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未消,竹影婆娑。
醉月客棧後院的一間小軒中,林書白正專注地翻閱著案頭的《道德經》。案上還擺著幾卷《莊子》、《列子》,以及厚厚一疊手抄心得。青瓷茶盞中的茶水尚溫,縷縷茶香與晨露的清新交織,在這個寂靜的清晨顯得格外靜謐。
\"大道至簡,歸於自然。\"他輕聲吟誦著,執筆在書頁旁批注:\"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並非無情,而是超脫於情。\"
這是他的習慣,每每讀到有感悟處,總要寫下自己的理解。案頭那疊心得中,密密麻麻地記錄著這些年來對道的思考。
竹影搖曳,投射在鋪著青色竹編的地上,斑駁生姿。微風拂過,帶來幾分清爽。他偶爾抬頭,望著院中那株老梅,若有所思。二十年來,這株老梅見證了他的成長,也見證了他與功名漸行漸遠的過程。
\"又在讀書?\"溫和的聲音從院門傳來,養父端著早餐進來,笑意溫暖。
\"父親早。\"林書白起身相迎,\"兒子想明白了一些道理,正要記錄下來。\"
\"哦?說來聽聽。\"養父將早餐放在一旁的小案上,在他對麵坐下。這是他們父子多年的習慣,每每清晨,總要談談心得。
\"孩兒以為,道之至簡,在於順其自然。人們常說天道無情,但這''無情''二字,說得不夠透徹。\"林書白執起茶盞,徐徐道來,\"天地以萬物為芻狗,看似無情,實則是超脫於情。若執著於情,反失其真。\"
養父捋須微笑,眼中閃過一絲深意:\"你能想到這層,很好。天道無情卻有理,萬物有常卻無常。你天生近道,能有這般領悟,不負這些年的讀書。\"
林書白微怔,總覺得養父這話別有深意。這些年來,每每談及\"道\"字,養父的神情中總帶著幾分難以察覺的深意。但每次他想要追問,養父總是輕輕帶過。
\"對了,\"養父忽然想起什麽,\"昨日鎮上的王秀才又來問你何時去參加科考。\"
\"兒子已迴絕了。\"林書白搖頭,\"八股之文,束縛天性。讀書本為明理,若為功名所困,反失其真意。\"
養父欣慰地點頭:\"能想通這點很好。人各有誌,不必強求。況且......\"說到這裏,他又像往常一樣戛然而止,轉而道:\"趁熱吃些早飯吧。\"
林書白早已習慣了養父這般欲言又止。他知道,養父必有難言之隱,但既然養父不願說,他也不會強求。這或許就是他常說的\"順其自然\"吧。
用過早飯,養父起身要走,忽然又迴頭:\"書白,過幾日就是你二十歲的生辰了。\"
\"是啊,\"林書白笑道,\"時光飛逝,一晃就二十年了。\"
養父望著他,目光深邃:\"二十年......確實很快。\"說著,欲言又止地搖了搖頭,轉身離去。
林書白若有所思地看著養父的背影。這些年,每到他生辰前後,養父總是格外地感慨。他隱約覺得,這其中必有緣由,但既是養父的秘密,他不會刨根問底。
陽光漸盛,透過竹林灑落在案頭的書頁上。他重新執起筆,繼續批注:\"天機玄妙,不可強求。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寫完這行字,他忽然感到一絲異樣。那枚貼身攜帶的古玉,似乎微微發熱。但等他摸向胸口時,那份異樣又消失無蹤。他搖搖頭,或許是錯覺吧。
明月茶館裏,茶香四溢。
這是鎮上文人雅士常來論道的去處,雕花的門窗,古樸的陳設,處處透著書香氣。臨窗的位置,三兩文人正在品茶論道,談笑之間,時有妙語。
林書白坐在他常坐的角落,手中把玩著一隻青瓷茶盞。這個位置視野極好,既能將茶館內的情形盡收眼底,又能看到街上來往的行人。
