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關中楊家
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 作者:滇草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雄知道此次宴請,肯定還有其他的事情,這世間就沒有白吃的午餐,再加上現在楊家的認錯態度,明顯是有事相求於自己。
對此李雄也並未將事情挑明,既然是對方有求於自己,去了自然就會一切真相大白。
隨後,李雄跟著楊淩來到了楊家的駐地。
李雄看著眼前依然氣勢恢宏的建築,但從種種細節之處也能看出,這些建築也不複昔日的那番輝煌。
雖然各項設施都已經堪稱陳舊,但同樣也顯示出了楊家深厚的曆史底蘊。
隨後,李雄帶著鐵柱和四名親衛進入了楊家的主宅,其他的將士則由楊家的其他人另有安排。
本來雙方都有自己的目的,並且願意結交,所以宴會從一開始就顯得十分的融洽,可以說是賓主盡歡。
質疑李雄為什麽願意放過楊家,甚至給對方一個麵子,知道曆史未來走向的李雄明白。
雖然楊家現在看上去雖然沒落,可是能量同樣不小,再加上作為千年世家,也有自己的道德底線。
並不會像那些崛起時間過短的鄉紳土豪,隻會一味的壓榨底層百姓毫無底線可言,最後弄得民不聊生。
以及讓這些千年世家逐一淘汰在曆史的浪潮之中,還不如現在就讓他們遷出國外,到外麵去發展。
而說不定走出去以後,反倒能能起到鎮守國門的意外結果,而自己現在所管理的西域,就是缺乏這樣有沒有底蘊並且有自己底線的家族前去坐鎮。
如果對方真的能出去,說不定還真能形成一個龐大的漢文化圈,成為抵禦西方文化入侵中原的橋頭堡。
別看現在楊家雖然跌出了五姓七望的行列,可要知道,前朝皇帝可是姓楊,同樣出身關隴集團。
要說現在的楊家和已經滅亡了的隋朝皇室之間沒有關係,打死李雄都不會相信。
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楊字,現在看上去沒落的楊家,到底還有多少底蘊?隻有他們自己清楚。
而自己遲早還會迴到長安,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還會卸任安西節度使的位置。
如果真的能把楊家遷到西域去,以對方的能力,對於大唐統治西域百利而無一害。
而楊家想要發展,也必須保證西域的穩定,而以對方的能力絕對能夠做到這一點。
自己為什麽會選擇楊家,也是李雄經過與對方接觸後才下定的決心,因為對方確實是展現出了作為千年世家應有的氣度和底線。
至於為什麽李雄不選擇現在更為強大的五姓七望,那是因為憑借對方現在在大唐的地位。
根本就不會考慮去西域那種苦寒之地進行發展,而楊家現在這種不上不下,甚至開始走向衰落的家族,卻是最好的目標。
至於楊家現在的目標,從沒有李雄想象的那麽遠,他們現在隻想搭上李雄這條地頭蛇,為以後開辟西域的商路打好基礎。
雙方就這樣酒過三行菜過五味後,見時機成熟的楊家家主楊淩,逐漸將話題轉移到了西域之上。
“聽聞現在西域在節度使大人的治理下,可謂是商路暢通十分的繁榮,可是令我等十分的羨慕。”
“哦!楊家也想在這裏麵分一杯羹嗎?”
“不瞞節度使大人,我楊家確實是有這方麵的想法,隻是目前苦於沒有門路而已。
再加上西域各地的生意,基本上都有各自的圈子,我楊家想要貿然的插進去,可沒有那麽簡單。”
看到李雄並沒有露出反感的表情,楊淩接著說道:“當然,如果節度使大人願意出手相助,我楊家願意拿出經商所得的三成收益送於大人。”
李雄也並未立即迴答楊淩的話,而是對著跟隨自己前來的護衛說道:“你們去看看其他兄弟吃的怎麽樣了?”
聽到李雄的話後,他們知道李雄這是有事與楊家相商,隨後便起身離開,朝著門外走去。
而坐在一旁的鐵柱,見此情形也準備起身。
“鐵柱,你留下,不必忌諱。”
“哦!”
楊淩見此情況,也將其他無關人員打發了出去,僅留下一些核心人員作陪。
見人員的差不多後,李雄才慢慢的說道:“楊家僅想開辟一條商路,就沒有其他的想法?”
“不知大人此話何意?”
