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明白人
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 作者:滇草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雄迴到臨時駐地後,便沒有在去管李璘的事情,畢竟自己該做的都已經做到了,至於對方親人怨恨自己,那就由他去吧!
至於說讓李雄跪在李璘墳前認錯,那是不可能的,就像李雄說的一樣,李璘的死雖然有自己的一定責任。
但李璘以及下屬所做的事情,實在讓李兄太過於惡心,雖然李雄穿越到唐朝已經快十年的時間,但依然接受不了現在貴族階級視普通百姓如草芥的想法。
穿越之前,李雄雖然也是眾多牛馬中的一員,可從小接受平等教育,雖然長大以後也起到過諸多的不公平。
但依然不影響李雄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大唐境內,雖然李雄收斂了很多,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李雄絕不會退讓。
尤其是看不慣那些自以為高高在上,不將其他人當人看待,認為自己就應該高人一等,生來就應該擁有一切之人,李雄更是深惡痛絕。
在對待大唐之外的異族,李雄可以毫不手軟的將對方亡國滅種,同樣在大唐境內李雄對付那些渣仔也毫不手軟。
尤其是李雄努力爬到現在的位置後,除了極個別的需要認真對待,其他的在他看來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弟兄也知道自己的有些做法,很可能會讓人十分的不滿,但是李雄知道,隻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其他的就由他去吧!
李雄坐下後,高適也跟著走了進來。
“娘子讓你從長安來此有何事情?”
“沒什麽事!”
“就是公主讓我來看看大人這邊有什麽需要幫忙的。”
“哼!”
“跟我還玩這些花花腸子,娘子是怕我受不了李璘那些親人的挑釁,對他們出手吧!”
“所以派你來監督我來了。”
被李雄說破,高適也並沒有感覺不好意思。
“還是瞞不過大人。”
正如李雄所意料的那樣,當萬春公主得知,李隆基讓李雄主持自己兄長的喪事的時候。
萬春公主怕李雄,受不了那些人的刺激做出過激的行為,畢竟身為公主的她,可是十分清楚這裏麵的門道的。
如果李雄真的最後忍不住大鬧李璘的喪事,絕對會有人拿此事大做文章。
主要是李雄現在太得寵了,再加上鄭國渠的事情牽扯了太多人的利益。
許多的大家氏族就是出生於關中,要是沒有這些人在背後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鄭國渠也不至於變成現在這番模樣。
而李隆基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才將李雄派來督察鄭國渠修繕的所有事情。
並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支持李雄,在得知自己的兒子也參與到其中的時候,甚至不惜廢了對方的皇位,來警告那些添亂的人。
隻是沒想到對方如此的不堪,再遭受一番打擊後居然投河自盡了,盡管如此,李隆基也沒有召迴李雄。
可見,李隆基修繕鄭國渠的決心,不然任憑李雄殺伐果斷,接下來遇到的糟心事情絕對不會少。
“就那些蠅蠅狗狗之輩,我李雄還不看在眼中,就憑他們還想挑釁我,我不將他們全部鏟除,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我在這鄭國渠前前後後跑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可不是白跑的。
憑我自己收集到的證據,以及皇城司送來的情報,就足夠將他們全部滅門。
之所以沒有將他們全部處理掉,也是看在他們隻是為非並為作歹的份上,要不然你以為他們能逃得出我的手掌心?
“還得是大人,來之前就跟公主說過,讓公主不必擔心,以大人的為人怎麽可能會莽撞行事。
但是公主還是擔心大人,所以我便從長安城來了。”
“婦人之見。”
“不過你來了也能幫我盯著點,也是件好事,畢竟整個鄭國渠全線動工,大的問題我已經全部解決,但總有人不信邪。
我也分身乏力,而朝廷派來的官員我又信不過他們,確實是需要有人來幫我分擔點壓力。”
“再說了,現在鄭國渠的修繕已經超出了其本身的意義,算是朝廷與地方的一次博弈。
並且上上下下都在盯著鄭國渠,隻要幹出一定的成績,就能進入大眾的視野,正所謂站在風口之上,是一頭豬都能飛起來。
隨著李璘的投河自盡,鄭國渠的修繕已經成為了另外一個風口,隻是現在許多人還看不清楚其中的關鍵。
在其他人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你一定要牢牢的把握住這次機會,先幹出成績再說。”
“屬下明白!”