\"嗬,這不是林秀才嗎?\"熟悉的聲音傳來,是鎮上新上任的教諭李大人。
\"李大人。\"林書白起身相迎,\"來品茶?\"
\"聽說你又拒絕了參加科考?\"李教諭捋須笑道,在他對麵坐下,\"可惜可惜,你這般才學......\"
\"大人過譽了。\"林書白為他斟茶,\"學生讀書,不為功名。\"
\"哦?\"李教諭來了興趣,\"願聞其詳。\"
林書白沉吟片刻:\"學生以為,讀書明理,貴在自悟。科舉之道,束縛天性。與其為八股所困,不如尋真求道。\"
\"好一個尋真求道!\"一旁忽然傳來讚歎聲。循聲望去,隻見一位白發老者正麵帶微笑地看著這邊。
老者起身走來:\"可否一敘?\"
\"請。\"林書白欠身施禮。
老者在一旁坐下,他的目光很特別,仿佛能看透人心:\"敢問小友,何解''道''字?\"
茶館內頓時安靜下來。眾人都知道,這位老先生在鎮上已有月餘,常與人論道,卻從未見他如此興致。
林書白不慌不忙,執壺為老者斟茶:\"學生愚見,''道''者,天地運行之理,萬物生滅之機。表麵上看,似是規矩法度,實則是超脫規矩之上的至理。\"
\"哦?\"老者眼前一亮,\"何出此言?\"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林書白緩緩道來,\"很多人認為這是天道無情,但學生以為不然。這''不仁''二字,恰恰道出了天道的本質。\"
他頓了頓,繼續道:\"天地以萬物為芻狗,不是無情,而是超脫於情。若執著於一物一念,反而失去了天道的本意。就如這杯茶......\"
他執起茶盞:\"茶葉浮沉,看似無序,實則自有其理。若強求茶葉按某種方式浮動,反而失去了品茶的真趣。\"
老者捋須大笑:\"妙哉!小友年紀輕輕,竟有如此見地。\"
茶館內的其他文人也都湊了過來,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
\"林兄這番見解,當真是讓人耳目一新。\"
\"是啊,尤其是那個茶葉的比喻,簡單易懂又入木三分。\"
\"難怪不願科考,確實有自己的道理。\"
討論聲中,林書白卻注意到老者的目光中似有深意。那目光讓他想起養父,每次談及\"道\"字時的神情。
\"小友,\"老者忽然壓低聲音,\"可曾思考過,為何你對''道''如此敏感?\"
林書白一怔。確實,從小到大,每次研讀道經,他總能有獨特的感悟,仿佛天生就與\"道\"特別親近。
老者沒等他迴答,又道:\"天生近道者,必有因果。若有機緣,或許能尋得真答案。\"說完,他站起身來,\"告辭。\"
林書白想要追問,老者卻已轉身離去,隻留下一句:\"機緣到時,自會明白。\"
望著老者遠去的背影,林書白若有所思。這已經是第二個用這種意味深長的語氣和他說話的人了。第一個是養父,現在是這位素未謀麵的老者。
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胸前的古玉,卻發現玉溫暖異常,仿佛在唿應著什麽。但等他仔細感受時,那份溫暖又消失不見。
街上,老者的身影已經看不見了。茶香依舊,案前的文人們還在熱切地討論著,但林書白的心卻有些不寧。
他望向窗外的天空,淡淡的雲彩正在流動,就像他此刻的心緒,似有所悟,卻又抓不住。
所謂機緣,所謂因果,所謂天生近道......這些詞在他腦海中盤旋。他隱約覺得,自己似乎正站在某個重要的轉折點上,但具體是什麽,他還看不真切。
暮色西沉,醉月客棧的門前漸漸熱鬧起來。
\"小林,來兩壺女兒紅!\"一位常客揚聲喊道。那是鎮上的老秀才,每日必來,點的酒也從未變過。