“那就要看楊家有沒有膽量舍棄現在的家業。”
聽到李雄的話後,楊淩瞳孔一縮,看樣子自己還是小看了這一位節度使。
自己不過所謀一點錢財,而對方直接為自己找了一條出路。
“還請節度使大人賜教。”
“你楊家雖然是千年世家,可是現在已經開始衰落,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不管是你們在隱藏的實力還是有其他的目的,這些對於我都無關緊要。
最主要的是,難道你們真的願意困守在此地?
看著家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最後徹底淹沒在曆史長河之中嗎?”
作為家族族長的楊淩,可以說是最了解家族現在狀況的人,眼看著家族一部分要說不著急,那是不可能的。
在現在的大形勢之下,他也沒有更多的辦法去扭轉現在的局麵,雖說是還隱藏了不少的實力,可是慢慢的衰落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能坐上族長之位的人,哪一個不是絕頂聰明之輩,現在聽李雄話中的意思,是願意幫楊家走出現在的困境。
至於說懷疑李雄此話的真實性,那完全沒必要,畢竟到了他們這個層次,信譽可以說是重於一切。
楊淩深吸一口氣,問道:“大人所言,可是要我楊家舉族遷往西域?”
李雄微微點頭,“不錯,西域如今雖有幾分繁榮,但仍缺如楊家這般有底蘊之人坐鎮,甚至可以說,比較大一點的家族都沒有。
若楊家前往,不僅可重獲生機,還可為大唐穩固邊疆,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
更何況,西域雖然荒涼但同樣大可作為,最起碼不會受到過多的限製。
但同樣的,機會往往伴隨著風險,就看你楊家有沒有那個膽量遷往西域,重新開辟屬於自己的輝煌”
楊淩麵露難色,“大人,此舉幹係重大,容我與族人商議。”
李雄擺手道:“無妨,我給你三天時間。這期間,你隨時可以來找我,但是過時不候。”
當楊家眾人再一次聚集在一起後,楊淩將李雄的原話說了出來。
但是立馬就有人反對,認為西域偏遠艱苦不適合楊家未來的發展;
但也有人覺得這是重振家族的良機,值得楊家冒險一試。
看到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休,楊淩也在權衡利弊。
但是想到家族日益衰敗的現狀,也讓楊淩煩悶不已,可就是下不定決心,他知道楊家再也經不起一次大規模的折騰了。
最終還是楊家的老祖站了出來。
對此李雄也並未將事情挑明,既然是對方有求於自己,去了自然就會一切真相大白。
隨後,李雄跟著楊淩來到了楊家的駐地。
李雄看著眼前依然氣勢恢宏的建築,但從種種細節之處也能看出,這些建築也不複昔日的那番輝煌。
雖然各項設施都已經堪稱陳舊,但同樣也顯示出了楊家深厚的曆史底蘊。
隨後,李雄帶著鐵柱和四名親衛進入了楊家的主宅,其他的將士則由楊家的其他人另有安排。
本來雙方都有自己的目的,並且願意結交,所以宴會從一開始就顯得十分的融洽,可以說是賓主盡歡。
質疑李雄為什麽願意放過楊家,甚至給對方一個麵子,知道曆史未來走向的李雄明白。
雖然楊家現在看上去雖然沒落,可是能量同樣不小,再加上作為千年世家,也有自己的道德底線。
並不會像那些崛起時間過短的鄉紳土豪,隻會一味的壓榨底層百姓毫無底線可言,最後弄得民不聊生。
以及讓這些千年世家逐一淘汰在曆史的浪潮之中,還不如現在就讓他們遷出國外,到外麵去發展。
而說不定走出去以後,反倒能能起到鎮守國門的意外結果,而自己現在所管理的西域,就是缺乏這樣有沒有底蘊並且有自己底線的家族前去坐鎮。
如果對方真的能出去,說不定還真能形成一個龐大的漢文化圈,成為抵禦西方文化入侵中原的橋頭堡。
別看現在楊家雖然跌出了五姓七望的行列,可要知道,前朝皇帝可是姓楊,同樣出身關隴集團。
要說現在的楊家和已經滅亡了的隋朝皇室之間沒有關係,打死李雄都不會相信。
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楊字,現在看上去沒落的楊家,到底還有多少底蘊?隻有他們自己清楚。
而自己遲早還會迴到長安,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還會卸任安西節度使的位置。
如果真的能把楊家遷到西域去,以對方的能力,對於大唐統治西域百利而無一害。
而楊家想要發展,也必須保證西域的穩定,而以對方的能力絕對能夠做到這一點。
自己為什麽會選擇楊家,也是李雄經過與對方接觸後才下定的決心,因為對方確實是展現出了作為千年世家應有的氣度和底線。
至於為什麽李雄不選擇現在更為強大的五姓七望,那是因為憑借對方現在在大唐的地位。
根本就不會考慮去西域那種苦寒之地進行發展,而楊家現在這種不上不下,甚至開始走向衰落的家族,卻是最好的目標。
至於楊家現在的目標,從沒有李雄想象的那麽遠,他們現在隻想搭上李雄這條地頭蛇,為以後開辟西域的商路打好基礎。
雙方就這樣酒過三行菜過五味後,見時機成熟的楊家家主楊淩,逐漸將話題轉移到了西域之上。
“聽聞現在西域在節度使大人的治理下,可謂是商路暢通十分的繁榮,可是令我等十分的羨慕。”
“哦!楊家也想在這裏麵分一杯羹嗎?”
