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買買買
立女戶,農門長姐來做主 作者:一縷香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刻鍾後,黑壯差役帶著向棗兒幾人從側門進了縣衙。
七繞八拐來到花園。
縣衙的花園約莫百十來平,種著各式名貴花卉,花花綠綠惹人眼。
在最角落居然還有一片毛竹。
“哇,好多花,真好看。”沈小寶驚歎一聲。
“比大姐摘的槐花還香,一定很好吃。”小桃兒隻會用好吃形容此刻的景象。
“嗯,好香。”向梨兒看得眼都不眨一下。
三小隻哪見過這等場麵,紛紛張大嘴巴,忍不住地哇哇叫。
相比之下,向棗兒的無動於衷便顯得有些另類
黑壯差役與有榮焉,“這可是咱們知縣大人從各處搜羅來的,還有些是南邊坐船過來的,名貴的很,要不是因為帶不走,知縣大人還舍不得賣呢。”
“牛二哥,這裏的花都要賣掉嗎?”
來的路上兩人閑聊,得知黑壯差役叫牛二,是縣衙的衙役,家就在縣城。
“嗯。”抬手一劃拉,牛二最後指著那一片種著名貴花卉的區域,“這一片的花草已經被定下了。”又指了指另外一處,“那邊的沒人要,咱們主簿吩咐了在新知縣上任前都得處理掉。”
“為什麽?新知縣不喜歡花草嗎?”向棗兒不解。
牛二撓了撓腦袋,“咱們下邊的人也不知道新知縣是個什麽心思,反正上麵吩咐咱們照做就對了。”
瞧了瞧他所說的要被處理的花草正是種著毛竹的區域,向棗兒當下暗自琢磨起來。
不知道現在移栽毛竹能不能成活,如果買迴去又種不活,豈不是虧大了。
不買又覺得可惜,毛竹啊,在青峰縣隻有縣衙和富戶家會種植的稀罕貨。
如果錯過了不一定還有機會碰到。
“牛二哥,這片竹子怎麽賣?”她還是不想錯過這個機會,最後決定拿下。
“這片竹子便宜,高的矮的給一百文全部挖走。”
見她連這種隻長葉子不開花的都喜歡,牛二再次肯定自己之前的猜測,這位就是個喜歡侍弄花草之人。
“一百文?”向棗兒頓了頓。
以為她嫌貴,牛二忙又補充道:“一百文還包括那片吉貝苗和那一堆矮竹子,很劃算的。”
向棗兒沉默著並未說話,往他說的地方瞧。
“向小娘子,你別看現在隻是吉貝苗,等長一段時間花開了賊好看,你買了絕對不虧。”牛二再次遊說。
向棗兒其實是越過吉貝苗看他說的那片矮竹子,心中興奮再起,如果她沒看錯的話,那可不是什麽矮竹子,而是生薑苗。
想想藥鋪那天價的幹薑片,她一點都不覺得這一百文貴,反而覺得太劃算了。
一百文就能買到毛竹、生薑苗和若幹棉花苗。
她可賺大發了。
按耐住內心的歡喜,向棗兒蹙起眉道:“牛二哥,我倒是想買,可這麽多竹子和吉貝苗不好挖,況且家中的院子還得平整下,這時間上就不太湊手。”
嗐,還以為她嫌貴呢,原來是因為這個,牛二問道:“向小娘子整治院子需要幾日?”
“約莫七八日吧。”
“那這樣吧,咱們找縣衙的書吏立個契書,向小娘子先付個五成的定錢,東西便能給你留著,等到日子你來縣衙尋我,再一起挖走便可。”
“那感情好,這樣不耽誤事,謝謝牛二哥,真是幫了我個大忙。”向棗兒笑著道謝。
牛二毫不在意地擺了擺手,“嗐,不瞞你說,這每天來來往往不少人,你還是第一個喜歡那些竹子的人,往常有人來了看都不看一眼,隻喜歡那些名貴的花,如果不是你買下,這些竹子隻能砍掉當柴燒了,怪可惜的。”頓了頓又道:“不過,咱可得說好,如果你後麵不來挖走,定錢可是不退的。”
“這是自然,白紙黑字都寫在契書上的。”向棗兒又道:“我喜歡竹子,你這正巧有,兩相宜不是,再來我就喜歡稀奇的物件,以後有什麽稀奇種子,不拘花卉蔬菜糧食或者其他的,牛二哥記得找我。”
“一定,一定。”牛二心裏早樂開了花。
沒成想向家小娘子還有這般喜好。
不僅買了三年沒賣出去的石磨,還幫他解決了大麻煩。
這花園裏的竹子啊,吉貝苗啊,知縣大人可是下了令,要換成錢帶走。
他們知縣大人是個摳門的上司,都要升遷離開了,連這麽點東西都舍不得留給他們。
可偏偏這些東西不得富戶喜歡,如果知縣大人走之前還賣不掉,他隻能自己買下,鐵定就砸在自己手裏了,沒想到今日還真碰上好這口的,也是他運氣好啊,如今解決了大麻煩心中怎能不暢快。
牛二尋來書吏寫了契書,雙方簽字畫了押,向棗兒付了五十文的定錢,便領著三小隻跟著牛二離開了縣衙。
兩人約定好,晌午之前向棗兒去拉石磨水缸等東西,牛二便返迴東市繼續看攤了。
向棗兒帶著三小隻繼續逛。
一路溜溜達達。
雜貨鋪買了四個粗瓷碗,一套大蒸籠,兩塊蒸籠布。
點心鋪買了些飴糖和點心。
蔬菜瓜果店買了萵苣、韭菜、蘿白、菘菜之類蔬菜的。
最後繞到了鐵匠鋪。
此刻,健壯的鐵匠正哐哐哐地打鐵,鐵與鐵的碰撞迸射出火花,煞是好看,再將打好的鐵放進冷水中,哧啦一聲,熱氣騰起。
三個孩子看得目不轉睛。
連向棗兒都覺得稀奇,畢竟隻能在電視劇裏看到的場麵展現在眼前,那感受大為不同。
鐵匠一扭頭看見他們,便放下手裏的錘子問道:“小娘子可是要買農具?”
