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誰問誰是狗
立女戶,農門長姐來做主 作者:一縷香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另一邊,宋春蘭進了家門。
正喂雞的劉阿奶看見她迴來的這麽早,有些驚訝,“迴來這麽早,賣出去了嗎?”
放下籃子,宋春蘭湊近婆母耳邊嘀嘀咕咕。
宋春蘭是個口舌伶俐的,把她看到的一字不落的說給婆母聽。
向棗兒是怎麽吆喝的,又是怎麽搞試吃招唿客人,賺了多少錢,又買了什麽迴來,描述的繪聲繪色。
最後,宋春蘭滿臉豔羨,“娘,半天,不,最多也就一個時辰棗兒就掙了十多文,這要多趕幾個集,真能賺不少呢。”
往常狗蛋爹去縣城幫工,一天也就十幾文而已。
末了又將遇到蘇氏和杜氏,杜氏碎嘴的事說了。
劉阿奶聽後哼了一聲:“哼!以後遇見她們繞道走,咱可不敢和這種黑心爛肺的人走動,免得教壞了兒女。”
“哎,娘,我曉得。”
警告完兒媳婦,劉阿奶又替三姐妹高興,“這樣挺好的,她們日子也算有了指望,往後會越來越好,兩個小丫頭真是趕上個好姐姐。”
“誰說不是,娘,你是沒見棗兒對那兩個小丫頭多好,還說要教她們認字呢。”
宋春蘭著實羨慕壞了。
她也想狗蛋認字,認了字,不僅會讓人高看一眼,往後看個字據文書什麽的,也不怕被坑。
以前村中有不識字的老實農戶,被人哄著簽了買賣契書,把唯一養家糊口的地給騙了去,甭提多慘了。
隻不過農家吃飽肚子已是不易,哪有餘錢送孩子讀書識字。
想到梨兒和桃兒能識字,她心裏又酸澀又羨慕。
劉阿奶得知棗兒認得字也很驚訝。
雖說棗兒是在縣城長大,但縣城裏願意花錢讓小娘子認字的少之又少。
瞧自家兒媳婦滿臉豔羨,便知她心中所想,隻能無奈歎息。
......
向棗兒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想吃香香軟軟的饅頭。
前幾日,她折了柿子樹枝燒成灰,泡水過濾後的水沉澱了一夜,剛剛熬成了柿堿,裝進罐裏留著蒸饅頭用。
兩個小丫頭跟進跟出,看她忙完,有些迫不及待,“大姐,咱們是不是要去磨麵了?”
將堿罐放在架子上,向棗兒迴道:“等麥子晾幹了就去。”
“大姐,我可以幫忙推磨,掃麥粒。”向梨兒興奮。
“我也可以。”哪裏都少不了小桃兒。
她之前聽二姐說過磨麵要用大大的石碾,早早就惦記上了,過一會兒問一遍,如此反複,向棗兒被她纏得沒辦法,便讓她和梨兒先去劉家借蘿篩。
順便讓她們拿了一罐醬汁和一罐醋帶去劉家,之前總是借人家的,得還。
日頭兒好,酉時左右,麥子便曬好了。
在向桃兒的歡唿聲中,三人向著村中石碾出發。
三人到時,正有人在磨豆麵,等了一會兒才輪到她們。
向棗兒將麥子倒在碾盤上麵攤均勻,再推動碾棍,碾砣便跟著轉動,開始碾壓碾盤上的麥子。
“哇,動了,動了。”
向桃兒那雙忽閃忽閃的葡萄眼不由自主的追隨著滾動的碾砣,大大地哇了一聲,然後跟在大姐身後蹦蹦跳跳,還不時發出歡唿聲。
惹得路過的人頻頻側目,被這歡樂的氛圍感染不禁跟著笑出聲。
而守在碾盤邊的向梨兒踮起腳拿笤帚掃那些軋蹦到邊上的麥粒,確保每一粒麥子都被均勻碾壓。
碾壓了幾遍,用蘿篩篩一遍,再接著碾壓,再篩,反複幾遍,便好了。
這古來的磨麵方法可把向棗兒累得夠嗆,怪不得都用驢拉磨呢。
驢肯定想不到,古代辛辛苦苦拉磨,現代卻成了盤中餐。
不過看著磨好的麵粉,再想想香噴噴的饅頭,瞬間覺得值。
才將磨好的麵粉裝進糧袋,就聽見有人陰陽怪氣地說:“呦,大喪門星帶著小喪門星出門了,大家快離遠些,可別沾染了晦氣。”
不用看人,光聽聲音,向棗兒就知道是誰,懶得理會,繼續將麥糠收進籃子,接著打掃碾盤。
看大姐沒理會杜氏,向梨兒和桃兒也沒吭聲,隻顧幫她的忙。
三姐妹不吭聲,杜氏更是氣焰囂張,“克死爹娘的喪門星,還好意思在荷花村待著,趁早滾的遠遠的。”
有路過的人們看不下去,出聲道:“五毛娘,差不多得了,就三個孩子,什麽喪門星,真難聽,虧你還是當人二伯娘的,嘴上積點德吧。”
“就是,來福當初可沒少往家拿錢,你就這麽虧待三個孩子,不怕他半夜上來找你。”
“關你們啥事,一邊兒去,鹹吃蘿卜淡操心,呸!”
