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養殖場
立女戶,農門長姐來做主 作者:一縷香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連多日,土坯全曬幹後,向棗兒請了劉家父子幫忙將圍牆重新砌高。
等圍牆砌好後,梨花村老李家那邊傳來了好消息,鴨蛋多半已破殼,小鴨子很健康。
這可讓向棗兒和劉家高興不已。
翌日,荷花村響起了“鏜鏜”的銅鑼聲。
待眾人知曉向棗兒說的賺錢的營生居然是讓他們養鴨子時,不滿的議論聲此起彼伏。
“養鴨子能賺錢嗎?”
“怕是難吧,鴨肉腥不好吃。”
“再說了,鴨蛋比雞蛋還便宜,還不如養雞呢。”
“糧食都不夠人吃,哪有多餘的糧養牲畜。”
“這萬一養了你們不收怎麽辦?”
多數人養鴨的意願不強,甚是有些抵觸。
即使向棗兒一再表明,免費送小鴨子給他們,保證後續一定會收鴨蛋和鴨子,大家依然有所顧慮。
對於這種情況,趙順才其實早有預料,養鴨委實是廢糧食,平日裏養上幾隻還行,賣不出去能自己吃掉,養的多了,說不得既賠錢又賠糧,不劃算。
最後,表示想養鴨的人寥寥無幾。
這種情況確實出乎向棗兒的意料,是她太樂觀太想當然了。
人家不願意養,總不能逼著他們養,看來還得另尋他法
從趙家出來,向棗兒垂頭喪氣地去了劉家。
“我本來以為全村能有一半人願意養,沒想到......”後麵的話她沒說。
劉家人也犯了愁。
讓他們養雞還行,養鴨委實不敢想。
突地,向棗兒“啪”一拍大腿,道:“幹脆咱們自己建個養殖場吧。”
“養殖場?”劉家人皆疑惑地看向她。
“對,本來想帶全村人養鴨,既然沒人願意,那隻能咱們自己養了,不然那麽多鴨苗怎麽辦?”她頓了頓,繼續道:“再說了,做鹹杬子和皮蛋需要大量的鴨蛋和雞蛋,光靠咱們幾個出去收,幾天還行,時間長了肯定不行。”
“對了,既然要蓋索性一步到位,蓋大一些,雞鴨一起養,後續再想養些別的也可以。”
“棗兒,這可要花不少錢的。買地,買磚瓦,找人幫工等等,哪哪都需要錢。”劉大壯擔憂。
確如他所言,需要不少錢,可養殖場一旦建成,後續的收益一定大於投入。
而且往後鴨蛋和雞蛋有穩定的來源後,還能擴大鹹杬子和皮蛋的銷售範圍。
她將自己的想法講給他們聽,“我是這麽考慮的,養殖場蓋好後,咱們先從雞鴨開始養,起碼保證鹹杬子和皮蛋的用量。待穩定後,什麽鵝啊,豬啊,羊啊……都可以養。咱們不僅可以賣活的,還能做成各種吃食賣。”她搓了搓下巴,又道:“從養殖、宰殺、製作,再到做成成品賣出,最終形成一條龍服務。”
眾人雖然不知道什麽是一條龍服務,卻被她所描述的美好藍圖吸引。
“我覺得大姐說的對。”坐在旁邊靜靜聽的向梨兒突然出聲,“做成吃食就可以供給雜貨鋪、食肆、大酒樓了。”
“沒錯,梨兒真聰明,亦或咱們自己開鋪子。”
得到大姐認同,向梨兒信心倍增,將心中考慮到的事情說出來,“之前大壯叔不是擔心有人趁機搗亂,待養殖場蓋好肯定需要雇人的,那咱們可以優先在荷花村選人,他們有工錢拿又離家近,哪有不願意的。”
劉大壯聽完,激動不已,“對呀,我怎麽沒想到,他們都在養殖場做工賺錢,自是會盼著養殖場能長久。”
“而且,往後咱們的規模擴大,還可以建作坊,開鋪子,都在村中招人,對荷花村隻有好處。”向棗兒繼續描繪心中設想。
他們說的熱火朝天,宋春蘭被這氛圍感染,激動道:“那還等什麽,說好了就幹唄。”
向棗兒迅速在腦中迴想現代養殖場的規模和布局。
“養殖場占地不能太小,荷花村有能用的地嗎?”向棗兒問。
既然後期要在荷花村招人,養殖場還是建在本村比較好。
養雞鴨不僅吵還有味道,肯定不能鄰著民戶,最好是離得遠些。
他們都不知道荷花村的土地情況。
劉大壯自告奮勇,立馬出門去尋趙順才打聽情況。
一個時辰後,他帶迴了好消息。
“荷花村北邊有幾畝荒地,蓋養殖場應該夠用,旁邊還有一片林子,是三樹村村正家的,也在找買家。”
