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發豆芽
立女戶,農門長姐來做主 作者:一縷香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找出打火石,將火繩點燃,等煙飄出來,便放進屋中熏著。
她們一早從縣城出發,隻喝了些粟米粥,到向家又鬧騰了一番,現下早已饑腸轆轆。
是該做晚食了。
向梨兒手腳勤快地將做飯的家夥什找出來一一放進灶屋。
陶釜、陶甑、粗陶碗、箸子、勺子、刀等,還有兩個小陶罐,裝著鹽和一點葷油,小半袋粟米和一袋大豆。
晚食熬了稀湯寡水的黃豆粟米粥,就著夕陽餘暉,三姐妹圍著土灶在新家吃完了第一頓飯。
灶中的火已熄,用餘燼溫著一釜水,方便晚上三人洗漱用。
正屋內的煙氣也散掉了。
向棗兒將比較重的東西搬進正屋,然後去河邊洗碗。
向梨兒和向桃兒如螞蟻搬家一樣,將輕省的小東西分門別類放進正屋和灶屋。
來迴幾趟便收拾好了。
向棗兒端著洗好的碗走進灶屋,沒櫃子也沒架子,隻能先放在土灶上。
正屋中,向梨兒將土炕和地麵清掃幹淨,順便把被褥鋪上。
“大姐......快抱我上去嘛。”
撅著小屁股試圖爬上炕的向桃兒見大姐進屋,高興地朝她舉起兩隻小瘦胳膊。
向梨兒一記小眼刀子飛來,“不許,你不洗腳會踩髒被褥,叫大姐也沒用。”
被二姐兇了,向桃兒委屈地噘著小嘴。
向棗兒笑著點了點她的小鼻子,“是不是又光著腳丫踩地上了?天涼,下次可不許這樣了。”
被她拆穿後,向桃兒不尷尬不心虛,咧著小嘴嘿嘿笑。
最後,向棗兒帶桃兒洗漱完上了炕。
三人累了一天,躺下沒一會兒便沉沉睡去。
......
翌日,太陽東升,鳥兒啼鳴。
向棗兒覺得胸口發悶,被迫從睡夢中醒來,發現胸口橫著一條小細腿。
順著小細腿往上看,這才發現向桃兒睡得掉了個頭,小腿正搭在她胸口,怪不得她會覺得胸悶。
忙給她蓋上被子,又摸了摸她的小手,熱乎乎的,這才放下心來。
轉頭看向另一邊的向梨兒,睡得正熟,給她掖了掖被角,起身穿衣。
灶屋內,向棗兒將倒扣的陶盆拿下來,被蓋住的陶罐裏泡了一夜的大豆吸飽了水分,個個圓潤飽滿。
向棗兒十分滿意,換了水,將陶罐放在角落。
生火,做飯。
看著洗好的粟米,她自言自語道:“沒幹糧,沒菜,這哪裏吃的飽。”
不管了,吃飽了才有力氣想辦法掙錢,於是轉身又從米袋中抓了兩把。
早食的粟米粥格外濃稠。
這引起了向梨兒的注意,“大姐,咱家粟米不多了。”
自從阿爹沒了,這麽濃稠香甜的粟米粥她還是第一次喝,好香好甜。
可照這個吃法,剩下的粟米吃不了幾天的。
向棗兒一愣,隨即明白了她的意思,“大姐會想辦法掙錢買糧的,你不要擔心。”
向梨兒不解,“咱們本就沒多少錢,為什麽還要花錢買地,那地不是她分給咱們的嗎?”
“她”指的自然是向婆子。
向棗兒想和向家劃清關係,能用錢解決最好,盡管這會使她們窮的叮當響。
將陶碗中的米粥快速喝完,“梨兒,你喜不喜歡向家人?”
向梨兒搖頭。
“如果現在向家答應收留咱們,你想迴向家嗎?”