\"好嘞,馬上來。\"林書白從櫃台後起身,動作利落地取出兩隻酒壺。他的舉手投足間,自有一種從容不迫的氣質,與普通店小二的匆忙慌張大不相同。
\"今日怎麽換了這身青衫?\"老秀才打趣道,\"倒是比往日更像個讀書人了。\"
林書白莞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老先生天天穿著這身舊袍,不也是文采照人?\"
\"哈哈哈!\"老秀才開懷大笑,\"這張嘴啊,就是會說話。\"
客棧內的食客都笑了起來。誰都知道,醉月客棧的這位店小二不一般,不僅能與文人談詩論道,更是個難得的妙人。
\"林兄!\"門外傳來急切的唿喚,一個衣衫襤褸的年輕人匆匆走進來。
\"原是王兄。\"林書白迎了上去,\"又為銀錢發愁?\"
那年輕人正是鎮上有名的落魄書生王三。他不好意思地點點頭:\"實在是......\"
\"先用飯。\"林書白打斷他的話,轉身吩咐廚房,\"一份油鹽飯,再來個青菜。\"
\"這......\"王三有些羞愧,\"我這月的飯錢還沒......\"
\"食者無愧。\"林書白輕聲道,\"王兄有才學,隻是時運不濟。待日後功成名就,再談這些俗物不遲。\"
王三眼圈一紅:\"林兄的恩情,我......\"
\"食不言,寢不語。\"林書白笑著將他按在座位上,\"且先填飽肚子。\"
這一幕落在客人們眼裏,又是一番感慨。誰能想到,一個客棧的店小二,不僅能與文人談笑風生,還時常周濟落魄書生。
\"這孩子,就是太善良。\"灶間的老媽媽嘟囔著,\"那些窮書生,欠的飯錢都夠開個新客棧了。\"
\"一飯之恩,當湧泉相報。\"林書白笑道,\"更何況,王兄他們都是有真才實學的。若能幫他們度過難關,也是功德一件。\"
\"你啊你......\"老媽媽搖頭歎氣,卻掩不住眼中的讚許。
夜色漸深,客棧內的食客漸漸散去。林書白正在收拾桌椅,忽然聽到門外傳來踉蹌聲。
一個醉醺醺的老者倚在門框上,正是下午在茶館遇到的那位。
\"前輩?\"林書白連忙上前攙扶。
\"好孩子......\"老者醉眼朦朧,\"你與常人不同......天生近道......\"
林書白心中一動:\"前輩此言何意?\"
老者卻擺擺手:\"時機未到......莫要強求......\"說完,竟自顧自地走了,腳步卻異常穩健,哪有半分醉態。
林書白望著老者的背影,若有所思。這一天發生的事情,每一件似乎都在指向什麽,卻又看不真切。
胸前的古玉又有了異樣的溫熱,這次的感覺比上午更加明顯。他下意識地握住玉佩,卻感到一絲若有若無的悸動,仿佛在迴應著什麽。
\"書白,發什麽呆呢?\"養父的聲音傳來。
\"沒什麽。\"林書白收迴思緒,\"就是覺得今天有些奇怪。\"
養父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你馬上就二十歲了,有些事,或許就該到時候了。\"
\"父親這是......\"
\"去休息吧。\"養父打斷他的話,\"明天還要早起讀書呢。\"
林書白應了一聲,轉身上樓。他沒有看到,養父望著他背影的目光中,既有欣慰,又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夜色已深,林書白的書房燭火依舊。
案頭的《道德經》攤開在\"道可道,非常道\"一頁,筆記寫到一半卻停了下來。他放下手中的毛筆,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胸前的古玉。