向棗兒激動不已,真是瞌睡了便有枕頭,當下和劉大壯夫妻一起去看。
那幾畝荒地如今雜草叢生,好在地勢平坦,離河邊也不遠,沒有大的石塊或者高大樹木,後期好清理。
還有那一片林子,根本不用清理,向棗兒想直接將四周圍了,放養雞鴨正正好。
於是,她當下拍了板,尋了兩個村的村正將荒地和林子一起拿下。
地有了,接下來得商量分工以及出資問題。
“建養殖場的錢我來出。”向棗兒道。
之前賣配方的錢, 有二百兩她偷偷塞進給方玉樹的補品中,剩下的三百兩應該夠了。
“那不行,既然是合夥怎麽能讓你自己出,我家能拿出三十兩來,雖然少了些也算個心意,分成便按這個來。”劉阿奶道。
“對。我們要出一份力。”劉家其他人附和。
兩家達成共識。
劉阿爺:“蓋養殖場少不得要請人幫忙,村裏人我熟,我來找人。”
劉大壯:“我認識外村的磚瓦窯,買磚瓦這類的活交給我。”
劉阿奶:“那大夥的飯食我來做,春蘭還繼續幫棗兒做吃食,再幫著送送貨。”
眾人都找到事情做。
向棗兒卻不知自己還能幹什麽。
“你識字會算數,正好負責管錢,而且和悠然居打交道還得靠你。”劉阿奶建議。
向棗兒想了想,道:“我家的錢一直是梨兒在管,而且我還得做吃食送貨,要不這次讓梨兒試試?”
她之前為了安撫向梨兒,特意將家裏的錢全部交給她管,可令她沒想到的是,她竟管的井井有條,買了什麽,花了多少錢一一記賬,這可是她沒教的。
可想而知,向梨兒多聰慧。
劉家麵麵相覷,讓一個八歲的孩子管錢!
知道他們不放心,向棗兒道:“先讓她管幾天試試,要是不行,我再接手。”
這樣劉家人放心不少,畢竟這裏隻有她們姐妹識字。
一旁的向梨兒心裏忐忑,自己真的可以嗎?
“大姐,我不行。”她突然不自信起來,連忙搖手推辭。
“怎麽不行,家裏的錢不都是你管,相信自己。你就按之前的方法,把每筆賬記清楚就行。”
“對,梨兒你聰明,先試試看。”
“對,梨兒,你先試試。”
劉家人出聲鼓勵。
向梨兒在眾人的鼓勵下慢慢燃起信心,點頭答應下來。
一切準備就緒,隻等選好吉日養殖場便可開工。
等圍牆砌好後,梨花村老李家那邊傳來了好消息,鴨蛋多半已破殼,小鴨子很健康。
這可讓向棗兒和劉家高興不已。
翌日,荷花村響起了“鏜鏜”的銅鑼聲。
待眾人知曉向棗兒說的賺錢的營生居然是讓他們養鴨子時,不滿的議論聲此起彼伏。
“養鴨子能賺錢嗎?”
“怕是難吧,鴨肉腥不好吃。”
“再說了,鴨蛋比雞蛋還便宜,還不如養雞呢。”
“糧食都不夠人吃,哪有多餘的糧養牲畜。”
“這萬一養了你們不收怎麽辦?”
多數人養鴨的意願不強,甚是有些抵觸。
即使向棗兒一再表明,免費送小鴨子給他們,保證後續一定會收鴨蛋和鴨子,大家依然有所顧慮。
對於這種情況,趙順才其實早有預料,養鴨委實是廢糧食,平日裏養上幾隻還行,賣不出去能自己吃掉,養的多了,說不得既賠錢又賠糧,不劃算。
最後,表示想養鴨的人寥寥無幾。
這種情況確實出乎向棗兒的意料,是她太樂觀太想當然了。
人家不願意養,總不能逼著他們養,看來還得另尋他法
從趙家出來,向棗兒垂頭喪氣地去了劉家。
“我本來以為全村能有一半人願意養,沒想到......”後麵的話她沒說。
劉家人也犯了愁。
讓他們養雞還行,養鴨委實不敢想。
突地,向棗兒“啪”一拍大腿,道:“幹脆咱們自己建個養殖場吧。”
“養殖場?”劉家人皆疑惑地看向她。
“對,本來想帶全村人養鴨,既然沒人願意,那隻能咱們自己養了,不然那麽多鴨苗怎麽辦?”她頓了頓,繼續道:“再說了,做鹹杬子和皮蛋需要大量的鴨蛋和雞蛋,光靠咱們幾個出去收,幾天還行,時間長了肯定不行。”
“對了,既然要蓋索性一步到位,蓋大一些,雞鴨一起養,後續再想養些別的也可以。”
“棗兒,這可要花不少錢的。買地,買磚瓦,找人幫工等等,哪哪都需要錢。”劉大壯擔憂。
確如他所言,需要不少錢,可養殖場一旦建成,後續的收益一定大於投入。