向梨兒遲疑片刻,再次搖了搖頭。
“那塊地雖說是分給咱們的,但地契卻沒在咱們手裏,向家要收迴去也就一句話的事,若是咱們買下來就不怕他們反悔。”
“而且大姐也不想迴向家,大姐想立女戶,想自己當家做主,以後不看任何人的臉色。”
小丫頭聽完,垂頭思考起來,間或地扒拉兩口粥,片刻後抬頭,眼神炯炯道:“大姐,我明白了。”遂又想到什麽,紅著眼眶道:“大姐,要是實在賺不到錢,你就把我賣了吧。”
向棗兒胸口一窒,眼底泛酸,緩了好一會兒,啞聲道:“就算餓死,大姐都不會賣你。”
一直以來範蘆花都想生個兒子,嫌棄她們,阿爹卻對她們百般寵愛。
可自從阿爹沒了,向棗兒既要帶妹妹,又要幹活養家。
伺候範蘆花便落到了向梨花的身上,她娘脾氣差,動不動就罵她們沒用,賠錢貨。
小小的孩子不敢吭聲,隻能攥著衣角站在角落掉眼淚。
向梨兒一直活得小心翼翼,養成了凡事為別人著想的習慣。
八歲的年紀,這要擱在現代還是個被父母百般寵愛的小學生。
而她卻要為家中生計自賣己身,還是在有爺奶和伯父的情況下。
嗬!多諷刺!
臉埋在陶碗中吃得正歡的向桃兒抬頭,蹙起兩條小眉毛,“不賣二姐,不賣,大姐別死。”
“嗯,不賣,不死。”向棗兒輕聲安慰。
向梨兒估計對範蘆花要賣她的事還心有餘悸。
“大姐有賺錢的法子,梨兒別擔心。”
“真的?”向梨兒頓時雙眼一亮。
向棗兒點了點頭,湊近她耳邊低語了幾句,而後兩姐妹相視而笑。
吃了一臉米油的小桃兒不明所以,咧著小嘴跟著笑就對了。
早食畢,趙三順帶著幾人將土炕和土灶補好後囑咐了幾句便離開了。
向棗兒領著梨兒和桃兒來河邊洗刷陶甑和陶罐。
每天喝粟米粥,沒有蔬菜,她實在有點受不了。
便想用大豆發豆芽吃,豆芽營養豐富,不僅含有粗蛋白和氨基酸,也含有鈣、鐵等礦物質及維生素,老少皆宜。
熗炒豆芽,酸辣豆芽,醋溜豆芽......
向棗兒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賣豆芽,便是她想到的賺錢法。
在大黎朝人們是不吃發芽大豆的,那豆芽這類的蔬菜應該沒人賣,哪怕賣不出去留著自己吃也行。
於是在之前房主留下的破爛中翻翻找找,尋了個破陶甑,一個底部有洞的大陶罐,發豆芽用正正好。
向梨兒:“大姐,刷好了。”
“好,走,迴家教你們發豆芽。”
向棗兒一手提甑一手提罐朝家去。
向桃兒在前麵小跑著歡唿道:“歐......發芽嘍。”
向棗兒和向梨兒跟在後麵悶笑出聲。
第一步,把洗好的石子放在底部的破洞處,留有縫隙,水從縫隙流出,不會把大豆漚壞。
第二步,將泡的圓滾滾的大豆均勻的鋪在底部,根據陶罐的高度,她鋪了大概四五厘米厚。
第三步,大豆上麵蓋上厚厚一層洗好的麥秸稈壓實,澆透水就完成了。
“大姐,大豆發芽真能吃嗎?娘說過糧食發芽就不能吃了,有毒。”向梨兒充滿懷疑。
“大豆發芽更好吃,到時候你嚐嚐就知道了。”向棗兒迴。
“哦。”向梨兒還是將信將疑。
將裝好大豆的甑和罐分別放進正屋中的兩個破木桶中,蓋上木板,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
“棗兒在家嗎?”