這塊玉,是他從記事起就一直佩戴的。養父說這是他與生俱來的東西,卻從未細說來曆。往日溫潤如常的玉佩,今夜竟有種異樣的溫熱。
\"奇怪。\"林書白輕聲自語。這種異樣從早晨就開始了,隨著夜深越發明顯。
燭光搖曳,在書房的牆上投下搖晃的影子。他正要伸手添油,突然一陣強烈的心悸襲來。那感覺說不上來,既不是害怕,也不是緊張,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明。
古玉的溫度陡然升高,透過薄薄的衣衫傳來灼熱感。林書白急忙解開衣襟查看,月光下,古玉正泛著淡淡的微光。
\"這是......\"
他話未說完,眼前的景象突然模糊。恍惚間,他看到一個陌生又熟悉的畫麵:清晨的客棧門前,一位富商正要登上馬車,馬車的車輪看起來有些鬆動。
畫麵轉瞬即逝,但那種強烈的預感卻揮之不去。林書白握緊了古玉,玉上的溫度漸漸褪去,仿佛什麽都沒發生過。
\"二十年了。\"門外傳來養父的聲音,\"終於還是到了這一天。\"
林書白轉身,看到養父正立在門口,神情莫名。月光從窗外灑進來,照在養父的臉上,那是他從未見過的複雜表情。
\"父親,這到底......\"
\"睡吧。\"養父輕聲打斷他,\"明天一早,你就知道了。\"
說完,養父轉身離去,腳步聲在走廊上迴蕩。林書白站在原地,看著燭光映照的影子,久久無法平靜。
他再次摸向胸前的古玉,溫度已經完全恢複正常。但他知道,有什麽東西,在今夜悄然改變了。
熄滅燭火,林書白躺在床上。月光透過窗欞,在地上畫出斑駁的影子。他閉上眼睛,腦海中卻不斷閃現那個預示般的畫麵。
這一夜,注定難眠。而他不知道的是,這個平靜了二十年的夜晚,正是他命運轉折的起點。明天的清晨,將會讓他的人生,走向一個全新的方向。
月色正濃,微風拂過窗欞,帶來淡淡的清香。這是一個看似平常的夜晚,卻是林書白平凡人生的最後一夜。
醉月客棧後院的一間小軒中,林書白正專注地翻閱著案頭的《道德經》。案上還擺著幾卷《莊子》、《列子》,以及厚厚一疊手抄心得。青瓷茶盞中的茶水尚溫,縷縷茶香與晨露的清新交織,在這個寂靜的清晨顯得格外靜謐。
\"大道至簡,歸於自然。\"他輕聲吟誦著,執筆在書頁旁批注:\"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並非無情,而是超脫於情。\"
這是他的習慣,每每讀到有感悟處,總要寫下自己的理解。案頭那疊心得中,密密麻麻地記錄著這些年來對道的思考。
竹影搖曳,投射在鋪著青色竹編的地上,斑駁生姿。微風拂過,帶來幾分清爽。他偶爾抬頭,望著院中那株老梅,若有所思。二十年來,這株老梅見證了他的成長,也見證了他與功名漸行漸遠的過程。
\"又在讀書?\"溫和的聲音從院門傳來,養父端著早餐進來,笑意溫暖。
\"父親早。\"林書白起身相迎,\"兒子想明白了一些道理,正要記錄下來。\"
\"哦?說來聽聽。\"養父將早餐放在一旁的小案上,在他對麵坐下。這是他們父子多年的習慣,每每清晨,總要談談心得。
\"孩兒以為,道之至簡,在於順其自然。人們常說天道無情,但這''無情''二字,說得不夠透徹。\"林書白執起茶盞,徐徐道來,\"天地以萬物為芻狗,看似無情,實則是超脫於情。若執著於情,反失其真。\"
養父捋須微笑,眼中閃過一絲深意:\"你能想到這層,很好。天道無情卻有理,萬物有常卻無常。你天生近道,能有這般領悟,不負這些年的讀書。\"
林書白微怔,總覺得養父這話別有深意。這些年來,每每談及\"道\"字,養父的神情中總帶著幾分難以察覺的深意。但每次他想要追問,養父總是輕輕帶過。
\"對了,\"養父忽然想起什麽,\"昨日鎮上的王秀才又來問你何時去參加科考。\"
