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李雄坦白
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 作者:滇草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雄的府邸內,因為李兄幹淨利落的贏了萬春公主,再加上曾經萬春公主放出的話,眾人明白,李雄這是要抱得美人歸了。
李雄本來就十分受當今聖上李隆基的看重,現在又有機會迎娶公主成為駙馬,在眾人看來,這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聖券陣濃就能解釋清楚的。
如果真的李雄娶了萬春公主,那就成了皇族之人,再加上李雄現在又是邊疆重臣,而且手握重兵。
未來必定是大唐皇室的堅定支持者以及堅強的後盾,隻要李雄不犯謀逆之罪,未來必定青雲直上,真正的成為大唐帝國中權勢最高的那一小撮人。
因此,找李雄敬酒套近乎之人簡直絡繹不絕,要不是李雄酒量好,說不定早就被這幫人給灌趴下了。
而就在宴會即將進行到尾聲的時候,高力士也帶來了李隆基的口諭,讓李雄七日後參加大朝會。
畢竟李雄自從被禁足以來除了上一次被李隆基召見以外,就不允許他再踏出府邸一步。
雖然許多人不知道上一次李隆基為何私下召見李雄,而且談了什麽也不是很清楚。
可是畢竟有人神通廣大,通過一些流露出來的小道消息得知。
上一次,李隆基召見李雄後,兩人相聊甚歡,甚至兩人還在禦花園內共進晚餐,直到很晚李雄才從宮內離開。
而這時,按時間推斷,萬春公主以及楊貴妃也應該返迴了皇宮,並且應該向李隆基說明了宴會上發生的一切。
但是此刻,高力士帶來的李隆基口諭,卻是沒有任何怪罪李雄的意思,還讓其參加三天後的大朝會。
這證明了之前眾人的猜想,看樣子,李隆基確實是想把萬春公主嫁給李雄。
隨後,李兄又是麵對一輪的各種恭維和恭喜。
宴會直到開到很晚,期間可以說是賓主相宜,直到慢慢的有人不勝酒力,這才有人起身告辭。
而李雄也一一的將這些人送出府邸,直到宴會最後隻剩下哥舒翰和高仙芝。
三人相視一眼,隨後兩人跟著李雄,轉移到了李雄的書房內。
“你小子酒量是真的好,這麽多人找你敬酒,都沒有把你灌醉,有老夫當年的幾分風采。”
看著眼前下人送上來的香茗,哥舒翰一副敬而遠之的樣子,開口抱怨道:“你今晚倒是反倒出盡了風頭,而且即將抱得美人歸,我確實喝了一肚子的茶。”
旁邊的高仙芝卻是端起眼前的香茗,慢慢的喝了幾口後,放下茶杯說道:“行了,說吧!”
“你這是又讓人親自將請柬,送上門還讓人帶,話說是讓我倆務必參加。
甚至組織了這麽這麽一場盛大的宴會,用來掩蓋你的目的,現在又把我兩人留到最後,到底是什麽重大的事情值得你如此煞費苦心?”
李雄看著兩位一心為大唐的老帥,開口說道:“兩位大人,你們對安祿山有什麽看法?”