離夏收越近買農具的人也越多。
“嗯,要一把鐮刀,兩把鎬頭。”向棗兒答。
“好哩,鐮刀和鎬頭要大的還是小的?”鐵匠問。
啊,這個也分大小?
見她一臉茫然,知道她不懂,鐵匠指著掛在牆上的各種農具,“全在這,你自己挑吧。”
最後,向棗兒挑了一把小鐮刀,和一大一小的鎬頭,轉頭問鐵匠:“你這裏可以打鐵鍋嗎?”
鐵匠吃驚地看向她,“你要打鐵鍋?”
向棗兒點頭。
“鐵價可不低,八十文一斤,鐵鍋最小的得三斤,你要多大的?”鐵匠先把價錢講明白。
向棗兒想了想,買大不買小,“約莫兩尺寬一尺深的圓鍋。”
這個尺寸正好可以放下她新買的蒸籠。
“兩尺?那得用七八斤鐵,你確定要這麽大的?”鐵匠反複和她確認。
“確定,我還要打一把小一些的鐵鏟子。”
今日,鐵匠算是開了眼,除了軍中,他沒見過誰家打這麽大的鐵鍋。
不對,是沒見過普通老百姓誰家打鐵鍋的。
農具和鐵鍋全部加在一起花了一兩多銀子。
向棗兒和鐵匠約定好,七日後來取。
七繞八拐來到花園。
縣衙的花園約莫百十來平,種著各式名貴花卉,花花綠綠惹人眼。
在最角落居然還有一片毛竹。
“哇,好多花,真好看。”沈小寶驚歎一聲。
“比大姐摘的槐花還香,一定很好吃。”小桃兒隻會用好吃形容此刻的景象。
“嗯,好香。”向梨兒看得眼都不眨一下。
三小隻哪見過這等場麵,紛紛張大嘴巴,忍不住地哇哇叫。
相比之下,向棗兒的無動於衷便顯得有些另類
黑壯差役與有榮焉,“這可是咱們知縣大人從各處搜羅來的,還有些是南邊坐船過來的,名貴的很,要不是因為帶不走,知縣大人還舍不得賣呢。”
“牛二哥,這裏的花都要賣掉嗎?”
來的路上兩人閑聊,得知黑壯差役叫牛二,是縣衙的衙役,家就在縣城。
“嗯。”抬手一劃拉,牛二最後指著那一片種著名貴花卉的區域,“這一片的花草已經被定下了。”又指了指另外一處,“那邊的沒人要,咱們主簿吩咐了在新知縣上任前都得處理掉。”
“為什麽?新知縣不喜歡花草嗎?”向棗兒不解。
牛二撓了撓腦袋,“咱們下邊的人也不知道新知縣是個什麽心思,反正上麵吩咐咱們照做就對了。”
瞧了瞧他所說的要被處理的花草正是種著毛竹的區域,向棗兒當下暗自琢磨起來。
不知道現在移栽毛竹能不能成活,如果買迴去又種不活,豈不是虧大了。
不買又覺得可惜,毛竹啊,在青峰縣隻有縣衙和富戶家會種植的稀罕貨。
如果錯過了不一定還有機會碰到。
“牛二哥,這片竹子怎麽賣?”她還是不想錯過這個機會,最後決定拿下。
“這片竹子便宜,高的矮的給一百文全部挖走。”
見她連這種隻長葉子不開花的都喜歡,牛二再次肯定自己之前的猜測,這位就是個喜歡侍弄花草之人。
“一百文?”向棗兒頓了頓。
以為她嫌貴,牛二忙又補充道:“一百文還包括那片吉貝苗和那一堆矮竹子,很劃算的。”
向棗兒沉默著並未說話,往他說的地方瞧。
“向小娘子,你別看現在隻是吉貝苗,等長一段時間花開了賊好看,你買了絕對不虧。”牛二再次遊說。
向棗兒其實是越過吉貝苗看他說的那片矮竹子,心中興奮再起,如果她沒看錯的話,那可不是什麽矮竹子,而是生薑苗。
想想藥鋪那天價的幹薑片,她一點都不覺得這一百文貴,反而覺得太劃算了。
一百文就能買到毛竹、生薑苗和若幹棉花苗。
她可賺大發了。
按耐住內心的歡喜,向棗兒蹙起眉道:“牛二哥,我倒是想買,可這麽多竹子和吉貝苗不好挖,況且家中的院子還得平整下,這時間上就不太湊手。”
嗐,還以為她嫌貴呢,原來是因為這個,牛二問道:“向小娘子整治院子需要幾日?”