\"兒子已迴絕了。\"林書白搖頭,\"八股之文,束縛天性。讀書本為明理,若為功名所困,反失其真意。\"
養父欣慰地點頭:\"能想通這點很好。人各有誌,不必強求。況且......\"說到這裏,他又像往常一樣戛然而止,轉而道:\"趁熱吃些早飯吧。\"
林書白早已習慣了養父這般欲言又止。他知道,養父必有難言之隱,但既然養父不願說,他也不會強求。這或許就是他常說的\"順其自然\"吧。
用過早飯,養父起身要走,忽然又迴頭:\"書白,過幾日就是你二十歲的生辰了。\"
\"是啊,\"林書白笑道,\"時光飛逝,一晃就二十年了。\"
養父望著他,目光深邃:\"二十年......確實很快。\"說著,欲言又止地搖了搖頭,轉身離去。
林書白若有所思地看著養父的背影。這些年,每到他生辰前後,養父總是格外地感慨。他隱約覺得,這其中必有緣由,但既是養父的秘密,他不會刨根問底。
陽光漸盛,透過竹林灑落在案頭的書頁上。他重新執起筆,繼續批注:\"天機玄妙,不可強求。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寫完這行字,他忽然感到一絲異樣。那枚貼身攜帶的古玉,似乎微微發熱。但等他摸向胸口時,那份異樣又消失無蹤。他搖搖頭,或許是錯覺吧。
明月茶館裏,茶香四溢。
這是鎮上文人雅士常來論道的去處,雕花的門窗,古樸的陳設,處處透著書香氣。臨窗的位置,三兩文人正在品茶論道,談笑之間,時有妙語。
林書白坐在他常坐的角落,手中把玩著一隻青瓷茶盞。這個位置視野極好,既能將茶館內的情形盡收眼底,又能看到街上來往的行人。
\"嗬,這不是林秀才嗎?\"熟悉的聲音傳來,是鎮上新上任的教諭李大人。
\"李大人。\"林書白起身相迎,\"來品茶?\"
\"聽說你又拒絕了參加科考?\"李教諭捋須笑道,在他對麵坐下,\"可惜可惜,你這般才學......\"
\"大人過譽了。\"林書白為他斟茶,\"學生讀書,不為功名。\"
\"哦?\"李教諭來了興趣,\"願聞其詳。\"
林書白沉吟片刻:\"學生以為,讀書明理,貴在自悟。科舉之道,束縛天性。與其為八股所困,不如尋真求道。\"
\"好一個尋真求道!\"一旁忽然傳來讚歎聲。循聲望去,隻見一位白發老者正麵帶微笑地看著這邊。
老者起身走來:\"可否一敘?\"
\"請。\"林書白欠身施禮。
老者在一旁坐下,他的目光很特別,仿佛能看透人心:\"敢問小友,何解''道''字?\"
茶館內頓時安靜下來。眾人都知道,這位老先生在鎮上已有月餘,常與人論道,卻從未見他如此興致。
林書白不慌不忙,執壺為老者斟茶:\"學生愚見,''道''者,天地運行之理,萬物生滅之機。表麵上看,似是規矩法度,實則是超脫規矩之上的至理。\"
\"哦?\"老者眼前一亮,\"何出此言?\"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林書白緩緩道來,\"很多人認為這是天道無情,但學生以為不然。這''不仁''二字,恰恰道出了天道的本質。\"
他頓了頓,繼續道:\"天地以萬物為芻狗,不是無情,而是超脫於情。若執著於一物一念,反而失去了天道的本意。就如這杯茶......\"
他執起茶盞:\"茶葉浮沉,看似無序,實則自有其理。若強求茶葉按某種方式浮動,反而失去了品茶的真趣。\"
老者捋須大笑:\"妙哉!小友年紀輕輕,竟有如此見地。\"
茶館內的其他文人也都湊了過來,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
