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沒來得及道謝,那人便沒了蹤影。


    向棗兒隻得和梨兒一起抬著柴進了家。


    “大姐,二姐,迴來啦。”


    向桃兒和劉家小孫子狗蛋在院門口玩,看見她們迴來,和劉阿奶說了聲蹦蹦跳跳迴了家。


    沒等向棗兒放下背筐,向桃兒便要拉著她進屋,“大姐,快,快,我們去看發芽。”


    向梨兒順手接過背筐。


    “梨兒,你先把木耳攤開在日頭地兒裏曬著。”


    “知道了,大姐。”


    進了屋,向梨兒跑到角落的破木桶旁,迫不及待地掀開上麵的木板,小心翼翼從邊上將麥秸稈扒開一條縫。


    她記得大姐說過的,不能扒開太多,因為豆豆怕冷。


    那可愛的小模樣,讓向棗兒有些忍俊不禁,配合她去看。


    從縫隙中看到大豆的胚芽翹起,皮裂開,嫩芽大概一厘米左右。


    “桃兒好聰明,知道大豆發芽了。”


    “嗯嗯,快點蓋上,豆豆怕冷。”桃兒趕緊將扒開的縫隙重新蓋上。


    “大姐,喝點水吧,木耳曬上了,就是那些草不知道怎麽處理......”向梨兒端著陶碗走了進來。


    向棗兒接過陶碗,“那些是藥草,一會兒我去處理。”


    “嗯。”向梨兒接著又遞過來一個麻布包。


    向棗兒疑惑看向她,“這是?”


    “大姐,我知道,在咱家門口放著的。”桃兒搶答。


    原來這個麻布包是向桃兒在大門口發現的,隻是大姐和二姐沒在家,她就直接拎迴了家,後來光顧著看豆芽,便忘記將此事告訴她們。


    “大姐,我看了,裏麵是幾個窩頭,會不會是劉阿奶?”向梨兒打開麻布包,裏麵露出五六個黑乎乎的窩頭。


    “應該不是,劉阿奶沒必要偷摸放在門口。”向棗兒當下搖頭。


    向梨兒聞言點了點頭,皺起了小眉毛。


    “大姐,窩頭不好吃,桃兒牙牙疼。”向桃兒捂著小嘴說道。


    向棗兒一驚,趕緊查看桃兒的狀況,看她精神十足,沒什麽不適才放心下來。


    是她太多心了,現今的糧食多金貴,沒人會拿糧食投毒害她們。


    怕是誰家看她們可憐,又不好出麵幫襯,隻能用這樣的方式。


    沒再糾結這事,向棗兒道:“咱們記得人家這份情,窩頭收起來吧。”


    向梨兒點了點頭將窩頭重新包好。


    ......


    陽光正好,曬在身上暖洋洋。


    向棗兒找出兩個小鏟子,安排兩個小丫頭去給籬笆地鬆土,然後把野蔥、野韭和野蒜種上。


    再將阿爹留下的工具一股腦的搬出來。


    挑了一段木料,用鋸子按所需長短鋸開,用斧頭削砍出形狀,接著就是刨料、鑿榫、鋸榫,鑽孔......


    沒一會兒便累得直不起腰。


    怪不得木工大多是男的,純純的體力活啊。


    按榫卯結構安裝上,圓木榫固定,總算是齊活了。


    把灶屋地麵平整一番,將架子搬進去。


    這邊收拾好,兩個小丫頭拉著她去看種好的小菜地。


    一片整整齊齊,一片歪七扭八,一眼便能分辨出自誰手。


    向棗兒一通鼓勵式誇獎後,出門打水澆菜,正好在門口碰上趙順才。


    “趙大伯。”


    “棗兒,在家呢,我來給你送地契。”


    向棗兒忙迎了他進家門。


    “不進屋了,你春菊伯娘等著我送她迴娘家呢,就坐院裏說兩句我就迴了。”


    聽他說完,向棗兒趕緊給他搬了個小板凳放在可以曬到陽光的屋簷下。


    又吩咐梨兒倒水,“梨兒,給趙大伯倒碗水來。”


    向梨兒應聲進了灶屋。


    “這是地契,你可要收好了。”趙順才從懷中拿出地契遞給她,繼續說道:“女戶的事,我托人打聽了,得你親自去縣衙申請,然後縣衙會派差役對你的情況進行核實,再判斷你是否有支撐門戶的能力,是否能承擔賦稅、服役......”


    “趙大伯,喝水。”


    “哎。”趙順才接過向梨兒端來的碗,咕咚咕咚喝了幾口,接著說:“如果審核通過,官府會正式批準你立女戶,給予你戶籍文書。其他的倒好說,就是這養家和賦稅是個麻煩事,你總得有個養家糊口的營生,光靠那一畝地怕是不行......想立女戶不容易啊。”


    “我明白的,謝謝趙大伯,我會仔細琢磨琢磨。”向棗兒聽得明白,心裏也有了底。


    趙順才:“棗兒,雖說你們分出來單過,向家管不到你另立戶籍,但難保他們之中有人不會和官差亂說話,你自己警醒些才行。”


    按理說她們分家單過,隻要拿著分關書去官府登記另立戶籍便可,但誰讓她立的是女戶呢,要求就更嚴格一些。


    “嗯,我會注意的。”


    向棗兒懂得他的意思,防人之心不可無。


    即便她想立女戶,也不可能是現在,得趕在夏收前想想能做個什麽營生養家,才有立女戶的資本。


    看她將自己的話聽了進去,趙順才站起身,“好哩,那我就先家去了。”


    送走趙順才,三姐妹拿著蓋了官府紅印的地契好生稀罕了一番。


    以後她們也是有地的人了,等夏收後有了糧食再也不怕挨餓。


    忙忙叨叨一下午,日頭已西斜。


    向棗兒取出一些豆嘴兒洗幹淨,剛發芽的大豆,她老家叫豆嘴兒。


    將洗幹淨的野蒜一分為二,蒜頭拍碎,蒜葉切成段備用。


    豆嘴兒焯水去掉豆腥味,撈出。


    然後在梨兒心疼的目光中,向棗兒自見底的油罐中取了一塊葷油。


    油熱後,將蒜頭碎放進去,熱油遇到水分發出刺啦聲,沒一會兒,蒜香味散出,把豆嘴兒放進去翻炒,香味越發濃烈。


    兩個小丫頭饞得直咽口水。


    豆嘴兒炒熟後,撒些鹽再將蒜葉放進去炒至斷生,出鍋。


    “大姐,碗。”梨兒將陶碗遞了過來。


    稠稠的粟米粥,葷油炒豆嘴兒,隻放了鹽的野菜湯,外加雜麵窩頭。


    向梨兒夾起一顆豆嘴兒放進嘴裏嚼,頓時雙眼發亮。


    清脆、香甜、油潤。


    “大姐,真好吃。”


    “好吃就多吃點,以後大姐經常做。”


    向梨兒猛點頭。


    用不好箸子的桃兒,和一顆豆嘴兒杠上了,氣得撅起小嘴。


    向梨兒拿了個小木勺給她。


    有了木勺的桃兒,強得可怕,一勺挖了好幾顆,嗷嗚一聲全放進嘴裏,嚼得脆響。


    引得向棗兒和向梨兒哈哈大笑。


    三人吃的正香卻不知饞壞了隔壁的父子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立女戶,農門長姐來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縷香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縷香氣並收藏立女戶,農門長姐來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