“不瞞節度使大人,我楊家確實是有這方麵的想法,隻是目前苦於沒有門路而已。
再加上西域各地的生意,基本上都有各自的圈子,我楊家想要貿然的插進去,可沒有那麽簡單。”
看到李雄並沒有露出反感的表情,楊淩接著說道:“當然,如果節度使大人願意出手相助,我楊家願意拿出經商所得的三成收益送於大人。”
李雄也並未立即迴答楊淩的話,而是對著跟隨自己前來的護衛說道:“你們去看看其他兄弟吃的怎麽樣了?”
聽到李雄的話後,他們知道李雄這是有事與楊家相商,隨後便起身離開,朝著門外走去。
而坐在一旁的鐵柱,見此情形也準備起身。
“鐵柱,你留下,不必忌諱。”
“哦!”
楊淩見此情況,也將其他無關人員打發了出去,僅留下一些核心人員作陪。
見人員的差不多後,李雄才慢慢的說道:“楊家僅想開辟一條商路,就沒有其他的想法?”
“不知大人此話何意?”
“那就要看楊家有沒有膽量舍棄現在的家業。”
聽到李雄的話後,楊淩瞳孔一縮,看樣子自己還是小看了這一位節度使。
自己不過所謀一點錢財,而對方直接為自己找了一條出路。
“還請節度使大人賜教。”
“你楊家雖然是千年世家,可是現在已經開始衰落,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不管是你們在隱藏的實力還是有其他的目的,這些對於我都無關緊要。
最主要的是,難道你們真的願意困守在此地?
看著家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最後徹底淹沒在曆史長河之中嗎?”
作為家族族長的楊淩,可以說是最了解家族現在狀況的人,眼看著家族一部分要說不著急,那是不可能的。
在現在的大形勢之下,他也沒有更多的辦法去扭轉現在的局麵,雖說是還隱藏了不少的實力,可是慢慢的衰落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能坐上族長之位的人,哪一個不是絕頂聰明之輩,現在聽李雄話中的意思,是願意幫楊家走出現在的困境。
至於說懷疑李雄此話的真實性,那完全沒必要,畢竟到了他們這個層次,信譽可以說是重於一切。
楊淩深吸一口氣,問道:“大人所言,可是要我楊家舉族遷往西域?”
李雄微微點頭,“不錯,西域如今雖有幾分繁榮,但仍缺如楊家這般有底蘊之人坐鎮,甚至可以說,比較大一點的家族都沒有。
若楊家前往,不僅可重獲生機,還可為大唐穩固邊疆,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
更何況,西域雖然荒涼但同樣大可作為,最起碼不會受到過多的限製。
但同樣的,機會往往伴隨著風險,就看你楊家有沒有那個膽量遷往西域,重新開辟屬於自己的輝煌”
楊淩麵露難色,“大人,此舉幹係重大,容我與族人商議。”
李雄擺手道:“無妨,我給你三天時間。這期間,你隨時可以來找我,但是過時不候。”
當楊家眾人再一次聚集在一起後,楊淩將李雄的原話說了出來。
但是立馬就有人反對,認為西域偏遠艱苦不適合楊家未來的發展;
但也有人覺得這是重振家族的良機,值得楊家冒險一試。
看到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休,楊淩也在權衡利弊。
但是想到家族日益衰敗的現狀,也讓楊淩煩悶不已,可就是下不定決心,他知道楊家再也經不起一次大規模的折騰了。
最終還是楊家的老祖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