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雄的府邸出來後,兩人都麵露沉重之色。


    哥舒翰率先打破兩人之間的沉默,開口說道:“對於李雄的分析和推測,你怎麽看?”


    “說實話,我是十分不願意相信的,可是自從李雄崛起以來,他似乎對戰爭的嗅覺有特殊的天賦。


    他在西域我的手下的時候,往往總能在戰爭發生之前,便做好各種準備。


    雖然我也不願意相信安祿山會造反,可是,結合眼下的局勢以及安祿山的情況,說不定安祿山真的會狗急跳牆。”


    這時候,哥舒翰看一下遠方,本應該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可是長安城現在依然華燈璀璨人流交織。


    將大唐的繁華以及長安的不夜城體現的淋漓盡致,但是任誰都不會想到,在這繁華的表麵確實危機四伏。


    “但願李雄這次推測錯誤了,不然又將是一場大唐的浩劫。”


    雖然兩人十分的看不起安祿山,但是不可否認,安祿山的手下確實是有一批久經沙場的追隨者。


    而也確實如李雄所說,現在的大唐大部分精銳全部都在邊疆之地,帝國內部基本上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軍隊。


    “唉!走吧!如果事情真的發展到了那一步,就算拚上我這把老骨頭,也要阻止安祿山。”哥舒翰麵露兇狠之色。


    而當兩位老帥離去後,李雄一個人盯著眼前大唐的疆域地圖,不知道在想著什麽?


    這是他第一次將安祿山會造反的事情。完完全全的告訴了兩位值得托付的大唐名將。


    雖然是以推測的方式,但是以自己一直以來的表現應該能夠引起兩位大人的重視。


    隻聽李雄一人喃喃自語道:“安祿山,希望你看清楚局勢後別自誤,否則我會親自砍下你的腦袋,用來延續這大唐的繁華。”


    自從穿越來到大唐的這些年,李雄可以說是見證了後世無比向往的大唐之繁華。


    也見證了無數大唐之外的人,以穿大唐的服飾和說大唐的官話為榮,甚至許多人不遠千裏,就是為了來到大唐看一眼大唐的繁華與包容。


    可以說現在的大唐,滿足了後世之人對大唐的一切幻想。


    想到了這裏,一時間李雄身上顯露出無比恐怖的殺氣,隨後慢慢的隱去。


    接下來的幾天,李雄一直在讀書寫字修身養性,等待著大朝會的召開。


    這一次,李隆基既然讓人傳話給李雄,讓他參加大朝會,那肯定是為了確定從哪裏調兵的問題?


    同時,還有萬春公主的事情,肯定也會有一個最終的結果,因為今晚的事情肯定會逐漸傳遍長安城。


    果不其然,大朝會召開的當天,李雄早早的來到了宮門之外,等待著朝會的開始。


    一時間,朝中的諸位大人恭喜之聲從未斷絕,甚至有的直接開口道。“等李雄大婚之時,必要上門討一杯水酒喝。”


    李雄也隻能與眾人周旋著,雖然自己內心也有隱隱的期待,可是這事還得看李隆基的意思。


    直到當楊國忠到來後看見李雄,便徑直的走了過來。


    “節度使大人恭喜啦!”


    “哦!”


    “宰相大人不知喜從何來。”


    看到李雄還跟自己裝傻,楊國忠也不點破,隻是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一會兒便知,到時可還請節度使大人不要過度欣喜。”


    李雄知道,這應該是楊玉環給楊國忠透露了小道消息,看樣子自己與萬春公主的事情已經確定了。


    隨著時辰一到,宮門大開,百官也紛紛停止了相互間的話題,魚貫而入的進入太極殿。


    “啟稟陛下,關於需要從哪裏抽調大軍跟隨高仙芝大人前往櫻花國,還請聖上明示。”兼職兵部尚書的哥舒翰首先提出了話題。


    聽到哥舒翰的話,楊國忠和安祿山對視了一眼,然後又各自扭過頭去。


    畢竟上次就是兩人,因為從哪裏調兵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最終導致大朝會不歡而散。


    隨著哥舒翰提出調兵的問題,兩人再一次對上了眼,都在等著對方出招,可是兩人都明白不管如何爭論,事情肯定是需要解決的。


    正當楊國忠準備首先開口的時候,且聽到的隆基說道:“李雄,你說說你的看法。”


    聽到李隆基點名,你就明白這時候,是該將調兵事情定下來了,畢竟需要自己從安西調遣人員迴來。


    並且西域距離長安可是不近,其中路途遙遠,時間上還是很緊張的。


    “啟稟聖上,我認為從兩處調兵即可。”


    “哦!說說你的看法。”此刻的李隆基可謂是表演的滴水不漏,明明早就商議好的事情,此刻卻假裝不知道。


    “迴稟聖上,既然是首次出兵駐紮櫻花國,必然要派出精兵強將,這樣既能彰顯我大唐的威嚴,又能震懾那些肖小之徒。


    而我大唐的精銳基本上都在邊疆之地,而軍隊最多的,莫過於微臣屬下的安西軍以及安祿山大人手下的平盧軍。


    所以微臣認為,從這兩個地方抽調人員組成五萬大軍足以。”


    當安祿山聽到李雄說要從自己手下抽調人員的時候,也是臉色一變連忙開口道:“聖上,微臣手上雖然有一些軍隊,但是也不是一像李雄節度使所說的人員眾多。


    而且微臣手下的軍隊還要防備新羅等勢力,實在是無法抽調過多的人員,還請聖上明鑒。”


    聽到安祿山的話,李隆基臉色明顯不悅,要兵的時候,安祿山可是非常積極,現在讓他出點人,竟然就推三阻四。


    然後其他人聽到安祿山的話,也是表情各異,畢竟現在大唐的所有節度使當中就屬李雄和安祿山手上人馬最多。


    現在人家李雄都願意主動抽調人員,反觀安祿山竟然想一人都不出,一時間,也讓眾人聯想不斷。


    而看到這一幕的哥舒翰和高仙芝對視一眼,明顯從各自的眼神中看出了擔憂。


    看樣子這一次真的又被李雄給猜對了,在這種國家大事之上,安祿山居然還想緊緊的握著兵權不想出力,明顯就是已經存了不臣之心。


    聽到安祿山狡辯的話,李雄心中不由得冷笑,等的就是你這句話,不然如何讓這滿朝的文武,看清你安祿山的真麵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滇草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滇草烏並收藏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