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來了。”


    “快坐快坐,一會兒兩個丫頭到了,好好聊一聊。”


    馬皇後看到走進來的蕭寒露出笑容,說著還給蕭寒拉了一把椅子。


    朱標:…


    我承認,酸了。


    “嗯?爹,你不跟徐叔和常叔好好喝一杯?”


    蕭寒瞥了一樣,地上放著的米酒,對著朱元璋問道。


    “哦,你娘沒讓他們過來。”


    “就徐家丫頭,常家大丫頭還有二丫頭。”


    “這會兒大丫頭應該也要從東宮出來了。”


    朱元璋說道。


    “爹,你還知道她是從東宮出來的。”


    朱標無奈道。


    “咳咳!”


    “咱叫習慣了。”


    朱元璋笑道。


    “對了爹,為啥不讓徐叔和嶽父他們過來。”


    朱標有些好奇道。


    “伱以為咱不想和老兄弟再好好喝一頓?”


    “這不是你娘不讓嗎?”


    朱元璋無奈道。


    “年輕人一起吃飯,咱這坤寧宮就是提供一個場地,讓他們倆過來幹嘛?”


    馬皇後的聲音從遠處幽幽傳來。


    不多時,常清韻便從東宮趕了過來,隨後常清靈和徐妙雲也接連趕到。


    徐妙雲感覺還是有些不自在的,畢竟還沒有過門,在她的思想中,自己獨自來夫家終究不太好。


    不過…


    常清靈可不管這麽多。


    “風雪哥哥!”


    常清靈一看到蕭寒,一個閃身,便已經掛在了蕭寒的大腿上。


    “額…”


    眼見著常清靈如此,徐妙雲頓時也不想再顧及,也是跑了過來,拉住了蕭寒的一隻胳膊。


    無所謂了,反正再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要大婚了。


    “在場的都是咱家的人,大家不用客氣,玩得開心。”


    眾人就坐,朱元璋掃了一圈,淡淡開口道。


    “風雪,你,最近身體還好吧。”


    馬皇後上下打量了蕭寒一番,微微點頭。


    “多謝娘關心,風雪最近身體安康。”


    蕭寒對著馬皇後說道。


    內心古井不波,看著桌子上的燒鵝,蕭寒就知道,今天怕是沒那麽容易過關。


    “不錯不錯。”


    啪啪啪!


    馬皇後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拍了拍巴掌,頓時有宮女拿來了三件衣服和一套大紅被褥。


    “這是我給你們趕製的新婚衣服和被褥,怎麽樣,看看還滿意不?”


    馬皇後笑著道。


    “皇…娘,這怎麽…隻有一套被褥啊。”


    徐妙雲本來想說“皇後娘娘”結果被馬皇後一眼瞪了迴去。


    在她看來,哪怕是一起洞房,也應該是兩套被褥才是。


    就一套被褥,這也太…


    “一起洞房,當然是一套被褥,哪有新婚之夜放兩套的道理,多不吉利。”


    馬皇後理所當然道。


    徐妙雲抿著嘴唇,目光落向常清靈,想聽聽常清靈的說法。


    結果…


    常清靈正跟一隻樹袋熊一樣,雙手摟住了蕭寒的胳膊。


    什麽大婚?


    什麽被褥?


    隻要能跟她的風雪哥哥在一起就行,其他的她才不想管呢。


    看著常清靈的表現,徐妙雲一時間不由得腮幫子一陣氣鼓鼓。


    真是的,自己在這兒擔心這擔心那的,這死丫頭居然啥也不管。


    那就這樣吧,也省的分兩套的話,這死丫頭纏著風雪哥哥不讓風雪哥哥來自己這邊。


    徐妙雲想著,直接自己說服了自己。


    “娘親自出手,孩兒無論如何都會喜歡。”


    蕭寒對著馬皇後道。


    “好孩子,娘從小沒白疼你。”


    “娘已經讓人算好了,三天之後就是良辰吉日,適合大婚。”


    “所以,這三天你的藥可別停了。”


    “不要以為你悄悄做的事娘不知道。”


    馬皇後瞥了蕭寒一眼道。


    “額…”


    “娘說的對。”


    “咳咳!”