而且往後鴨蛋和雞蛋有穩定的來源後,還能擴大鹹杬子和皮蛋的銷售範圍。
她將自己的想法講給他們聽,“我是這麽考慮的,養殖場蓋好後,咱們先從雞鴨開始養,起碼保證鹹杬子和皮蛋的用量。待穩定後,什麽鵝啊,豬啊,羊啊……都可以養。咱們不僅可以賣活的,還能做成各種吃食賣。”她搓了搓下巴,又道:“從養殖、宰殺、製作,再到做成成品賣出,最終形成一條龍服務。”
眾人雖然不知道什麽是一條龍服務,卻被她所描述的美好藍圖吸引。
“我覺得大姐說的對。”坐在旁邊靜靜聽的向梨兒突然出聲,“做成吃食就可以供給雜貨鋪、食肆、大酒樓了。”
“沒錯,梨兒真聰明,亦或咱們自己開鋪子。”
得到大姐認同,向梨兒信心倍增,將心中考慮到的事情說出來,“之前大壯叔不是擔心有人趁機搗亂,待養殖場蓋好肯定需要雇人的,那咱們可以優先在荷花村選人,他們有工錢拿又離家近,哪有不願意的。”
劉大壯聽完,激動不已,“對呀,我怎麽沒想到,他們都在養殖場做工賺錢,自是會盼著養殖場能長久。”
“而且,往後咱們的規模擴大,還可以建作坊,開鋪子,都在村中招人,對荷花村隻有好處。”向棗兒繼續描繪心中設想。
他們說的熱火朝天,宋春蘭被這氛圍感染,激動道:“那還等什麽,說好了就幹唄。”
向棗兒迅速在腦中迴想現代養殖場的規模和布局。
“養殖場占地不能太小,荷花村有能用的地嗎?”向棗兒問。
既然後期要在荷花村招人,養殖場還是建在本村比較好。
養雞鴨不僅吵還有味道,肯定不能鄰著民戶,最好是離得遠些。
他們都不知道荷花村的土地情況。
劉大壯自告奮勇,立馬出門去尋趙順才打聽情況。
一個時辰後,他帶迴了好消息。
“荷花村北邊有幾畝荒地,蓋養殖場應該夠用,旁邊還有一片林子,是三樹村村正家的,也在找買家。”
向棗兒激動不已,真是瞌睡了便有枕頭,當下和劉大壯夫妻一起去看。
那幾畝荒地如今雜草叢生,好在地勢平坦,離河邊也不遠,沒有大的石塊或者高大樹木,後期好清理。
還有那一片林子,根本不用清理,向棗兒想直接將四周圍了,放養雞鴨正正好。
於是,她當下拍了板,尋了兩個村的村正將荒地和林子一起拿下。
地有了,接下來得商量分工以及出資問題。
“建養殖場的錢我來出。”向棗兒道。
之前賣配方的錢, 有二百兩她偷偷塞進給方玉樹的補品中,剩下的三百兩應該夠了。
“那不行,既然是合夥怎麽能讓你自己出,我家能拿出三十兩來,雖然少了些也算個心意,分成便按這個來。”劉阿奶道。
“對。我們要出一份力。”劉家其他人附和。
兩家達成共識。
劉阿爺:“蓋養殖場少不得要請人幫忙,村裏人我熟,我來找人。”
劉大壯:“我認識外村的磚瓦窯,買磚瓦這類的活交給我。”
劉阿奶:“那大夥的飯食我來做,春蘭還繼續幫棗兒做吃食,再幫著送送貨。”
眾人都找到事情做。
向棗兒卻不知自己還能幹什麽。
“你識字會算數,正好負責管錢,而且和悠然居打交道還得靠你。”劉阿奶建議。
向棗兒想了想,道:“我家的錢一直是梨兒在管,而且我還得做吃食送貨,要不這次讓梨兒試試?”
她之前為了安撫向梨兒,特意將家裏的錢全部交給她管,可令她沒想到的是,她竟管的井井有條,買了什麽,花了多少錢一一記賬,這可是她沒教的。
可想而知,向梨兒多聰慧。
劉家麵麵相覷,讓一個八歲的孩子管錢!
知道他們不放心,向棗兒道:“先讓她管幾天試試,要是不行,我再接手。”
這樣劉家人放心不少,畢竟這裏隻有她們姐妹識字。
一旁的向梨兒心裏忐忑,自己真的可以嗎?
“大姐,我不行。”她突然不自信起來,連忙搖手推辭。
“怎麽不行,家裏的錢不都是你管,相信自己。你就按之前的方法,把每筆賬記清楚就行。”
“對,梨兒你聰明,先試試看。”
“對,梨兒,你先試試。”
劉家人出聲鼓勵。
向梨兒在眾人的鼓勵下慢慢燃起信心,點頭答應下來。
一切準備就緒,隻等選好吉日養殖場便可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