\"林兄這番見解,當真是讓人耳目一新。\"
\"是啊,尤其是那個茶葉的比喻,簡單易懂又入木三分。\"
\"難怪不願科考,確實有自己的道理。\"
討論聲中,林書白卻注意到老者的目光中似有深意。那目光讓他想起養父,每次談及\"道\"字時的神情。
\"小友,\"老者忽然壓低聲音,\"可曾思考過,為何你對''道''如此敏感?\"
林書白一怔。確實,從小到大,每次研讀道經,他總能有獨特的感悟,仿佛天生就與\"道\"特別親近。
老者沒等他迴答,又道:\"天生近道者,必有因果。若有機緣,或許能尋得真答案。\"說完,他站起身來,\"告辭。\"
林書白想要追問,老者卻已轉身離去,隻留下一句:\"機緣到時,自會明白。\"
望著老者遠去的背影,林書白若有所思。這已經是第二個用這種意味深長的語氣和他說話的人了。第一個是養父,現在是這位素未謀麵的老者。
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胸前的古玉,卻發現玉溫暖異常,仿佛在唿應著什麽。但等他仔細感受時,那份溫暖又消失不見。
街上,老者的身影已經看不見了。茶香依舊,案前的文人們還在熱切地討論著,但林書白的心卻有些不寧。
他望向窗外的天空,淡淡的雲彩正在流動,就像他此刻的心緒,似有所悟,卻又抓不住。
所謂機緣,所謂因果,所謂天生近道......這些詞在他腦海中盤旋。他隱約覺得,自己似乎正站在某個重要的轉折點上,但具體是什麽,他還看不真切。
暮色西沉,醉月客棧的門前漸漸熱鬧起來。
\"小林,來兩壺女兒紅!\"一位常客揚聲喊道。那是鎮上的老秀才,每日必來,點的酒也從未變過。
\"好嘞,馬上來。\"林書白從櫃台後起身,動作利落地取出兩隻酒壺。他的舉手投足間,自有一種從容不迫的氣質,與普通店小二的匆忙慌張大不相同。
\"今日怎麽換了這身青衫?\"老秀才打趣道,\"倒是比往日更像個讀書人了。\"
林書白莞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老先生天天穿著這身舊袍,不也是文采照人?\"
\"哈哈哈!\"老秀才開懷大笑,\"這張嘴啊,就是會說話。\"
客棧內的食客都笑了起來。誰都知道,醉月客棧的這位店小二不一般,不僅能與文人談詩論道,更是個難得的妙人。
\"林兄!\"門外傳來急切的唿喚,一個衣衫襤褸的年輕人匆匆走進來。
\"原是王兄。\"林書白迎了上去,\"又為銀錢發愁?\"
那年輕人正是鎮上有名的落魄書生王三。他不好意思地點點頭:\"實在是......\"
\"先用飯。\"林書白打斷他的話,轉身吩咐廚房,\"一份油鹽飯,再來個青菜。\"
\"這......\"王三有些羞愧,\"我這月的飯錢還沒......\"
\"食者無愧。\"林書白輕聲道,\"王兄有才學,隻是時運不濟。待日後功成名就,再談這些俗物不遲。\"
王三眼圈一紅:\"林兄的恩情,我......\"
\"食不言,寢不語。\"林書白笑著將他按在座位上,\"且先填飽肚子。\"
這一幕落在客人們眼裏,又是一番感慨。誰能想到,一個客棧的店小二,不僅能與文人談笑風生,還時常周濟落魄書生。
\"這孩子,就是太善良。\"灶間的老媽媽嘟囔著,\"那些窮書生,欠的飯錢都夠開個新客棧了。\"
\"一飯之恩,當湧泉相報。\"林書白笑道,\"更何況,王兄他們都是有真才實學的。若能幫他們度過難關,也是功德一件。\"
\"你啊你......\"老媽媽搖頭歎氣,卻掩不住眼中的讚許。
夜色漸深,客棧內的食客漸漸散去。林書白正在收拾桌椅,忽然聽到門外傳來踉蹌聲。
