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天子之怒
開局流放?王妃她不一般 作者:木子墨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頓時感覺四肢無力,一個踉蹌就要昏倒下去,好在另外兩個丫鬟眼疾手快一人在一邊才攙扶住,
“夫人”
“快,快帶我去看月兒,快叫府醫,請郎中”然而終究這一早上來得打擊太大,近年來一直都順順利利的人,一下子就被這接連的消息給刺激的暈了過去,
“夫人”
“夫人”
主子昏迷了,下人們慌忙的把人重新放迴到床上,
另一邊的顧宏朗在管家和小斯的攙扶之下終於來到了書房,忍著疼痛打開了書房之中的密室,入目隻剩四周牆壁和兩個空架子,
堵在心裏的那一口氣沒提上來,吐出一口血也陷入了昏迷,
隨即尚書府陷入了一片兵荒馬亂之中,
與此同時,
丞相府,東宮,也是一片兵荒馬亂,唯一的差別就是他們府中無人出現傷情,隻是府邸之中除了人,其他的皆隻剩空空如也,
而府中的下人們也全都惶恐的承受著來自主子們因府中失竊卻無一人有絲毫的察覺的盛怒,
再是盛怒也沒有用,整個府中除了錢財全沒了,其他的看不出任何一點進賊的痕跡,就好像整個府中是憑空消失一般,
最終也是隻能報官追查,
隻是注定他們是查不到了,甚至就是專業查案的人,也難以在府中找出任何賊人留下的痕跡,
————
相比幾個府中的兵荒馬亂,宮外皇城之內也並不平靜,一切皆因顧南枝放出來的那些紙張上所寫的信息,
卯時日出,沉睡了一夜的皇城陸續開始複蘇,城中商鋪陸續開門,百姓上街,那些散落的紙張也陸續被人發現,撿起,
“誒,這是何物?怎會仍在這裏”
“挨,撿起來看看啊,看起來像是紙”
“這是什麽紙,怎能製得如此白皙”
“是啊,這紙張也太過潔白了,之前都沒見過”
“挨,上麵有字,你別動,看看上麵寫的什麽?”
“我來看看”其中一人識字的拿起來仔細的看著,結果這一看可是嚇了一跳,拿著紙張的手抖了一下,
其他人看他這反應更是好奇上麵寫的是什麽了,連連詢問,“誒,你倒是說啊,上麵寫的是什麽?”
“說啊,這上麵到底寫的什麽?”
“快說,快說”
那識字之人望著大家好奇的眼神,穩了穩心神,“上...上麵說...說當今皇帝為大肆斂財,監守自盜,貪贓枉法,搬空國庫...將以充盈國庫為由,下旨增收賦稅,讓各大臣搜刮斂財進獻於皇帝...”
“說皇帝...皇帝昏聵無道,不配為帝,望眾百姓提前做好應對之策”
這幾句話太過大膽,念得他膽戰心驚,捏著紙張的手心都感覺出汗了,
“什...什麽?要增收賦稅?”
“這,這是真的嗎?還要增收賦稅讓我們老百姓怎麽活啊?”
“不是說當今皇帝是賢能嗎?”
“......”
普通百姓不懂皇權政治,他們要的是能夠安穩的生活,能讓他們過上安穩生活的皇帝就是好皇帝,像這樣隻顧自己,不顧百姓死活,增收賦稅的皇帝就不是個好皇帝,
這豈不是要他們這些老百姓的命嗎?
基本上是同一時間段,顧南枝放出來的那一百張紙已經全部都都被撿起,上麵的消息也猶如潮鳴電摯般在百姓之間傳開,
這一日皇城的清晨也因為這個消息與往日有了一絲不同,
三三兩兩,不管是否相識,都能聚在一起針對此消息說上幾句,而那顧南枝用油漆所寫的牆體前麵也成為了人群聚集之地,
宮外傳言四起,宮內金鑾殿上又怎能太平呢?
