬身合十稱是。
如來卻神色平靜,目光如炬,直視著燃燈,聲音沉穩而有力:“燃燈,你莫要顛倒黑白!今日我等來此,正是為了來揭開你這個偽佛的虛偽麵具,為天下蒼生討迴公道!”
“為了一己之私利,你以三百萬無辜百姓為祭;無中生有,不擇手段清除異己;豢養妖獸,設計謀害我等忠於教義之人。這一件件,你雖百死亦不足以贖其罪也!”如來的每一句話都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地刺向燃燈的內心。
還未等燃燈答話,金光仙以鎖鏈牽著馬元從旁邊閃出,用劍抵著其咽喉,厲聲道:“你且將你所作的惡行,一一道出來!”
馬元臉色煞白,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眼神驚恐又閃爍,時不時偷瞄不遠處的燃燈,嘴唇顫抖著,結結巴巴地道:“都是他…… 他讓我做的,我…… 我不敢不尊啊。”
“是誰?說清楚點!” 金光仙加大了手上的力度,劍刃微微陷入馬元的脖頸,一絲鮮血滲出。
馬元身體忍不住顫抖,聲音帶著哭腔:“是…… 是燃燈佛祖!是他授我混沌之氣,讓我在西海海島上豢養妖獸,以備不時之需。然後又叫我依計行事,殺害你等。”
燃燈聽到這話,臉色驟變,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旋即大聲喝道:“馬元,你莫要血口噴人!我怎會做出這等事?分明是你為了逃脫罪責,胡亂攀咬!”
他轉頭看向如來,臉上恢複了幾分鎮定,冷笑道:“如來,你弄來這麽個跳梁小醜,編造些莫須有的罪名,就想汙蔑我?簡直可笑至極!”
懼留孫關心諸位師兄的安危,也一個箭步從旁閃出,道:“那你派我文殊、普賢二位師兄去無端屠戮雲鶴仙等人,二位師兄不忍殺害無辜,放走眾人,後來一起被你擒住,關押在九幽深處,永世不得脫身。我等設計將其救出,你又把他們抓迴去如何處置了?”懼留孫的聲音因為憤怒而微微顫抖。
燃燈一見懼留孫,原本就陰沉的臉色瞬間變得更加難看,眼睛瞪得如同銅鈴一般,通紅的眼眸中似乎要噴出火來,心中暗自怒罵:“都是你這逆賊,招來這場是非,若是落到我手裏,保管叫你生不如死!”
但他麵上強裝鎮定,冷冷開口道:“孔宣、觀音等四人大逆不道,私縱人犯,我按教規處置,難道還能有錯?如今都已被我抓迴,永鎖九幽深處,受怨靈蝕體之苦。你僥幸逃脫,不思悔改,如今還敢跟著如來一起興師問罪,簡直是目無尊長,不知死活!”
懼留孫連日奔波,隻為救得四人性命,卻又恐其早已經被燃燈所害,內心終日忐忑,此刻方得了準信。
雖然眾人還是在九幽深處受苦,但總算還留得性命在此,日後總有脫困之日。
燃燈一邊說著,一邊向前踏出一步,周身氣勢陡然攀升,試圖以氣勢壓人。
“教規?” 如來冷哼一聲,向前走了兩步,與燃燈對視著,目光堅定且銳利,“你所謂的教規,不過是你鏟除異己的借口罷了。文殊、普賢兩位師兄心懷慈悲,不願參與你的惡行,你便將他們囚禁折磨,這就是你的教規?” 如來的聲音低沉卻極具穿透力,在靈山上空迴蕩。
燃燈的臉色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一陣白一陣紅。
他心裏再清楚不過,再這麽辯下去,自己那些見不得人的醜事定會被抖落得更多。
於是,他咬咬牙,強辯道:“他們背叛教義,我隻是在維護西方教的正統,你們這些叛教之徒,今日休想活著離開靈山!”
說話間,他雙手微微抬起,掌心佛光翻湧,身上的佛光愈發強盛,好似熊熊燃燒的烈火,隱隱有戰鬥一觸即發之勢。
如來神色莊重,眼中透著無盡的悲憫與威嚴,他向前踏出一步,周身佛光綻放,照亮了整個靈山。
此刻,他目光如炬,直直地盯著燃燈,聲音雄渾而有力,字字句句都似蘊含著天地間的至理:“燃燈,你根本不了解佛家真義,隻是在天竺世界遊曆一番,迴來卻妄稱佛祖,在這西方世界肆意亂傳佛法。你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一己私利,打著佛法的幌子,行控製人心之實,簡直是佛門的恥辱!此等偽佛,我豈會容你繼續猖狂,敗我佛名聲!”