聽到李雄突然提起安祿山,一直看不起安祿山的哥舒翰隨口說道:“還能怎麽看?我躺著看。
他安胖子雖然野心勃勃,為了上位不擇目的和手段,雖然現在十分的受聖上寵愛,但是現在照樣被楊國忠壓製的自顧不暇。
在我看來,他安祿山最好的結局最終不過是迴到朝廷任一閑職而已 。”
聽到哥舒翰的話,高仙芝也不由得點了點頭,畢竟現在安祿山被壓製,這是明擺著的事情。
從現在兩位老帥的態度來看,就能夠知道,現在大唐的所有人,沒有人會相信安祿山會造反。
甚至一直說安祿山會造反的,楊國忠也隻是以這個為借口,其實他自己也並不相信安祿山會造反。
在任何人看來,大唐現在是兵強馬壯,威壓四方,正是最鼎盛的時候,絕對沒有人敢在這時候起兵造反。
然而,安祿山不僅反了,而且還差點成功,甚至就是因為他的造反,導致產生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造成了大唐的輝煌,從此一去不複返。
李雄也沒有立即迴答兩位老帥的話,而是緩緩走到他們身後。
將一副簾子拉開,隨即,一幅巨大的大唐地圖顯露在三人的麵前。
“在我看來,兩位大人都小看了安祿山。”
李雄指著地圖上安祿山的管轄範圍說道:“兩位大人,請看,安祿山身為平盧節度使,還管轄著範陽,河東兩地。
並且手下的將士都是邊疆悍將,安祿山可不像兩位大人,雖然同為胡將卻一心為大唐帝國考慮。”
隨後,李雄又指了指河西,安西,北庭以及長安和洛陽。
接著說道:“現在大唐的軍力大部分集中在這些地方,可是長安以及洛陽常年無戰事,軍備鬆懈士兵缺乏訓練。
如果真的發生戰事,將會造成不可預知的結果。”
李雄停頓了片刻,接著說道:“並且安祿山自從崛起以來,一直在北方邊疆經營,手下親信眾多,再加上去年他的請求,聖上又給他增派了十萬人馬。
現在的安祿山可以說是兵強馬壯,再加上李林甫的徹底倒台和現在楊國忠的處處針對。
對方已經快要被逼到了極致,俗話說兔子急了還咬人,更何況是野心勃勃的安祿山。
如果安祿山真的被逼走投無路,兩位大人猜,安祿山會不會狗急跳牆起兵造反?”
聽到李雄的分析,兩位老帥也逐漸的表情凝重,作為軍中宿將十分的明白,李雄所說的都是事實,而且李雄分析的有理有據。
而且以兩位對安祿山的了解,這種情況還真的很有可能會發生。
接著,李雄又拋出了另一個重磅炸彈。
“而且這一次高仙芝大人率軍出征櫻花國,還是我向聖上提議的。”
“我就知道,聖上突然任命我為率軍出征櫻花國的領軍之人,畢定有你在後邊推波助瀾。
畢竟現在閑置在長安城的將領可不在少數,雖然我之前就有所猜想,但是我剛剛從節度使上的位置卸任才調迴長安。
雖然有很大的可能這次的任務會落在我的頭上,而就在你被聖上召見沒多久,我的任命便就下來了。
那時候我就知道,肯定是你向聖上建議的,不然不會如此的突然。
你的大局觀一直都不錯,我相信你這麽做肯定有你的目的,現在就我三人,你也不必藏著掖著,說說你的想法和打算。”
李雄本來就十分受當今聖上李隆基的看重,現在又有機會迎娶公主成為駙馬,在眾人看來,這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聖券陣濃就能解釋清楚的。
如果真的李雄娶了萬春公主,那就成了皇族之人,再加上李雄現在又是邊疆重臣,而且手握重兵。
未來必定是大唐皇室的堅定支持者以及堅強的後盾,隻要李雄不犯謀逆之罪,未來必定青雲直上,真正的成為大唐帝國中權勢最高的那一小撮人。
因此,找李雄敬酒套近乎之人簡直絡繹不絕,要不是李雄酒量好,說不定早就被這幫人給灌趴下了。
而就在宴會即將進行到尾聲的時候,高力士也帶來了李隆基的口諭,讓李雄七日後參加大朝會。
畢竟李雄自從被禁足以來除了上一次被李隆基召見以外,就不允許他再踏出府邸一步。
雖然許多人不知道上一次李隆基為何私下召見李雄,而且談了什麽也不是很清楚。
可是畢竟有人神通廣大,通過一些流露出來的小道消息得知。
上一次,李隆基召見李雄後,兩人相聊甚歡,甚至兩人還在禦花園內共進晚餐,直到很晚李雄才從宮內離開。
而這時,按時間推斷,萬春公主以及楊貴妃也應該返迴了皇宮,並且應該向李隆基說明了宴會上發生的一切。
但是此刻,高力士帶來的李隆基口諭,卻是沒有任何怪罪李雄的意思,還讓其參加三天後的大朝會。
這證明了之前眾人的猜想,看樣子,李隆基確實是想把萬春公主嫁給李雄。
隨後,李兄又是麵對一輪的各種恭維和恭喜。
宴會直到開到很晚,期間可以說是賓主相宜,直到慢慢的有人不勝酒力,這才有人起身告辭。
而李雄也一一的將這些人送出府邸,直到宴會最後隻剩下哥舒翰和高仙芝。
三人相視一眼,隨後兩人跟著李雄,轉移到了李雄的書房內。
“你小子酒量是真的好,這麽多人找你敬酒,都沒有把你灌醉,有老夫當年的幾分風采。”
看著眼前下人送上來的香茗,哥舒翰一副敬而遠之的樣子,開口抱怨道:“你今晚倒是反倒出盡了風頭,而且即將抱得美人歸,我確實喝了一肚子的茶。”
旁邊的高仙芝卻是端起眼前的香茗,慢慢的喝了幾口後,放下茶杯說道:“行了,說吧!”