有人來了。
她們一早從縣城出發,隻喝了些粟米粥,到向家又鬧騰了一番,現下早已饑腸轆轆。
是該做晚食了。
向梨兒手腳勤快地將做飯的家夥什找出來一一放進灶屋。
陶釜、陶甑、粗陶碗、箸子、勺子、刀等,還有兩個小陶罐,裝著鹽和一點葷油,小半袋粟米和一袋大豆。
晚食熬了稀湯寡水的黃豆粟米粥,就著夕陽餘暉,三姐妹圍著土灶在新家吃完了第一頓飯。
灶中的火已熄,用餘燼溫著一釜水,方便晚上三人洗漱用。
正屋內的煙氣也散掉了。
向棗兒將比較重的東西搬進正屋,然後去河邊洗碗。
向梨兒和向桃兒如螞蟻搬家一樣,將輕省的小東西分門別類放進正屋和灶屋。
來迴幾趟便收拾好了。
向棗兒端著洗好的碗走進灶屋,沒櫃子也沒架子,隻能先放在土灶上。
正屋中,向梨兒將土炕和地麵清掃幹淨,順便把被褥鋪上。
“大姐......快抱我上去嘛。”
撅著小屁股試圖爬上炕的向桃兒見大姐進屋,高興地朝她舉起兩隻小瘦胳膊。
向梨兒一記小眼刀子飛來,“不許,你不洗腳會踩髒被褥,叫大姐也沒用。”
被二姐兇了,向桃兒委屈地噘著小嘴。
向棗兒笑著點了點她的小鼻子,“是不是又光著腳丫踩地上了?天涼,下次可不許這樣了。”
被她拆穿後,向桃兒不尷尬不心虛,咧著小嘴嘿嘿笑。
最後,向棗兒帶桃兒洗漱完上了炕。
三人累了一天,躺下沒一會兒便沉沉睡去。
......
翌日,太陽東升,鳥兒啼鳴。
向棗兒覺得胸口發悶,被迫從睡夢中醒來,發現胸口橫著一條小細腿。
順著小細腿往上看,這才發現向桃兒睡得掉了個頭,小腿正搭在她胸口,怪不得她會覺得胸悶。
忙給她蓋上被子,又摸了摸她的小手,熱乎乎的,這才放下心來。
轉頭看向另一邊的向梨兒,睡得正熟,給她掖了掖被角,起身穿衣。
灶屋內,向棗兒將倒扣的陶盆拿下來,被蓋住的陶罐裏泡了一夜的大豆吸飽了水分,個個圓潤飽滿。
向棗兒十分滿意,換了水,將陶罐放在角落。
生火,做飯。
看著洗好的粟米,她自言自語道:“沒幹糧,沒菜,這哪裏吃的飽。”
不管了,吃飽了才有力氣想辦法掙錢,於是轉身又從米袋中抓了兩把。
早食的粟米粥格外濃稠。
這引起了向梨兒的注意,“大姐,咱家粟米不多了。”
自從阿爹沒了,這麽濃稠香甜的粟米粥她還是第一次喝,好香好甜。
可照這個吃法,剩下的粟米吃不了幾天的。
向棗兒一愣,隨即明白了她的意思,“大姐會想辦法掙錢買糧的,你不要擔心。”
向梨兒不解,“咱們本就沒多少錢,為什麽還要花錢買地,那地不是她分給咱們的嗎?”
“她”指的自然是向婆子。
向棗兒想和向家劃清關係,能用錢解決最好,盡管這會使她們窮的叮當響。
將陶碗中的米粥快速喝完,“梨兒,你喜不喜歡向家人?”
向梨兒搖頭。
“如果現在向家答應收留咱們,你想迴向家嗎?”