    蕭寒幹咳兩聲。


    這段時間因為婚期被延後了,所以雖然馬皇後一直都有送大補湯過來,蕭寒卻是沒有喝。


    最後都讓童章舜給喝了,以至於童章舜這段時間時常不在英國公府住,整個人從紅光滿麵和臉色蒼白之間反複橫跳。


    “知道就好,總不能我這幾天就不留你在坤寧宮住了,你自己想著喝一下。”


    馬皇後開口說道。


    “娘放心,娘的好意,風雪銘記於心。”


    蕭寒對著馬皇後說道。


    “行了,大家也別都看著了,開吃吧。”


    馬皇後揮了揮手道。


    家宴開始,不過這一次大家都顯得興致缺缺。


    朱元璋因為老兄弟不在,又不好拉著小輩喝酒,還沒有英國公府的高度酒在,頗為心不在焉。


    馬皇後、蕭寒和徐妙雲各自以不同的思路想著大婚的事,心思根本不在飯局上。


    至於常清靈,則是因為蕭寒興致缺缺,所以她也興致缺缺,隻要蕭寒不喝,她就一直看著蕭寒,絕不舉杯。


    唯有朱標和常清韻兩口子,時不時出來暖場,也算是讓一場家宴勉強進行了下去。


    北元。


    和林城。


    北元宣光帝握著手裏的國書,沉默良久。


    “愛卿以為,朕是否應該答應明帝的要求?”


    宣光帝看向一旁的王保保。


    作為北元的第二位皇帝,一路走來顛沛流離,內心有著強烈想要光複大元的種子。


    但因為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而且上位不過一年多,經驗和根基都尚淺,很多事情,都會習慣性的問於擴廓帖木兒王保保。


    哪怕,這件事在宣光帝看來對於北元乃是百利而無一害。


    “陛下的想法呢?”


    王保保對著宣光帝問道。


    “朕以為朱明在這一份互市條約上並沒有設置什麽貓膩,倒是可以接受。”


    宣光帝開口說道。


    “不止是沒有貓膩,甚至還對我們又不小的好處,在這份條約中,朱明解除了關於烈酒、油、衣物等重要物資的禁令,若是咱們答應下來,可以大大安撫草原人心。”


    “但是,正是因為沒有任何貓膩,這才是最大的貓膩。”


    “朱明的英國公蕭寒,年少時便是談笑間使陳友諒灰飛煙滅,後來在朱明朝堂,連誅楊憲、胡惟庸,打造大明寶鈔,建議太子朱標改良科舉,三月滅三王。”


    “據說最近還在編寫什麽大明經濟學,打算納入下一次朱明科舉之中。”


    “陛下覺得,有這樣一個深諳經濟發展的人在,朱明真的會讓咱們在互市中占到便宜嗎?”


    “微臣更偏向於,這蕭寒早已經算計好了一切,隻等我大元入套,隻是微臣無能看不出其中關鍵,故此,微臣還請陛下謹慎定奪。”


    王保保對著宣光帝拱了拱手道。


    “這麽說,愛卿是不同意朕簽下這份互市條約了?”


    宣光帝對著王保保問道。


    “不,微臣眼拙,無法觀得其中關鍵,故此不敢多言,全聽陛下定奪,隻要陛下所令,微臣必然支持。”


    王保保拍著自己的胸脯道。


    “唉!”


    “不管那蕭寒、那朱標藏了什麽心思,這一份互市條約,我們隻能答應。”


    “廓擴你可能不知,咱們大元很多部族因為失去了中原流通過來的衣物,這兩年已經出現了有人凍死的情況了。”


    “如果朕拒絕了這份條約,下麵的人怕是會心生不滿。”


    “或許,那位號稱一統江山蕭風雪的蕭寒,早已經算準了這點,根本不擔心我大元會拒絕吧。”


    宣光帝微微搖了搖頭。


    “大元走到今天這一步,皆是臣等無能守不住祖先基業,還請陛下責罰。”


    王保保跪在宣光帝麵前道。


    “起來吧。”


    “大元大廈將傾,你們已然盡力。”