文武百官完成了起身,到了有事起奏的階段,不等其他人上奏,禦史大夫就已經站了出來,
“皇上,此物是微臣進宮之時路上所得,上麵所寫內容過於驚恐,請皇上過目”
禦史大夫雙手奉上了兩張潔白的紙張,上麵清晰可見的紅色工整字體,
聞言,兩側的百官也都看向了禦史大夫手中的紙張,他們中間也有人手裏有同樣的紙張皆是進宮路上所得,事情過大,他們也都準備上奏,隻是這動作沒有禦史大夫快,
到了這一步了,那幾人也跟著站出來,
“皇上,微臣這裏也有,正準備上奏”
“皇上,微臣也有”
一連站出來了四個人,每個人手裏都拿著一張一模一樣的紙,
還不知情的百官皆是好奇那白紙上所寫內容,皇帝亦然,皇帝一個眼神,下首的太監公公當即就做出了反應,低著頭弓著背,來到禦史大夫身邊恭敬的從禦史大夫手中接過了一張紙,
雙手呈著,送到高高在上的皇帝麵前,
龍椅之上,一位四十幾歲的中年男人端坐在上,本就是成熟穩重的年紀,一身龍袍加身盡顯莊重威嚴,使人心生敬畏,
待所呈之物遞到他的手邊,才微微抬手接過放到麵前端看起來,
待看清內容時頓時怒火中燒,手臂一個用勁往前一甩,
“一派胡言”
隨著皇帝的甩手,輕飄的紙飄起最後又落迴到他的腳邊,
也就是紙張過於輕巧,若是重一點的東西怕是會被換地直接砸到下首百官麵前,
麵對皇帝的震怒,文武百官全都嚇得跪在地上,“皇上息怒”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
誰不害怕?誰不惶恐?特別是他們現在還不清楚那紙上到底寫的什麽內容,能讓皇帝看完瞬間震怒的可不見得是個好消息,萬一是事關自己,可就難逃一劫,
特別是那些私下有秘密的人更是惶恐,此時可謂人人自危,
皇帝克製住心中的盛怒,眸底透著冰冷,“都起來”
“楊愛卿你來說說,這東西從何而來?
被點到名字的正是第一個站出來奏稟的禦史大夫,
他惶恐的朝著皇帝行了個臣禮,才開口奏明所知情況,“皇上,此物乃微臣進宮時在正陽大街之上所遇,且已有百姓傳開.....
此等消息傳開有損皇上威嚴,望皇上派人查明,並慎重處理......”
就在禦史大夫奏稟情況之時,其他朝臣也已傳閱了紙張所訴內容,
看清內容之時個個驚愕不已之餘又心思各異,懷疑國庫是否還安全?懷疑所為何人?也有慶幸此消息與自己無關的比比皆是,
既然紙上內容與各自皆無幹係,事關皇帝,朝臣之間不再像剛剛那般裝著鵪鶉瞬間又活躍起來,一個接一個的站出來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夫人”
“快,快帶我去看月兒,快叫府醫,請郎中”然而終究這一早上來得打擊太大,近年來一直都順順利利的人,一下子就被這接連的消息給刺激的暈了過去,
“夫人”
“夫人”
主子昏迷了,下人們慌忙的把人重新放迴到床上,
另一邊的顧宏朗在管家和小斯的攙扶之下終於來到了書房,忍著疼痛打開了書房之中的密室,入目隻剩四周牆壁和兩個空架子,
堵在心裏的那一口氣沒提上來,吐出一口血也陷入了昏迷,
隨即尚書府陷入了一片兵荒馬亂之中,
與此同時,
丞相府,東宮,也是一片兵荒馬亂,唯一的差別就是他們府中無人出現傷情,隻是府邸之中除了人,其他的皆隻剩空空如也,
而府中的下人們也全都惶恐的承受著來自主子們因府中失竊卻無一人有絲毫的察覺的盛怒,
再是盛怒也沒有用,整個府中除了錢財全沒了,其他的看不出任何一點進賊的痕跡,就好像整個府中是憑空消失一般,
最終也是隻能報官追查,
隻是注定他們是查不到了,甚至就是專業查案的人,也難以在府中找出任何賊人留下的痕跡,
————
相比幾個府中的兵荒馬亂,宮外皇城之內也並不平靜,一切皆因顧南枝放出來的那些紙張上所寫的信息,
卯時日出,沉睡了一夜的皇城陸續開始複蘇,城中商鋪陸續開門,百姓上街,那些散落的紙張也陸續被人發現,撿起,
“誒,這是何物?怎會仍在這裏”
“挨,撿起來看看啊,看起來像是紙”
“這是什麽紙,怎能製得如此白皙”
“是啊,這紙張也太過潔白了,之前都沒見過”
“挨,上麵有字,你別動,看看上麵寫的什麽?”
“我來看看”其中一人識字的拿起來仔細的看著,結果這一看可是嚇了一跳,拿著紙張的手抖了一下,
其他人看他這反應更是好奇上麵寫的是什麽了,連連詢問,“誒,你倒是說啊,上麵寫的是什麽?”