向梨兒遲疑片刻,再次搖了搖頭。
“那塊地雖說是分給咱們的,但地契卻沒在咱們手裏,向家要收迴去也就一句話的事,若是咱們買下來就不怕他們反悔。”
“而且大姐也不想迴向家,大姐想立女戶,想自己當家做主,以後不看任何人的臉色。”
小丫頭聽完,垂頭思考起來,間或地扒拉兩口粥,片刻後抬頭,眼神炯炯道:“大姐,我明白了。”遂又想到什麽,紅著眼眶道:“大姐,要是實在賺不到錢,你就把我賣了吧。”
向棗兒胸口一窒,眼底泛酸,緩了好一會兒,啞聲道:“就算餓死,大姐都不會賣你。”
一直以來範蘆花都想生個兒子,嫌棄她們,阿爹卻對她們百般寵愛。
可自從阿爹沒了,向棗兒既要帶妹妹,又要幹活養家。
伺候範蘆花便落到了向梨花的身上,她娘脾氣差,動不動就罵她們沒用,賠錢貨。
小小的孩子不敢吭聲,隻能攥著衣角站在角落掉眼淚。
向梨兒一直活得小心翼翼,養成了凡事為別人著想的習慣。
八歲的年紀,這要擱在現代還是個被父母百般寵愛的小學生。
而她卻要為家中生計自賣己身,還是在有爺奶和伯父的情況下。
嗬!多諷刺!
臉埋在陶碗中吃得正歡的向桃兒抬頭,蹙起兩條小眉毛,“不賣二姐,不賣,大姐別死。”
“嗯,不賣,不死。”向棗兒輕聲安慰。
向梨兒估計對範蘆花要賣她的事還心有餘悸。
“大姐有賺錢的法子,梨兒別擔心。”
“真的?”向梨兒頓時雙眼一亮。
向棗兒點了點頭,湊近她耳邊低語了幾句,而後兩姐妹相視而笑。
吃了一臉米油的小桃兒不明所以,咧著小嘴跟著笑就對了。
早食畢,趙三順帶著幾人將土炕和土灶補好後囑咐了幾句便離開了。
向棗兒領著梨兒和桃兒來河邊洗刷陶甑和陶罐。
每天喝粟米粥,沒有蔬菜,她實在有點受不了。
便想用大豆發豆芽吃,豆芽營養豐富,不僅含有粗蛋白和氨基酸,也含有鈣、鐵等礦物質及維生素,老少皆宜。
熗炒豆芽,酸辣豆芽,醋溜豆芽......
向棗兒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賣豆芽,便是她想到的賺錢法。
在大黎朝人們是不吃發芽大豆的,那豆芽這類的蔬菜應該沒人賣,哪怕賣不出去留著自己吃也行。
於是在之前房主留下的破爛中翻翻找找,尋了個破陶甑,一個底部有洞的大陶罐,發豆芽用正正好。
向梨兒:“大姐,刷好了。”
“好,走,迴家教你們發豆芽。”
向棗兒一手提甑一手提罐朝家去。
向桃兒在前麵小跑著歡唿道:“歐......發芽嘍。”
向棗兒和向梨兒跟在後麵悶笑出聲。
第一步,把洗好的石子放在底部的破洞處,留有縫隙,水從縫隙流出,不會把大豆漚壞。
第二步,將泡的圓滾滾的大豆均勻的鋪在底部,根據陶罐的高度,她鋪了大概四五厘米厚。
第三步,大豆上麵蓋上厚厚一層洗好的麥秸稈壓實,澆透水就完成了。
“大姐,大豆發芽真能吃嗎?娘說過糧食發芽就不能吃了,有毒。”向梨兒充滿懷疑。
“大豆發芽更好吃,到時候你嚐嚐就知道了。”向棗兒迴。
“哦。”向梨兒還是將信將疑。
將裝好大豆的甑和罐分別放進正屋中的兩個破木桶中,蓋上木板,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
“棗兒在家嗎?”
有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