“約莫七八日吧。”
“那這樣吧,咱們找縣衙的書吏立個契書,向小娘子先付個五成的定錢,東西便能給你留著,等到日子你來縣衙尋我,再一起挖走便可。”
“那感情好,這樣不耽誤事,謝謝牛二哥,真是幫了我個大忙。”向棗兒笑著道謝。
牛二毫不在意地擺了擺手,“嗐,不瞞你說,這每天來來往往不少人,你還是第一個喜歡那些竹子的人,往常有人來了看都不看一眼,隻喜歡那些名貴的花,如果不是你買下,這些竹子隻能砍掉當柴燒了,怪可惜的。”頓了頓又道:“不過,咱可得說好,如果你後麵不來挖走,定錢可是不退的。”
“這是自然,白紙黑字都寫在契書上的。”向棗兒又道:“我喜歡竹子,你這正巧有,兩相宜不是,再來我就喜歡稀奇的物件,以後有什麽稀奇種子,不拘花卉蔬菜糧食或者其他的,牛二哥記得找我。”
“一定,一定。”牛二心裏早樂開了花。
沒成想向家小娘子還有這般喜好。
不僅買了三年沒賣出去的石磨,還幫他解決了大麻煩。
這花園裏的竹子啊,吉貝苗啊,知縣大人可是下了令,要換成錢帶走。
他們知縣大人是個摳門的上司,都要升遷離開了,連這麽點東西都舍不得留給他們。
可偏偏這些東西不得富戶喜歡,如果知縣大人走之前還賣不掉,他隻能自己買下,鐵定就砸在自己手裏了,沒想到今日還真碰上好這口的,也是他運氣好啊,如今解決了大麻煩心中怎能不暢快。
牛二尋來書吏寫了契書,雙方簽字畫了押,向棗兒付了五十文的定錢,便領著三小隻跟著牛二離開了縣衙。
兩人約定好,晌午之前向棗兒去拉石磨水缸等東西,牛二便返迴東市繼續看攤了。
向棗兒帶著三小隻繼續逛。
一路溜溜達達。
雜貨鋪買了四個粗瓷碗,一套大蒸籠,兩塊蒸籠布。
點心鋪買了些飴糖和點心。
蔬菜瓜果店買了萵苣、韭菜、蘿白、菘菜之類蔬菜的。
最後繞到了鐵匠鋪。
此刻,健壯的鐵匠正哐哐哐地打鐵,鐵與鐵的碰撞迸射出火花,煞是好看,再將打好的鐵放進冷水中,哧啦一聲,熱氣騰起。
三個孩子看得目不轉睛。
連向棗兒都覺得稀奇,畢竟隻能在電視劇裏看到的場麵展現在眼前,那感受大為不同。
鐵匠一扭頭看見他們,便放下手裏的錘子問道:“小娘子可是要買農具?”
離夏收越近買農具的人也越多。
“嗯,要一把鐮刀,兩把鎬頭。”向棗兒答。
“好哩,鐮刀和鎬頭要大的還是小的?”鐵匠問。
啊,這個也分大小?
見她一臉茫然,知道她不懂,鐵匠指著掛在牆上的各種農具,“全在這,你自己挑吧。”
最後,向棗兒挑了一把小鐮刀,和一大一小的鎬頭,轉頭問鐵匠:“你這裏可以打鐵鍋嗎?”
鐵匠吃驚地看向她,“你要打鐵鍋?”
向棗兒點頭。
“鐵價可不低,八十文一斤,鐵鍋最小的得三斤,你要多大的?”鐵匠先把價錢講明白。
向棗兒想了想,買大不買小,“約莫兩尺寬一尺深的圓鍋。”
這個尺寸正好可以放下她新買的蒸籠。
“兩尺?那得用七八斤鐵,你確定要這麽大的?”鐵匠反複和她確認。
“確定,我還要打一把小一些的鐵鏟子。”
今日,鐵匠算是開了眼,除了軍中,他沒見過誰家打這麽大的鐵鍋。
不對,是沒見過普通老百姓誰家打鐵鍋的。
農具和鐵鍋全部加在一起花了一兩多銀子。
向棗兒和鐵匠約定好,七日後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