杜氏撇著嘴罵人。
眼睛瞟到三姐妹要走,立馬用她肥碩的身軀擋住去路,“有個不三不四娘,女兒也好不到哪裏去,可別壞了荷花村的風氣,趁早滾,哼!”
“好狗不擋道,讓開。”向棗兒冷眼看著她作妖,語氣冷漠。
握緊拳頭並不斷在心中默念:不要和瘋狗計較,狗咬你一口,難不成你要迴咬嗎?
“你說誰是狗?”杜氏直接炸毛。
“誰問誰是狗。”
“你......你個小賤人!”
杜氏氣得直哆嗦,抬手要打人。
驀地,不遠處傳來了向婆子的罵聲,“杜氏,還不滾迴來做晚食,在那胡唚什麽呢!”
聽到婆母的話,杜氏敢怒不敢言,垂下手,惡狠狠瞪了向棗兒一眼,扭著肥臀走了。
三姐妹到家時天色已暗。
向棗兒用剛磨好的麵粉和了一塊麵。
在自家小菜園摘了野蔥,洗淨切成段,梨兒和桃兒一起摘了些野菜。
麵醒好後,用油把野蔥炒香後倒點醬汁,然後加水燒開。
水沸後,將麵扯成一寸長的薄麵片丟進水中煮兩個滾兒,再撒些鹽,將洗幹淨的野菜下進去,煮熟就可以出鍋了。
雖然沒有肉,但葷油爆香蔥花的味道也足以讓人口舌生津。
小時候,爺爺可是經常用老家的大鐵鍋給她做熗鍋麵片湯,每次她能吃一大碗。
兩個小丫頭饞得不行,眼巴巴看著滾騰的熱湯,不停咽著口水。
“大姐,好香,好香,這個是什麽?”桃兒吸著小鼻子嗅著香味問。
“熗鍋麵片湯。”
“大姐,我學會了,下次我做。”向梨兒拿了陶碗放在桌上。
向棗兒笑著應好。
盛了兩碗麵片湯讓兩個小丫頭先吃。
她則拿上蘿篩,又盛了一大碗麵片湯去了劉家。
正喂雞的劉阿奶看見她迴來的這麽早,有些驚訝,“迴來這麽早,賣出去了嗎?”
放下籃子,宋春蘭湊近婆母耳邊嘀嘀咕咕。
宋春蘭是個口舌伶俐的,把她看到的一字不落的說給婆母聽。
向棗兒是怎麽吆喝的,又是怎麽搞試吃招唿客人,賺了多少錢,又買了什麽迴來,描述的繪聲繪色。
最後,宋春蘭滿臉豔羨,“娘,半天,不,最多也就一個時辰棗兒就掙了十多文,這要多趕幾個集,真能賺不少呢。”
往常狗蛋爹去縣城幫工,一天也就十幾文而已。
末了又將遇到蘇氏和杜氏,杜氏碎嘴的事說了。
劉阿奶聽後哼了一聲:“哼!以後遇見她們繞道走,咱可不敢和這種黑心爛肺的人走動,免得教壞了兒女。”
“哎,娘,我曉得。”
警告完兒媳婦,劉阿奶又替三姐妹高興,“這樣挺好的,她們日子也算有了指望,往後會越來越好,兩個小丫頭真是趕上個好姐姐。”
“誰說不是,娘,你是沒見棗兒對那兩個小丫頭多好,還說要教她們認字呢。”
宋春蘭著實羨慕壞了。
她也想狗蛋認字,認了字,不僅會讓人高看一眼,往後看個字據文書什麽的,也不怕被坑。
以前村中有不識字的老實農戶,被人哄著簽了買賣契書,把唯一養家糊口的地給騙了去,甭提多慘了。
隻不過農家吃飽肚子已是不易,哪有餘錢送孩子讀書識字。
想到梨兒和桃兒能識字,她心裏又酸澀又羨慕。
劉阿奶得知棗兒認得字也很驚訝。
雖說棗兒是在縣城長大,但縣城裏願意花錢讓小娘子認字的少之又少。
瞧自家兒媳婦滿臉豔羨,便知她心中所想,隻能無奈歎息。
......
向棗兒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想吃香香軟軟的饅頭。
前幾日,她折了柿子樹枝燒成灰,泡水過濾後的水沉澱了一夜,剛剛熬成了柿堿,裝進罐裏留著蒸饅頭用。
兩個小丫頭跟進跟出,看她忙完,有些迫不及待,“大姐,咱們是不是要去磨麵了?”