“說啊,這上麵到底寫的什麽?”
“快說,快說”
那識字之人望著大家好奇的眼神,穩了穩心神,“上...上麵說...說當今皇帝為大肆斂財,監守自盜,貪贓枉法,搬空國庫...將以充盈國庫為由,下旨增收賦稅,讓各大臣搜刮斂財進獻於皇帝...”
“說皇帝...皇帝昏聵無道,不配為帝,望眾百姓提前做好應對之策”
這幾句話太過大膽,念得他膽戰心驚,捏著紙張的手心都感覺出汗了,
“什...什麽?要增收賦稅?”
“這,這是真的嗎?還要增收賦稅讓我們老百姓怎麽活啊?”
“不是說當今皇帝是賢能嗎?”
“......”
普通百姓不懂皇權政治,他們要的是能夠安穩的生活,能讓他們過上安穩生活的皇帝就是好皇帝,像這樣隻顧自己,不顧百姓死活,增收賦稅的皇帝就不是個好皇帝,
這豈不是要他們這些老百姓的命嗎?
基本上是同一時間段,顧南枝放出來的那一百張紙已經全部都都被撿起,上麵的消息也猶如潮鳴電摯般在百姓之間傳開,
這一日皇城的清晨也因為這個消息與往日有了一絲不同,
三三兩兩,不管是否相識,都能聚在一起針對此消息說上幾句,而那顧南枝用油漆所寫的牆體前麵也成為了人群聚集之地,
宮外傳言四起,宮內金鑾殿上又怎能太平呢?
文武百官完成了起身,到了有事起奏的階段,不等其他人上奏,禦史大夫就已經站了出來,
“皇上,此物是微臣進宮之時路上所得,上麵所寫內容過於驚恐,請皇上過目”
禦史大夫雙手奉上了兩張潔白的紙張,上麵清晰可見的紅色工整字體,
聞言,兩側的百官也都看向了禦史大夫手中的紙張,他們中間也有人手裏有同樣的紙張皆是進宮路上所得,事情過大,他們也都準備上奏,隻是這動作沒有禦史大夫快,
到了這一步了,那幾人也跟著站出來,
“皇上,微臣這裏也有,正準備上奏”
“皇上,微臣也有”
一連站出來了四個人,每個人手裏都拿著一張一模一樣的紙,
還不知情的百官皆是好奇那白紙上所寫內容,皇帝亦然,皇帝一個眼神,下首的太監公公當即就做出了反應,低著頭弓著背,來到禦史大夫身邊恭敬的從禦史大夫手中接過了一張紙,
雙手呈著,送到高高在上的皇帝麵前,
龍椅之上,一位四十幾歲的中年男人端坐在上,本就是成熟穩重的年紀,一身龍袍加身盡顯莊重威嚴,使人心生敬畏,
待所呈之物遞到他的手邊,才微微抬手接過放到麵前端看起來,
待看清內容時頓時怒火中燒,手臂一個用勁往前一甩,
“一派胡言”
隨著皇帝的甩手,輕飄的紙飄起最後又落迴到他的腳邊,
也就是紙張過於輕巧,若是重一點的東西怕是會被換地直接砸到下首百官麵前,
麵對皇帝的震怒,文武百官全都嚇得跪在地上,“皇上息怒”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
誰不害怕?誰不惶恐?特別是他們現在還不清楚那紙上到底寫的什麽內容,能讓皇帝看完瞬間震怒的可不見得是個好消息,萬一是事關自己,可就難逃一劫,
特別是那些私下有秘密的人更是惶恐,此時可謂人人自危,
皇帝克製住心中的盛怒,眸底透著冰冷,“都起來”
“楊愛卿你來說說,這東西從何而來?
被點到名字的正是第一個站出來奏稟的禦史大夫,
他惶恐的朝著皇帝行了個臣禮,才開口奏明所知情況,“皇上,此物乃微臣進宮時在正陽大街之上所遇,且已有百姓傳開.....
此等消息傳開有損皇上威嚴,望皇上派人查明,並慎重處理......”
就在禦史大夫奏稟情況之時,其他朝臣也已傳閱了紙張所訴內容,
看清內容之時個個驚愕不已之餘又心思各異,懷疑國庫是否還安全?懷疑所為何人?也有慶幸此消息與自己無關的比比皆是,
既然紙上內容與各自皆無幹係,事關皇帝,朝臣之間不再像剛剛那般裝著鵪鶉瞬間又活躍起來,一個接一個的站出來發表著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