    “短短不到百年,走到今天這一步,其實都是我們皇室的過錯。”


    “過去,我們一直沉浸在黃金家族,征服萬國的前塵舊夢裏,懈怠了朝政,以至無法控製這天下。”


    “顛沛流離中,朕幡然醒悟,這皇位,不是對朕這一路奔波的補償,而是一份責任。”


    “老天以一路奔波,苦朕心智,勞朕筋骨,餓朕體膚,讓朕知道了這一切來之不易,故此才會願意拚盡全力,複興大元。”


    “這複興大業,還需諸卿助朕才行啊。”


    宣光帝開口說道。


    “陛下所命,微臣等莫幹不從。”


    “定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有生之年,願滅朱明,光複大元。”


    王保保在地上不斷磕頭。


    “嗯,朕知齊王忠心,國事還請多多操勞。”


    宣光帝點頭說道。


    英國公府。


    昨夜從坤寧宮迴來,蕭寒在若依的督促下,喝下了已經提升到最大劑量的馬皇後大補湯,早早便睡下了,一覺醒來,神清氣爽。


    “殿下,北方奏報。”


    薑右手持一份奏報,奉給蕭寒。


    “嗬。”


    “這北元,果然答應了互市條約麽。”


    蕭寒一聲輕笑,毫不意外。


    這互市條約,對於大明來說是錦上添花,但對於北元來說,乃是雪中送炭。


    上一個冬天,北元可是有人凍死的,這樣一份條約,就算王保保很清楚蕭寒一定會在裏麵埋雷,也沒法阻止。


    所謂陽謀,就是你知我給你設下了這個圈套,但還得硬著頭皮鑽進來。


    就如同曾經那兩桃殺三士之法。


    這倒不是那個時期的人真的品德高尚,性情剛烈到了動不動就舍棄生命的地步。


    而是那個時代的名聲實在太重要了,當前兩個人吃了桃,而第三個功勞最盛的人沒有的時候,一切就已經注定了。


    若是他不以死保全自己的名聲,就會迎來鋪天蓋地的質疑,用後世的話說,失去一切,被網暴到死。


    吃了桃的兩人也是一樣,第三個最大功勞沒吃桃的死了,他們要是不跟著,也是同樣淒慘。


    所以為了保全名節,更重要的是保住家人的待遇和不承受無休止的圈內語言暴力,就算知道了事情不對,也得一死了。


    畢竟,有些事情,並不是臉皮夠厚就行,是真的會有腦子缺根弦往日無冤近日無仇的人,去你家今天砸玻璃,明天放把火的。


    毫無疑問,現在蕭寒就是掏出了桃子的人,無論北元是成為吃桃子的人,還是不吃桃子的人,都會被蕭寒擺上一道。


    “風雪,北元那邊的情況,你知道了嗎?”


    此時,朱標推門而入,對著蕭寒問道。


    “剛知道。”


    蕭寒微微點頭,實話實說。


    “那我們接下來應該如何?”


    朱標對著蕭寒問道。


    “嗯…讓北邊的人想辦法短時間開工,向北元輸入我們的產品。”


    “哦,對了,通知市場交易管理司、銀監司和大明糧庫那邊。”


    “謹防北元人偽造兌換糧票,來換我們的糧食。”


    “我們開互市是為了賺北元人的牛羊馬匹的,可不能讓北元人把我們的糧食給拿走了。”


    蕭寒想了想,開口說道。


    “我們要不要以朝廷的名義對那些民間商人聲明一些東西?”


    朱標對著蕭寒問道。


    “沒有必要。”


    “隻要我們安排好了市場交易管理司、大明銀監司和大明糧庫,這幾個重要部門。”


    “那麽,那些商人,終究不過是水渠裏的水罷了,任他洶湧澎湃,不過是為咱大明效力的力量罷了。”


    蕭寒開口說道,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有道理。”


    “咱大明定下基調,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


    朱標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大明終究不是那種事事巨細的政府,而是一切權力聚於朝廷的中央集權王朝,對於大明來說,對於太過細節的事進行操作,反而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行為。


    “瀾滄王國那邊,局勢的發展已經愈發嚴峻。”


    “親阿瓦的氏族聯盟與親越國的氏族聯盟之間的戰爭局勢,已經逐漸升級到了頗為嚴重的程度。”


    “這兩天,已經有數個小型氏族被趕盡殺絕,怕是再過不了多久,雙方就要進行最終決戰了,我們是否要進行收網?”


