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幹淨,將豬大腸焯水,切成滾刀塊備用,再用油和糖霜炒了一碗糖色。


    起鍋燒油,蔥薑蒜炒香,下肥腸煸幹水分,炒至表麵微微起泡後,放入香料和醬汁炒出香味,加適量的水、糖色和鹽,中小火燒半個時辰。


    正在小菜園裏摘胡瓜吃的三小隻被灶屋飄出的香味吸引,皺著小鼻子聞,“哇,好香啊。”


    瞬間覺得手裏的胡瓜索然無味起來。


    連小狗崽黑頭都忍不住搖著尾巴,在灶屋門口打轉。


    半個時辰後,紅燒肥腸出鍋。向棗兒盛了一碗,喊了梨兒給劉家送去,桃兒和小寶蹦蹦跳跳跟在她後麵。


    灶屋裏,鍋中的水燒開,下麵條煮一個滾,再下蔬菜,煮熟撈進碗裏,澆上紅燒肥腸。


    一碗香噴噴的紅燒肥腸麵便好了。


    “梨兒,桃兒,小寶,去洗手,吃飯嘍。”


    隨著這一聲唿喊,院中的三人立馬小跑著去洗手,“哎,知道了。”


    待仨小孩看見桌上擺著四碗色澤紅亮的紅燒肥腸麵,根本不用人催,利落地拿板凳坐下。


    紅燒肥腸軟糯有嚼勁,肥而不膩,麵條勁道,再搭配綠油油的蔬菜,真是味覺視覺雙重享受。


    “大姐,紅燒肥腸真好吃,就是洗起來太費勁。”向梨兒說道。


    “確實挺費勁的,不過咱也不是天天吃,偶爾吃一次還是可以的。”


    半碗麵下肚,四人額上和鼻頭已冒出一層細密的汗,伸手摸了一把,繼續唿嚕唿嚕嗦麵條。


    下晌,胖屠戶將豬頭送來後,宋春蘭來幫忙。


    豬頭鹵好泡在鍋裏,兩人又開始磨豆子做豆腐,晚食前,終於全部準備好了。


    二十個皮蛋,一大塊豆腐,二斤鹵豬頭肉,這份禮擱在村裏是相當拿得出手。


    留下兩家吃的,她們便挑著擔子先去給趙家送,然後再去別家送。


    收到禮的人家,激動不已,這三樣吃食可都是好東西。


    不僅心裏樂開了花,還莫名有一種自豪感,可能這就是幫助他人換來的善報吧。


    沒出力幫忙的自是沒有,也隻有眼紅的份了。


    例如向家二房,在看到大房得了那麽一份厚禮,杜氏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無奈他們已經分家,不然還能吃到自己嘴裏,於是酸溜溜道:“還是大哥會做人,又是幫工又是尋孩子,哪裏都少不了你。”


    自從向家分家,向平向安突然就像解了禁般,尤其是向安,真是一點也不慣著二房。


    他性格本來就火爆,要是不是為了阿爹阿娘,他絕對能一次懟死杜氏。


    “二嬸,你這話說的,不知道人還以為你眼紅嫉妒呢,畢竟這麽好吃的東西,你隻有眼饞的份。”


    “你......我才不稀罕呢。”杜氏被戳中心思,氣惱不已。


    向安不接她的話,伸手撕了塊豬頭肉放進嘴裏,嚼了嚼,道:“哎呀,這豬頭肉可太香了。”邊吧唧吧唧邊搖頭晃腦。


    那模樣可把向五毛饞夠嗆,哭鬧起來,“娘,我要吃豬頭肉,我要吃,你讓向安把豬頭肉給我,你去啊......”


    杜氏心裏本就有火,被小兒子這麽一鬧,麵上更是無光,心裏那火直衝天靈蓋,“吃吃吃,就知道吃,平日裏我怎麽教你的。別什麽香的臭的你都不忌,小心吃死你。哼!”說完,揪著向五毛的耳朵迴了屋。


    “呸。沒臉沒皮的。”向平拉著向安也迴了屋。


    ......