如來的聲音在空氣中迴蕩,如同一記記重錘,敲打著眾人的內心。
“我在天竺世界潛心修行,曆經無數磨難,終得天地眷顧,成為古往今來第七尊佛。承接我佛教千億年來之無上神通,這是上天賦予我的使命,隻為弘揚真正的佛法,度化眾生。”如來微微仰頭,身上的袈裟隨風飄動,整個人仿佛與天地融為一體。
話音未落,如來深吸一口氣,運起獅吼功,那聲音如同滾滾雷鳴,震得靈山都微微顫抖:“燃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若現在放了孔宣和觀音等人,在我佛麵前懺悔,我們還可饒你一命,日後參禪念佛,還你一方清靜。否則,今日便是你的死期!”這一聲吼,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力量,讓在場眾人的靈魂都為之震顫。
舍利弗和目犍連自從師以來,所見的都是慈眉善目的長者形象,卻沒想到師尊也有怒目金剛的一麵。
然而,燃燈卻絲毫不為所動,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瘋狂與固執,冷笑著迴應道:“是真是假,不是你說了就算的。這西方世界,我經營多年,一切皆在我的掌控之中。你以為憑你幾句話,就能讓我屈服?簡直是癡人說夢!今日,你們既然來了,就別想活著離開!”
說著,燃燈周身的佛光也陡然強盛起來,那佛光如同洶湧的浪潮,向著四周瘋狂擴散。
他雙手快速結印,動作快得幾乎讓人看不清,口中念念有詞,聲音低沉而神秘,仿佛在召喚著某種古老而強大的力量。
緊接著,他猛地自懷中取出二十四顆守護神珠,手腕一抖,往天空一拋。刹那間,整個靈山被刺目的金光照亮。
隻見那二十四顆守護神珠飛速旋轉,光芒交織,隨後,二十四諸天護法一一顯現。
他們形態各異,有的周身火焰環繞,有的手持法器,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將燃燈緊緊簇擁在其中。
燃燈端坐在蓮台之上,背後佛光閃耀,更顯寶相莊嚴,仿佛他就是這世間至高無上的主宰。
靈山眾僧眼見佛祖顯大神通,召喚出諸護法天神,一時紛紛麵露敬畏之色,趕忙雙手合十,口中念誦著佛號,參拜不止,那此起彼伏的誦經聲在靈山上空迴蕩。
金光籠罩中,燃燈仰起頭,臉上帶著一絲狂妄的冷笑,目光如刀般射向如來,大聲叫囂道:“你說我是偽佛?哼,你要為你的話付出慘痛的代價!我如今將天竺世界護法諸天盡數召出,就讓他們來替我懲罰你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他的聲音在靈山上空久久迴蕩,充滿了不可一世的傲慢。
燃燈身後,梵天(此處均為分身,不再一一指明——此注)越眾而出。
他四首四臂的法身威嚴聳立,四個頭顱分別朝向四方,每一雙眼睛裏都閃爍著冰冷的幽光,仿佛能洞悉世間一切虛實。
“是誰如此大膽,竟敢挑釁佛祖?且讓我來掂量掂量,你有沒有這個資格!”梵天四張嘴巴同時開合,聲音如滾滾悶雷,攜著不容置疑的壓迫感,震得四周空氣都泛起層層漣漪。
如來身後,金蓮聖母身著太虛神甲,如一抹流光般閃身而出。
她柳眉倒豎,眼中滿是不屑,脆聲道:“不過是一具分身,也敢在這兒狐假虎威,且讓我來會會你這爪牙!”
話還在空氣中迴蕩,她手中的誅仙劍已然祭出。
隻見一道森冷的寒光劃過天際,誅仙劍裹挾著滅世的兇煞之氣,朝著梵天的頭顱怒劈而下。
梵天反應極快,頭頂瞬間綻放出一朵巨大的金蓮,聖潔的光芒四溢,將他的上半身籠罩其中。
“鐺!”一聲巨響,誅仙劍重重砍在金蓮之上,金屬碰撞的火花四濺。
這誅仙劍號稱天下第一殺器,由滅世魔神所化,威力絕倫,當年連聖人燃燈那金剛不壞之軀都被它砍斷過一條腿。此刻,即便梵天的金蓮是先天聖器,也難以抵擋這恐怖的力量,被砍出一道觸目驚心的印痕,幾片花瓣“簌簌”飄落。
一擊未得手,梵天也不含糊,他雙手迅速翻動,將《吠陀經》在空中展開。
《吠陀經》乃天竺教至寶,其中包羅萬象,刹那間,這古老而神秘的經文閃爍著奇異的光芒,一道道符文從經文中剝離而出,如同一群靈動的靈蛇,嘶嘶作響著朝著金蓮聖母撲去。
金蓮聖母身披太虛神甲乃混沌世界胎膜所化,盤古的開天神斧劈得碎裂,方能將其劈開,實乃防守之至寶。
金蓮聖母此刻周身環繞著一層淡淡的金色光芒,麵對梵天的攻擊,她神色鎮定,不慌不忙。
《吠陀經》的符文撞在神甲上,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卻無法傷她分毫。
她一心操控著誅仙劍,展開更加猛烈的進攻,劍影閃爍,密不透風。
梵天心中大驚,意識到尋常攻擊對金蓮聖母無效,急忙全力防守。
好在他得天獨厚,四手四麵,能全方位應對。
隻見他一手揮舞金剛杵,密不透風地護住周身,金剛杵舞得虎虎生風,“唿唿”作響;金蓮則繼續穩穩地護住上盤。
同時,他暗自思忖:“這金蓮聖母的護甲太過強悍,普通攻擊根本無法傷她分毫,看來得用精神攻擊。”
刹那間,梵天手中的念珠飛速轉動起來,每一顆珠子都閃爍著詭異的紫光,此招名為“攝魂幻咒獄”,無形的精神力量如洶湧的潮水般朝著金蓮聖母湧去。
金蓮聖母頓感一股強大的精神衝擊,腦海中出現了種種幻象:一會兒是陰森恐怖的地獄景象,惡鬼纏身;一會兒又是至親之人痛苦求救的模樣。
她的精神受到嚴重幹擾,原本如臂使指、隨心而動的誅仙劍,此刻竟像是與她斷開了聯係,在半空中微微震顫,原本淩厲迅猛、密不透風的劍勢也隨之遲緩下來,劍影的閃爍頻率逐漸降低,每一次斬擊都失去了先前的幹脆與果斷 。
如來在一旁將這一切看在眼裏,心知不好,暗中施展獅吼功,低沉的聲音在金蓮聖母耳邊響起:“破!”
