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李雄立馬示意自家的仆人將哥書翰的巨大酒爵給換了下去,然後給哥舒翰泡了一壺好茶。


    看著眼前的茶水,哥舒翰沒好氣的說道:“這下你們都滿意了。”


    坐在一旁的這時候說道:“來哥舒老哥,我敬你一杯。”說完後完將自己手中的酒一飲而盡。


    “你們就知道來調侃我是吧?”


    “去、去、去,李雄小子,你忙你自己的去,不用管我們。”


    隨後,李雄與高仙芝對飲了一杯,兩人的眼神互相交流了一下,都明白,現在不是說事情的時候,隨後李雄才走向了下一桌。


    李雄將宴會的重量級人物都敬酒一圈後,這才走到李白他們這個文人圈子這一邊。


    二李白等人都是性子瀟灑不拘之人,從宴會開始就數他們這一個圈子最為熱鬧,看到李雄和高適的到來紛紛起身行禮。


    “節度使大人!”


    “今日乃是私人宴會叫節度使大人顯的生份,大家還是叫我李雄吧!”


    “我看大家聊的挺開心,能否告知你們在聊些什麽?”


    “沒聊什麽,就是在說吳道子曾經為了畫萬裏江山圖而走遍了長江,最終才有了這一幅傳世名作的誕生。”


    “老朽不值得眾位如此誇讚,畢竟畫畫一道,隻有自己親眼見過和實地考察過,才能將所見之物呈現在畫作之上。”


    “比不得李白你們天賦出眾,對於各種錦繡文章出口即來。”


    聽聞吳道子的話,此刻興致正高的李白說道:“哪有吳道子老兄,你說的那麽簡單,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而已。


    我們許多的詩作都是,借景生情,抒發自己心中的感想而已,隻是流傳廣了一些而已。


    在這方麵高三十五最有發言權,畢竟他的邊塞詩可是寫的極好,這跟他在邊疆任職脫不了關係。”


    這時候其他的眾人也紛紛開口說道:“是的,是的,高達夫和岺參的邊塞詩,可是一絕。


    從詩中就能看出邊疆的壯美河山以及邊軍將士的不易,確實是要感謝兩位帶我們,領略我大唐的邊疆之壯闊。”


    站在李雄身旁的高適連忙謙虛的說道:“不敢當,不敢當,就像太白兄說的,我也隻是借景生情而已,抒發一番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


    這時,李雄想起眼前的李白和吳道子,即將發生的安史之亂後,一人因為對局勢的誤判,從而導致入獄,另一人是在安史之亂還沒結束時便已經逝世。


    而且吳道子對人物的刻畫可以說是開創了一個流派,對後世影響深遠,被後世封為畫聖。


    想到此處,李雄看著現在熱鬧的宴會場景,頓時萌生了一個想法。


    “吳道子老先生,我知道你對人物的刻畫窮盡丹青之妙,可否借著現在的場景出手繪畫一番,也算是給這場宴會增加一大亮點。”


    聽到李雄的話,眾人紛紛眼前一亮,畢竟百官相聚一個宴會的這種場景也是十分難得,如果真的能有名畫留存於世,也算是日後的一段佳話。


    隻見吳道子四處看了一番宴會的場景,沉思片刻後說道:“既然節度使大人相邀,那老朽就獻醜了。”


    “來人準備下筆墨紙硯,同時為吳道子老先生掌燈。”隨著李雄的安排,府裏的下人,紛紛將一應物件準備齊全。


    隻見吳道子隻見吳道子提起筆,卻遲遲未落於紙上。眾人皆疑惑,李雄剛欲詢問,吳道子緩緩開口道:“此宴會上之人眾多,若如實描繪,恐有所冒犯之處。”


    特別是將目光留在楊國忠,安慶宗,哥舒翰和高仙芝以及李雄等人的身上,畢竟宴會開始之前的小插曲,眾人可都是聽了個明白。


    眾人一聽,覺得有理。李雄笑道:“老先生但畫無妨,隻作紀念之樂,絕無他意。”吳道子這才點頭。


    他運筆如飛,先是勾勒出大廳輪廓,而後一個個賓客躍然紙上。


    李雄李雄在旁邊靜靜地看著吳道子作畫,心中暗自驚歎其技藝高超。畫中的人物漸漸成形,每一個表情和姿態都栩栩如生。


    就在快要完成之時,突然一陣風吹過,燈火晃動起來。吳道子筆下一頓,竟不小心在畫上濺落了一滴墨汁。


    眾人皆是一驚,這可算得上是美中不足了。然而吳道子卻並不慌張,隻見他略加思索,手腕一轉,那墨漬竟化作一隻飛舞的蝴蝶,巧妙地融入畫麵之中,仿佛它原本就在那裏一般。


    這時候又一陣微風吹過,燭光搖曳不定,映照之下,畫上似有光影流動。眾人驚歎不已,都說吳道子果然不愧是畫聖。


    然而,當畫至李白處,吳道子頓了一頓,筆下線條竟有幾分猶豫。


    李白見狀,打趣道:“莫不是吾麵容太過醜陋,難以下筆?”吳道子搖了搖頭,“太白兄之才氣縱橫,老可生怕畫不出太白兄之神韻。”


    言罷,深吸一口氣,重新落筆。筆畫之間仿佛注入了靈魂,李白的灑脫不羈盡顯紙上。


    待整幅畫大功告成,眾人圍上去觀看,無不稱奇。


    李雄凝視著這幅畫,心想也許這幅畫能留住此刻的盛景,哪怕未來風雨飄搖,至少還有這一瞬的美好可供迴憶。


    宴會在歡聲笑語中繼續,那幅畫則被李雄命人妥善收藏起來,等待歲月流轉後的重見天日。


    而這時候,李雄將目光轉向了李白,畢竟這位名傳千古的大詩人,最後幾年的結局並不是很完美。


    因為判斷局勢的失誤,要不是他的詩詞流傳甚廣,說不定還會被打入叛賊一類。


    “我聽聞太白兄出生在碎葉城,後來才跟隨父親遷徒迴祖地,不知這些年可曾返迴過你的出生地碎葉城。”


    李白不知李雄此話是何意,便隨意的說道:“自從跟隨父親遷迴蜀地後,確實是未曾返迴過碎葉城。”


    “既然如此,太白兄,有沒有興趣前往碎葉城一遊?也算是重歸故裏。


    現在的碎葉城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成為西域的一大城池要塞,雖然不能與中原腹地相比,也不複當年的偏僻之地。”


    李白聽到李雄的邀請,看著對方真摯的表情,想了一番後說道:“既然節度使大人相邀,那我就走一趟碎葉城。


    正好我有幾位親人也埋葬在那邊,此去正好可以祭奠一番,同時也可以領略一番我大唐邊疆之壯闊。”


    “好,等我返迴西域時,太白兄可以隨我一同前往,到時也可以互相照應一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滇草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滇草烏並收藏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