“你這是又讓人親自將請柬,送上門還讓人帶,話說是讓我倆務必參加。
甚至組織了這麽這麽一場盛大的宴會,用來掩蓋你的目的,現在又把我兩人留到最後,到底是什麽重大的事情值得你如此煞費苦心?”
李雄看著兩位一心為大唐的老帥,開口說道:“兩位大人,你們對安祿山有什麽看法?”
聽到李雄突然提起安祿山,一直看不起安祿山的哥舒翰隨口說道:“還能怎麽看?我躺著看。
他安胖子雖然野心勃勃,為了上位不擇目的和手段,雖然現在十分的受聖上寵愛,但是現在照樣被楊國忠壓製的自顧不暇。
在我看來,他安祿山最好的結局最終不過是迴到朝廷任一閑職而已 。”
聽到哥舒翰的話,高仙芝也不由得點了點頭,畢竟現在安祿山被壓製,這是明擺著的事情。
從現在兩位老帥的態度來看,就能夠知道,現在大唐的所有人,沒有人會相信安祿山會造反。
甚至一直說安祿山會造反的,楊國忠也隻是以這個為借口,其實他自己也並不相信安祿山會造反。
在任何人看來,大唐現在是兵強馬壯,威壓四方,正是最鼎盛的時候,絕對沒有人敢在這時候起兵造反。
然而,安祿山不僅反了,而且還差點成功,甚至就是因為他的造反,導致產生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造成了大唐的輝煌,從此一去不複返。
李雄也沒有立即迴答兩位老帥的話,而是緩緩走到他們身後。
將一副簾子拉開,隨即,一幅巨大的大唐地圖顯露在三人的麵前。
“在我看來,兩位大人都小看了安祿山。”
李雄指著地圖上安祿山的管轄範圍說道:“兩位大人,請看,安祿山身為平盧節度使,還管轄著範陽,河東兩地。
並且手下的將士都是邊疆悍將,安祿山可不像兩位大人,雖然同為胡將卻一心為大唐帝國考慮。”
隨後,李雄又指了指河西,安西,北庭以及長安和洛陽。
接著說道:“現在大唐的軍力大部分集中在這些地方,可是長安以及洛陽常年無戰事,軍備鬆懈士兵缺乏訓練。
如果真的發生戰事,將會造成不可預知的結果。”
李雄停頓了片刻,接著說道:“並且安祿山自從崛起以來,一直在北方邊疆經營,手下親信眾多,再加上去年他的請求,聖上又給他增派了十萬人馬。
現在的安祿山可以說是兵強馬壯,再加上李林甫的徹底倒台和現在楊國忠的處處針對。
對方已經快要被逼到了極致,俗話說兔子急了還咬人,更何況是野心勃勃的安祿山。
如果安祿山真的被逼走投無路,兩位大人猜,安祿山會不會狗急跳牆起兵造反?”
聽到李雄的分析,兩位老帥也逐漸的表情凝重,作為軍中宿將十分的明白,李雄所說的都是事實,而且李雄分析的有理有據。
而且以兩位對安祿山的了解,這種情況還真的很有可能會發生。
接著,李雄又拋出了另一個重磅炸彈。
“而且這一次高仙芝大人率軍出征櫻花國,還是我向聖上提議的。”
“我就知道,聖上突然任命我為率軍出征櫻花國的領軍之人,畢定有你在後邊推波助瀾。
畢竟現在閑置在長安城的將領可不在少數,雖然我之前就有所猜想,但是我剛剛從節度使上的位置卸任才調迴長安。
雖然有很大的可能這次的任務會落在我的頭上,而就在你被聖上召見沒多久,我的任命便就下來了。
那時候我就知道,肯定是你向聖上建議的,不然不會如此的突然。
你的大局觀一直都不錯,我相信你這麽做肯定有你的目的,現在就我三人,你也不必藏著掖著,說說你的想法和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