隨後,李雄開口問道:“最近長安城可有發生什麽其他的事情。”
畢竟李雄被李隆基打發來鄭國渠已經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了,對長安城的事情知道的不是很多。
“長安城還是一如既往,最近一段時間最大的事情莫過於李璘投河自盡。”
說完後還意味深長的看了李雄一眼。
“不過要說大事,還是有幾件。”
“其一便是,首批輪換的隴南、河西、朔方,三地的兵馬已經調整到位。
而且安思順也已經迴到長安,現在被聖上任命為禮部侍郎兼光祿大夫。”
“第二件事,便是現任劍南節度使嚴武在接任以後,與之前代理劍南節度使的崔光遠不和。
根據小道消息稱,崔光遠認為嚴武占了自己的位置,在諸多事情之上擺老資格為難嚴武。
但是這一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麽傳到了聖上的耳中。
聖上為了劍南的穩定,已經下令調崔光遠到長安任職長安府尹,我來的時候聖旨已經下達。”
“第三件事便是櫻花國現任王子據說已經到達大唐,正在朝著長安方向而來。”
“櫻花國派人前來這並不出乎我的意料,算算時間,對方也應該到了,不然下一步,就是要討伐櫻花國了。
而這樣的結局,對方是承受不起的,所以根據我們的要求去辦,便是對方最好的選擇。”
“還是大人料事如神,達夫佩服!”
“行了,少在這裏高戴高帽子。”
說完後,李雄朝著站在遠處的鐵柱招了招手。
“鐵柱我就留給你了,剩下的事情就看你的了。”
“好的大人,達夫必定不是大人所托。”
高適看著李雄起身,準備向外走去,還以為李雄要去查看鄭國渠,隨後問道:“大人,準備去哪裏?”
“我也好準備準備。”
“不用、不用!”
“你們好好留在這裏辦事,我就迴長安了。”
說完後,在高適驚愕的眼神中,李雄瀟灑的離去
至於說讓李雄跪在李璘墳前認錯,那是不可能的,就像李雄說的一樣,李璘的死雖然有自己的一定責任。
但李璘以及下屬所做的事情,實在讓李兄太過於惡心,雖然李雄穿越到唐朝已經快十年的時間,但依然接受不了現在貴族階級視普通百姓如草芥的想法。
穿越之前,李雄雖然也是眾多牛馬中的一員,可從小接受平等教育,雖然長大以後也起到過諸多的不公平。
但依然不影響李雄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大唐境內,雖然李雄收斂了很多,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李雄絕不會退讓。
尤其是看不慣那些自以為高高在上,不將其他人當人看待,認為自己就應該高人一等,生來就應該擁有一切之人,李雄更是深惡痛絕。
在對待大唐之外的異族,李雄可以毫不手軟的將對方亡國滅種,同樣在大唐境內李雄對付那些渣仔也毫不手軟。
尤其是李雄努力爬到現在的位置後,除了極個別的需要認真對待,其他的在他看來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弟兄也知道自己的有些做法,很可能會讓人十分的不滿,但是李雄知道,隻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其他的就由他去吧!
李雄坐下後,高適也跟著走了進來。
“娘子讓你從長安來此有何事情?”
“沒什麽事!”
“就是公主讓我來看看大人這邊有什麽需要幫忙的。”
“哼!”
“跟我還玩這些花花腸子,娘子是怕我受不了李璘那些親人的挑釁,對他們出手吧!”