一個醉醺醺的老者倚在門框上,正是下午在茶館遇到的那位。
\"前輩?\"林書白連忙上前攙扶。
\"好孩子......\"老者醉眼朦朧,\"你與常人不同......天生近道......\"
林書白心中一動:\"前輩此言何意?\"
老者卻擺擺手:\"時機未到......莫要強求......\"說完,竟自顧自地走了,腳步卻異常穩健,哪有半分醉態。
林書白望著老者的背影,若有所思。這一天發生的事情,每一件似乎都在指向什麽,卻又看不真切。
胸前的古玉又有了異樣的溫熱,這次的感覺比上午更加明顯。他下意識地握住玉佩,卻感到一絲若有若無的悸動,仿佛在迴應著什麽。
\"書白,發什麽呆呢?\"養父的聲音傳來。
\"沒什麽。\"林書白收迴思緒,\"就是覺得今天有些奇怪。\"
養父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你馬上就二十歲了,有些事,或許就該到時候了。\"
\"父親這是......\"
\"去休息吧。\"養父打斷他的話,\"明天還要早起讀書呢。\"
林書白應了一聲,轉身上樓。他沒有看到,養父望著他背影的目光中,既有欣慰,又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夜色已深,林書白的書房燭火依舊。
案頭的《道德經》攤開在\"道可道,非常道\"一頁,筆記寫到一半卻停了下來。他放下手中的毛筆,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胸前的古玉。
這塊玉,是他從記事起就一直佩戴的。養父說這是他與生俱來的東西,卻從未細說來曆。往日溫潤如常的玉佩,今夜竟有種異樣的溫熱。
\"奇怪。\"林書白輕聲自語。這種異樣從早晨就開始了,隨著夜深越發明顯。
燭光搖曳,在書房的牆上投下搖晃的影子。他正要伸手添油,突然一陣強烈的心悸襲來。那感覺說不上來,既不是害怕,也不是緊張,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明。
古玉的溫度陡然升高,透過薄薄的衣衫傳來灼熱感。林書白急忙解開衣襟查看,月光下,古玉正泛著淡淡的微光。
\"這是......\"
他話未說完,眼前的景象突然模糊。恍惚間,他看到一個陌生又熟悉的畫麵:清晨的客棧門前,一位富商正要登上馬車,馬車的車輪看起來有些鬆動。
畫麵轉瞬即逝,但那種強烈的預感卻揮之不去。林書白握緊了古玉,玉上的溫度漸漸褪去,仿佛什麽都沒發生過。
\"二十年了。\"門外傳來養父的聲音,\"終於還是到了這一天。\"
林書白轉身,看到養父正立在門口,神情莫名。月光從窗外灑進來,照在養父的臉上,那是他從未見過的複雜表情。
\"父親,這到底......\"
\"睡吧。\"養父輕聲打斷他,\"明天一早,你就知道了。\"
說完,養父轉身離去,腳步聲在走廊上迴蕩。林書白站在原地,看著燭光映照的影子,久久無法平靜。
他再次摸向胸前的古玉,溫度已經完全恢複正常。但他知道,有什麽東西,在今夜悄然改變了。
熄滅燭火,林書白躺在床上。月光透過窗欞,在地上畫出斑駁的影子。他閉上眼睛,腦海中卻不斷閃現那個預示般的畫麵。
這一夜,注定難眠。而他不知道的是,這個平靜了二十年的夜晚,正是他命運轉折的起點。明天的清晨,將會讓他的人生,走向一個全新的方向。
月色正濃,微風拂過窗欞,帶來淡淡的清香。這是一個看似平常的夜晚,卻是林書白平凡人生的最後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