    朱標轉而對著蕭寒問道。


    “讓他們先打著,我們最好可以在其中拱一拱火,讓他們打的更兇狠一點。”


    “根據那邊的消息,雙方的力量雖然消耗都不小,但是還沒有到筋疲力竭,一片廢墟的程度。”


    “這個時候,我們入場,並不能獲得最大利益。”


    “不過,做一些準備,倒是可以。”


    蕭寒對著朱標解釋道。


    “在那邊的那些商人沒有什麽動作嗎?”


    朱標繼續問道。


    “沒有。”


    “我現在已經基本可以確定,他們已經看破了我們的戰略目標,所以顯得無比老實。”


    “而且根據我們對於他們招募的那些鏢師隊伍的調查,可以確定,他們已經和胡惟庸的殘餘勢力攪和在了一起。”


    “對於他們,我們倒是有必要看得緊一些,防止他們惹出什麽亂子。”


    蕭寒開口說道。


    這段時間,萬山後等商人的舉動顯得老實且謹慎,但是蕭寒的暗衛和錦衣衛經過長期調查,卻是在他們的鏢師隊伍中發現了小五等人的影子。


    這種情況下,就注定了,蕭寒不會讓他們輕易在瀾滄局勢中脫身。


    瀾滄商盟山莊。


    這是萬山後在瀾滄王國買下的一座山頭建立的山莊。


    “萬老弟,瀾滄王國這些氏族之間的衝突已經愈發嚴重。”


    “跟我們交好的幾個氏族的積累已經幾乎被消耗殆盡,他們已經準備與對方的氏族聯盟進行決戰了,連蒙元的製式炮都拉出了百門,準備作為決戰的底氣。”


    “看樣子,這決戰之後,大明最終的目的,便要被徹底顯現出來了。”


    周德興開口說道。


    “那…我們是不是得趕緊抽身離開,不然等這一切結束,我們怕是就跑不了了。”


    程建對著眾人道。


    “萬老弟,你怎麽看?”


    王梔開口對著萬山後問道。


    “現在,還不是時候。”


    萬山後微微搖了搖頭。


    “還不是時候?”


    “再等,可就真走不了了,我們現在有了接近三千鏢師,離開還有一些機會。”


    程建焦急道。


    “程建!”


    “閉嘴,聽聽萬老弟怎麽說。”


    周德興冷冷開口。


    “現在並不是抽身的最好時機。”


    “但不代表,我們不需要為抽身做好準備。”


    “我會增加那些鏢師對於突圍的訓練。”


    “但我們最好的機會,應該是雙方氏族爆發決戰的時候。”


    “在這個時候,大明的注意力,會全都放在氏族決戰之上,才有助於我們脫身。”


    萬山後淡淡開口說道。


    謀定而後動,才是智者之位。


    真正的智者,從一開始就很清楚自己需要做什麽。


    其中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目的,進行積累。


    從而,選擇最合適的時機,全力以赴,完成自己的目的。


    萬山後很清楚,此時大明已經關注到了他們,一旦此時急著行動,那麽必然會導致引來大明的直接打擊。


    使他們這些商人,淪為史書上不鹹不淡的一段插曲。


    旁人之言,皆可一聽,但是自己的節奏,必須握在自己手裏。


    若是言之有理,萬山後會做出相應判斷,但這一切都必須是萬山後自己的判斷,而不是讓旁人為自己做出決定。


    “我相信萬老弟,一路走來,萬老弟的判斷從來沒有錯過,我王氏,以全部財富,支持萬老弟。”


    王梔站起來,第一個表態。


    “我也同意萬老弟的做法,操之過急,隻會讓我們毀於一旦。”


    周德興點了點頭。


    “我…我,行吧,既然你們都這麽說,我也支持。”


    程建無奈開口道。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縱橫小秦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縱橫小秦王並收藏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最新章節