    這日,向棗兒終於得了空閑,便去找趙順才商量村塾的事。


    到趙家時,趙順才夫婦正在院裏搓草繩。


    “棗兒來了,可是有事?”宋春菊給她搬了條板凳,“快坐,我給你倒水去。”


    “哎。伯娘別忙了,我不渴。”向棗兒坐下後,直接道明來意,“趙大伯,是這樣,我想在荷花村辦個村塾。您覺得怎麽樣?”


    “啥,辦村塾?哎呦!”趙順才驚地從板凳上滑下來,摔了個屁股蹲,疼得唉唉直叫喚。


    坐在他旁邊剛要起身的宋春菊被嚇了一跳,忙去拉他,“小心點,你急什麽,先聽聽棗兒怎麽說。”


    向棗兒沒想到他會這般激動,這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呢?


    “趙大伯,我是這樣想的。咱村裏孩子不少,卻沒幾個能讀得起縣城學堂。這讀書識字的好處不必我多說,所以我想辦個村塾,請個夫子教孩子們讀書識字。”


    揉了揉摔疼的屁股,趙順才重新坐迴板凳上,道:“讀書識字是好事,可辦村塾......”稍頓了頓,又道:“我知道你想讓梨兒進縣城學堂讀書,偏那老夫子不收女娃子,你心裏有氣,可也不能因著你一時賭氣就要辦村塾吧?”


    “我不是賭氣。不是,可能一開始確實有賭氣的成分。憑什麽咱村的孩子讀不起書?憑什麽女娃就不能讀書?後來冷靜下來,深思熟慮過後,反而讓我更堅定辦村塾的想法了。”向棗兒語氣堅定。


    “一直以來,荷花村是這十裏八鄉最窮的村。”看他變了臉色,向棗兒忙道:“趙大伯,荷花村窮不是因為你,而是因為大夥都讀不起書造成的。”


    趙順才看了她一眼,臉色稍緩,道:“這和讀書有什麽關係?農戶家裏有幾個讀得起書的,還不都一樣。”


    “可您看胡家,胡大伯在縣城酒樓當賬房,誰不羨慕,不就因為他識字會算數,才能找到這麽好的活計。”向棗兒循循善誘,“再來說養殖場,大壯叔不識字不會算數,我太忙沒時間管。想在咱村裏尋個幫著記賬的人都沒有,隻得讓梨兒暫管,往後梨兒要專心讀書,我隻能去別的地方雇人了。”


    聞言,趙順才心中咯噔,心道:那不是便宜了外村人,本來他還指望養殖場雇更多村裏人,讓大夥賺些錢貼補家用。


    再想到梨兒,雖是個女娃,可人家不僅識字,記賬、算賬也很厲害,聽說養殖場的賬本都歸她管著,村裏誰家不羨慕。


    他不由意動,猶豫道,“你說的有道理,可......這蓋村塾請夫子要花不少錢,讓村裏人出錢怕是困難。”


    向棗兒見他鬆了口,忙道:“先不蓋村塾,在村裏尋個沒人住的舊屋子修繕修繕,再去尋木匠打些桌椅便好。修繕學堂和請夫子的錢,我出了。”


    “你出?夫子的束修可不是一年兩年的錢,你可得想好了?”趙順才皺眉,擔憂道:,“再來說,哪個夫子願意來這窮鄉僻壤教書。”


    “夫子的事交給我。夫子沒到之前,先讓梨兒教。”向棗兒道。


    看她胸有成竹,趙順才便不再反對。


    “成吧。”趙順才點頭,“我明日去村裏看看,哪裏的屋子合適做學堂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立女戶,農門長姐來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縷香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縷香氣並收藏立女戶,農門長姐來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