“所以派你來監督我來了。”
被李雄說破,高適也並沒有感覺不好意思。
“還是瞞不過大人。”
正如李雄所意料的那樣,當萬春公主得知,李隆基讓李雄主持自己兄長的喪事的時候。
萬春公主怕李雄,受不了那些人的刺激做出過激的行為,畢竟身為公主的她,可是十分清楚這裏麵的門道的。
如果李雄真的最後忍不住大鬧李璘的喪事,絕對會有人拿此事大做文章。
主要是李雄現在太得寵了,再加上鄭國渠的事情牽扯了太多人的利益。
許多的大家氏族就是出生於關中,要是沒有這些人在背後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鄭國渠也不至於變成現在這番模樣。
而李隆基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才將李雄派來督察鄭國渠修繕的所有事情。
並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支持李雄,在得知自己的兒子也參與到其中的時候,甚至不惜廢了對方的皇位,來警告那些添亂的人。
隻是沒想到對方如此的不堪,再遭受一番打擊後居然投河自盡了,盡管如此,李隆基也沒有召迴李雄。
可見,李隆基修繕鄭國渠的決心,不然任憑李雄殺伐果斷,接下來遇到的糟心事情絕對不會少。
“就那些蠅蠅狗狗之輩,我李雄還不看在眼中,就憑他們還想挑釁我,我不將他們全部鏟除,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我在這鄭國渠前前後後跑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可不是白跑的。
憑我自己收集到的證據,以及皇城司送來的情報,就足夠將他們全部滅門。
之所以沒有將他們全部處理掉,也是看在他們隻是為非並為作歹的份上,要不然你以為他們能逃得出我的手掌心?
“還得是大人,來之前就跟公主說過,讓公主不必擔心,以大人的為人怎麽可能會莽撞行事。
但是公主還是擔心大人,所以我便從長安城來了。”
“婦人之見。”
“不過你來了也能幫我盯著點,也是件好事,畢竟整個鄭國渠全線動工,大的問題我已經全部解決,但總有人不信邪。
我也分身乏力,而朝廷派來的官員我又信不過他們,確實是需要有人來幫我分擔點壓力。”
“再說了,現在鄭國渠的修繕已經超出了其本身的意義,算是朝廷與地方的一次博弈。
並且上上下下都在盯著鄭國渠,隻要幹出一定的成績,就能進入大眾的視野,正所謂站在風口之上,是一頭豬都能飛起來。
隨著李璘的投河自盡,鄭國渠的修繕已經成為了另外一個風口,隻是現在許多人還看不清楚其中的關鍵。
在其他人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你一定要牢牢的把握住這次機會,先幹出成績再說。”
“屬下明白!”
隨後,李雄開口問道:“最近長安城可有發生什麽其他的事情。”
畢竟李雄被李隆基打發來鄭國渠已經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了,對長安城的事情知道的不是很多。
“長安城還是一如既往,最近一段時間最大的事情莫過於李璘投河自盡。”
說完後還意味深長的看了李雄一眼。
“不過要說大事,還是有幾件。”
“其一便是,首批輪換的隴南、河西、朔方,三地的兵馬已經調整到位。
而且安思順也已經迴到長安,現在被聖上任命為禮部侍郎兼光祿大夫。”
“第二件事,便是現任劍南節度使嚴武在接任以後,與之前代理劍南節度使的崔光遠不和。
根據小道消息稱,崔光遠認為嚴武占了自己的位置,在諸多事情之上擺老資格為難嚴武。
但是這一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麽傳到了聖上的耳中。
聖上為了劍南的穩定,已經下令調崔光遠到長安任職長安府尹,我來的時候聖旨已經下達。”
“第三件事便是櫻花國現任王子據說已經到達大唐,正在朝著長安方向而來。”
“櫻花國派人前來這並不出乎我的意料,算算時間,對方也應該到了,不然下一步,就是要討伐櫻花國了。
而這樣的結局,對方是承受不起的,所以根據我們的要求去辦,便是對方最好的選擇。”
“還是大人料事如神,達夫佩服!”
“行了,少在這裏高戴高帽子。”
說完後,李雄朝著站在遠處的鐵柱招了招手。
“鐵柱我就留給你了,剩下的事情就看你的了。”
“好的大人,達夫必定不是大人所托。”
高適看著李雄起身,準備向外走去,還以為李雄要去查看鄭國渠,隨後問道:“大人,準備去哪裏?”
“我也好準備準備。”
“不用、不用!”
“你們好好留在這裏辦事,我就迴長安了。”
說完後,在高適驚愕的眼神中,李雄瀟灑的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