這一聲宛如洪鍾巨響,直接穿透了梵天的精神攻擊,破除了“攝魂幻咒獄”。
金蓮聖母迴過神來,精神一振,眼中閃過一絲淩厲的光芒,誅仙劍光芒大盛,她猛地發力,劍勢如長虹貫日,“哢嚓”一聲,將梵天頭頂的金蓮劈成兩半。
失去了金蓮的庇護,梵天頓時陷入了被動,誅仙劍的劍影如疾風驟雨般落下,即便其是先天聖體,但終究隻是一具身分,比不得本體的強悍。梵天身上開始出現一道道傷口,金色血液汩汩流出。
不過梵天並未慌亂,他迅速拿出水罐,這罐中所裝乃不死甘露。昔日眾天神和阿修羅族一起攪拌乳海,隻為在海底深處撈到不死甘露,以圖長生不死。
梵天作為創世之神,自然也有此物。
梵天自罐中倒出數滴不死甘露灑在傷口上,傷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愈合,肌膚完好如初。
緊接著,梵天施展出看家本領。
隻見他四首之中,兩張嘴開始飛速念誦吠陀經,聲音低沉且帶著莫名韻律,每一個音節吐出,經文便閃爍出更為耀眼的光芒,神秘符文掙脫經文束縛,在空中縱橫交錯,編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攻擊網,向著金蓮聖母席卷而去。
與此同時,梵天另外兩隻手操控念珠,念珠在他手中以肉眼難辨的速度瘋狂轉動,詭異紫光從每一顆珠子中噴薄而出,紫光相互勾連,形成一道道精神觸須,直逼金蓮聖母的識海。
這還沒完,梵天騰出兩隻手,迅速張弓搭箭,弓弦被拉至滿月,利箭之上縈繞著濃鬱的靈力,好似一顆即將爆發的小型靈力霹靂彈。
隨著他一聲低喝,利箭脫弦而出,如流星趕月般射向金蓮聖母,在飛行途中,利箭還不斷分裂出數道幻影,從不同角度對她形成合圍之勢。
金蓮聖母身處這三重攻擊的包圍圈中,壓力驟增。
太虛神甲雖能抵禦符文的物理攻擊,卻難以完全隔絕念珠的精神侵蝕。
她一麵要分心抵擋精神觸須的入侵,一麵又要操控誅仙劍斬斷飛來的利箭與符文。
誅仙劍在空中左衝右突,勉強抵擋住這些攻擊,但梵天的攻勢如洶湧浪潮,一波接著一波,讓她疲於應對。
一時間,雙方你來我往,互有攻守,誰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占據上風,陷入了僵持不下的僵局。
然而,梵天畢竟隻是分身,法力並非無窮無盡。隨著戰鬥的持續,他漸漸感到法力不支,動作也變得遲緩起來,每一次抵擋誅仙劍的攻擊,都顯得愈發吃力。
他的唿吸變得沉重,四首四臂的法身也開始微微顫抖,整個人愈發虛弱。
金蓮聖母瞅準時機,奮起精神,手中誅仙劍攻勢如狂風暴雨,將梵天逼得毫無還手之力,無法脫身,欲要將其法力一舉耗盡。
此刻的梵天,如同狂風中的殘燭,隨時都可能熄滅。
燃燈在一旁目睹梵天的處境,原本鎮定的眼神中滿是慌亂與焦急。他的眉頭緊緊擰成一個“川”字,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神色一緊,意識到局勢已到了危急關頭。
來不及多想,燃燈雙手快速舞動,十指翻飛間,一道道神秘的符文從他指尖湧出,燃燈猛地大喝一聲,手掌向前一推,一股磅礴的力量從他掌心洶湧而出,符文將誅仙劍的攻勢蕩到一邊,隨即直接將梵天卷入了神珠之中。
神珠光芒閃爍,將梵天包裹在其中,開始源源不斷地輸送靈力,滋養著他那傷痕累累的身軀,助他恢複元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