將堿罐放在架子上,向棗兒迴道:“等麥子晾幹了就去。”
“大姐,我可以幫忙推磨,掃麥粒。”向梨兒興奮。
“我也可以。”哪裏都少不了小桃兒。
她之前聽二姐說過磨麵要用大大的石碾,早早就惦記上了,過一會兒問一遍,如此反複,向棗兒被她纏得沒辦法,便讓她和梨兒先去劉家借蘿篩。
順便讓她們拿了一罐醬汁和一罐醋帶去劉家,之前總是借人家的,得還。
日頭兒好,酉時左右,麥子便曬好了。
在向桃兒的歡唿聲中,三人向著村中石碾出發。
三人到時,正有人在磨豆麵,等了一會兒才輪到她們。
向棗兒將麥子倒在碾盤上麵攤均勻,再推動碾棍,碾砣便跟著轉動,開始碾壓碾盤上的麥子。
“哇,動了,動了。”
向桃兒那雙忽閃忽閃的葡萄眼不由自主的追隨著滾動的碾砣,大大地哇了一聲,然後跟在大姐身後蹦蹦跳跳,還不時發出歡唿聲。
惹得路過的人頻頻側目,被這歡樂的氛圍感染不禁跟著笑出聲。
而守在碾盤邊的向梨兒踮起腳拿笤帚掃那些軋蹦到邊上的麥粒,確保每一粒麥子都被均勻碾壓。
碾壓了幾遍,用蘿篩篩一遍,再接著碾壓,再篩,反複幾遍,便好了。
這古來的磨麵方法可把向棗兒累得夠嗆,怪不得都用驢拉磨呢。
驢肯定想不到,古代辛辛苦苦拉磨,現代卻成了盤中餐。
不過看著磨好的麵粉,再想想香噴噴的饅頭,瞬間覺得值。
才將磨好的麵粉裝進糧袋,就聽見有人陰陽怪氣地說:“呦,大喪門星帶著小喪門星出門了,大家快離遠些,可別沾染了晦氣。”
不用看人,光聽聲音,向棗兒就知道是誰,懶得理會,繼續將麥糠收進籃子,接著打掃碾盤。
看大姐沒理會杜氏,向梨兒和桃兒也沒吭聲,隻顧幫她的忙。
三姐妹不吭聲,杜氏更是氣焰囂張,“克死爹娘的喪門星,還好意思在荷花村待著,趁早滾的遠遠的。”
有路過的人們看不下去,出聲道:“五毛娘,差不多得了,就三個孩子,什麽喪門星,真難聽,虧你還是當人二伯娘的,嘴上積點德吧。”
“就是,來福當初可沒少往家拿錢,你就這麽虧待三個孩子,不怕他半夜上來找你。”
“關你們啥事,一邊兒去,鹹吃蘿卜淡操心,呸!”
杜氏撇著嘴罵人。
眼睛瞟到三姐妹要走,立馬用她肥碩的身軀擋住去路,“有個不三不四娘,女兒也好不到哪裏去,可別壞了荷花村的風氣,趁早滾,哼!”
“好狗不擋道,讓開。”向棗兒冷眼看著她作妖,語氣冷漠。
握緊拳頭並不斷在心中默念:不要和瘋狗計較,狗咬你一口,難不成你要迴咬嗎?
“你說誰是狗?”杜氏直接炸毛。
“誰問誰是狗。”
“你......你個小賤人!”
杜氏氣得直哆嗦,抬手要打人。
驀地,不遠處傳來了向婆子的罵聲,“杜氏,還不滾迴來做晚食,在那胡唚什麽呢!”
聽到婆母的話,杜氏敢怒不敢言,垂下手,惡狠狠瞪了向棗兒一眼,扭著肥臀走了。
三姐妹到家時天色已暗。
向棗兒用剛磨好的麵粉和了一塊麵。
在自家小菜園摘了野蔥,洗淨切成段,梨兒和桃兒一起摘了些野菜。
麵醒好後,用油把野蔥炒香後倒點醬汁,然後加水燒開。
水沸後,將麵扯成一寸長的薄麵片丟進水中煮兩個滾兒,再撒些鹽,將洗幹淨的野菜下進去,煮熟就可以出鍋了。
雖然沒有肉,但葷油爆香蔥花的味道也足以讓人口舌生津。
小時候,爺爺可是經常用老家的大鐵鍋給她做熗鍋麵片湯,每次她能吃一大碗。
兩個小丫頭饞得不行,眼巴巴看著滾騰的熱湯,不停咽著口水。
“大姐,好香,好香,這個是什麽?”桃兒吸著小鼻子嗅著香味問。
“熗鍋麵片湯。”
“大姐,我學會了,下次我做。”向梨兒拿了陶碗放在桌上。
向棗兒笑著應好。
盛了兩碗麵片湯讓兩個小丫頭先吃。
她則拿上蘿篩,又盛了一大碗麵片湯去了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